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深入本质

2023-06-25 22:23刘向权刘子岭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5期
关键词:思想渗透习题教学

刘向权 刘子岭

摘要:通过两道经典的“姊妹习题”的教学,从系统的角度审视数学,置散乱知识于系统之中,着眼于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和内在规律,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融会贯通的过程中,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习题教学 联系规律 思想渗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之“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基于上述观点,怀揣着对数学教研孜孜不倦的热情,笔者对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两道“姊妹习题”进行了认真挖掘与剖析,并尝试在融会贯通中深入并揭露数学的本质。本文将这两道习题的教学设想、教学实施和教学思考对读者加以分享,旨在为广大初中數学教育同行提供教学参考,以求抛砖引玉。

一、习题呈现

习题1:已知,如图1,AB∥A′B′,BC∥B′C′,BC交A′B′于点D。

求证:∠B=∠B′。

习题2:已知,如图2,AB∥A′B′,BC∥B′C′,B′C′交AB于点D。

求证:∠B+∠B′=180°。

这两道习题源自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5页第13章第2节“命题与证明”节末习题13.2中第7题、第8题。为便于叙述,本文分别将第7题、第8题称为“习题1”“习题2”。因这两道习题在教材中连续出现且关系特殊,可共同抽象、归纳得到一个重要数学命题,故称它们为“姊妹习题”。

二、教学设想

“命题与证明”是初中生正式学习几何证明的起始章节,通过翻阅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可以发现,本节教材的教学内容约需5个课时完成,而整节教材仅安排了9道习题,足见题目数量之少。因此,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道习题的教学价值与效益,无疑是对数学教师教学智慧的一大考验。读者若能细细品味习题1、习题2的编排顺序与逻辑关系,教材编写者的深刻意图和巧妙设想便可见一斑。在本节两道“姊妹习题”的教学中,如果仅停留在“完成证明”的肤浅层面,这无异于坐失良机。基于此,笔者试图依托两道“姊妹习题”的教学,引导学生纵深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微妙联系和内在规律,进而将散乱的数学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在融会贯通中,透过纷繁复杂的外在现象,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进而领悟数学的真谛。

三、教学实施

(一)引导分析,证明习题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习题1的条件和图1进行思考,这两个角离得比较“远”,要证明∠B=∠B′,该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先证明∠B和∠B′都等于∠A′DC(或∠BDB′)。

教师:具体说说怎么书写证明过程吧!

学生1选择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性质(在实际教学中,也可能会有同学选择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这一性质)口述证明过程,其余同学补充如下:

证明∵AB∥A′B′,BC∥B′C′,(已知)

∴∠B=∠A′DC,∠B′=∠A′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B′。(等量代换)

教师:在这里,∠A′DC就像一座“桥”,建立了∠B和∠B′之间的联系,这个思路很巧妙!我们接着分析习题2,哪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2:这道题也可以类似地通过∠ADB′这座“桥”将∠B与∠B′联系起来。

教师:请说说具体怎样联系。

学生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先证∠ADB′+∠B′=180°,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证∠B=∠ADB′,从而得到∠B+∠B′=180°这一结论。

此题可先让学生尝试证明,再逐步规范证明过程,具体如下:

证明∵AB∥A′B′,(已知)

∴∠ADB′+∠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C∥B′C′,(已知)

∴∠B=∠AD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B′=180°。(等量代换)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只要思路清晰合理,方法得当,均应予以肯定。

(二)自然联想,整合归纳

教师:对于习题1,在不改变题目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教材未给出图形,你能通过联想,画出与图1不同的图形吗?

学生3与同学充分交流讨论,结合图1联想得到图3。

教师:那么,对于习题2,如果将题目中的“B′C′交AB于点D”改为“BC交A′B′于点D”,其他条件和所要证明的结论不变,你还能画出与图2不同的图形吗?

学生4先自主尝试画图,再与同学进行必要的交流讨论,联系图2得出图4。

在引导学生尝试画出图3、图4时,个别同学可能只是简单地将图1、图2中的∠B′平移,便误以为得到了新图形,若遇此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前后所画图形加以比较分析,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予以明确否定,以免对其他同学造成误导。

教师:接下来,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上面四个图形整合成一个图形呢?

经学生交流讨论后画出草图,教师引导学生对草图进行适当调整,做出标注得到图5。

教师:结合整合后的图5及习题1、习题2的证明,你能尝试着归纳出结论吗?

学生5:如果两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学生的语言未必简洁精炼,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梳理和推敲。

(三)梳理升华,发掘联系

教师:但是,两角何时相等,何时互补呢?

此时,若学生感到有难度,可审时度势引导学生从“两组平行边的射线方向”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分析。

学生6:当两组平行边的射线方向全部相同(图5中∠B和∠1)或全部相反(图5中∠B和∠3)时,这两个角相等。

学生7:当两组平行边的射线方向一同一反(图5中∠B和∠2,∠B和∠4)时,这两个角互补。

学生6和学生7的回答未必如此准确精练,只要大意正确,再加以引导和完善,师生便可逐步达成共识。

教师:如果我们将两组平行边射线方向相同的关系规定为“正”,方向相反的关系规定为“负”,进而将两角相等的关系规定为“正”,互补的关系规定为“负”,那么,刚才两位同学梳理总结出的结论,可以怎样描述呢?

