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版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呈现对比分析

2023-06-27 02:58:52周嘉豪
英语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译林英语教材人教版

周嘉豪

引言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且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2022)教材既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因此,英语教材不仅要确保全体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还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将文化元素融入教材,引导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材中合理编排有关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张美玲、刘婧2021)。然而,目前的英语教材存在国外文化内容占据主导、中华文化元素欠缺、文化内容呈现不均衡且重输入轻输出等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把握教材中文化内容呈现的全貌,对我国英语课程文化教育、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选择呈现及提升我国英语教材质量有借鉴意义。

本研究借助人教版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进行文化呈现对比研究,从文化类型和呈现方式的角度出发,对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元素进行编码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修改建议。

一、文献综述

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大多数研究聚焦大学英语教材,如唐和亚当森(Dong&Adamson 2022)以大学英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提出教材反映了一系列潜在的文化概念和价值观。王海岩(2022)提出把育人作为教育教学中心环节,将立德树人贯穿大学教学全过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张军、刘艳红(2022)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考查了英语专业教材《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的文化内容特征,探讨其文化配置及语篇选择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研究侧重点在于发展学生能力,较少关注文化内涵。

除了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外,还有少量聚焦中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分析,如韦尼格和基斯(Weninger&Kiss 2013)从符号学视角对中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出需要通过大量图片、语篇、任务来构建意义。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侧重量化数据的统计与描述,如王丹(2021)对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分布情况进行了归类统计,发现中国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远远少于其他文化内容和目的语文化内容。张虹、李晓楠(2022)则为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以使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已有研究为编写英语教材提供了众多视角,丰富了教师对如何使用教材的认识,也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研究较少,重语言能力发展而对文化呈现观照程度不足。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呈现研究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环节,也关涉新时代如何开展英语教材的建设与评价,因此有必要对初中英语教材开展系统和深入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基于英语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及各类文本信息,从文化呈现内容的选择与文化呈现方式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具体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人教版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的选择是否相同?

2.人教版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有何异同?

(二)研究对象

之所以以译林版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们应用较为广泛。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是依据课标理念,结合地方学情设计编写而成的,出版于2012 年,主要在江苏地区使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是在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Go for it!教材的基础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改编而成的,出版于2014 年,在山东、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份均有使用,且使用学校众多。本研究主要对译林版和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教材进行研究,人教版为全一册,共14 个单元;译林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8个单元,下册为4 个单元,共12 个单元,两套初中英语教材单元数量相近。

(三)分类标准

1.教科书中的文化元素分类

从英语教材主题内容出发,尝试兼顾国内外分类方式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课程标准》将文化知识划分为饮食、建筑、交通及发明创造等物质文化,艺术、教育及价值观、道德修养、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别,本研究以此作为一级编码的分类标准。

莫兰(Moran 2009)的文化五要素分类方法与国内学者的划分方式较为契合,本研究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进一步细化为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文化社群和文化人物等5 个子类型,并以此作为二级编码的分类标准。其中,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如不同国家的建筑物、各种类型的艺术品等。因为文化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又包括精神产品,所以在进行编码统计时,将前者归入物质文化、后者归入非物质文化。文化实践指人类生活中的各项行为活动,如生产劳动、行为准则等。文化观念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如宗教信仰、名人名言等。文化社群指不同的民族、语言、性别、种族、社会经济阶层等不同的群体划分的文化,如少数民族文化、黑人音乐文化等。文化人物指某一文化群体中的代表或知名人物,以及他们的成就、产生的影响等,如陶行知、达·芬奇、爱因斯坦等。本研究将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文化社群、文化人物四个类型归入非物质文化类。

2.文化呈现方式分类

克拉申(Krashen)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认为一个人在接受第二语言输入时,会按照“自然顺序”改进学习并取得进步,这个进步就是高于他原有语言能力的步骤(Krashen 1985)。基于此理论,张薇(2007)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两种形式的文化呈现方式。文化输入指学生通过学习接收文化知识;文化输出指学生通过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等形式产出文化元素。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方式众多,其中存在大量的词、句、段落、篇章、图片,文化的呈现贯穿其中。因此,将以课文、阅读材料、听力材料呈现文化的形式归为文化输入类,以口语、写作、翻译等不同练习呈现文化的形式归为文化输出类。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以莫兰的文化分类框架和《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分级编码的方式,分别对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编码,统计范围为语篇、练习、图片,整理出每一条记录,并以一条记录为最小编码单位。

