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谷静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是“双减”政策核心之一,在线学习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在线教学的困难,提高课堂实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文章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一课时实施为例,在“双减”与“居家”的背景下,从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堂设计、技术运用等入手,探索如何提高低年段语文在线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双减”政策;低年段;在线课堂;课堂实效性
受2020年疫情的影响,全国首次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学习模式。2022年3月,上海再次进行居家学习,在线课堂很可能变回“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加上低年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有限,就会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下降。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和细化了实施要求,有效地指导教师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笔者就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提高在线课堂效率,盡量还原线下课堂,为今后线下的学习做好衔接这些问题总结了以下五点教学策略。
一、研读新课程标准,明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处于教学的引领地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能避免代入过多的教师个人经验,能为教学的有效落实提供方向,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落脚点。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研究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到课时教学目标,不断地对内容进行分解、细化,从而推动目标导向的教学改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四方面。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让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表现出来。
笔者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教学指导和案例评价,考虑本班学情,研读单元目标以及文本,研究课后习题,制定了《雷雨》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笔者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为提取相关信息,抓住关键词句为课文梳理脉络。联系生活经验,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的妙用。
二、巧用预习学习单,巧设教学环节
居家学习期间,部分教师可能更关注学生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忽略了预习。笔者认为,预习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居家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可以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备课,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设计符合班级学情的教学环节。
笔者在课前布置了预习学习单,要求学生预习时做到“一读、二标、三问”,即能正确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标出自然段序号,以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质疑。学生把质疑写在纸上,并发到钉钉班级群里的家校本中。课堂上,由学生直接展示预习成果,可以避免教师连麦提问学生导致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出现。
因为笔者班上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不错的提问习惯,知道要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三个方面来提问,所以笔者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直接将学生的质疑出示在相应的段落,代替教师的课堂提问,成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将学生的质疑巧妙地设计成教学环节,不仅能直接为学生解惑,激发了学生学习能动性,还能防止网课出现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机械回答的课堂模式,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有时,学生的质疑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先写闪电,再写雷声?笔者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了作者写作的严谨性,并在课堂中为学生传授了相关知识。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下意识地提取了文章的关键信息。巧用质疑,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为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提供助力。
三、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堂节奏
居家学习期间,教师对课堂时长的掌控尤为重要。能够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则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执教《雷雨》时,笔者尤其注重把握课堂的节奏,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方法去学习课文。笔者引导学生抓住“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这些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重点学习雷雨前这部分时,笔者先让学生圈出雷雨前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再逐段学习。在体会“压”和“垂”时,笔者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字本身的意思,再调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系语境,让学生说一说感受。学完整段内容后,再让学生回归语境,感悟这两个词运用的好处。这种有序的推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四、交还总结权利,凸显课堂作用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让学生总结一节课的知识点,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锻炼学生表达、概括等能力。笔者将总结知识点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通过板书、小结和背诵的有机结合,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凸显课堂的作用。不是把达成“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转移到课后,而是在课堂上实现,真正落实“双减”政策。
在线教学时,板书的利用率大幅下降。然而,板书正是课堂的精华所在,能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完成板书,并借助板书来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变化。为了避免学生照着语文书读,笔者换了一个思路梳理文章。笔者没有让学生按照段落顺序完成板书,而是让学生对景物的变化进行分类,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板书。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为文字,进而内化为语言,为背诵课文做好了铺垫。
最后小结的部分,笔者也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会进行适当的补充,引导学生从生字、词语、课文内容、写作特点和感受进行总结,并进行适当的鼓励。执教《雷雨》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以下是笔者引导学生完善小结的教学过程。
师:你了解了雷雨前景色的变化,在生字学习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垂”和“黑”这两个字的笔顺,它们最长的竖都在竖中线上。也知道了“压”最后一笔是点,不能漏写。
师:我们课上还学习了“压”和“垂”在文中的意思,你知道是什么?
生:我看了乌云压下来的动画,明白了“压”的意思。我看了“垂”的甲骨文明白了“垂”的本义,再观察图片,就知道“垂”在文中的意思了。
师:坐在电脑前的你,上课听讲依然认真!
五、善用现有资源,还原线下课堂
居家学习还有一个大难题则是如何尽量还原线下课程。由于网课和设备的局限性,教师会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指导写字可能是最大的难题了。笔者让学生写完田字格后立即拍照并发到钉钉群中,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反馈,做到和线下课堂一样。
想要还原线下课堂,做到双向互动,师生都开启摄像头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但也有一些学生或教师无法开启摄像头,笔者便是其中之一。为解决此问题,笔者事先拍摄自己入镜说字谜的视频,让班里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看到笔者,尽可能减小这种隔着屏幕的距离感。笔者还借用了希沃白板的投屏功能,能够让学生看到笔者在平板上写的字,学生对此会产生一种熟悉感,仿佛老师正在教室里的黑板上给他们写板书。
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平台上的功能,以钉钉视频会议的课堂模式为例。笔者在课堂上运用“答题卡”“递粉笔”等功能,巧妙地与巩固练习结合。如同线下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笔者也会时不时在课上与学生互动。比如在学习“垂”的笔顺时,笔者提问:“垂”最长的竖是第几笔?学生在摄像头前比数字,这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于无法开启摄像头的学生,则在互动面板中发送答案。双向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氛围,还能活动手指,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线上教学考验了教师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的能力。教师应当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抓住这次居家教学的机遇,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再次思考“双减”政策的核心,将在线教学的经验为今后的线下学习衔接进行铺垫,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宋灵青,许林,李雅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