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的思路厘定与实践方略

2023-07-06 01:00马志颖刘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评价

马志颖 刘露

摘      要 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引领下,如何通过劳动课程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成为重要课题。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有助于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助于发挥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在总体思路上要以跨界融合为走向,注重劳动素养培育的全面性与整合性;以一体化建设为基础,加强劳动素养培育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以实践性为原则,在亲历体认中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内在转化。在实践方略上通过强化素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实施、注重素养表现、打造师资队伍,让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过程有“方”可循、有“料”可用、有“径”可走、有“度”可评、有“人”可靠。

关 键 词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劳动课程  劳动素养

引用格式 马志颖,刘露.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的思路厘定与实践方略[J].教学与管理,2023(18):13-18.

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程标准),确立了劳动课程独立的课程地位,规定了劳动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要求,并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需要培育学生四大方面的劳动素养,即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1]。劳动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主战场。由于劳动课程独立必修课程地位的确立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劳动素养的确定相对较晚,学校劳动工作者对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可能会存在认知不足、行为无序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政策文件与现实需要,对在劳动课程中落实劳动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思路厘定与实践方略进行探讨,旨在于劳动课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1.有助于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为推动与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党和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多次就劳动、劳动者、劳动教育等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以作为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典型抓手[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向上承载着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义,向下关乎学校课程领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的劳动素养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进一步细化至劳动课程领域,指明劳动课程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劳动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既有利于宏观层面的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也为微观层面的学校劳动课程与教学指明方向。

2.有助于发挥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劳动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要探明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就要阐明劳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对人的培养的独特性贡献。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终极目标,致力于升华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正确认知;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与基础的劳动技能,为当下生活与未来工作做准备;塑造学生的劳动品质,在出力流汗中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责任担当的崇高劳动品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积极主动、安全规范、持久稳定劳动的劳动习惯;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精益求精、锐意进取、追求创新等高尚的劳动精神,这是劳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因此,劳动教育要依托“课程育人”这一形式,聚焦学生劳动素养,深挖课程育人要素,统筹课程育人资源,争取最大程度发挥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3.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课程标准六大课程理念之首便是坚持育人导向,强调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而在劳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形塑学生的价值观,使得德、智、体、美以更具体、更现实的方式实现[3],具有综合的育人价值,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体方式如下:其一是通过劳动课程间接对学生进行节俭、友善、责任、诚信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以劳树德;其二是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等,实现以劳增智;其三是通过参与劳动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实现以劳强体;其四通过设计与完成劳动任务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以劳育美;其五是通过劳动与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实现以劳创新。

二、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的思路厘定

1.以跨界融合为走向,注重劳动素养培育的全面性与整合性

劳动课程走向跨界融合是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实所需。劳动课程走向跨界融合实则是弱化学科课程以及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的边界,立足整体,整合影響劳动课程建设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劳动素养。劳动课程如何走向跨界融合?一是跨学科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学科和素养是两套逻辑,德智体美劳是素养概念,并不针对具体学科,其他学科也天然地融合了劳动素养。因此,劳动课程应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以劳动课程的实践性为契合点,可以将劳动课程的目标、内容“打破”继而渗透于其他课程之中,也可以将其他课程中关于劳动的内容、形式“还原”于劳动课程之内[4]。二是跨主体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课程的实施场域正从封闭、狭小的学校走向动态、开阔的家庭与社会,劳动课程的实施主体自然也非局限于劳动课程的专、兼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社会生产者、劳动模范等也都是天然的劳动课程实施者,各主体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三是跨资源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依据吴刚平对课程资源的分类可将劳动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劳动课程资源与条件性劳动课程资源。素材性劳动课程资源是直接作用于劳动课程,并能成为劳动课程素材的资源,具体有劳动课程指导纲要、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以及可以提供课程素材的各个主体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不直接作用于劳动课程,但很大程度上决定劳动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如人力、物力、财力、场地、媒介、设备等。劳动课程资源建设要不断地完善素材性劳动课程资源,丰富条件性劳动课程资源,并重视保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5]。

2.以一体化建设为基础,加强劳动素养培养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劳动课程一体化设计是解决劳动课程纵向衔接、层级融通的重要方略。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要保证劳动素养培育在各个学段的统筹规划与序列衔接,消弭劳动课程在各个学段之间的课程鸿沟,设置九年一贯制劳动课程体系,构建完整的劳动课程学段链条。统筹推进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在政策制定方面,构建全面、系统的劳动教育政策体系,用政策明确各学段劳动课程的连续性与衔接性;在教材编写方面,劳动课程大纲与教材编写既要注重单个学段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与全面性,又要重视多个学段教材内容的连贯性与递进性;在组织保障层面,成立专门的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保证实践层面有“人”解决劳动课程一体化中的实际问题,理论层面有“理”指导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深入与发展。统筹推进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大有可为。学校在贯彻落實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以劳动精神为主线、劳动任务群为依托,形成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与评价体系,其中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是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在目标体系中,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应该遵循总体统一、学段分化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整体目标,各个学段的目标又有所侧重、进阶有序。在内容体系方面,秉持整体思维观,对中小学劳动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与系统布局,避免劳动课程内容的重复、断层、倒置等,保证各个学段的课程内容横向贯通、纵向有序,打造立体化劳动课程内容体系。

