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者在舞蹈表演中,要由内而外地表达情绪情感,深层次地挖掘作品的内涵,依托精准的动作语言表达情感和美感,这就要求舞者注重对技术技巧的运用,将作品内容、肢体动作、舞蹈情感、舞台氛围等充分地融合,呈现出协调自然的舞蹈艺术。基于此,本文以提升舞蹈表演艺术水平为目的,围绕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简要分析舞蹈技术技巧及其对舞蹈表演的作用,再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艺术情感、表达作品主题、营造舞台氛围等角度总结应用方法,给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舞蹈表演;技术技巧;审美表现;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0-0-03
舞蹈技术技巧既包括通过长期练习习得的动作技能、经验与知识,也包括能够熟练表现舞蹈艺术的巧妙技能。舞蹈表演是以技术技能为基础的。对于一名舞者而言,只有形成了扎实的基本功,具备了灵活运用技术技能的素养,才能根据舞蹈作品的主题、人物角色的特点、舞台的氛围以及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展示出充满艺术美感的舞蹈动作,进而达到舞蹈表演的目的。从舞蹈表演艺术来看,技术技巧的应用可谓是无处不在,对塑造舞蹈形象、表现舞蹈特点及传达舞蹈情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舞蹈技术技巧对舞蹈表演的作用
舞者在推动舞蹈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提高舞蹈表演的艺术效果,舞者必须加强舞蹈技术技巧的学习与运用。舞蹈技术技巧是舞蹈表演的基础,其运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表演艺术呈现效果。舞蹈表演的根本目的是向观众呈現富有情感和美感的动作组合,更加准确地诠释作品含义和人物内心,而加强舞蹈技术技巧的运用便是呈现这一效果的关键。舞者通过熟练灵活地运用舞蹈技术技巧,更加充分地理解作品含义,明确哪些动作内容能够展现舞蹈艺术的形象韵味,并结合扎实的基本功使之更具感染力,更易抓住观众的眼球。不同类别的舞蹈有不同的动作表现手法,舞者需运用不同的技术技巧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特征展现出来,使舞蹈表演更加立体化,富有个性。二是传达作品的思想情感。舞蹈是一种富有变化的肢体动作语言艺术,其所传达的艺术内涵都是借由肢体动作实现的。只有保证动作更加贴切人物形象,且优美和熟练,才能提高舞蹈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便要求舞者具备过硬的舞蹈技术技巧运用能力。如果舞者的动作技巧不熟练,那么其所呈现出来的表演就没有生命力,甚至缺乏艺术性,更不必谈传达情感。如果舞者的动作技巧较熟练,那么其所呈现出来的表演就具有艺术性,尤其是灵活使用多种技术技巧,可以增添人物形象的艺术色彩,赋予人物形象丰富的情感,这样的表演无疑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更易在心灵上触碰观众,找寻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1]。
二、运用舞蹈技术技巧提高舞蹈表演效果的策略
(一)运用技术技巧塑造人物形象
1.运用动作技巧塑造人物形象
舞蹈技术技巧十分丰富,如旋转、翻身、跳跃等,这些动作在塑造不同人物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者在日常训练中应熟练技术技巧,深入解读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利用准确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从而让人物更具吸引力。
例如,《热依扎的春天》这部作品主要塑造了一个活泼灵动的维吾尔族少女形象,舞者在表演时将斜线平转、原地舞姿定点转与道具盘子相配合,通过跪转与夏克转的组合表现维吾尔族少女的柔情似水、大方端庄;运用“跪板腰”的动作表现少女的灵动活泼,丰富人物的动态美。《月亮仙子》这部作品呈现的是一个出尘缥缈的仙子形象,舞者在表演时利用双脚平转、原地舞姿定点转、原地跪转等动作让仙子的肢体动作更加轻盈缥缈,运用“踹燕儿”的特殊技巧表现仙子的巧妙技艺与神秘端庄,激发人们内心对仙子的崇敬。《百灵》这部作品塑造了一只百灵鸟的形象,因此舞者需要运用技术技巧来模仿百灵鸟的动作,其中包括通过双脚平转、上步转来展现百灵鸟灵动活泼的神态,通过大跳来模仿鸟儿飞翔的姿态。
从这些舞蹈作品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丰富的动作技巧可以为舞者提供足够多的灵感,让他们利用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展示人物形象,进而让虚拟的形象变得立体真实而具有感染力。