首先,将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依据最小编码单位筛选出来,编制为语料库;其次,依据莫兰的分类方法进行编码;再者,将编码后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分别归类至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最后,在完成分级编码后,计算各类别文化元素的数量及占比。

对于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呈现方式的分析,统计范围包括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涉及、介绍、讨论文化内容的篇章、图片、练习,在统计前结合每个单元的特点,界定呈现方式。图片指与文化内容相关的插图、照片等;文本指与文化内容相关,且具有主题意义的段落、篇章等,如导入漫画、Reading 等;练习指单元中的主题听、说、读、写活动,检测练习题,如Task、各部分课后练习等。依据分析框架分别对文化内容出现的位置、类别、呈现方式等进行分析、编码、归类,最后整理出每一条文化记录。

三、分析与讨论

(一)文化元素设置

通过对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进行编码分析,根据文化元素选择这一研究问题,对研究结果统计整理,以表格形式呈现。分析表格发现,两套初中英语教材在文化元素选择上存在以下特征(见表1、2)。

表1: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分类汇总

表2: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分类汇总

1.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种类丰富,多元交融,但分布不均

表1 的编码统计显示,虽然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包含的文化元素较为丰富,共计210 条,但是仍存在文化分布不均的现象,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文化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主要表现为建筑景点和艺术作品,如万里长城、泰姬陵、各种艺术作品展览等,合计100 条,占47.6%,向学生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以及其他国家的各色建筑、风土人情。其次是各类文化人物的介绍,如袁隆平、成龙、奥黛丽·赫本等,计45 条,占21.4%,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不同文化群体的知名人物,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精神。这极大程度地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融合的一致需求(荆慧丽2021)。

此外,文化社群共7 条,占3.3%,说明该教材对于民族、语言、性别、种族、宗教、社会经济等层面的文化关注度不高。另外,从二级编码层面来看,相比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侧重价值观、道德修养、礼仪、精神文明等非物质文化的传达,共151 条,占71.9%,突显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使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家国情怀,为适应未来社会而全面发展。

2.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种类、数量较少,部分文化内容缺失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包含的文化元素在整体数量及种类上都少于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共计158 条(见表2),其中以地理类、发明创造类、运动类和节日习俗类文化实践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都包含了“篮球”这一文化主题,满足了《课程标准》中要求教材中设置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要求。

此外,相比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在文化社群及文化人物的介绍方面呈现出严重不足,仅有2 条,占1.3%。从二级编码层面来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上对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内容都有涉及,与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相比,二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二)文化元素呈现方式设计

通过编码分析,根据文化元素呈现方式选择这一研究问题,将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五要素内容归类至图片、文本、练习三类,统计整合后以表格形式呈现(见表3—5)。

表3: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次/%)

表3 显示,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倾向用图片展示来传播文化内容,使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更加生动、活泼。例如,每个单元的引入部分都设置了一个关于本单元主题的趣味漫画作为铺垫,对于文化内容的展示直观且高效,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每个单元的容量较人教版更大,这意味着文化元素可贯穿听、说、读、写各项活动,且出现次数更多,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表4 显示,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主要以练习进行文化呈现。该教材在单元数量的设置上虽然比译林版大,但是每章节篇幅要远小于译林版,且难度低于译林版。对此,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增加了练习的数量,以弥补难度上的不足。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偏好任务语言教学模式,将文化融入交际练习和语法训练,循序渐进地传播文化内容和培育文化意识。

表4: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次/%)

由表5 可知,在文化的输出与输入选择上进行比较,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输入内容为182条,占86.7%,文化输出内容为28 条,占13.3%,二者的差距悬殊;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输入内容为72 条,占45.6%,文化输出内容为86 条,占54.4%,二者差距不大。

表5:译林版与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元素呈现对比

大量文化输入确实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分辨和理解中国与他国文化之间的差别,开阔视野;文化输出能力培养也至关重要,虽然通过输入能使学生积攒大量中国文化表达,但是输入并不会自动发生,还需要足够的指导和训练。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对于文化输出的设置有所欠缺,可能会造成学生使用英语交流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不够,不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的设置上较为均衡,使学生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时有更多机会围绕文化主题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如通过角色扮演讨论月饼的美味、和朋友讨论对于万圣节的看法、给朋友写信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等。基于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

