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创业时代是劳动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考察,其时代内涵体现了劳动的本质、自由自觉活动的创造特质、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命样态、创新性和人民性的要求等。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中国高校在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格局中,要充分认识创新创业的时代内涵特点,全面进行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考,增强为党育创新创业人、为国育创新创业才的使命自觉、行动自觉,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独特的知识、思想、文化、科技等资源优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出效果,以创新创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合格建设者,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劳动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23)05-0038-07
收稿日期:2022-1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州立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19YJA880076);安徽工程大学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高校新型教育教学督导机制建设研究(2022jyxm24)
作者简介:高宏,男,湖北荆州人,安徽工程大学发展规划与质量评估处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已进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时期,创新创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作用越来越明晰,创新创业教育发挥着引领技术创新、实现人才高质量供给的作用。高质量发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党育创新创业人、为国育创新创业才,我国高校承载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和担当,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被置于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深刻的时代变革和复杂的内外环境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深度转型,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高校需要更加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高质量谋划和办好创新创业教育。
一、高质量发展下创新创业对劳动精神的充分张扬
劳动内涵的经典表述内含了对于劳动精神的表达,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历史发展过程本质的重要命题,即“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把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归结为劳动异化及异化扬弃的过程”[1]。随着交换的扩张,劳动渐渐成为谋生的手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开始表现出异化的特性。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异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种所谓的“劳动异化”的症结在于劳动不被尊重因而显然是不具备劳动精神的,破解这个难题在于尊崇劳动价值和劳动光荣,发挥劳动者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期待日益增强,而面对的机遇、挑战和风险也很多,例如,人口基数大、高等教育规模庞大、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人才红利逐渐显现,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迭代加速,新技术蓬勃发展,新生业态层出不穷,纯体力劳动在逐步退出,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在此情况下,新生代青年成长于优渥的环境,他们有着越来越高的受教育背景,越来越殷实的家庭条件,而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和实践却越来越少。创新创业活动是培养创业者或潜在创业者劳动精神的良好载体,因而必须让新时代青年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不是一种轻松的劳动,没有长久的坚持是不行的。只有补足劳动精神之钙,创业者才会展示出忘我的拼搏精神。
马克思在其对于劳动的经典表达中,一方面提出“消灭劳动”,一方面又肯定劳动实现物质变换的必然性。对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欲消灭的所谓劳动是指遮蔽了自由自主个性的抽象劳动,例如,消灭非自主自由性的、被奴役性的劳动。进一步说,要消灭物的“自然必然性”,使抽象劳动转变为跟人的自主活动一致的劳动,确证劳动的真实创造对于人的本质的真正意义。在资本控制下的劳动虽然促进了人的发展,但也导致了人的异化。马克思因此认为,资本培养出“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2]90。抛开资本带来的“恶”不论,我们不能否认资本也确实促进了生产技术与劳动力的完美结合,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迭代发展。马克思并没有否认生产技术与劳动力的结合。从某种程度而言,创新创业是一种更高阶段、更为复杂、体系更为综合的体力与脑力的付出。说到底还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科学技术、生产力以及不断提高的劳动效率提供了创新创业这种高阶劳动得以实现的条件,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有为载体,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活动、发展人的个性和才干的劳动。
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活动内在且真实地体现了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使创新创业的劳动属性更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认知。创新创业作为一项强国战略,重在社会实践,贵在广泛参与,因而使受教育者认同创新创业活动是一项人人可学、人人可为而且值得尊重的普通劳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只有让更多的人认可和实践创新创业内在的劳动属性和劳动价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个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的实施才更易得到社会、受教育者的自觉认同和广泛参与,也才能将社会的创新创业资源纳入高校创新创业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活动,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质量发展下创新创业的多元化时代内涵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时,引起他极大兴趣的是劳动力再生产问题,即在工厂教育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得到很好的实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良好效果,同时发现,对旧教育的改造是通向全面协调发展的手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是旧教育得以改造的最强有力的手段[3]377,揭示了建立在劳动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联系,并预测将以现代教育同现代生产劳动结合的形式而发展,这种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有着坚实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科学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体现出了许多新的时代特点。
(一)创新创业充分体现了劳动的本质意义
整个世界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开启了人类历史之谜。但由于资本变成了左右整个世界的力量,资本逻辑长期以来发挥着主导世界历史进程的作用。这种世界历史样态容易将一切关系变成交换关系,从而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进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将本是自主自由的劳动异化为只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即“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剥夺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而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活动则呈现为一种全新的场景,它既符合人类劳动实然本质的要求,又体现为劳动所具有的高度荣誉感和价值意义,其以实现人的内在自由价值为最高目标,体现和提升了人的生命本质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劳动教育既能提升大學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能丰富其创新创业实践的体验,更能彰显创新创业的价值和意义。
