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篇都有好故事

2023-07-12 10:12祁智
关键词:科学精神故事统编教材

祁智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四篇课文或探究自然,或关注生活,或阐释真理,或展望未来,分别从不同角度服务于“科学精神”的统领。虽然文体不同,但篇篇都有好故事,充分挖掘和利用叙事因素,如事由之事、事例之事、好奇之事、有趣之事,不失为学习本单元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科学精神;故事

統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由《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四篇课文组成。粗看似乎杂乱,古今中外,文言文、议论文、散文、科幻小说,自然、生活、哲理、科幻,过去、现在、未来,应有尽有。但教材的单元不是拼盘,更不是杂烩,一定是围绕某一个主题的有机整装。

不难看出,这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科学精神。四篇课文,或探究自然,或关注生活,或阐释真理,或展望未来,分别从不同角度服务于“科学精神”的统领。

四篇课文,体裁不同、题材各异、风格迥然,如何在单元总体架构下开展教学?机械地各自为政,也是一种方法。如同没有能力做一桌菜,把食材一股脑儿扔进锅里“乱炖”,也能填饱肚子。但如果能对四篇课文综合比较,找到内在联系,抓住彼此共性,就能纲举目张,然后一课一策,让教与学的效益最大化。这就像做一桌上好的菜,先要根据食材与客人的口味进行分析,再决定主打什么风格。这样做并不影响鱼与肉各自的做法,但鱼与肉彼此呼应,收效就能“翻番”。假如课文不能彼此呼应,要单元有什么意义?任务群又从何谈起?

这四篇课文,都有故事。

一、《文言文二则》:事由之事

从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学习文言文。在此之前涉及的不是原文,是根据文言文改写的现代文,比如《狐假虎威》。

改写不是翻译,更不等同于直译,是根据文言文提供的素材创作故事,或多或少增加了演绎的成分,使其既达到一定的篇幅,又兼顾学生阅读的愉悦。故事内容不复杂,情节却曲折,而且结果出人意料,突出了故事性和趣味性,符合低年段学生的阅读心理。

《文言文二则》,一则是孟子的《学弈》,一则是列子的《两小儿辩日》,都是传统名篇。作为经典,两篇文章字字珠玑,其蕴含的哲理与思想,深刻、绵厚、光照千秋,却又亲近、明了、朴实无华。

《文言文二则》怎么教?

我听过几节公开课,无一不是借助注释“硬教”,精力都用在字词的掌握与句式的理解上。这样做不是不可以,却是无计可施之后的不得已而为之。到风景区游览,是背诵景点的知识点重要,还是游览风景、让风景入眼入心重要?不言而喻是后者。而且,学生初涉文言文,在字词与句式上学得“龇牙咧嘴”,会产生畏难情绪——被景点知识点的背诵搞得怕了,还有游览的心情和下次再来的欲望吗?

除此之外,我听到的公开课,都有让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这一环节。比如《学弈》,一人演专心者,一人演开小差者,结果专心者洋洋得意,开小差者失魂落魄。又如《两小儿辩日》,两个学生指着苍天比大小,互不相让,一个学生演孔子张口结舌。这样做,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对学习、理解文言文本身,起不到什么作用。跨一根竹枝满操场喊“嘚儿驾”,不代表就能纵马驰骋疆场。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具有诸子百家经典的共同特点:以事说理,寓理于事,叙事是说理的由头,说理是叙事的目的。先哲们在遥远的年代,执着于讲好故事,如果故事不足够精彩,都不好意思开口。因此,《学弈》和《两小儿辩日》都有很强的叙事性。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即使你从来没学过、从来没见过这些文字,借助课文旁边的注释,也能猜出大致内容。

基于这两点,不妨让学生将故事尽量完整、准确地说出来,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讲通畅了,讲完整了,再把讲的故事对照原文,字字敲定、句句落实。这样做,不怕离题、谬误,因为有课文为规范,还有教师做指导,学生会水到渠成般明白。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突出的是儿童的操作,这也适用于语文学习。

古诗与文言文同姓“古”。教材为什么让低年段学生直接学古诗,却没有学古文?我以为重要的原因是,古诗有“韵味”,一改全无,需要仔细品味;古文有“事情”,可以展开,追求条清缕析。

如果换一换,让学生学由古诗改写的现代诗,比如把《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改成“太阳慢慢落山了”,而直接学文言文,比如面对原文《狐假虎威》,那是很难想象的。