3.以实践性为原则,在亲历体验中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内在转化

实践性是劳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特征,无论是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知识的掌握,还是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养成、劳动精神的升华都是在一次次的劳动实践与体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劳动实践是形成学生劳动素养的必要条件和核心支撑。那么,劳动课程如何把握、渗透与体现实践性原则呢?在课程理念上,倡导“做中学”“实践中学”“活动中学”,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直接经验,以“做”为根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动脑、动手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在课程结构上,以实践为主线,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位,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构建覆盖三类劳动的课程结构[6]。在课程实施上,避免简单的理论讲解、机械的重复训练以及流于形式的探究合作,而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灵活采用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让学生亲临情境、亲身体验、亲自动手,亲历完整的劳动过程。

三、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的实践方略

1.强化素养目标,保证劳动素养的落实有“方”可循

劳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劳动课程要围绕劳动素养,确立课程目标,并整体规划了劳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以及各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基于此,劳动课程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引,逐级制定基于劳动素养的学年学习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7],注重劳动素养在层级目标体系的细化与落实。具体而言,劳动课程教师制定基于劳动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劳动素养的整全性

劳动素养主要包括相对外显的劳动知识与劳动习惯,也包括相对内隐的劳动观念、劳动品质与劳动精神,外显的素养是容易被关注、培育与测评的,内隐的素养由于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在实践中往往容易被忽略,长期以往会造成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片面与畸形。因此,制定劳动课程目标时应将劳动素养作为一个整体,兼顾内外两个方面的素养目标,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设置劳动课程目标。此外,有研究者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以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核心,中间层面以获得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以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为核心[8]。这种层级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启示劳动课程教师在制定劳动课程目标时,在关注低层目标的基础上,要不断追求高层次目标的达成,逐步从“双基层”过渡到“问题解决层”再过渡到“学科思维层面”,致力于发展学生的高阶劳动思维、形塑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出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会解决问题的未来劳动者。

(2)规范课程目标的表达

指向劳动素养的劳动课程目标的制定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具体表述与撰写要注意“以人为本”,聚焦于学生课程学习之后行为的变化,将学生作为课程目标的描述主体,表达方式以“学生能够……”为主。陈述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应该可观察和测量,若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可附加限制条件,如工具、情境、支架等[9]。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建议采用“学生能够或学会+行为动词+名词”的表述方式,行为动词指认知过程,名词是行为的结果[10]。以小学五六年级的菊花种植课程为例,具体的课程目标可设置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讲解、亲身参与,学生能够描述菊花种植的基本流程,说出菊花种植中选壤、扦插、分株、施肥等环节的关键操作要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学生能够动手、动脑参与菊花种植全过程,学会菊花种植技巧并能够在外界资源的支持下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次种植工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参与菊花种植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以及劳动的充实与快乐,学生能够主动提出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并珍惜劳动成果。

2.整合课程内容,保证劳动素养的落实有“料”可用

新时期劳动课程内容应加强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整合。

(1)劳动课程内部各要素的整合

其一是整合三类劳动。新课标规定劳动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开展,三类劳动并非彼此独立、互不关联,而是互相联系、彼此重叠的,如以“过春节·贴窗花”为主题,设计、裁剪、制作各式各样的窗花装饰家庭、学校、社区、敬老院等,可以有效整合三类劳动。因此,劳动项目设计与劳动专题设置应秉持整体思维观,合理整合三类劳动,实现三者间的互动、联合。其二是新旧劳动课程内容的整合。劳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推陈出新”,“推陈”是指劳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改造传统内容;“出新”是指劳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紧跟时代变化,不断将新工艺、新生产、新技术等纳入劳动课程内容范畴,保证劳动课程内容的弹性与活力。

(2)劳动课程与单一学科课程内容之间的整合

学校现行课程都或多或少与劳动课程存在联系,其中有关联程度较强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等,也有关联程度较弱的数学、地理、物理、外语等。在强关联学科中,要深挖学科课程内容中的劳动要素,加强劳动课程教师与学科任教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采用“双课连堂式”的课程实施方式[11]。在弱关联学科中,可采用项目式学习、实验操作、设计制作等凸显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通过改变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合劳动课程所要培养的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安全规范的劳动意識、求实创新的劳动精神等。

