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排进了学校的课表。但作为刚刚独立学科存在的劳动教育,在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均存在短缺问题。针对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劳动分工因时而异、劳动层次因需而异、劳动类型因能而异、劳动内容因人而异几个方面理解劳动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团队建设机制、课程开展模式、多元评价路径、资源建设框架四个方面探讨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策略。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 区域推进 劳动课程 劳动类型 劳动教材
引用格式 王彩燕.基于劳动内涵理解的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18):97-101.
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弘扬积极的劳动精神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改革实践的主要载体,是防止劳动教育泛化、虚化的重要抓手[1]。自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有了细化要求与专业指导。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排进学校的课表,保障了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成长。《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明确了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劳动教育的侧重点,强调了学校劳动教育需要发挥首要作用。
然而在学校现实场景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劳动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学校领导与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一,对“五育”的关系理解存在偏差,目前的劳动课程多为散点式的非正式形式,缺乏学理支撑的课程构建和实施方式,内容的组织和逻辑性不足,从而难以保证其育人效果。
想要克服因为上述问题导致的劳育务虚、课程缺位等问题,需要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更全面地理解劳动的内涵及“五育”的关系,建立起学科课程领导力和课程实践力。
一、劳动内涵理解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活动的前提,作为生命存在的人要解决吃、穿、住的生活问题,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从大自然获取生活资料[2]。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的本能。劳动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诠释。
1.劳动分工因时而异
劳动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两种劳动在社会上的存在比重不同,受人们认可的程度也不同。众所周知,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三个要素都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劳动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传统体力劳动的典型写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的三要素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以及技术的接受程度都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劳动工具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动工具都朝着机械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劳动的对象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丰富了很多,除了手工业、农业等传统产业外,时代发展催生了不少新兴产业。劳动三要素的发展使劳动分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偏重,与过去体力劳动相比,现代脑力劳动占比变得越来越重。虽然劳动分工在不同时期侧重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完成的。
2.劳动层次因需而异
不同人的劳动目的是不同的,有人为了确保温饱生存而劳动,有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劳动,也有人为了满足精神追求而劳动等。不同层次的劳动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一定的联系(如图1)[3]。
为了各种需要,人类都必须有意识地从事劳动。人类善于学习,在劳动过程中能够从简到繁地学习各种技能,习得劳动能力,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解决温饱问题后,人们的需要会逐渐提升,渴求得到情感的满足,期待獲得社会的尊重,这与人们对劳动的追求不谋而合。人们在掌握了基本的生活、生产能力以后,更愿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提升优秀的劳动品质,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机会和更多人的尊崇,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需要和被需要的存在感。人们对自己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则是自我实现。在劳动过程中,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人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劳动精神。劳动的层次如同人们的需求层次一样,从低层次的劳动向高层次的劳动不断提升,从劳动观念发展到劳动习惯,进而形成伟大的劳动精神。
3.劳动类型因能而异
劳动的类型很广泛,有生活、生产、服务、公益等劳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劳动是最基础的劳动,关系到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因为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首先就得学会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则是社会的劳动,可以根据个人的技能或喜好分工合作,保障社会运转所需物资,满足人们和社会更多的生活需求;服务性劳动是随着人们对劳动性质的更精细化分工和对社会面貌的更高需求而诞生的,而公益劳动则是人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层次劳动。
4.劳动内容因人而异
劳动内容往往随着人们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他们的劳动内容也应根据他们年龄段所能达到的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如婴幼儿阶段,主要以学习生活自理能力为主;小学阶段则在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参与一些简单的公益劳动;中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强,可以参与一些家务劳动、校园绿化管理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而对于大学生这类成年人来说,他们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机会参与生活、生产、服务等劳动。
劳动教育是由劳动与教育组成的复合概念,这就决定了其内涵的复杂性。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劳动,是教育化处理了的劳动。劳动教育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生存与生活,学会劳动与创造[4]。
二、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策略
劳动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劳动教育也应该是广泛存在的,很难把它摘取出来用每周一节课来教育。必修课可以作為泛在教育的补充,帮助总结和交流劳动教育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学习。
1.团队建设,固劳育之基
教师是劳动教育开展的基石。然而作为刚独立出来的劳动学科,教师资源非常匮乏,目前大部分劳动课程的教师都是兼职,未曾进行过劳动教育课程相关的专业培训,很难胜任劳动学科的教学任务。因此,需要培养一批相对稳定的能胜任劳动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团队。
(1)学科引领,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人员
区域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教研人员非常重要,以便引领劳动学科的发展,推进区域劳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先,专业的教研人员可以定期组织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帮助区域内各校培养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其次,专业的教研人员可以协调区域内有限的劳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各校劳动教育均衡发展。如,开展区域劳动教育微课资源比赛,帮助建设区域优质资源库等,供各校共享学习。