四、建议

依据译林版与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类型选择和呈现方式特征,本研究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将文化研究成果应用于教材的编写、改进,并对教师如何使用教材进行文化教学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一)扩充发掘文化内容,均衡文化元素分布

译林版与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元素涵盖基本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两套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选材重复较多,文化内容覆盖面不足(孙萌萌2020),因此需要继续扩充发掘文化元素的基础,补全数量不足或有所缺失的文化元素类型。建议提高法律法规、价值观念、精神文明类文化内容的比例,增加生活方式及行为规范类文化内容。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2 的Reading 部分介绍了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之后的练习都是围绕该主题进行的。中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同样有辉煌的成就,杨利伟、翟志刚等是我国的航天英雄。有鉴于此,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对我国航天员的介绍,让学生学习他们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此外,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对于文化社群类文化元素的介绍都有所欠缺。文化社群是涉及国家、民族层面的文化,同样是文化元素的重要类型之一,建议编者可适当增加如产业工人文化、青少年文化等内容。

(二)增加文化输出内容,提升教材活动质量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大多以文化输入形式呈现,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重要部分的文化输出则比较匮乏。如果无法平衡二者之间的比例,就会使教师偏重向学生进行单一的讲授,而忽视他们对于文化主题知识的表达,也不利于其内化所学知识和培养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

因此,在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水平的情况下,教师可在各教学板块中增加文化输出类活动。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4 的Reading 部分介绍了美国篮球运动员斯伯特·韦伯(Spud Webb)的成长故事,之后围绕该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完成句子或对话的练习。教师可以在其后设置新闻采访类对话或简单的写作活动,让学生介绍一位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或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同时,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李瑞玲2019)。正因如此,在依据教材中的单元主题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兼顾趣味性及文化表达目的,提升教材中文化输出类活动的质量,争取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三)重视文化结构合理性,兼顾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当代文化在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难觅其踪,更多是聚焦历史内容,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重复出现。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融合了现代中国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扩充当代文化元素,适当删减陈旧内容,能在提升选材丰富性的同时,让教科书焕发新活力。在使用教材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单元主题需要,适当补充和创造性地使用相关素材,弥补教材中的缺憾。

(四)重视中华文化继承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研究发现,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大多为文化产品类,这就导致文化停留于浅层,真正能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内容较少。同时,教材中介绍了大量国外名人、代表性建筑、风俗习惯等,真正体现中国特色、核心素养的本土优秀文化匮乏。虽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世界多元文化是好事,但是不能厚此薄彼。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编写者应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重视选材内容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五)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呈现新型态教材内容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深化教材改革,是新时代教材建设的迫切要求。张德禄、丁肇芬(2013)认为多模态指借助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手段和符号资源,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进行交流,即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多重模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将多模态理念融入教学,可以使师生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运用现代通信技术,通过语言、视觉和听觉等途径识读和理解信息,拓宽语言输入渠道,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新形态教材也能以此突破传统纸质教材发展瓶颈,以声音、视频等形式实现多媒体化与可视化。因此,教材文化呈现应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要求,这就要求编者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开发具有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要素的文化知识,收集、整合、共享教育资源,更好地辅助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文化元素三者有机融合,推动我国新形态教材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关于文化的新型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学习文化元素时的真实感,提升其文化体验感。

结语

文化研究是英语学科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决定教材育人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译林版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文化元素类型及文化呈现方式的特征。整体来看,两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种类虽然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且存在文化社群内容缺失、中华文化内容匮乏等问题。在呈现方式的选择上,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输入、输出的设置较为均衡,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缺少文化输出类活动的设计。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呈现设计值得借鉴,但也有待提升。优良的文化只有配以合理的呈现方式与系统、科学的学习活动,才能将精华部分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深入体会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流。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推陈出新。英语教材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现阶段,初中英语教材承载着全新历史使命,编者应转变过去以外国文化为中心的观念,丰富中华文化元素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意识与能力,使其具备国家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译林英语教材人教版
内卷
科教新报(2024年4期)2024-03-17 09:48:21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文教资料(2022年1期)2022-04-08 22:18:22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过刊转让
译林(2014年2期)2015-01-19 14:08:07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