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事例之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安排这篇课文,首先有两个意义。第一,阐述了一个真理,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适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求知兴趣。第二,让学生学习议论文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论证。

这篇课文安排在《文言文二则》之后是合适的。《文言文二则》终究不是讲故事,是通过故事说理。《学弈》,是为了证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即开小差者不如专心者,不是智商问题。《两小儿辩日》是为了证明“孰为汝多知乎”,即就算是圣人,也不是什么都懂。

《两小儿辩日》中还有两个证明,一个证明“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个证明“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两个证明,是缩小版的“议论文”,有论点、论据。但我听到的公开课上,很少有老师提及或者强调。

安排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有一个意义——为学生进入初中的语文学习做进一步的准备。这是学生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语文学习的最后一个单元。他们进入初中后,将越来越多地接触议论文。这是后话。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论点正确无疑,关键是用什么来论证。教材编者选择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择了最常见也最容易让人接受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即“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事实胜于雄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实论证,选择了三个故事: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创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与做梦有关。三个故事以“无独有偶”“更有趣的是”相连,表明故事是同一性质,强调了“善于发问、不断探索”,从而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哪里?不在论点——论点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不在论证——今后会学到更多的论证方法,而在论据,即三个故事。三个故事的选择很有讲究,伟大的发明、创造与发现,都始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小事都非常生活化,也很有趣味性,而且越发展越有意思,结果跟着的是重大发明、创造与发现,而这重大发明、创造与发现,又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故事读到最后,我们会很自然地赞同课文的论点。这是故事的力量。

这三个故事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故事的陌生感和真实性。道理大家都懂,如果选用耳熟能详的故事就味同嚼蜡,如果选用神话传说又很难站得住脚。陌生感带来新鲜感,真实性带来雄辩性。另外一点是,故事都采用“顺叙”的方式。采用顺叙,有两个原因,一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由一而始、由百而终的次序,必须顺着说。二是这是议论文,不是记叙文,关键是说事,不是怎样说事,不需要过分考虑说法,甚至只有叙述,没有描写。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三个故事不讲好、讲不好,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议论文的课堂讲记叙文,似乎不可思议,实则恰如其分。如果故事选不好、说不好,就是论据无力,怎么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这也是单元页、文后思考题和“小练笔”反复强调“事例”的原因。

议论文里的故事,不叫故事,叫事例。

三、《表里的生物》:好奇之事

《表里的生物》安排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之后,也是合适的。单元文章组合,很难说怎样才是最好,合适就是好。它不是议论文,但通过一件有关探究的事,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把问号“拉直”了。

《表里的生物》记叙了一件事:“我”一直想知道爸爸怀表里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

钟表有声,司空见惯,并不稀奇,因而不被人所注意。但是,一个孩子好奇了。他住在一个没有机器声的小城市,听到的声音都是活的生物发出来的。爸爸的怀表是怎么有声音的?难道是把会鸣的蝉、会叫的虫,关在怀表里面?

问题一经提出,本来很平常的故事,立即像露珠遇到灿烂的阳光,熠熠生辉。

这个好奇从题目就开始了:表里的生物——表里都是机械,哪里来的活物?

这个题目或者故事,放在成年人身上不成立。稍有阅历的人,都知道表里不可能有生物,“嘀嗒”之声来自表里的“擒纵机构”——这是科学解释。

但是,这个题目或者故事,来自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钟表、从来没有听到过机械声音的孩子。他如果能科学解释,反倒怪了,所以必须是蝉或者虫子在表里面。但如果他能确定这一点,或许也就算了,偏偏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诱发”了他的好奇心,使他开始了探究之旅,并为自己找好了理由:“我爱听这声音。”但他的行动并不顺利,刚伸手就被父亲拦住:“只许听,不许动。”他还没能反应过来,父亲又强调:“小孩儿不许动表。”

孩子的心理一般是这样的,越不许,他越想要;他要不到,就更想要。周而复始,螺旋上升。这不是他逆反,是他被“激发”了。

全世界都知道答案,就一个人毫不知情:“我”。“我”被好奇心撑得很痛苦,很值得同情。父亲只好退一步,拨开表盖,让“我”看了一眼。那是一个精致的、彩色的、隐秘的、神奇的世界。“我”好惊喜,但这并没有解决声音来源的问题,好奇一点没减,与日俱增,几近“爆发”。但“我”无计可施,因为父亲用一句话,及时有效地拦住了“我”:“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好心地告诉“我”,表里面有一只蝎子,“一动就要蜇你”。