(2)吸收接纳,组建专兼职教师团队
劳动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工艺制作、木工、园艺、蔬菜栽培、金工等十个任务群[5],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特别高,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很难掌握所有任务群的技能。在目前劳动教师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吸纳一些相关学科教师加入兼职劳动教师队伍,如跟劳动任务群内容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在劳动教材中有电子电工的任务群,这部分内容跟物理学科关系紧密,物理教师完全可以胜任;营养与烹饪任务群,其内容与生物学科紧密联系,由生物教师完成教学较为合适;另外,化学、地理两门学科也有很多内容跟劳动教材中的任务群内容相关度很高。这种按照任务群的需求组建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容易操作,给教师增加的负担也不重,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
(3)点面结合,提升劳动教师团队素养
区域层面组织部分专兼职劳动教师研究劳动教材,探索劳动教材中与其所教专业内容相关的任务群,形成案例,并在劳动教学中进行实践并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培养部分骨干,以点带面,带动骨干教师本校的兼职教师或区域内其他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劳动与其他学科从来都不是分裂的,两者相互促进,教师在将学科与劳动结合过程中,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力与执行力。
2.多管齐下,拓劳育之径
劳动课程在学校里存在的形式有很多,有劳动必修课、学科中的劳动、德育中的劳动、活动中的劳动等。根据对劳动内涵的理解,城市中学的劳动教育,理当选择适合城市学生的劳动内容,丰富课程开展形式,这样开展劳动教育才更容易落实、更有效。
(1)深挖教材
劳动教材是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教材包含工艺制作、木工、园艺、蔬菜栽培等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的结构大致分为劳动准备、技术要领、劳动实践、安全岛、小贴士、劳动评价、劳动拓展、知识窗等几个模块,教材的内容偏向技术学习与迁移,即劳动能力的学习。为了在落实教材教学内容的同时,达成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6],在设计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开展(如图2)。
①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介绍项目内容的文化背景、起源、发展过程、发展因素、经济价值等,帮助学生内化劳动观念。如在教学工艺绳编这个项目时,我们要深挖绳编工艺的文化背景、历史起源、发展变革等。工艺绳编像中华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承袭自新石器时代祖先结绳记事的传统,数千年来由实用走向审美,并被赋予各种吉祥的寓意,如中国结已然成为中华民族喜庆日子里的“民族情怀”。工艺绳编还从国内走向国际,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和友谊的使命。基于上述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才能从内心感受工艺绳编的魅力,产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并从中发掘相应的社会价值。
②能力培养:工具使用、操作规范、安全规范、方法学习、问题分析等,帮助学生培养劳动能力;如在教学工艺绳编盘长结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会读懂并分析盘长结插桩线路图并插桩,在些过程中关注插桩时的安全;而后掌握挑、压、穿、编、绕、整等盘结技法,到最后的关键技能——抽绳收绳及整理,了解整理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渐收紧才能编成对称的中国结。
③评价与反思:包括反思问题、改进完善、内化拓展等。此环节主要是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如编中国结时很多学生编制的结左右不对称,这就是收绳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两个长耳朵和四个短耳朵收绳时的循序渐进技巧,操作上不够规范,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④社会价值:从精神层面升华劳动的意义。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劳动技能是对社会有价值的,可以拓展应用到生活中的实用结,如象征美好寓意的艺术结,可以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2)劳智并举
学生在校期间,文化科目学科教学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开展学科中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将这些学科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把学科知识学习与劳动相关任务群结合,开发劳动教育案例,在劳动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经常结合实践来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多门学科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真正做到综合型人才培养。如,语文学科源于生活,亲身出汗劳动才能深刻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验生活的不易,作文才有真情实感,不会无病呻吟,在浪费粮食时内心深处才会有内疚感;数学学科是最基础的学科,生活、生产中处处涉及数学。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无论是生活中的茶米油盐,还是高科技中的高速精准计算,都离不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学习了物理中的杠杆原理,就理解了我们使用筷子、剪刀、铲子等工具的奇妙;学习了物理中的光学,就明白了镜子、拍照等成像的原理;学习了物理的浮力,就知道人在游泳时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生活中简单的一日三餐,同样涉及很多的生物、化学知识,其中如何合理配餐,既能满足人体的营养均衡又美味可口,如何科学烹饪,既不流失营养又色香味俱全。还有地理科学更是关系到我们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什么经度和纬度适宜长什么植物。这些所学知识都跟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如果能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既能让学科知识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3)家、校、社共育
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家校共育是践行劳动教育多种形式的有效模式[7]。前文提到学生在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科学习,除了一周一节课的劳动必修课时间外,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非常有限,那么作为刚刚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的劳动课程,如何真正落实下去呢?劳动教育的落地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合力,三者各有分工,学校是劳动实践的主阵地,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主要场所,但劳动实践不应只局限于学校里,家庭、社会也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劳动实践同样离不开家庭、社会。
作为中小学学段的学生,参与劳动的主要方式是生活劳动、校园美化、卫生包干、公益劳动等。生活劳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家庭,公益劳动的主要场所在社会,为了能使学校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巩固教育成果,可以编制中小学生居家劳动教育清单,对学生的居家劳动做具体的要求,发挥好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编制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劳动指南,协调好社会公共资源对劳动教育的支持。
3.评价交流,提劳育之质
