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奕 张晓卉
摘 要 “双减”政策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做到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共同提升,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需求,保障其发展。对小学课后服务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并立足于“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所提出的新要求,从提高质量、教师活力、家校合作、资源融合和完善机制五个方面对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策略分析,可以解决课后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使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增效,实现全面育人。
关 键 词 “双减” 课后服务 立德树人
引用格式 郭佳奕,张晓卉.“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的发展方向及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18):31-35.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课后服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将课后服务摆在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位置上,相应的要求也转向提质增效。全面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突出学校立德树人主阵地的地位,切实满足家长和学生受教育需求,已然成为新形势下对课后服务的新要求。
一、“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1.提高服务质量,扩宽服务渠道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学校应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从教学质量、作业管理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其育人主体地位,在化解家长课外辅导焦虑、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全方面提升。为保障课后服务得以高质高效施行,应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以本校教师为服务主体并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优秀社会人员,满足类型多样化课后服务对于师资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联系校外公益性场所,扩展学生在课后的活动范围,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以推进课后服务实施[1]。
2.提升服务效率,切实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培训规模极大程度上被缩减,学生与家长转向学校所提供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应在单位时间内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为基准,避免重蹈覆辙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
3.充分调动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构建免费高质量线上教育平台是“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的新要求之一。由教育部门组织征集各地各校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不仅要体现利用线上资源融合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还应体现课后服务提供内容上深化补充与时空上延伸,在满足不同学生针对自身学习情况产生的多样性学习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学校教育服务水平提升。
二、课后服务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服务内容变质,加重学习负担
推行课后服务旨在解决学生课后无人看管和辅导作业问题,保障学生安全,缓解家长压力,以减轻学生参加托管班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学习负担,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后活动。对沈阳市部分小学的调查发现,课后服务实际仍以作业辅导为主,占据所有活动的67.12%,而艺术体育、兴趣小组、拓展训练类等综合性活动占比较少,仅占40.34%,不仅与开展课后服务初衷相悖,更是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背道而驰。
2.服务形式单一,阻碍深化发展
服务形式多样性和课程类型丰富程度对于课后服务开展至关重要。调查显示(如图1),31.19%的学生会基于学校提供的多样化活动而选择参与课后服务;但调查发现,在学生实际参与活动中,作业辅导和课后阅读的占比相对较大,分别为67.12%和42.71%,服务类型多样性并未体现。从缘起于旨在解决“三点半”问题发展至今,课后服务已被更多赋予育人层面的寄托,单一服务形式和课程类型远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于课后服务价值的需求。在“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对课后服务增值增效、满足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深,单一类型服务必会影响课后服务深化发展。
3.服务质量欠佳,未满足课外辅导需求
基础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质量的高低。根据学生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原因调查可知,约有23.94%的学生选择参加校外辅导而放弃课后服务,即因为课后服务一定程度上在家长期待和质量口碑方面并未占据优势地位。虽然《意见》规定“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如若学校服务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家长群体则会寻求新的辅导方式,如私人家教、一对一辅导等,这与“双减”政策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相悖。
4.家长认识不足,存在非合理化要求
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其在教育环境及师资力量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因此家长对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普遍持支持态度。但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家长对于课后服务的目的与意义存在认识偏差:一些家长把课后服务看成是课堂的延伸,对服务内容的关注集中在辅导作業的完成和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忽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能力的提升及兴趣的培养;此外,部分家长对课后服务存在着非合理化的需求。在辽宁省针对课后服务的文件中提到,小学阶段课后服务不得晚于下午5:30,但部分家长从自身工作便利出发,希望学校课后服务能够进一步延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部分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存在非正当要求以及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轻视。
5.教师负担较重,影响服务积极性
学校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状态和专业水平对课后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随着课后服务类型多样化发展以及进一步开发与完善,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所需承担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教师在完成当天教学任务之余还要承担课后服务的相应工作,这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上都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情况的调查显示(见表1),过半数教师认为参与课后服务使自己的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加;仅有12.08%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没有增加。在此前提下,减轻教师负担,改善其工作状态对于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和满足家长实际需求尤为重要,因此合理规划课后服务人员投入、减轻教师负担是现阶段课后服务改革的重点。
6.师资来源单一,引入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沈阳市课后服务的主要执行人员仍以学校在职教师为主,对家长及教师的调查发现(见表2),约有51.92%的教师和过半家长希望能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但通过对学校管理者进行调查得知,当前尚未大量引入校外人员仍是出于安全考虑,包括学生在校内活动的安全以及涉及到经费问题的经济安全等。由此可知,为促进课后服务进一步发展,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合作机制以合理调动社会资源意义重大。
