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梦楠 段瑶 双春亮
关键词:智慧课堂;数字化技术;课堂重构;涉外警务
一、高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智慧课堂构建的现实需求
(一)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2021 年12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了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1]。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近三年内,国内、校内的在线课程的建设发展极为迅速,混合课堂教学理念已被更多的高校教师广泛接纳,教育数字化赋能课堂,优化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重构高质量涉外警务专业课堂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化转型热潮下涉外警务专业必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扩展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完成因校制宜的改革创新,建设多领域、特色鲜明、交叉融合的涉外警务专业课程。
(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教学信息化高质量構建的需求
①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多场景全程感知教学进度,实时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和预报。快速、高效、便捷的教学一体化平台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②通过自动化处理重复、烦琐的教学工作,数字化技术可以协助教师高效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轨迹等信息进行解析,为课堂教学改进和优化提供全方位支撑,为教师、管理者提供智能助手。③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构建强交互、深体验、高逼真的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体验感,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实时供给优质教师服务。④数字化课堂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辅助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⑤教学评价从过去的主观经验转变为数据支撑的评价,数字化技术评估方法便于实现个性化的精准诊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个性化的有效评估,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学手段亟待改进的需求
通过梳理调研结果与教学实践,涉外警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课堂目前存在以下不足与难点:①根据现有的教学活动方案以及执行途径,同类课程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大多数的混合式课堂存在线上视频内容和线下课堂内容重叠,或者课前课程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衔接不够,不能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作用与优势。②课堂线上部分缺乏互动交流,学生难以建立身份认同感,协作效果差。多数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线上教学任务仅为“应付差事”,与课堂教学无法连接或者效果差。学生表示线上学习的内容多为预习性质,且多门科目累计题量过大,难以良好完成。③在线课程内容的教学质量亟待提升。多数在线教学仅关注于教材、知识性内容的概括性介绍,而缺乏更深入的引导与思考,与课堂连接不紧密,实践效果差。④尽管线上平台的统计手段较为系统、划分细节,但最终评价手段较为单一,多数以学习任务点是否完成以及客观题正确率为评价标准。⑤教师数字技术能力不足,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数字化素养以及应用能力,在数字化课堂建设过程中难以形成功能全面且高效的体系。此外,在数字化教学转型期间,教师缺乏系统培训与实践沉淀。
二、涉外警务专业智慧课堂需实现的目标
以涉外警务专业为例,突出职业性、实践性、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智慧课堂构建的重点方向,通过新型数字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练、战”的全面创新。以教育教学业务和人才培养需求为牵引,推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的深化与全面应用,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的变革。
(一)智慧型的教学设计
与同层次院校(专业)汇聚优质教师、公安一线教官构建虚拟教研室。教师借助教学一体平台设计教案、导学、课件组成、智能工具、虚拟仿真实验室、微云课、实验项目、教学环境等。借助数字化工具构建数字化教案,数字化教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普遍特点,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年级和不同的教学需求,针对知识点、授课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快速筛选,从而做到更为精准的知识加工、教学设计。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完成人与技术深度结合。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借助大数据、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平台、互联网工具进行讲解指导、活动组织、学习引导和评价总结,学生完成听讲阅读、实验实践、交流评价、合作探究和参与活动,由“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全面转型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
(三)智能化的教学评价
通过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凭借智能感知技术采集、存储教学过程数据,对教学过程的每一步进行智能分析,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率。为教师提供教学轨迹,根据大数据为教师推送个性化资源。针对每名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动态评价,实时反馈疑惑,并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进行智慧伴学,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准确化、高效化、个性化。
(四)个性化的因材施教
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轨迹,形成实时的数据分析、评分和反馈系统,为学生画出真实的学习画像,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互动。
(五)智慧的实战化训练
涉外警务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采集训练及考核数据,精准科学地分析学生状态,设计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虚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助力学生实践与实习教学。
三、数字技术驱动的涉外警务专业数字化课堂的外部技术构建
(一)搭建高校智慧教学途径,推进教学信息化新范式