2.运用特殊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种类丰富,不同舞蹈中的技术技巧自然各有差异。因此,舞者在展示作品时还需要结合舞蹈自身的特色,利用特殊的技术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傣族舞蹈《花儿》塑造的是傣族少女妩媚灵动的形象,其中融合了孔雀等鸟类的身姿让舞蹈姿态十分优美,尤其是“三道弯”和“一边顺”的独特动作更是引人入胜。舞者在表现《花儿》中的人物形象时,结合傣族人特殊的生活习惯,将“三道弯”和“一边顺”进行融合,将头和身体朝同一个方向顺倒,膝盖弯曲,胯朝反方向送出,形成独特的“顺倒三道弯”体态,将女子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展现女子依水而生的静态美的过程中,舞者调整“屈伸、颤动、轻摆”等舞蹈动作的律动节奏,下体半蹲状,重心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展现照水的姿态,同时头、手、肘、肩、腰、胯、膝等关节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有多种曲线交织运行,形成S形,并随着音乐慢慢地下沉,下沉到一定程度时抬腿,垂直向后踢出,做出勾脚的动作,并保证动作干净迅速,完成从屈伸带动颤动到身体起伏轻摆的整个动作。这样的特殊技巧展现了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让舞蹈中女子的形象像照水的娇花一样展现出来,也让观众欣赏到极致的肢体美学。
(二)运用舞蹈技术技巧表达艺术情感
1.运用技术技巧迸发情感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建立在肢体语言与技术技巧的结合之上。舞者利用肢体动作的层层推动,将人物所要释放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情感的融入让肢体动作充满了张力,也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与作品中的人共情。基于此,在舞蹈艺术表达中,舞者应准确把握每一个环节情感的基调,找准故事的高潮,并运用灵活丰富的技术技巧来生动展现高潮部分的激烈情感,让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走向顶端。
例如,在舞剧《孔子》中《以舞问孔》是一个情感爆发的高潮。在这一部分孔子遇到了赏识他的王妃,王妃她极力劝说君主仔细看孔子的谏言,多次遭到忽视依然执着地劝说君主重用孔子。在这一环节,舞者用旋转、跳跃等肢体动作,展现出王妃对孔子的欣赏,以及劝谏时的焦急。此外,在男女双人舞部分,舞者配合音乐做出“托举”“接”“抛”等动作,表现两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感。在孔子推行仁政失败后,一段《玉人舞》再次将孔子的情感表达推向高潮。在舞台上,舞者化身为玉,翩翩起舞,腾飞跳跃的动作配合玉器打磨、碰撞、碎裂的音效,赞颂了孔子的高尚品格,塑造出孔子饱经坎坷、坚守初心的仁者形象,同时也让整个舞蹈的情感表达走向高潮[2]。
2.运用技术技巧抒发情感
舞蹈表演具有叙事性、抒情性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是观众与作品中人物进行对话的方式,但是优秀的舞蹈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情感宣泄,它会通过舞者的舞蹈语言将情感进行升华,进而让观众在艺术的熏陶中依然能够回归生活,让情感落地。基于此,舞者舞台表演过程中应注重情感变化的脉络,利用技术技巧将情感推向高潮的同时形成升华,推动舞蹈作品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例如,在舞剧《孔子》中《幽兰操》是贯穿整个作品的主题曲。在整个故事结尾时,孔子四处碰壁后,与弟子一同演奏《幽兰操》,并随乐而舞,表达自己内心志向不得舒展的忧郁,也表达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期望。在舞蹈开始时,舞者平躺于地,跟随舒缓的音乐翻转身体,表达出挣扎无奈的状态;随着音乐的推进,众弟子上场,按照礼仪排列,纷纷向孔子施礼,并伴随音乐翩然而舞;在与弟子的交流中,孔子逐渐摆脱了最初的阴霾,肢体动作的幅度和力度也不断增大,并加入了翻转、跳跃、旋转等动作,让情绪的变化更加鲜明。这样的舞台表演随着《幽兰操》的音乐将整个舞剧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即便是四处碰壁的孔子依然能够坚守自己,并通过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将思想理念传播出去,让自己的理想以另一种方式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呈现。
(三)运用舞蹈技术技巧表达作品主题
1.运用技术技巧突出主题思想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本身、背景音乐、服化道等都是为作品主题服务的,技术技巧作为表现舞蹈艺术最为重要的形式,其在诠释作品主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者在艺术表达时应善于运用技术技巧,以此服务主题,让舞蹈艺术的精神内涵得以呈现。
例如,舞蹈《达甫姑娘》通过塑造一个热情活泼、能歌善舞的达甫姑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舞者在表现作品主题的过程中,利用由浅至深、由快到慢的旋转,配合鲜艳的裙子将达甫姑娘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希冀展现出来。整个舞蹈动作中旋转出现的频率较高,这是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同时也是表现人物内心浓烈情感的方式,旋转的技术动作与达甫姑娘内心炽热的情感完美契合,因此,对主题的表现也是直接而鲜明的。再如《热依扎的春天》是一个简单表达情绪的舞蹈,舞者双手持盘子,运用赛乃姆风格的动作表现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洒脱性格。舞者在舞蹈开头用一连串的斜线平转将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将当地人热情奔放的性格直接表现出来。快速的原地定点旋转配合变化的舞姿以及生动的表情,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盼望这一主题得到了展现。
