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均等视野下“鸡娃”现象的成因分析及缓解对策

2023-07-06 01:00:57舒燕吴诗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机会均等鸡娃子女

舒燕 吴诗仪

摘      要 近年来,在教育内卷的背景下,“鸡娃”一词在网络上迅速流传。“鸡娃”的产生是父母教育参与的结果,父母教育参与涉及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从科尔曼的调查报告中可知家庭资本对教育机会的影响最大,因此分别从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来分析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并提出缓解过度“鸡娃”的对策。

关 键 词 教育内卷  父母教育参与  教育机会均等

引用格式 舒燕,吴诗仪.教育机会均等视野下“鸡娃”现象的成因分析及缓解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3(18):25-30.

所谓“鸡娃”,通俗地讲,就是父母为了孩子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不断给孩子“打鸡血”,激励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各种技能,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1]。“鸡娃”现象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美国的“直升机父母”“虎妈”,日本和韩国随处可见的补习现象都是“鸡娃”的表现。在我国,“双减”政策执行前,“鸡娃”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家长看到别人家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就顶住巨大的经济压力把自家孩子也送到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中,周末陪着孩子一个接一个地上培训班。家长们只看到了孩子各种技能的开发,而对于他们的意愿和情感需求,甚至是身体健康却忽视了。李昂然老师将“鸡娃”现象理解为教育社会学的“父母教育参与”的概念,而父母的教育参与涉及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一、教育机会均等与不均等的内涵

教育機会均等的概念与教育公平是分不开的,教育机会均等是平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具体指不论社会经济背景、性别和种族等,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为所有的学生创造适当的学习条件[2]。科尔曼指出教育机会均等概念演变的第一阶段是所有儿童必须在同一所学校接受相同课程的观念;第二个阶段是不同的儿童将有不同的职业未来,机会均等要求为每种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演变到第三、第四阶段就是教育机会均等这一基本理念受到来自相反方向挑战的结果[3],机会均等的观念意味着机会的效益均等。基于此,科尔曼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教育起点均等、教育过程均等、教育终点均等、教育对未来生活前景的影响机会均等[4]。

詹姆斯·科尔曼领导其研究团队研究撰写了《关于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的报告,发现学校质量的差异与学生学习表现的相关性不大,学校因素仅仅只解释了大约10%~20%学生个体之间的成绩差异,家庭背景和父母教育参与因素要比学校因素更为重要。如果不考虑背景和一般社会环境,学校对孩子的成就几乎没有影响,而正是这种独立影响的缺乏,意味着家庭、邻里和同伴环境强加给孩子的不平等,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他们在毕业后对成人生活时所面临的不平等[5]。对于这种不平等,他给出以下五种定义:(1)根据社区对学校的投入差异来定义,例如每个学生的支出、学校植物、图书馆、教师的质量和其他类似的数量。(2)根据学校的种族构成来定义。隔离教育在本质上是不公平的,即隔离后本校内不存在不公平,不隔离之后学校之中不同种族的构成就存在教育不公平。(3)学校的各种无形特征,以及可以直接追溯到社区对学校投入的因素。这些无形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士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程度等等。(4)根据学校对具有同等背景和能力的个人的影响来定义,在相同的个人投入下,结果的平等,根据这样的定义,不平等可能来自学校投入、种族构成的差异,或者更无形的东西。(5)从学校给背景和能力不平等的个人带来的后果来定义。这里显著的不平等的例子来自西班牙语或者非英语语言家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或缺乏形成概念能力的成绩不佳的儿童。

基于此,不均等的定义已经分为两类:前三个定义涉及投入资源,一是由学校管理部门的行为(设施、课程、教师)带给学校的资源,二是其他学生带入学校的资源,他们的存在对学校的教育背景有贡献,三是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无形特征,如“士气”;第四第五个定义与学校教育的影响有关。有趣的是,对学校投入与成就影响关系的研究表明,相似学校的投入对学生成就的影响最小,最大的是同学的教育背景。所以得出结论:家庭背景对孩子的成就重要性普遍非常大[6]。