2035》提出,到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高校停课不停学,全面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高校都把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教育体系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建设内容和当前时期重点建设任务,积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新范式。
对于涉外警务专业来说,高校管理层通过与其他院校涉外警务专业及公安机关、基层共同建立涉外警务教学数据库,丰富优秀教学案例库,从而建设涉外警务虚拟教研室,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涉外警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交流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同时,高校管理层可尝试促成与涉外警务专业相关且可公开的国际组织数字化学习平台与校内对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途径,为教师提供课程指导,实现教学与涉外警务实践高效对接。除此之外,应积极研发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二)加强数字化应用理念,全面提升教师与学生数字技术素养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借助信息化技术完成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与此同时,需避免教师工具化,合理借助数字化技术辅助教学。教师作为设计教学课程的主要角色不会消失,技术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2]。
高校除了增强教师意识,还需要培养教师对于数据挖掘、分析处理的能力,使其掌握信息采集、加工的方法,做出更为科学的评价,反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3]。
与此同时能够批判性地对待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4]。
在涉外警务专业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的数字素养是指具备有关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技能和理念,同时掌握与学科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技能以及科研领域中的数字技能。因此为教师提供定期的、详尽的、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十分必要,以各个学科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教师培训大数据,可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学习资源,降低人力、时间成本,帮助教师高效接受新技术,最终使得教师能够使用数字技术表达自己并发展自己的理念。
对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學能力培训,应侧重于教学数据库的构建途径和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应用、日常授课的教学软件的应用、远程平台的应用途径等等。对于教师的培训侧重点应放在应用操作而非研发,且技术能简则简。培养学生数字技术素养可通过课堂实践完成,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利用技术收集、筛选信息,探索、开发、交流信息。
四、数字技术驱动的涉外警务专业智慧课堂的内部教学构建
数字化课堂的构建除了政策和平台等外部支撑,更重要的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数字化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一部分,需要人与数字技术协力完成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排除目前较为流行的课前准备、课中授课、课后评价的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基于涉外警务专业的特殊性,可创新构建数字化课堂:
(一)数字赋能传统教学模式
借助校内数字教学一体化平台,“真”教师与“虚拟”教师协同完成课堂教学。
“真”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活动,依托校内平台、全国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学院、国家高等学校智慧教育平台、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学堂在线等社会公共平台,指导学生通过优质慕课掌握前沿理论,课堂讨论进行理论分析、任务实践,全面构建知识体系。
其中课堂活动是深化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教师除了设计“热点和焦点”等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设置分组任务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获取信息。课堂活动中常常涉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针锋相对”,但迫于“情面”或者“倦怠”,学生难以当面进行真实评判,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可匿名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思辨活动。综上可见,数字化赋能的教学活动从“教”转向“学”,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宰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虚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过程的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与薄弱点,进行个性化课程推送,督促、辅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进行自我学习反思,破解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将不同院校的涉外警务专业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连接起来,实现跨校区同步课堂,实现优质课程共建共享。
(二)数字赋能传统实践与实习
聘任公安一线有实战经验与能力的专家作为教官走入涉外警务专业课堂,打破课堂教学和实战的壁垒,强化校局合作,创新虚拟教研室组建模式。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训练渐成趋势,教学与训练突破了时空限制。虚拟仿真训练具有低风险、小成本、无污染、可循环的特点,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系统,将电子对抗、人机对抗、模拟对抗等数字化手段引入实战演练,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行设计并完成虚拟仿真模拟演练,演练设计实践难度分层,满足个性化实践需求,逐步提高实践技能,做到“有学必应”。
(三)数字赋能传统评价体系
借助学习通等成熟的教学平台,通过构建考题数据库,已实现在线乱序命题、无纸化在线考试,客观题阅卷,实时线上监考,降低了考试成本。未来发展方向可进行个性化考试,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轨迹与数据,在考题数据库基础上,实现一人一套卷,借助学习分析技术综合衡量学生对知识构建完成度给出科学的评价。
五、结束语
数字化、智能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现阶段教育数字化是完善人才培养多元化、个性化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数字化是最终实现智慧教学的基础。数字技术驱动的涉外警务专业课堂构建对于提升公安高校涉外警务高质量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新技术与涉外警务专业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建设智慧教育资源体系,深化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