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本洲 王蓉
【摘 要】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始终立足区域主导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业建设,在“双优”创建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专业建设成品牌,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的三大专业群在省市同类职业院校中产生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人才培养质量获认同,学生就业满意度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校企合作有高度,专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關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区域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6-0023-02
【作者简介】1.许本洲,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1599)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思政、教育信息化;2.王蓉,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1599)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一、全面掌握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专业建设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的方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建立健全了专业调整和退出机制,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财务会计、商务营销等4个传统专业,新增了工业机器人、农产品营销与储运、美容美体艺术等7个新专业。截至目前,六合中专校已经基本形成了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接二连三”专业群,即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的智慧农业专业群、服务新能源制造产业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现代服务产业的智慧服务专业群,推动专业链、教育链和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追求。
二、优化专业建设路径,增强适应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匹配性
为持续满足区域主导产业对日益增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达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给地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六合中专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质量、开放、融合、创新”的理念指引下推动专业建设内涵发展。
1.狠抓专业建设基础工作,确保建设方向不跑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六合中专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坚持避虚就实,在学情研判、现场调研、需求分析等方面做足功课,邀请行业企业、教研机构的专家对方案和计划进行反复论证,部分专业聘请第三方机构就方案和计划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尤其是在课程的确定、教材的选用、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专业建设目标的达成。
2.高标准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凸显综合效能
实训基地建设对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六合中专校在总结了过往基地建设的得失后,提出了“9+1”的实训基地建设主张,即在建设实训基地时,按照“教、学、研、赛、训、考、培、创、体+生产”的模式推进建设,发挥了实训基地的综合效能。建设时还特别关注了“智改数转”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提档升级,有选择地引入沉浸式、场景化实训教学,应用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技术。
3.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形成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六合中专校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专业建设走出了特色之路。一是积极参与共建区域政产教联合体,增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学校参与共建六合新能源政产教联合体,在产业政策与信息的研究与发布、专业链形成所需的技术与人才的支持、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的推介、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与加速及产业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全面的协作,有力支持了新能源专业的高水平建设。二是牵头组建特色专业产研学职教创新联盟,实现了专业建设的资源集聚。六合中专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其他7家单位发出倡议,吸引国内外40多家涉农院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共同成立了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开放性智慧农业产学研职教创新联盟。联盟的成立和实质化运营,使得涉农专业在课程设置、校外实习实训、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极大地缩短了专业建设周期,迅速形成了智慧农业专业群。三是加速产业学院建设,发挥校企在专业建设中的双主体作用。学校依托骨干专业创建了智能网联和智慧农业2个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实效化运行使得企业课程进课堂、实践性教学到车间、项目化教学推课改落了地。校企共研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6项,开发各类课程21门。
4.聚焦“双师”标准,创新师资培养路径
六合中专校全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和“技能大师”养成计划,开展“企业大师进校园”“校企技能比武”等活动,畅通校企引进和走出渠道,实现名师、大师互促互学。建立健全教师赴企业跟岗实践制度,规定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完善技术能手、技能人才选聘任教制度,聘任新能源汽车专业、智慧农业专业、表演艺术专业等近20名行企业专家来校任教;建立大师工作室,引进和培养16名在专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提高专业建设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近5年来,学校培养省级创新教师团队1个、市级“四有”好老师团队1个、省级名师1名、市级中青年优秀人才1名、市级中青年拔尖人才1名、区级中青年优秀人才2名、省市“技能能手”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