(二)创新创业展现了自由自觉的创造特质
当我们立足实践发掘创新创业的内在精神以及面对人的自然性向主体性转变的事实时,就会发现因创新创业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得以消弭,人的“智慧之光”、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和发挥。马克思指出的所谓整个世界历史可以归结为劳动的历史。人“自己的本质”唯有在自由的和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之中,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人唯有在实践过程中,超越自身的自然性和动物性方能实现人的“应当如此”的应然本质,即自由自觉的行为。若没有实然本质凌驾于应然本质之上,即没有后者对于前者的超越,则动物本性永远是人的实然本质。创造的本义是其产物相对于自然而言的非自然的状态,是自由自觉的行为,是超越自然的存在之外的行为,由此形成的非自然的形成物,便体现了创造的伟大本质。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类在不断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包含人类主体特有的创造性特质以及物质运动的特定过程,促使“自由自觉”的现实活动不断实现超越原来适应的自然状态,即自身的自然限度被不断超越,人的创造性被不断激发出来,创造出在本质上区别于自在自然的特殊性存在。在创新创业劳动中,人的自由自觉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以充分彰显。创新创业的脑力、体力活动具有真正自觉自由的特点,实践个体体会到由此带来的点滴惊喜或突破[4],促使遵循高质量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不断开掘新的创造潜能、实践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创业不啻为人类本质力量的自由显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本质的解放,如此,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与文化属性实现了有机统一,从而表征为自由、自觉、自为的创造本质。
(三)创新创业彰显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命样态
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马克思给出了科学的回答,即个体个性的充分展现和自由发展。这既是一个人的现实发展的过程,也是其长远发展的目标;既是理想目标中的社会发展,又是最高追求与理想境界的人的发展。社会生产发展到如今,早已超越满足果腹的生存所需,也超越了谋生方式和手段,具有更高的意义和价值,即追求实现自我生命的创造性,完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创新创业具有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活动更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内心的“自由”而忘我奋斗,去积极主动改变自然和社会,迸发自我创造伟力而凝聚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这种主体性活动充分彰显了对象性本质力量,把对象性的、现实性的本质力量极大地展示出来,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向与人的解放的价值追求。通过创新创业,人类塑造自身创造性的人格,不断跨越生命创造性的极限,证明人之为人的生命力量、生活意义和自由价值,不断超越人的过往价值和自由劳动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蕴含的生命体验,本质上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劳动,表征着人类社会劳动发展的新形态,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环境之中“小我”与“大我”的相统一。
(四)创新创业昭示了创新性、人民性的进步要义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济、科技、文化的全球化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创新创业的发展也加速了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飞速跃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认为:“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5]61创新创业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劳动实践活动,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能够满足创新性、符合先进性,因而创新创业意味着对存在或潜在之物的改造、创造、创新。这种实践活动是以理念、制度、技术、产品、服务的不断发展为基础的,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体现着时代进步的要求,因而要求创新创业必须要立足根本、面向未来,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兼具理念和行动的创新张力和驱动力。中华文化自古就有敢为人先、追求创新、重信守诺、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创新张力体现在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的实践中,驱动力则体现在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以及人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迈进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创业活动不仅要体现先进性、创新性,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人民性、公益性,满足人民群众基于美好生活向往而奋斗的精神。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创业者所具有的劳动精神、公益精神,使创业活动既具有商业性质又兼具人民性、社会性等特征[6]。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自然科学发展与智力劳动作用的发挥更为突出和更加直接。马克思对于自然科学发展与智力劳动有着非常经典的表达,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结为脑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7]96。从未来社会发展来看,现代社会改造的基础仍然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从某种意义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紧密结合的重要形式。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实现科学技术化与生产现代化,使现代化生产装备不断被改造或制造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同学科系统、专业的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方面的高素质劳动力。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其对于现代生产生活的推动作用,从而形成科学、教育、生产有机结合的整体。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因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也是衡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标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富民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既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表征和现实意义,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长远发展价值。因此,高校要在全面谋划和发展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格局中,充分认识创新创业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全面思考和推进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实践。
(一)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自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足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这既是时代要求也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从新的高度提升了科技、人才、教育的战略意义,把科技作为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统筹起来一体推进。这三个方面都与高校的工作紧密相连,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将培养有胸怀祖国和人民、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完整的人”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作为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以人的本质的实现和占有为过程性目标,充分实现人的个性自我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升,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最终目的的。