7.课后服务收费合理化有待提升
课后服务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范畴[2],其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收费的合理性关系到课后服务的高效推行。“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对减轻家长负担提出了要求,包括家长关切合理化以及教育支出合理化。为保证课程质量,引入社会资源和第三方合作机构将成为当前各校开展课后服务的趋势,课后服务收费合理化问题也随之而来。围绕课后服务收费问题对不同收入水平家长进行调查可知,部分家长对收费的接受程度偏低,其针对收费问题的敏感度同收入水平成反比,结果显示(如图2):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样本能接受课后服务收费占比为77.1%,而家庭收入水平在4000元以下的样本选择接受课后服务收费占比则降为40%。由此可见,课后服务收费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家长对其接受程度的评判,因此课后服务费用金额制定和类型划分亟待明确,在服务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减轻家长费用负担,提高课后服务满意度。
三、“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实施的策略分析
1.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1)开发优质课程,促进课程多样化
课后服务优质课程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开发课程时,应本着高质量、多样化、实用化的原则,充分调动已有资源,开发出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且符合现代化发展方向的优质课程。可以在教育行政区内各级学校间开展合作,根据本区各级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开发出优质课程,并在辖属范围内推广使用,在保障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推进校间交流与合作。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还可同当地高校建立联系,充分调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通过学科专家的指导对设计课程的方向和质量进行评价并提供有效建议,还可以借助高校雄厚的学术理论基础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时代适配性的新式课程。
(2)分段设计活动,提升选择自主性
当前课后服务主流模式是作业辅导和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复合开展,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上海市静安区开展“三段式”课后服务,将课后服务分为学习、自主活动以及交流互动为主的“温馨时刻”[3];重庆市大足区双路小学设计课后服务经典基础课程和创生拓展类课程共同推进,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4]。学校应进一步充分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探索具备稳定性且可供动态调整的服务组合模式,并在开展过程中可根据实际进展效果和需求情况对课程内容、方式、时间安排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可采取“一生一档”的模式将服务细化至以学生个体为单位,为每个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以提升学生选择课后服务课程的自主性,切实满足个性化需要。
(3)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
作业辅导作为课后服务的主要职能,仍是当前家长和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第一大需求,因此拓展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成效对于课后服务的质量与成效意义重大。要使作业辅导真正发挥实效,便应从其源头作业设计开始改革,优化作业结构,摒弃过量、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布置具备创新性、个性化,有弹性且有意义的作业。学校应根据学科内容拓展作业的形式和种类,以探究思考代替沿袭重复,以创新开发代替机械模仿,以活动参与代替书面形式。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建农分校采用“菜单式作业”形式,设计出包括项目时间规划、趣味运动、阅读导读等多种趣味课程在内的作业,实现作业布置的多样化,提升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5]。
(4)改进评价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树立健康教育评价观是实现减负增效的一大基础,真正落实全面育人评价观,应做到“五育并举”,实现德、智、体、美、劳在教育评价中的平等,改变“唯成绩论”“唯知识论”的旧观念,重视其他“四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6]。此外,在对课后服务活动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对课程及活动进行量化处理,细化参考标准,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同时重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课程及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意义,避免功利化的唯结果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避免单一性标准评价。应当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2.激发教师参与活力
(1)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升参与满意度
自“双减”政策落实以来,给教师减负也逐渐成为工作重点。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业,给教师减负就是让其把更多精力放到教书育人的主业上去,减掉与教学无关的事项[7]。此外,针对课后服务开展以来教师工作时间延迟、工作任务加重等问题,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弹性工作制度,根据课后服务内容开展课程活动,合理安排各学科教师轮流工作;同时对于不涉及或专业性较低的课程活动可适当安排行政教师分担,合理调配校内人力资源,以减轻教师多余负担,使之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保障日常教学及课后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为学校特色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充裕的支持。
(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课后服务的直接承担者,其能力水平和自身素养对于服务质量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促进其教学能力水平的发展至关重要。课后服务日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在巩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拓展知识技能的广度来满足多样性的变化与要求。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扩充自身知识储备,掌握新教育教学理念并投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促进自身从“教书匠”向实践研究型教师转变。学校还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完成从教学现象到规律再到理论的转化。针对新任教师的培养可采取新老教师“一对一帮扶”的模式,通过定向帮扶来传授經验,并适当设置考核奖励机制,对帮扶成效显著的互助组给予适当奖励,以促进新任教师向成熟教师的积极转化。
(3)完善服务报酬体系,落实教师津贴补助
自课后服务落地以来,经费补贴问题便备受教师群体关注,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水平差异,报酬补贴难以得到统一规划,部分地区存在少发、迟发甚至拒发补贴的现象,极大地消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课后服务作为一项“惠民工程”[8],其福利性与公益性不应建立在教师“无偿劳动”之上,各地区政府应积极响应,结合当地财政收入及标准工资水平建立课后服务教师补贴专项经费,以保证补贴正常下发。此外,针对不同教师工作投入差异,还应建立阶梯式补贴发放参考标准,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同服务质量及绩效挂钩,以确保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教师积极参与高质量服务。
3.加强家长教育培训
(1)指导家庭教育,转化家长观念
在课后服务实施推进的过程中,家长观念和诉求的合理性及其对服务的支持和参与度都会对服务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应积极推进家校间的交流联系,转化家长观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9]“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家长的焦虑情绪日益高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教育期望过高、知识不足和家校沟通障碍三方面。学校可针对家长提供相应指导,开展教育专题讲座,讲授相关教育理论,传授教育经验,使其重视家庭教育在成长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能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推进家庭教育。学校为家长解答疑惑,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起对课后服务的合理化认知,加强家校联系,减轻沟通障碍。
