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023-07-18 19:11王慧蓉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双减背景

王慧蓉

摘  要:当下“双减”政策不断在教学中落实,并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数学作业成为农村小学数学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过程,因此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就数学作业科学化设计进行探索。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提高作业质量,强化作业效果,以此推动作业设计的量转变为质。在实际优化中,教师可以结合分层设计,带来实践、趣味性作业,以此帮助学生就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在促使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在数学中获得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双减”背景;数学策略

一、“双减”目标下有效设计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当下农村小学生学习负担问题不容小觑,农村教师与家长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对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数学教学中将作业的实际效果完全忽视,采取题海战术帮助学生就数学进行学习、复习,这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学习负担。在“双减”政策落实之际,作业优化成为数学教学的热点内容。鉴于此,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为学生构建高效的作业内容,促使作业不再是反复的知识点的练习,而是帮助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主要载体。在就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需要就设计的作业内容与作业的呈现形式进行严格的把控,关注作业的丰富性与趣味化,以此实现高效的数学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二、“双减”目标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分层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双减”政策背景之下,高效的数学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分层设计原则。分层则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结合学生日常数学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学习状况等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作业内容,进而满足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学习需求。分层作业设计之下,各个阶段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都可以获得完成作业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同时这一过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可以在分层设计下投入数学学习。

(二)遵循減量增效原则

“双减”政策主要提倡减少学生的学业压力,提高教学的效果。作业则是学生在学习中面对的学习压力之一。传统数学作业布置中,教师往往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布置重复性练习作业,面对这部分作业,部分学生可以较快完成,而另一部分则是较难完成。因此学生会选择通过其他方式完成作业,或者是在面对大量作业之下,学生关注的则是怎样快速地完成作业,部分作业完成较为困难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科产生厌倦与恐惧感,这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双减”政策,并将“双减”政策落实在数学作业设计中。

数学作业设计在精不在多,同时教师设计的作业需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建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促使数学学习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则需要践行“双减”政策,为学生设计高质量的作业,寻找多样化的作业模式,落实增效减量。

(三)遵循趣味性原则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动力来源。这一点我国古代思想教育家也曾明确的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更加细致地讲述了学习中需要保持趣味性的原因。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数学作业设计需要结合兴趣原则,促使学生在主观上愿意主动完成作业。小学阶段学生喜欢游戏是其天性,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摒弃传统的题海作业形式,为学生布置实践类、趣味性的创意型作业,激发学生作业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双减”目标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的策略

(一)立足“双减”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更不要说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因此学生呈现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也不同。在“双减”政策目标之下,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统一作业内容设计方式。针对每一名学生设计不同的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作业非常重要,这样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获得独立的发展,才能落实高效的数学教学,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学习问题与学习实际状况等设计分层次的、分类型的作业内容。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具备学习延伸性与扩展性的作业内容,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之上接触提高类型的作业。针对数学学习较为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感受知识学习的愉悦,并建立学习信心。这种分层次的作业内容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空间内获得一定的延伸空间,以此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学习成就感,并在学习中产生知识学习的自觉与主动性,促使各个阶段的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中得到知识能力的成长。

比如,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程内容之后,可以结合农村实际生活环境以及班级中的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对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设计延伸类型的作业,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进行实践调查的形式了解,为什么学校里的井盖与城市里道路上的井盖都是圆形的?对学习能力一般的中等学生而言,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教材为学生设计提高类型作业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大小的圆设计丰富的图案。而对数学学习相对不是很理性的学生教师则是关注学生的基础性知识的巩固,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常常用到的圆规设计一个使用说明书。通过以上作业设计形式,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具备作业的趣味性,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再比如,教师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氢和氧按1:8的重量化合成水,那么500kg的水中包含氢和氧各多少?”这一问题,而对学习能力一般以及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地降低作业的难度,为学生布置简单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就这一知识概念进行理解与学习,比如:“药和水的比例是1∶50,药占药水多少比例?”层次化的作业内容帮助学生获得其所需要的不同阶段的发展,进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并按时完成作业内容。

(二)立足“双减”设计趣味性作业,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任何学习都需要基于兴趣的基础之上,数学学科更是一个需要强大的学习兴趣支撑才能持续进行的学科。数学是抽象性思维学科课程,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需要避免沿用传统的作业内容。传统作业形式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数学学习兴趣,甚至是导致学生产生厌烦进行数学学习的心理。新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按照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设计作业内容,对小学学生,作业设计则是针对题目类型的多样化,借助丰富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知识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数学思维性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和平移”时,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性作业内容。在作业中可以结合动画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借助动画内容《小猪佩奇》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轴对称,并设计相应的平移图案,引导学生在这图像中阐述轴对称与平移的知识内容,结合这一方式以增加课程教学趣味性,并缓解课程教学的氛围,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强化数学思维能力。

(三)立足“双减”设计实践型作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合“双减”政策背景,教师想要实现数学教学中的增加学习质量减轻学习负担,则需要就作业内容进行丰富,进而达到数学作业提质增效的效果。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延伸与补充,结合实践类型的作业,使学生能自主完成作业或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作业。这一种作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学生就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欲望,强化学生的实际数学潜能。作为数学教师需要践行“双减”教学理念,在数学作业设计上设计一些可以操作的、动手实践进行的作业,以此方便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互关联,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理解數学知识,进而形成深度的学习过程,同时结合数学知识,关注数学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负数”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类型的作业。负数这一知识概念相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学生将生活与实际内容相互关联,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天气预报了解什么是负数,进而就近些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就天气的变动进行计算,以此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再比如引导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人们无法离开水资源,因此教师便结合这一点,引导学生提出用水量与月份等,促使学生明确思路,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就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每月的用水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将统计出来的数据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能细致地观察生活同时强化其数据分析能力与数据的采集能力,在对用水量产生了解的背景之下,感受家庭用水,产生环保意识。

(四)立足“双减”设计深度化作业,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双减”政策背景之下,虽然减少了数学作业的量,但是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强化作业的深度设计,通过实际的数学问题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热情,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数学作业,这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小组方式设计作业,并帮助学生培养其团队意识。

比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体积与容积的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测量苹果体积的作业。首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就苹果的体积测量并记录,结合不同的测量方式以及产生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部分学生在测量中会采取将苹果放在水里的方式,同时另一部分学生还会采取切苹果的方式。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这一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学生取得发展与进步。

(五)立足“双减”设计前置性作业,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全面响应“双减”政策的需求,彰显“双减”政策的优势,教师则可以在课后作业设计时突破传统作业的模式,为学生设计作业延伸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设计课后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检查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则可以结合“双减”政策进行作业布置创新,比如设计前置性作业。

比如教师讲解“观察物体”内容时,可以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相互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的图形,通过已学习的图形拼凑或者是裁剪得到新的图形,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制作圆柱体等,再就立体图形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在学生完成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再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这一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

四、结语

作业是课程教学的延伸,因此为了减轻农村小学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需结合“双减”政策优化学生的作业设计,不断地践行“双减”理念,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梦洁. 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J]. 数据,2021(12):113-114.

[2]郑璟.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 教育界,2021(45):14-16.

[3]孔繁晶. 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双减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