二、教育机会均等视野下“鸡娃”现象的表征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在此之后,人们开始了新一轮有关教育政策的讨论。“双减”政策一经进入大众视野,迅速得到业界响应,以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和开展学校课后托管服务为代表,新一轮有关学生减负的行动应运而生。“双减”政策正式实施的两年来,学生学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在其治理层面依然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教育“内卷化”和教育焦虑仍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了“鸡娃”现象的产生。在这一系列背景之下“鸡娃”现象的表征主要体现在家长、学生、社会三个层面。

1.家长之间开展教育资源的博弈

“鸡娃”现象表现在家长的层面,即是家长的教育焦虑。在教育社会学领域,鸡娃现象的核心是父母教育参与[7],在父母教育参与的过程中,同龄人之间信息的不断交互使得家长知晓自己孩子在群体中所在的位置,位置的高低即是家长教育焦虑的来源,家长普遍抱有“不忍孩子落后于别人”的心态,认为接受优质教育从娃娃抓起,纷纷开始了教育资源的博弈。这种博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靠近名校。名校拥有更好的师资,更好的环境,也就意味着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第二,增加课后辅导。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发展,家长争相给孩子报名兴趣班、辅导班。《中国报道》在2021年做了一项有关课后补习的调查采访,北京海淀区的一家长一年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费高达7万元,当家长交流的话题指向孩子教育时,家长会自动定位自己孩子与他人孩子之间的差距,于是教育资源博弈便成为激励和催化的因素,人为地创造均等的教育机会,而这种博弈实则是变相的“内卷”,“鸡娃”就此诞生。

2.学生之间形成综合素质的竞争

鸡娃现象表现在学生层面,即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家长的教育焦虑进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焦虑,为了达成家长的期望,孩子也开始了综合素质的比拼,他们不断践行题海战术、练习做题技巧,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创造机会,努力做到与他人的均等,以完成家长制定的目标,最终也将自己塑造成了“鸡娃”。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导致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努力得不到回报时,学生心理上产生落差,综合素质不增反减,于是,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常常排起长队,因为这种以完成父母心愿为目的的竞争实际上是病态的。

3.培训机构创办形式的改变

“双减”政策颁布后,学科类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但是为了自身利益,纷纷开始转换创办的形式,原先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变成为特长培训机构,他们抓住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开设了丰富的特长课程,学生争相报名参加,但机构是有限的,供不应求的状态下,教育机会自然会出现不均的情况。部分学科类教育机构铤而走险,继续从事学科类内容的辅导,公然违背“双减”政策,助长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依然存在,“鸡娃”现象便在此基础上形成。

三、教育机会均等视野下“鸡娃”现象产生的原因

“鸡娃”现象即父母教育参与,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家庭背景即家庭资本的不同。科尔曼认为家庭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布迪厄则提出了文化资本,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在科尔曼和布迪厄关于家庭资本的阐述基础上提出家庭资本可以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三个方面。

1.家庭经济资本差异是“鸡娃”产生的基础

对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来说,在家庭外部的影响下,孩子接受教育就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強的纪律,更严格的约束和更高水平的动机,以提供与富裕家庭相同的教育条件。调查证明,对于孩子的成就水平来说,家庭比学校本身更为重要。布莱恩·杰克逊和丹尼斯·马斯登进行了一项题目是《教育和工人阶级》的研究,研究表明家庭在克服经济和社会困难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使他们的孩子克服了一个个教育上的障碍[8]。

家庭的经济资本是家庭资本中最基本,能直接影响子女获得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家庭的经济资本具有保障子女健康,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保障学生的基本受教育权,还能保证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家庭经济资本的差异是导致我国教育机会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收入家庭能为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子女就能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在各种教育机会中抢占先机,而低收入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们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相对较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消费,而决定教育质量的因素就是家庭的收入水平。恩格尔定律认为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是呈正相关的。“双减”政策落地前遍地可见的补习机构和补习现象,这种利用经济优势进行“鸡娃”的现象在现如今随处可见,在“双减”政策实行后,“鸡娃”的成本变得更高了。而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子女的教育投入关系到整个家庭,必须考虑到教育成本,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参与只能通过言语激励或者一定的惩戒方式来“鸡娃”。