(2)深化家校合作,发挥家庭作用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家校共管机制是现阶段课后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联系,构建协作共同体不仅能化解家校间现实存在的矛盾,更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具备连贯性教育理念和一致性发展要求的成长环境,对学生发展有所裨益。重庆市大足区双路小学探索建设班级管理共同体,开展家长培训并发放告家长书,运用线上平台建立实时沟通平台,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与评价当中[10]。学校可充分利用线上交流平台,贯穿沟通渠道,设计家庭评价手册,使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家庭育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1]。
4.推进资源多向融合
(1)深化区域内合作,缩小校间服务差距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资源分配存在区域失衡和校际差异问题,教育发达区域和重点学校由于硬件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领先,所开展的课后服务课程形式丰富,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而发展薄弱区域和普通学校则受条件局限,存在服务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导致需求不能被满足。因此,可由教育主管部门集合区域内师资力量开发出具有普适性的高质量课程,在区域内统一配置,同时指导学校结合校内实际对课程进行落实,从而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针对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的乡村小学,可采取模范学校点对点帮扶的形式,派遣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并共享优秀课程资源。此外,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共享专题教育资源库,上传各校模范课程供其他学校参考,从而实现区域合作深化,缩小差距,体现服务水平和效果公平化。
(2)扩大优秀师资来源,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为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合理拓展师资来源、积极引入社会服务人员已成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除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聘请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来提供服务,还可聘请优秀退休教师、社会组织志愿者,以及调动家长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发挥不同群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特色课程[12]。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可同高校联系,引入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尤其师范类院校学生,经严格遴选并培训后参与到课后服务工作中,以缓解师资压力,同时使其得到实践锻炼,实现双向共赢。此外,高校也可以發挥自身科研优势,为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给予理论支持,从而建立教育共同体,全面提升课后服务师资水平。还应合理规划校内资源,调动本校管理岗教师和行政教师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承担专业性相对较弱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其在加深对学校工作认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5.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1)健全管理评估机制,落实服务监管
加强对课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评估,完善针对服务全方面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保障课后服务质量稳步提升[13]。各校都应建立健全同本校课后服务实际开展情况相匹配的质量评估机制,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就课后服务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质量评估标准和行动规范,指导各项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标准设计可采用专家理论指导、结合学校实践经验方式,征集一线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相关建议作为参考,凝聚多方力量促进完善。在监管过程中应定期对课后服务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可通过线上平台对家长开放可视化监督渠道,以便家长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开展令家长满意的、透明化的课后服务。
(2)合理制定经费标准,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课后服务具备非排他性和竞争性,这决定了课后服务并非纯粹市场行为,其定价应当采取“政府拨款+适当收费”的模式,在价格规律范畴内最大限度地减轻家长经济负担。从家长对收费态度的调查结果来看,是否赞同收费与家庭的收入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经费共担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不同经济水平家庭的承受能力和消费意愿。课后服务可根据服务活动性质分为基础服务与延伸服务两部分,并据此制定不同的费用标准。基础服务包括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以及社团活动等普适性活动[14],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承担学校开展活动所消耗费用以及教师的补贴;延伸服务包括特长培养、兴趣小组等活动,由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确定所需经费,并对市场秩序下的培训费用进行合理化调整,以同教育服务公共性相匹配。此外在制定政府补贴家庭共担机制时,可以在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基础上制定不同收费标准,避免给低收入的家庭造成额外经济负担。对于有特长爱好但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参与延伸服务的机会,保障所有学生得到同等水平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2-07-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 余暉.“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回归与公平性隐忧[J].南京社会科学,2021(12):145-153+170.
[3][11] 许沁,龚洁芸.申城中小学生迎来“双减”后首个新学期[N].解放日报,2021-09-02(008).
[4][10] 赵红光,聂倩.“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问题、原因及策略:以重庆市大足区双路小学班级课后服务实践为例[J].课程与教学,2022(05):12-15.
[5]封葑.2022年新学期沈阳“双减”全面升级[N].沈阳日报,2022-03-07(006).
[6] 都晓.“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4):50-61.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EB/OL].(2019-12-1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12/t20191215_412081.html.
[8] 屈璐.我国基础教育课后服务政策嬗变及展望[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4):14-19.
[9]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12] 黄昌建.小学课后服务对师生的潜在影响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21(32):6-8.
[13] 付卫东,郭三伟.“双减”格局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1):68-76.
[14] 姜雪,牛楠森,李振文.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价值定位与功能重构[J].教学与管理,2022(02):5-8.
[作者:郭佳奕(1998-),女,河北邯郸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硕士生;张晓卉(1981-),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