对于“完整的人”,我们应准确理解。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应是“现实的人”,这是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前提。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现实的人”要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这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完整的人”的唯一方法。可见,“完整的人”的“完整”在哲学意义上全面发展内在地体现为立德树人的德智体美劳要素的发展,既包括改造自身所在世界又包括改造自我世界[8]。高校应大力创设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环境,释放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尤其要从文化环境和育才新理念方面,为创新创业的活动和行为厚植精神支持的沃土。在这个过程中,要褒扬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的劳动成果,这种劳动不限于脑力的思维活动,也包括体力的付出。
(二)弘扬劳动精神的实践育人功能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全面把握人的发展。马克思发现,被“异化劳动”的人,不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184。在中国,“异化劳动”的境况从来就不存在。当下的创新创业时代,亿万中国人自觉投身于创新创业劳动实践,他们既是劳动者,更是创新创业的实践者。大众创业、万眾创新的实践活动和发展方式,已成为社会自我认同的实践根基,激励亿万国人通过不懈奋斗到达自由自觉之境,实现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使命和目标,使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而改变。因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应立足人的发展完善,促进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内在价值,成为实现美好生活、诠释人的价值的劳动载体,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亿万劳动者是推进创新创业成功的根本动力。人作为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元素,要立足教育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既要有吃苦耐劳精神、精湛技艺、深厚学养,又要具有爱国情怀、坚定意志和优良品格。只有培养出满足创新创业型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称得上是高质量发展,高校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其作为后工业社会轴心机构的地位[10]。
进入新时代以来,为加快高质量教育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勤奋劳动、践行劳动精神、积极主动地就业创业,国家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例如,2022年,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启动和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又如,国家表彰奖励创新创业劳动模范,旨在弘扬劳动致富精神,鼓励、奖励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激励人们用勤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因此,高校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将创新创业的劳动教育更有效地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转变观念,整合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通过更多的实践育人形式,比如参观考察、技能培训、业务大赛、讲座交流等,帮助大学生实现从参加活动到潜心科学研究、从实现自身价值到创造社会价值、从就业到创业等观念的转变。二是完善互利多赢的多元参与机制,吸引和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进来,突出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的作用,发挥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育人功能的建设作用[11]。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性价值深刻地蕴含在劳动之中[12],高校要将劳动精神的育人功能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始终。
(三)挖掘高校组织在知识创新领域的轴心作用
从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高校与企业各自的能力优势非常明显,高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这有别于众多企业所擅长的技术创新。如果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在高校、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这样一个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大系统中,高校居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因为其主要承担着高质量的知识供给与高素质人才劳动力供给的重要角色。换言之,高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而知识创新及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的基础,这直接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着高度相关性。因此,要坚持和更好地发挥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的轴心作用。
首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亟待高校发挥知识创新的引擎作用。推动创新创业价值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紧密关联高校、政府、企业界、中介组织等诸多利益相关方及其他社会组织。政府作为“元治理者”的政策、制度供给方,直接决定了高校与企业在创新创业合作方面的深度。企业连着终端市场,掌握着终端的创新创业成果产业化。在推动创新体系的形成和运转过程中,科技中介服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因此,要把促进“创新引擎”和“创业孵化器”的科学机制建立或完善起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其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自身作为创新源头的“蓄水池”地位。虽然有一些高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也很高,但总体而言,高校仍然占有知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比较其他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独特优势表现在产生新思想、生产新知识、酝酿新成果等方面。最后,要保持创新创业者永远在奋进的战斗姿态,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改造世界,物质决定精神又被精神所作用,炽热的创业激情以及积极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
(四)用学术思维优势更好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活动会面对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具有越来越强的专业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且可能存在不能被成功解决的风险,这就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具备丰富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高校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相对于其他创新创业主体,表现出了专业性、复杂性、确定性的相对优势。高校内部学术组织具有学术思维的优势,其运作符合学者的个性特征,学术权力占有主导地位,可以更好地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学术思维逻辑深刻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学科、课题论文等专业问题的判断和选择。学者、基层学术组织等的学术思维逻辑是在长期从事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也就是在长期开展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组织文化。为此,高校应积极对接校外机构,大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深度融入各类课堂实践和学术活动,发挥知识创新效应,从而产出更多创业实践活动成果。