父亲的话有两层意义。一是“揭秘”,里面是蝎子,你不用看;一是“提醒”,蝎子要蜇人,你不能看。

“我”虽然没有真的见到那只蝎子,但好像已经了如指掌:父亲的表里关着一只蝎子。这既像是安慰自己,更像是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不是蝎子,又会是什么生物?如果不是蝎子,而是蜜蜂之类的生物,父親为什么不让动?但这并不妨碍“我”始终保留强烈的好奇,否则,就不会有后文的“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

《表里的生物》把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掰碎了细说,紧扣“好奇”,诱发、激发、爆发好奇,引人入胜,完全凭叙述和描写的本领。它始终逼近谜底,却终究没把谜底解开,但谜底又仿佛昭然若揭——这样的文章只能顺叙,如果倒叙,那是说相声的先抖了“包袱”,自己砸自己的场子。

我听了几节公开课,教师无一不是急匆匆赶路,官宣结果。为什么那么急呢?愧对了一路好风景。

谁说那只小蝎子只是父亲吓唬“我”的话呢?那只小蝎子生机勃勃,让“我”的童年一直处于好奇之中,“嘀嗒”声经久不息。

四、《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有趣之事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略读课文,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篇科幻小说,达成两个目的: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较快”是多快?教材上没有规定。但教材上没有多余的字,既然提出“较快”,就要认真对待。

首先看题目。“他们”是谁?“那时候”是什么时候?既然有“那时候”,就应该有“这时候”,那么“这时候”是什么时候?“多有趣”到底有“多有趣”?是什么“多有趣”?“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谁在感叹?……

我听到的公开课,教师都提到了“较快”,并被引申到“看谁快”。有些学生一目十行翻到底,就把手举起来,问他们问题,都一脸茫然。他们把“快”当成了比速度,不知道是比收获。没有多少教师愿意在题目上花时间、做引导。教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却不想想,时间都到哪里去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说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未来的学生觉得学习生活糟糕,羡慕“他们”——也就是我们,认为现在的学习生活很有趣。

第一,有趣在故事讲述人和所处的时间。科学幻想,一般都是“现在”展望“未来”,课文却是在“未来”回望“现在”。叙述的时间是2155年5月17日,叙述人是这一天的“我们”。角度全新。

第二,有趣的是,“未来”是“我们”幻想出来的,“我们”又把现在的“我们”幻想成未来的“他们”,未来的“他们”却成了“我们”。角色互换。

第三,有趣还在于,一件事里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未来的事”,未来的事正在发生,看上去有些糟糕;一个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插叙在“玛琪”和“托米”的对话中,听上去令人向往。两线交叉。

第四,更有趣的是,现在可能觉得没有意思的,却是将来“玛琪和托米”觉得“多有趣”的;现在可能觉得未来有趣的,却是将来“玛琪和托米”觉得没意思的。情趣对调。

以上一番话,似乎绕来绕去,越说越烦琐。烦琐不是说出来的,是客观存在的,就摆在面前。说清楚了,就是变化多端,满纸都是趣味;不说,或者说不清楚,才是烦琐不堪,不知趣在哪里。一篇课文,不应该过度解读,但不把文本搞透彻,也是不应该的。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玛琪说。这是她在2155年5月17日,对我们现在由衷的赞叹,也是对现在的我们由衷的提醒: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优势,也都有其不足。且行且热爱,且行且珍惜。——“玛琪”是我们幻想出来的,这其实是我们在赞叹和提醒我们自己。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学习到有趣的科幻小说之外,“赞叹和提醒”应该也是目的之一。

当然不止于此,单元页上还有“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能不能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聽到的公开课,教师都让学生“科幻小说”了,但基本上属于“胡吹海侃”。这就折损了这篇课文的价值。“科幻”不是“梦幻”,“小说”不是“瞎说”,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幻想能力,还要有表达技巧。《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做了很好的示范。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虽然文体不同,但篇篇都有好故事。充分挖掘和利用叙事因素,不失为学习本单元的一种方法。一篇课文,无论多难、多烦,只要有故事,那就好办。

顺便说一句,四篇课文的故事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寻找故事,古人如此,外国如此,我们当然也如此。将语文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一个不容改变的方向。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故事统编教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