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实用性,即便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开展的今天,依旧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陶行知教育思想有着突出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文章就小学英语课堂如何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探索,旨在唤醒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促进他们高效学习英语知识,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英语;陶行知思想;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吴燕红(1993—),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英语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高效的英语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英语课程的特殊性,在實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兴趣不高、不善于运用英语等情况,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将陶行知教育思想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探寻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主动探索英语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成效。
一、有效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关注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即通过教育将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知识的探究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遵循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将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元素应用到课堂中,吸引学生的关注,拉近他们和英语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1]。
例如,“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现实生活中的“问路”话题展开。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路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以更好的状态进入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扮演迷路的外国人。在这些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其他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要怎么帮助迷路的外国友人呢?”有学生答:“我们可以给他们指路。但由于他们是外国人,在交流中要使用英语。”教师再继续追问:“怎么用英语帮他们指路呢?”如此,由问路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出“How can I go to...”“You can...”“Turn right/left”等句型和短语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使英语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了,学习、探索英语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应用英语。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内容,将他们带入知识的学习中。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的实用性。
(二)挖掘素材,促进知识内化
陶行知曾说:“要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说明生活是知识的宝库,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大量的素材,并加以整合后融入教学活动中[2]。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直接将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不注重英语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以及对知识进行延伸,学生很难内化知识。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原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促使教师精心挖掘生活素材,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例如,“Colours”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不同的颜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于颜色的词汇和询问颜色的句型,教师需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运用生活素材让学生意识到本单元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比如,教师可以先准备好香蕉、苹果、葡萄、橙子等水果。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因此学生对这些水果的颜色、形状很熟悉。教师将每种水果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提问:“What is it ?”。学生答:“It is an apple.”。教师继续提问:“What colour is it ?”。部分学生因为对colour这一单词不熟悉,所以答不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colour是颜色的意思。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你们知道的颜色都有哪些?”在学生说出红色、粉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等一系列的颜色后,教师带领他们逐一学习这些单词,并将颜色教学与水果结合起来,如“Yellow,the banana is yellow.”。这种将生活与英语知识相联系的教学方式,可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地应用英语单词与句子交流、表达。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要创新授课方法,注重生活素材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
二、营造氛围,增强课堂活力
(一)小组合作,实现教学互补
陶行知“小先生制”强调让学生一边做学生,一边做先生,学生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也需要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同学,使学生之间保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不断进步[3]。为推进“小先生制”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在课堂上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Seasons”这一单元涉及许多与季节相关的单词和句型。虽然一年仅仅有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个季节,但每一个季节所对应的场景和要素相对较多。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小组内的成员相互交流,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设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的话题,让每个小组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在每个学生发言的时候,其他的学生要专心地听,从而积累更多与季节有关的词汇与句子,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英语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与句子,还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词汇积累中,学会说英语、用英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恰好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练习英语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更多的灵感,从而加深对英语知识内涵的理解。
(二)组织活动,加深学生理解
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学会灵活应用这些英语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
例如,在教学“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单元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良好的英语体验,教师设计了动手操作的活动。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沙拉。在上课之初,教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食物,制作出具有小组特色的沙拉。在这一动手实践活动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都要使用英语,如当某一小组缺少食材时,他们可以询问其他小组:“Do you have a/an... ? Do you have any... ?”。在每个小組的制作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小组互评的活动。比如,针对某一小组所制作的沙拉,有学生说:“Its nice and sweet.”。分组制作沙拉的活动,让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在更为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英语知识,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创新,引导学生思考
(一)引导提问,促进学生创造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创造思想,强调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阶段。问题是促进学生有效思考的动力,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部分教师往往习惯于将课本中的英语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课堂中探讨的问题,一般也为教师提问,学生很难有提问的机会,一些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问,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变成了被动“听”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科教育强调创新,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发表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5]。
例如,在教学“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这一单元时,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更为轻松的环境内学习、交流与提问。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引导学生说出与本单元相关的英语单词,如bike、bus、car、walk等。在学生说出了这些基本的单词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如“I come to school by car.”,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与同伴和教师交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有的学生提问:“老师,走路上学是不是就是by foot呢?”教师需要肯定学生的提问与回答,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问。在学生提出了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方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获得问题的答案,加深他们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印象。
(二)善用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实现教学创新,鼓励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教师要用新事物吸引学生,遵循陶行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的创造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学生难以理解的英语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可视,使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与思考问题。
例如,在教学“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单元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本单元的知识学习,对现在进行时有更为清晰的认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或者动画的展示,帮助学生熟悉“He is jumping.”“He is running.”这种现在进行时的用法。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并提问:“What is … doing ?”。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的表达,从而使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熟悉这些细节性生活场景的表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父母的一天”,向学生展示父母的一天,让学生意识到父母不仅要处理工作中的事情,还需处理家里的事情,甚至在闲暇时间还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每天都忙忙碌碌。学生在观看此动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并了解到父母工作的不易,从而在课余时间自主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父母每天这么辛苦,你们能够为他们做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desk、take out the trash...”。多媒体具象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在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入现代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崭新的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感悟英语的真谛,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结语
总之,英语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英语教学存在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需研读新课标,精心剖析教材,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发挥“生活化教育”“创造教育”等的优势,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构建更加精彩、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璐.谈陶行知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1(4):46.
[2]蔡利芳.“读书”更需要“用书”: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时代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效用[J].生活教育,2021(6):91-94.
[3]殷佳佳.素质教育背景下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探讨[J].学苑教育,2021(33):49-51.
[4]王晶.陶行知创新教育思想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1):102.
[5]王淑梅.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迪[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