高校还要注重运用学术思维优势,促进提高科研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互嵌的效率。高校有许多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可以利用其学术影响力,与校内外众多新型的创新创业组织深度互嵌,形成高端学术创新创业模式,进而吸纳更多的校外资源,实现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创投公司的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创新创业利益回报。高校可以利用学术创新优势,建立众多创新创业教育新型组织,比如,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的联合运行中心,实现跨校区开展学科、专业等的协同。当前,高校办学条件较好,科研实验室、实训中心的软硬条件都不错,以科研实验室等为核心建立各种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相对容易。此外,高校不少创新创业教育的基层组织依靠学科团队的重要学术影响力与校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日渐增多,不少项目已经越过学校层面,直接与校内二级科研单位合作。由此,高校内部众多学术组织的实力、影响力及话语权加强了,必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而提高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
(五)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力
经济、技术、信息等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和深刻变革,要求从业者必须面对快速变化的职业要求。高校应适应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果断应对,创新发展,尤其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形式,是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利益需要形成内在动力。实践是在现实的人的利益需求引导下进行的[13],是基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而实现的。历史和实践反复表明,那些成为世界创新创业中心的国家,都拥有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且声誉卓著的高校,这些高校在适应知识社会变革和产业革命方面非常成功。具有创新创业教育强大影响力的高校必将促进一个国家获得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巨大成功。因此,放眼世界,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及世界水平的成功模式,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加强创业就业教育政策支持和构建贯穿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要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着力解决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执行力弱化而导致实效性不高的问题。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着力解决好毕业生自主创业目标与效果差别较大、成功率不高的问题。由于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相应地,从事科技领域创新创业活动的毕业生机会成本也高。因此,除了政府相应政策的支持外,高校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于解决行业产业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降低毕业生创新创业的风险以及机会成本[14]。目前,两大关键性因素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实施:首先是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专业水平不高、创业能力比较弱,是制约这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循环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要通过人才引进、职业培训、政策支持以及聘请校外专家等方式,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其次是高校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缺乏系统总结。因此,高校应及时总结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历史观,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中华爱国奉献文化根基,努力引导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极大提升上,将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宗爱东.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考察[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2):76-8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康永久.教育需要与何种生产劳动相结合[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08-11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徐蕾.劳动精神深度融入创业教育:理念建构与实施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21(9):84-90.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 余清臣.当代劳动的异化风险与现代劳动教育的应对[J].社会科学战线,2021(1):239-244.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 王建华.为何及如何创建创新创业型大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2):99-106.
[11] 钟淑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156-160.
[12] 胡君进,檀传宝.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J].教育研究,2018(5):9-15.
[13] 颜显能.走向政治哲学: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新视角[D].南宁:广西大学,2013.
[14] 宗晓华,王立成.高校创业教育能否提高地区创业水平?:内外部创业的双重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2(5):73-86.
【责任编辑 曹 靜】
Reflections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AO Hong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Quality Assessmen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The era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an era in which the spirit of labor is fully demonstrated. Its connotation of the era,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reflects the nature of labor,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ree and conscious activities, the life style of all-round development,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innovation and the people. As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deep pattern of comprehensively carrying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carry out deep thinking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educating people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in knowledge, thought,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resources,and strengthening the output effe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ltivating qualified constructors required by the new era with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further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abor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