(3)劳动课程与多学科课程内容之间的整合

劳动课程与多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有助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的联系,具体整合方式可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德国学校劳动课程便是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对劳动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融合,并采用跨学科的主题编制方式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劳动课程中[12]。因此,我国可适当借鉴德国,依托主题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如以“工艺制作·皮影”为主题,劳动课要求学生设计、制作皮影;物理课则向学生解释小孔成像等光的原理。

3.完善课程实施,保证劳动素养的落实有“径”可走

近些年,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不容乐观,为改善劳动教育实施现状,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劳动课程可从改进教学设计、开发劳动项目、合理设置劳动周三个方面入手寻求解决路径。

(1)改进教学设计

素养本位时代,劳动课程应走向大单元教学设计,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课时主义设计、碎片化教学难以实现劳动素养的整全发展,二是劳动课程内容主要以任务群的形式开展,较为适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介入真实情境与任务。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关注两重情境:一是外设真实、复杂的物理情境或学习任务。劳动课程的实施场域必须从课堂向家庭、社区、社会拓展,并在这些实体空间中积极创设实施劳动课程的真实情境。同时,强调合理利用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等建设虚拟空间,突破实体空间的多维限制,增强劳动课程实施的交互性、情境性等。二是构建健康、向上的社会情境。通过家长教育、课堂教学、主流价值观宣传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整体协同保证学生始终浸润在崇尚劳动的社会情境之中。第二是强化大概念的引领。依据劳动课程标准,劳动课程大概念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四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二级指标。基于这些大概念设计明确的单元学习目标与基本问题、单元学习流程以及关键任务,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内容背后更为本质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方式,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3]。

(2)开发劳动项目

劳动课程标准尤为重视开发劳动项目,将其作为实施劳动课程的重要载体。劳动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是开发劳动项目的重中之重。劳动项目的选择主要遵循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原则。因人而异主要是指劳动项目的选择随学段、学龄的变化各有侧重。小学阶段劳动项目的选择偏向日常生活劳动;初中阶段劳动项目的选择侧重于生产劳动;高中阶段劳动项目的选择凸出服务性劳动。因地制宜是指劳动项目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的劳动项目。因时而变是指劳动项目的选择可依据时间轴转。简而言之,劳动项目主题的选择可与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传统节假日等相关。具体劳动项目的设计可结合劳动前、劳动中及劳动后进行设计,突出过程导向[14]。劳动前注重关照学生的先前经验、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等,让学生做好项目参与的身体准备与心理准备。劳动中动态关注劳动项目的实施现状,通过知识讲解、操作展示、反复练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这一阶段,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答疑解惑、鼓励引导、提供资源,为劳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搭建支架。劳动后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反思,通过脑力活动的参与,深化劳动课程实施的思想性与教育性,改善过去课程实施的过于活动化、表面化与浅层化的现象。

(3)合理设置劳动周

劳动周是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15]。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周的设计与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点:其一是时间安排,劳动周一般一学年一次,具体时间点可选择在夏耕秋收时、节假日时以及寒暑假期间,时间周期可长可短,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多设置一些跨时空、长周期的劳动主题与任务,通过连续、持久的劳动参与,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二是规划实施,劳动周实施前相关负责人要统筹规划劳动周所涉及的人、事、物、财以及时间和空间等,设计好详细的劳动周方案;实施中,要明确劳动的目标及任务、重视劳动实践的内化、统筹利用多种资源,使得学生参与劳动周的过程中有目标导向、实践支持与资源保障;实施后组织多种形式的评价反思工作等,引导学生通过分享交流、撰写劳动周志等方式,深化劳动情感体验与价值体认。其三是安全问题,由于劳动周一般以校外集体劳动为主,要格外重视安全问题,合理安排劳动任务的时长与强度,慎重选择劳动场所与劳动环境,规范使用劳动工具,全面加强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平安、快乐地参与劳动。

4.注重素养表现,保证劳动素养的落实有“度”可评

劳动课程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素养表现、教师教学情况以及课程本身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学生素养表现,毕竟某种意义上,教师的教学情况与课程本身的情况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素养表现体现出来,因此,劳动课程评价要以学生劳动素养表现为核心,并进一步回答好评价依据什么、谁来评价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