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劳动光荣的观念;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劳动精神;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因此,劳动教育评价应围绕这些目标和内容进行,结合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成效等多方面内容,对学生日常的劳动教育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一定学习时期的劳动教育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1)注重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编制劳动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时也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安排,因此相应的教育评价指标也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设计[8]。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兴趣,教育评价指标主要围绕这些内容设计;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因此评价时需要更注重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学生参与劳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社区服务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评价;高中阶段的学生则已逐渐接近成年人,独立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和对职业发展的规划,也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评价指标可以围绕学生的职业意识、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设计。
总的来说,劳动教育评价指标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需求进行设计,以达到更加精准、有效的评价效果。同时,评价指标的制定应将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学习能力和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中小学生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因此劳动教育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和其他社会场所。因此,评价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应该包括学生自身、同学、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只有获得多元主体的评价,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才能够得到公正、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方面的发展[9]。
(3)注重评价形式的丰富性
劳动教材的每个模块均有相应的评价交流内容,旨在监测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成果的交流。只有推进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程序和方法,才能将常规监测结果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上。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学生掌握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为重点,区内中小学客观记录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项目达成情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完成情况、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情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学生“劳动小能手”“劳动创新奖”荣誉晋升体系。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参与劳动教育情况,并纳入综合素质档案。各种劳动素养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和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定期开展劳动素养监测,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的养成。
在实施劳动教育时,不仅要注重过程评价,还要展示和交流劳动成果,以创建人人参与劳动、人人热爱劳动的氛围。通过开展区域劳动教育现场会、劳动教育周和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等活动来建立劳动教育氛围,提高学生对于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推进“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从劳模榜样事迹中学习劳模精神并提升劳动素养。还可以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志愿者日等重要日子,利用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传承劳动教育文化。
4.资源积累,建劳育之库
学校进行劳动教育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含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专用教室、专用设备、专用工具、耗材、实践基地等,这需要借助区域技术装备、学校、社会多方力量合力共同建设,学校根据劳动课程开设的需求向区域技术装备部门申请帮助建设。软件资源主要包含文本、多媒体和数字资源等,这些资源是课程教学各阶段的有力支撑[10]。在劳动课程教学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思阶段都需要相应的数字资源支持,但目前此类资源非常有限,需要教师群策群力,并不断动态更新。教师在日常实践和深入研究过程中,要保持资源建设的意识,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并做好积累管理。
数字资源包含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課程实施指南、课程实施模式、微课程等。每个学校都会有一定的教学资源,只是学校对资源挖掘和课程开发缺乏经验。我们可以发挥劳动教育教师团队的力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开展、课程评价等角度来建设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年轻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实施资源库》的建设,并共同设计《课程实施指导手册》和微课程资源库。另外,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形式,组织劳动教育教师团队对社会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区域内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中心,使得各个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能够实现共享。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是精神、意志、神灵,而是人的劳动实践。现在开设劳动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改变原来学生只会想不会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病。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劳动,而不应是摆脱劳动。此外,劳动教育也不应只简单强调出力流汗,而是需要让学生带着所学知识参与到生活、生产、研究等劳动中去,适当的时候走出家庭和学校,走向社会,进入工矿农村参加体验实践,或是进入科研单位,体验科技研究工作,或是进行创造发明等。
劳动是生活、学习、工作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養学生的劳动自觉行为,即“眼中有活、手上有活”。劳动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体验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但由于学业繁重,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不多,这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者的原因,他们在权衡“育人”和“育分”的权重时,选择了后者,认为参与劳动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业。针对这个问题,下一步还要对积极参与劳动的学生和不积极参与劳动的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9,51.
[2] 刘淑艳,刘培路.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和实践路径论析[J].中国劳动美术系学报,2022(01):11-20.
[3]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1-63.
[4] 檀传宝.如何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6):98-99.
[5][7] 顾建军.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14,60.
[8][9] 刘长福,郑华恒.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应注重三性[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05.
[10] 蒋善琴.丰富劳动资源 助力劳动教育[J].试题与研究,2023(09):56.
[作者:王彩燕(1971-),女,浙江临海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教育教培员,中学高级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