核心素养视域的朗读教学探索

2023-07-24 08:47张静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朗读教学核心素养

张静

摘 要 朗读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统编教材对朗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朗读教学要将其落到实处,就要关注文本解读、朗读技巧、朗读评价、朗读形式。本文以翔实的教学实例,阐述了朗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 朗读教学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层面是一个整体,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如何达成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便是朗读。朗读是通过有声语言,理解和传达书面语重要信息或思想感情的阅读方式或艺术创造。在此,笔者谈谈设计和实施朗读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方法。

一、朗读指导“五结合”

1.讲解示范与试读发现相结合

我们反对机械单一的朗读知识的传授与分析,而是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口语实践中吸收和发现。比如对于“重音和停连”,绝不是让学生照着课本注释念念了事,而是在一个句子的多种试读中,多个句子的不同试读中体会音量的加强与减轻,语速的加快与放慢都是形成重音的重要手段;标点并不是停连的唯一依据,影响停连的还有气息、语势、情感;文言文朗读很重要的是使用气声、拖音,拉长音节,读出文言文特有的韵味。

2.声音塑造与体态加持相结合

人的情感不止通过声音传达,也通过体态传达,甚至体态可以单独传达。体态语的恰当使用可以更强烈的传达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不同的情绪。在朗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关注到体态语,眉的使用、眼的使用、嘴的使用、手的使用、臂的使用、身体姿态的使用,都可以成为我们表达情感的强有力的手段。

3.朗读指导与文本理解相结合

统编教材中与“朗读”捆绑出现的高频词语有“品味、揣摩、想象”等,这告诉我们朗读是建立在文本理解基础上的。选材、背景、作者经历等构成文本内容、主题思想、情感基调;句式、修辞、用词等形成语言特色、篇章特色、个人风格。什么样的文风决定了什么样的朗读风格。

4.朗读脚本与口语展示相结合

朗读脚本包括朗读符号和提示语。统编教材重视用朗读脚本组织教和自主学,教师也要适当补充一些教材没有提及的朗读符号,如↗↘→等。通过讨论、标注、试读、比较,师生互学、生生互学、向名家学习,使学生对朗读脚本的使用从自发变成自觉。

笔者以《动物笑谈》为例,谈谈如何落实这“四结合”。首先通过默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幽默风趣的感情基调,再通过美读欣赏细腻传神、充满喜感的语言,并以第九段为例回顾朗读脚本法。

师:读出你最想笑的句子,画出最逗的词,标出朗读符号,小组交流。(一定有同学的目光被第九段吸引。)

生1试读。

师:老师做了一个朗读脚本,我读读好吗?

这自然ˇ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ˇ吓呆   (颤音)了(张大眼睛和嘴巴),因为他们只看见一个ˇ有着一大——→(延长读)把胡子(重音重读)的大男人↗(重音重读)(升调)(瞪大眼睛),ˇ屈着膝,ˇ弯着腰,^低着头(重音轻读)ˇ在草地上爬着,ˇ一边不时回头偷看↗(重音轻读),^一边大声地学着ˇ鸭子的叫声↘(颤音,降调)——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ˇ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重音轻读)ˇ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ˇ怎么能相信ˇ自己的眼睛呢?↗(升调,在惊讶中烘托喜感)(耸肩、摊手)

如此朗读,运用重读、轻读、延读、升调、降调、气声、颤声,再配以惊讶、摊手、耸肩等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既实现了对文本的二度创作,也在审美中实现了思维的升格。

5.朗读实践与朗读评价相结合

其一,加强课堂对话中的动态评价,注意评价的针对性和层递性。其二,创造学生互评的平台,注重互评中教师对评价的再评价。其三,植入评价量表,引导学生梳理朗读经验,形成朗读策略的自主建构。

二、朗读形式“三关注”

1.朗读形式因文本情感主题而定

不同的文本情感主题适合不同的朗读方式。《安塞腰鼓》适合齐读,在壮阔的氛围中感受黄土地的厚重文化;《昆明的雨》适合个别朗读,在自说自话的闲适中感受淡而有味的寻常生活;再比如《白杨礼赞》,以象征手法礼赞抗日居民和民族精神,笔者进行第七段的朗读活动时这样设计:

第一个反问:第一组读。

第二个反问:前两组读。

第三个反问:前三组读。

第四个反问:全班齐读。

这种创意朗读笔者命名为“叠罗汉读”,不仅可以更好地感受设问、排比对于情感的增进作用,而且形成一呼百应的艺术张力。

2.朗读形式因文本艺术特色而定

不同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个人特色。不同的艺术特色决定不同的朗读形式。《回延安》适合同桌对读,体会信天游两行一节、节内押韵的特点。《唐雎不辱使命》适合分角色读,感受《战国策》的史家文字和小说笔法。再如《周亚夫军细柳》,文中的三组人物对话值得细细品读,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朗读形式。

(1)同桌分角色自由朗读三组对话描写。

(2)小组表演PK赛。挑两小组分别读前两组对话,展开PK。同学点评。

(3)师生表演PK赛。老师读周亚夫,全班同学读天子侍卫。

在自由朗读中自悟,在PK中阐述读法,解读人物心理。新颖多变的朗读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极大地促进了深度解读。

3.朗读形式因不同课型和单元组织形式而定

阅读课有精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型,精读课的朗读形式可以更豐富些,自读课以片段朗读为主,形式可简略些。统编教材的创新点之一是增设活动探究单元,给学生提供更多创造和个性展示的空间,比如诗歌单元的任务二“自由朗诵”,戏剧单元的任务三“演出与评议”,就可以放手给学生大胆的安排不同的朗读形式。

形式也是重要内容,课堂是丰富的,也是动态的。各种形式要互相结合,不断优化。更要关照不同朗读起点、不同性格气质的同学参与朗读。

朗读教学既要有专业性、连续性、完整性的朗读指导和评价,也要有形式丰富、恰当合理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朗读活动中感受文字之美、表达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成为善于语言表达,强于思考探究,敢于鉴赏创造,乐于文化传承的时代新人。

[作者通联:河南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朗读教学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