2.家庭文化资本差异影响“鸡娃”产生的观念

最早提出文化资本概念的是布迪厄,他指出文化资本是社会各阶级和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气质和文化背景的总和。文化资本较丰富的父母相较于文化资本较匮乏的父母,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状况,他们往往是通过言传身教来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子女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进而使子女有更多的教育机会。文化资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化的形态,表现在个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二是客体化的形态,表现在一些文化物品中,比如书籍和词典等;三是制度化的形态,表现在制度化的规定或者安排中[9]。文化资本是一种显示家庭能力的资本,比如家庭中更喜欢在空余时间看消闲杂志还是名著典籍,这可以影响子女的性情气质、兴趣、处事方式等等。

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资本对家庭的教育理念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家庭的文化资本越丰富,他的子女就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学习习惯,接受更好的教育。高学历的父母影响孩子的能力更大,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待更高,对孩子的学业成就要求也更高,这种隐性的“鸡娃”可能是一种良性的,有利于子女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也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鸡娃”,给子女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低学历父母秉承着“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没有一个好工作,我的孩子将来一定要成功”的目标,让自己和孩子陷入无尽的焦虑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现在,高学历的门槛更高了,在精英教育观的影响下,他们通过“鸡娃”来让自己的孩子在千军万马中试图过独木桥。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的调查数据统计,2010-2018年间幼儿园、小学、初中孩子在非假期时间上辅导班的比例几乎是逐年攀升[10]。有些家长还存在着攀比心理,看别人家的孩子报了哪些辅导班,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也给自己孩子报,当父母看到别的家长积极报班和陪读,别的孩子显现出非凡的才艺和名列前茅的成绩,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意识地进行比较,并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他们就会被卷入更深的社会比较中,以至于越来越焦虑,“鸡娃”现象也就越来越多。

3.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影响“鸡娃”的程度

家庭社会资本主要包括父母的职业和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首先职业关系到父母的经济地位和教育背景,所以职业是构建社会地位等级的主要分类标准[11]。以职业为代表导致了社会的分层,而这种分层又直接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不公平。科尔曼曾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实验来验证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假设早期的学校每周只上课一小时,社会各阶层的孩子都来上学,这就符合早期机会平等概念的明确假设,因为学校是免费的,有共同的课程,当地的孩子都上学,但中上层家庭必定会提供额外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私立的补习班,都会在结果上造成严重的不平等。职业阶层较高的父母,其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比较丰富,他们的子女拥有的教育机会选择就会更广阔,反之亦然。经济学家也认为,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构建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投资教育,从国家的人才引进,各地区对于专业领域中顶尖人才的争抢来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进行投资,确实是一条明智的路线,所以父母为了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拼尽了自己的财力、物力和智力,购买学区房,一年花几十万元送孩子上私立学校,把孩子送到不同的辅导班培训,去提高孩子的竞争力,这种“鸡娃”的行动已经开始得越来越早。尽管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双减”政策后,减轻了学生在校内的学业负担,也打击了校外辅导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明减暗增”的现象,“一对一辅导”随处可见,因此,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给学生减负是不现实的,真正做到减负的学生是很难应对激烈的升学压力的,那这时候遵守减负规则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业困难时,大部分还是会选择在校外给孩子增负以取得在教育竞争和选择时的优势。

社会关系网络的强弱也会影响子女的教育机会多少,社会关系网络较强的家庭有更大概率把子女送入更好的学校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子女的素养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满足父母的教育期待。调查发现,95.3%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与父母的关系是和谐的,87.5%的学生认为父母的培养在考取大学中有重要的作用[12]。相反,社会关系网络弱的家庭就会在争取相同的教育机会中处于劣势,这就会导致一些人在权衡教育成本和教育收获中选择了放弃升学,另一些家长为了子女能够出人头地则把教育费用的占比提升到了家庭收入的大部分,这会让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参与更频繁,不断从各方面“鸡娃”,给子女极大的压力。