由此可见,在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能够准确诠释主题,为观众带来鲜明而清晰的情感,并以此引发共鸣。
2.运用技术技巧延伸主题
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于含蓄、留白,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不仅要运用技术技巧表达主题,还应适当拓展主题,为观众留下留白想象的空间,以丰富舞蹈作品的意蕴。
例如,在舞剧《李清照》中《点绛唇》一节,作品集中展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相识、相恋、相守的过程。在舞台呈现中,男女主角的相识是以无接触双人舞蹈动作建立起来的,二人遥遥相对,女主角行万福礼,配合手部掩面羞涩动作,男主角行揖礼,增加手部收回的动作细节。这里的技术技巧表达相对简单,但是余韵悠长,也为二人之后的伉俪情深做好了铺垫。接下来,在两人相恋部分,舞蹈动作中增加了高难度的双人托举,男主角运用手部力量托举女主角在空中进行快速的动作转换,瞬间停留在两人接触性造型,动作的定格展现出二人此时的浓情蜜意。接下来为婚嫁部分,两人遵守古礼,牵着红绳由远及近地缓慢靠近,弯腰低头进行对拜叩首,整个过程表现出了严肃和庄重,让两人的爱情终于修成正果。在这环环相扣的舞蹈设计中,舞者的技术技巧既准确地展现了不同时期,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基调,同时也让动作有所克制,留下想象空间,这样能够让观众参与到舞蹈作品的主题探索和想象中来,让主题内涵更加丰富。
(四)运用舞蹈技术技巧营造舞台氛围
1.配合舞台道具营造气氛
在舞蹈表演中,道具通过舞台动作而展现出生命力。舞者在舞台表演中有时需要借助一定的道具来表现特定的动作,这些道具对于舞者的技术技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舞者要想達到理想的舞台表演效果,就必须掌握专业道具运用的技术技巧,并结合作品的需要加以呈现,以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在舞剧《李清照》中《如梦令》一节,舞者为表现词人怜惜海棠的心情,运用了中国古典舞中团扇这一道具。在舞台上,团扇成了“镜子”,舞者利用团扇流苏穗子的旋转、甩动等方式,突出女词人透过“镜子”欣赏自己青春姣好的容颜而感到满心欢喜的情绪;随后,又通过摸扇、摆扇、望扇、绕扇等一系列团扇的运用,把词人对于自己容颜易老的忧愁思绪和爱美之心表现出来。在《鹧鸪天》一节,舞者运用两米长的黑白渐变“长绸扇”为道具,运用“甩、拧、抛、转、抖”等动作,呈现出长绸平圆、立圆的运动轨迹,将柔软的肢体动作与轻柔飘逸的扇子相结合,烘托出一种文采飞扬的水墨画意境,呈现出绝佳的舞台效果。在这样的舞台表演中,舞者将特殊道具运用的技巧与舞蹈语言相结合,营造了良好的舞台氛围,也提高了舞蹈艺术在舞台上的观赏性。
2.配合舞台音乐营造气氛
在舞台表演中,舞蹈动作在音乐的烘托下更具节奏感,也更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共鸣。舞者在技术技巧的运用中,应借助音乐的烘托展现出不同的舞蹈语言,将动作与音乐完美融合,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
例如,在舞蹈《热依扎的春天》的舞蹈表达中,维吾尔族音乐伴奏中的切分音节奏突出了舞蹈的风韵,舞者在音乐中以一连串的斜线平转开头,快速地旋转给人视觉的冲击;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加快,舞蹈动作也更加丰富,技术技巧的运用也更加灵活;最后,定点舞姿转接连跪的造型与戛然而止的鼓点完美契合,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再如《亚丽古娜》的舞台表演中,舞者在手鼓节奏中展现原地定点旋转、双脚平转、原地吸腿转、留腰折转等动作,让音乐与技术技巧完美融合,展现维吾尔族少女活泼可爱的形象,同时也将舞台氛围推向高潮。由此可见,舞者在表演中应与舞台音乐相配合,用舞蹈技术技巧表达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舞台效果。
三、结束语
在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应用十分重要。对于舞者而言,要想呈现出高质量的舞蹈作品,就需要灵活运用舞蹈技术技巧来突显人物形象、表达舞蹈情感、诠释舞蹈主题、烘托舞台气氛,这样才能传递舞蹈艺术的精髓,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其中必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舞蹈表演艺术的研究中,身为舞者还应深入探索、不断研究,精练并运用技术技巧,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婧孚.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2(11):84-88.
[2]冯菲.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明日风尚,2022(03):9-12.
作者简介:刘婷(1989-),女,河北唐山人,本科,一级教师,从事舞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