学生8:“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

教师:还能描述得更简洁一些吗?

学生8(回顾并联系有理数乘、除法法则,与同伴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后回答):“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教师:原来,这和有理数乘、除法的符号法则竟然有如此微妙的联系!

(四)平移直线,深化联系

教师:如果我们试着平移图5中的直线EF,使它与射线BA所在的直线重合,得到图6。大家对这个图形熟悉吗?

学生9:在七年级下册第10章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时,经常见到与图6类似的图形。

教师:你说得很好,也很具体!由于在图6中仍然有∠ABC=∠1,∠ABC=∠3,∠ABC+∠4=180°,因此上述关系分别是对“两直线平行(GH∥BC),同位角相等(∠ABC=∠1)”、“两直线平行(GH∥BC),内错角相等(∠ABC=∠3)”和“两直线平行(GH∥BC),同旁内角互补(∠ABC+∠4=180°)”这几个性质的生动诠释。

学生恍然大悟,用目光相互交流,思维得到碰撞,并向纵深发展。

教师:在图6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再将直线GH平移,使其与射线BC所在的直线重合,得到图7。这个图中又蕴含了哪些我们熟悉的数学知识呢?

学生10:两角相等的定义。

学生11:平角的定义。

學生12:(邻)补角的定义。

学生13:对顶角相等。

学生的回答未必如此全面、有序,也可能会有变化,必要时需稍作引导,逐步完善,进而达成共识。

教师:由此看来,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时竟如此让人意想不到,却又那么合情合理。

至此,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得到深化,学生的心灵被彻底震撼,他们已深深折服于数学的无穷魅力。

(五)透过现象,揭露本质

教师:从对两道“姊妹习题”的证明开始,一路走来,摸爬滚打,我们发现两角相等的定义、平角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这些看似散乱的数学知识原来包括在同一个结论(如果两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之中。或者说,它们原本就属于同一个系统。由此可见,要学好数学,我们就应该善于透过现象……

学生:(齐答)看本质!

教师总结点题,在帮助学生简化记忆数学结论、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同时,数学课堂也得到了升华,彰显至高的教学境界。

四、教学思考

(一)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解题教学的最低境界是“为解题而解题”,解完一道再来一道,下课了,一节课自然也就结束了——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解题教学,显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更没有实现问题解决。解题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最近联想到优化思维,从优化思维到借题发挥,从借题发挥到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这样一个螺旋生长的思维链中去进行解题训练。本节课,就两道“姊妹习题”的教学而言,若仅以学生会证明两道习题为目标,教学效率固然会显得很高,但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教学效益也远未得到深入挖掘;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由图1、图2分别联想到图3、图4,通过整合图形优化思维,并借题发挥总结结论,再举一反三运用结论,基本上就能算作解决问题了;而如果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发掘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微妙的联系逐步引向纵深,进而将看似散乱的知识纳入同一个系统中,便能称得上问题解决了。

(二)从知识碎片到结构体系

例题教学唯有立足当下,承前启后,一以贯之,既有必要的纵向延伸,又有适当的横向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才能获得自然生长。例题教学是这样,习题教学也是如此。笔者以为,对于上述两道“姊妹习题”的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层次(或3种教学境界)。层次1:教师带领学生依次完成两道习题的证明后,再对证明思路和方法做简评或互评。层次2:在完成两道习题证明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两道习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通过习题证明,你能归纳出一个怎样的数学结论?层次3:在习题证明、点评完毕后,教师先引导学生抽象归纳数学结论,再进一步鼓励学生展开适当联想,启发、引导他们对习题1、习题2的原图(前文中的图1、图2)加以变换、整合,从而建立起“两角相等”“平角”“(邻)补角”“对顶角”“平行线的性质”这些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揭示数学的内在规律与本质。

显然,教学层次1充其量只算完成了习题证明,仅停留在单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这一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的层面,数学知识无疑被严重碎片化了。而从教学层次2到数学层次3,则逐步揭示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前后贯通。纵观这3个不同的教学层次,还会发现,数学知识已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飞跃,碎片化的数学知识已逐渐形成严谨的结构体系。

(三)从观察现象到深入本质

因图1和图2中都有“两角相等”“平角”“(邻)补角”“对顶角”“平行线性质”的“影子”,且在证明两道“姊妹习题”时主要用到了这些数学知识,而这些数学知识又分散在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上、下册不同的章节中。故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习题证明后,顺便带领学生复习回顾这些知识内容,这一做法不仅有用而且很有必要。但问题是,如果教师走马观花式地带领学生将这些数学知识“过一遍”,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过于肤浅、粗糙,数学课堂也会显得索然无味。其实,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对数学知识方法的高位理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前提下,教师与学生一起将相关数学知识“理一遍”,便能拨开笼罩在数学课堂上的“团团迷雾”,化“观察现象”为“深入本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卜以楼.生长数学:卜以楼初中数学教学主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

[3]刘向权.承前启后一以贯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20(5):4345.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思想渗透习题教学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
探索新课程下有效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
提高数学习题教学质量实践探究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初探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