四、缓解过度“鸡娃”现象的对策

过度“鸡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从各个层面作出改变。科尔曼基于报告提出了要重新审视教育机会平等的方法,比如学校资源分配的平等和校外资源的强度和有效性。在一个没有正规的教育制度的社会中,不同家庭之间在地位、收入、权利和其他资源方面的不平等会直接传递给下一代,这是一种从世袭的机会不平等向开放系统发展的过程,因此这种教育机会平等既取决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取决于这些资源发挥作用的强度。只有当资源的分配和强度能够把孩子的机会从偶然的出生中解放出来,一个社会才能接近于实现机会均等。

1.对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调查及分析

衡量教育的公平需要分析学生的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终点、教育对未来生活前景的影响等,测算是否公平和均等需要做城乡、阶级、性别和民族之间的差异分析。但目前我国的教育统计中是缺乏关于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相关的数据和本土化的检测指标体系,现有的教育公平发展指标检测体系大部分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但是不同的国家甚至是我国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的投入都有所不同,以至于现有的检测指标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其体系框架依然侧重于监测以入学率、升学率、巩固率为代表的教育发展的规模水平,难以有效反映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真实状况,即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13]。因此亟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反映各地区教育公平发展的检测指标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高教育的水平和治理能力。

2.对家庭资本较弱的学生进行教育机会补偿

研究表明,学校内部表现的差异比学校之间的差异大得多,这也说明了学校和家庭对成绩的相对影响。科尔曼的研究表明,受同一所学校影响但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其成绩差异要比不同学校的普通孩子大得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教育的不平等,而激励教育的任务更多是留给家庭的,但家庭资本的差异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因此科尔曼提出了利益补偿原则,即需要对家庭资本弱的学生进行补偿。对家庭资本少的学生提供教育费用的补贴,如荷兰的“教育优先政策”、美国的“联邦学生援助项目”。我国可以减免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建立奖助学金制度,促进少数民族的民汉合校,保证学生在入學机会上有同等的机会,确保教育制度的公正。教育过程中的均等则需要学校和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随迁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的心灵较脆弱,有自卑心理,教育工作者要特别关注,除了经济方面的补偿还需要心理方面的补偿。教育结果中要保证机会均等,需要取消重点学校和考试加分的政策,改革高等教育的录取制度,从目前的高考录取情况来看,农村学生上重点学校的比例远远少于城市学生,不同市级也有一定的差异,一线城市户口的学生与其他城市的学生在被重点大学录取分数方面有差异。

针对家庭文化资本的差异,需要政府重视并提高我国的家庭文化资产的总体水平。我国的家庭文化资本整体水平不高,这与当前我国国民整体教育水平有关,尽管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大众化的阶段,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数中还是少数,而家庭文化资本不高的学生主要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有政策倾斜,对其加大教育投资。

3.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教育共同治理

(1)国家和社会

①从培养A型学生转变为培养X型学生

传统的观念中,社会和学校培养和推崇的都是A型学生,即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科科全A的学生,这类学生也是老师和家长最喜欢的一类孩子。而X型学生则是那些有创造力的孩子,他们虽然可能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但是他们愿意去冒险,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他们擅长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简单地解决教科书里的问题。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那个儿童实践探索,就能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②严格监管校外培训班和私立学校

国家要严格监管校外培训班,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发布后,国家严格限制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存在,许多教育培训机构虽然写的是培训舞蹈、画画等非学科性的课程,但实际上却偷偷进行学科培训,鉴于此,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严查严惩。近期,教育部等十二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整治工作,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坚持依法治理、疏堵结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大违规培训查处力度,有效防范重点机构和个人违规,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疏导减少学生校外培训需求,做到标本兼治、预防为先。