(1)制定劳动课程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主要回答“评价依据什么”的问题。中小学劳动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劳动素养目标,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三是劳动类型的差异。具体如下:第一,劳动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应以劳动素养为导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构建“外源性表现+内源性发展状态”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16],即从劳动素养的整体出发,评价时既关注学生外显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又重视学生内隐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具体可将劳动素养分解为四个独立的部分,并进一步定义出每一部分的标准行为、规定每一部分的权值比重。第二是劳动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应立足于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阶段性与全程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考量学生在不同学段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等方面的素养表现,以及初中毕业时学生整体劳动素养的达成情况,形成一体化劳动课程评价体系。第三,劳动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劳动类型有所区别,日常生活劳动要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生产性劳动要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服务性劳动要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品质。此外,劳动课程评价标准要注重在稳定性与变化性、覆盖性与针对性、统一性与灵活性几对关系中保持平衡。

(2)丰富劳动课程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回答“谁来评价”的问题。由于劳动课程实施主体多元、场域多变,促使劳动课程评价主体由一元逻辑走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逻辑,即劳动课程评价主体从由教师为主导转变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第三方评估机构、家长、社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让更多劳动课程参与者拥有评价的话语权,保证劳动课程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与科学性。在多元评价主体中要尤为重视发挥以下三个主体的评价作用。一是注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性评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居中引领、组织协调,平衡多方评价主体利益,兼顾多种价值表达,并为劳动课程评价提供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注重教师的专业性评价。教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时应坚持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素养表现与变化。三是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是学生对劳动全程的回顾,对当下自我劳动素养水平的审视以及对未来劳动素养发展的省思。劳动课程评价应赋予学生更大的评价自主权,适当增加学生自我反思评价比重,规范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行为,细化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要求。

(3)完善劳动课程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主要回答“如何评价”的问题。学生素养评价是一项综合性、情境性、复杂性较强的工作,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劳动素养水平,因此,劳动课程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坚持定性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观察与记录等方式,描述、展现与评价学生劳动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独特的劳动体验。另一方面是坚持定量评价,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指标等,将学生内在的素养“数字化”“外显化”,具体形式有纸笔测验、口头提问、劳动教育计分卡、实际操作和展示等。同时强调无论是质性的评价方式还是量化的评价方式均要突出证据思维与技术思维,坚持循证取向,用证据说话,做好各种证据的收集、处理与转化;关注技术变化,活用技术,通过科技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针对性。

5.打造师资队伍,保证劳动素养的落实有“师”可依

目前,劳动课程的教师多是兼职教师或由班主任、体育老师临时顶替,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劳动素养达成水平参差不齐。为有效缓解劳动教育课程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合理设置劳动课程教师专职、兼职岗位,保证劳动课程教师的数量

劳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国家必修课程必须设置专职教师,并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共同参与、负责劳动课程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完善。在专职劳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应从宏观政策层面规定劳动课程的生师比例,最低限度保障劳动课程专职教师的数量;地方应增加劳动课程教师的招聘数量,并积极落实劳动课程教师的编制问题;学校也应该依据相关要求、学生数量以及教学工作量等核算本校劳动课程教师的需求量,按需招聘。在兼职劳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可聘请先进劳动生产者、劳动模范、行业技术能手等参与劳动课程实施,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日常、展示自己的劳动技艺、讲述自己的劳动故事、总结自己的劳动心得,增强劳动课程实施的感染力、号召力。

(2)多途徑提高劳动课程教师的劳动素养,保证劳动课程教师的质量

劳动课程教师劳动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课程实施的效果与学生劳动素养达成的水平,至关重要。为有效提高劳动课程教师的劳动素养,在宏观层面,需要党和国家系统规划与设计,加强对劳程课程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建立完善的劳动课程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制度。在中观层面,建议高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在专业目录中增设劳动教育专业,充分发挥高校研究的专业优势,率先在理论层面构建起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人才发展体系与实施方案[17]。在微观层面,教师个人也应该明晰自身职责与角色,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淬炼专业技能与品格,通过实践反思、教研指导、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6][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5,2,43-44.

[2][7] 尹志华,孟涵,孙铭珠,等.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维原则与实践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03):253-262.

[3] 王倩,纪德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劳动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1(06):108-114.

[4][11] 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02):57-63.

[5]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意义(一)[J].语文建设,2002(09):4-6.

[8] 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36(09):17-23+63.

[9] 崔允漷.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J].人民教育,2004(Z2):16-18.

[10]  L·W·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M].皮连生,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4,18.

[12] 任平,贺阳.当代德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24-30.

[13] 邓靖武.大概念统摄下物理单元知识结构构建及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1):118-124.

[14] 朱志勇.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8):131-136.

[16] 陈静.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的三重逻辑[J].中国考试,2021(12):10-18.

[17] 王红,向艳.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2):62-68.

[作者:马志颖(1977-),女,陕西汉中人,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刘露(1995-),女,河南信阳人,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评价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热爱劳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