部分私立学校虽然在师资等各个方面都远超于公立学校,但其不仅学费昂贵,而且他们通过资本的力量把大量优秀的教师从公立学校重金聘用,还通过一些手段和诱人的条件把公立学校培养好几年的优秀学生揽入,以增加本校的知名度,这显然不利于良性教育系统的建构。

③向大众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有十大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生态和谐理念、系统性理念。这十大理念不仅仅是面对教师的,还是面对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如今,社会传播许多不健康的教育理念,比如成绩优先、把学生分为优等生差等生等等,这些理念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功利性和短视的,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在家庭教育领域,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职责就是成绩,这是错误的思想,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不能过度关注学生的分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父母要关注学生兴趣,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不要剥夺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快乐成长而不是一味的“鸡娃”。

(2)学校和家庭

①善用“鲶鱼”效应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潜力在正常的状态中只能发挥50%左右,而有效的激励则会提高30%左右,可见一个有效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所谓“鲶鱼”效应,就是把个别充满活力,并且有竞争力的人加入群体中,从而使群体变得有活力[14]。在学校运用“鲶鱼效应”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利用“鲶鱼”效应,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帮助孩子独立,增强自信心。首先,要让孩子正确地看待输赢,学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每一场考试和比赛;再者,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比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要让孩子有延误、嫉妒甚至是仇恨的坏情绪;再次,要有意识地创设竞争的生活环境,生活在温室里的孩子是不会茁壮成长的,可以带孩子接触一些竞技游戏,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游戏,学会在成功中谦虚,在失败中奋起;最后,要引導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自信且谦虚,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②注重培养孩子的异质化

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孩子的能力培养也应该体现个性差异,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家长可以把他的兴趣转移到相应的学科上,或者着力培养其感兴趣的才艺,不能唯分数论能力,学校也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从而发扬光大。

③树立良好的心态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参与要有的放矢,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不能看到别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就盲目跟风,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父母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对孩子要有充足的耐心和信心,让孩子自己选择,而父母可以在平时空闲的时间多去充实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④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这就是自己的内部学习动机。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内在动机与儿童的学业成就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儿童阶段,孩子更多受到外在学习动机的影响,比如老师的夸奖和家长的奖励等,但是外部学习动机的持续时间不长且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会有自己的目标,对自己有一定的学习成就的期望,在整个学习阶段就表现得明确、稳定和持久,由于学习的成功,就会产生自我激励的作用,在学习上也就更加主动、勤奋。家长和学校应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要看到长远的发展而不是急功近利,要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学习信念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7][10] 杨发祥,闵兢.“鸡娃”的生成:现实图谱、制度型塑与文化建构[J].学术论坛,2022,45(03):83-96.

[2]  Andreas Schleicher,Pabol Zoido.Global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Creatingthe Conditions for all Students to Succeed[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16,72(04):696-719.

[3][6] Coleman James.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8,38(01):7-22.

[4] 郑雅萍.家庭资本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研究[J].东南学术,2017(05):220-225.

[5] Sewell William H,Coleman James S,Campbell Ernest Q,et al.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7,32(03):475-479.

[8] Coleman James.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J].Equity & Excellence in Education,1968,6(05):19-28.

[9] 薛海平,李静.家庭资本、影子教育与社会再生产[J].教育经济评论,2016,1(04):60-81.

[11] GLASS D V.Social Mobility in Britain[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54:56.

[12] 宋红霞.家庭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研究[J].教育探索,2010(10):30-31.

[13] 车富川,祁峰.我国市(地)域教育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3):15-21.

[14] 周德生,王毅.巧用鲶鱼效应增强集体活力[J].中小学管理,2008(04):34.

[作者:舒燕(1997-),女,浙江杭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吴诗仪(1998-),女,浙江杭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机会均等鸡娃子女
网络流行语“鸡娃”探析
今古文创(2022年29期)2022-11-01 06:19:32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低龄“鸡娃”躲不掉美术课
电脑报(2021年19期)2021-07-15 08:13:32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制造鸡娃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收入不均等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机会均等问题的思考
北方经济(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