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摘要】本文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文章的立足点,从课堂的导入,教师良好的教态和风趣的语言,对个体各异学生的施教,把爱带入课堂几个方面,探讨“双减”大背景下,如何让教育回归于课堂,让学生在欢愉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双减”;欢愉课堂;因材施教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双减”的工作要求,主要解决“校内难消化,校外勤加餐”的问题。“双减”的政策来得非常及时,那么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去实施国家的这一项政策呢?笔者认为“双减”不是减教学质量,不是减工作强度,恰恰相反,“双减”政策对教师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新高度,“双减”的目的是要求教师把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沉疴痼疾砍掉,让学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马景林也曾经呼吁,减负不能以牺牲学校教育质量为代价。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学习环境,让“双减”政策真正的惠民利民。
在这里笔者根据教学生涯当中所感悟到的一些经验,专门就如何创设一个欢愉的课堂,并在40分钟课内如何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方面做一个探讨。
一、导入的创设合理与否,对一堂课的优劣至关重要
每当听完一节名师的课,总像听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一样,而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又犹如一首动听的歌,一开始就被定了调子,引人入胜而无法自拔。比如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这一课时,笔者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收集大量的兵马俑图片,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编排,创设了恢宏的兵马俑场景,紧扣了学生的心弦导入课文,整堂课下来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就是情境导入。笔者认为情景创设导入法是比较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但是人们常说:“教育有法,教無定法。”并不是说每一篇课文都得一成不变的情境导入,每一篇作品有每一篇作品的特点,不应概而论之。例如,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这一课,就利用了播放音乐导入新课。《月光曲》它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传说《月光曲》的谱写是在贝多芬演出之余,在一个小镇散步时偶遇穷兄妹俩,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精神打动,即兴为兄妹俩演奏并谱写下来的曲子。这首曲子描绘了海面上月亮缓缓升起的情景,曲调由平缓—渐强—急促—高潮的一个变化过程,双目失明的妹妹静静地听着,以至于进入了忘我的境地,直到曲终还神游于《月光曲》为她展现的意境当中,多么美妙的曲子,多么神奇的传说。上这一课,正好可以利用这一首钢琴曲来进行导入设计,首先笔者课前准备好贝多芬这一首《月光曲》,开始上课时提出要求让学生双眼闭上,用心倾听,边听边想象,听完同学们都说说头脑中出现的意境。在实施过程当中,效果非常好,同学们听完曲子,争着抢着说出他们脑海里所出现的意境和想法,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想象力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谈论当中充分调动起来。接着老师说:“同学们,关于《月光曲》的谱写民间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你们想知道吗?同学们现在就打开课本,翻到26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寻找答案吧!”整个导入过程衔接自然,过渡恰到好处。当然,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讲一个有关的故事导入,做游戏导入或者猜谜语导入,笔者觉得应视教材而定,不能生搬硬套,虽说教无定法,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法。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执教者必须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教态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老师的优美教态是一种无声语言,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开大会的时候,主讲者大踏步走进会场的那一刻,如果是一位仪表风度彬彬、落落大方的人,听众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过去,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老师的教态同样会影响到同学的情绪,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位老师把良好的教态带入课堂,是构建愉悦课堂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往往能让学生的心理得以放松,学习潜能得以开发。
三、把幽默的语言带入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催化剂
莫向斯基在《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一文中曾说:“如果一个教师使自己周围充满了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一切都将在这种气氛中凋零枯萎。谁善于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谁才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传播知识的语言表达技巧。带着幽默的语言上课,往往能让一节课变得轻松愉快,在老师幽默的语言带动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被激发起来。笔者记得我校的朱老师上的一堂公开课,他是这样向学生介绍他自己的:“同学们,咱们互相认识一下,老师姓朱—”故意拉长语气,伸长嘴巴,扮成猪八戒长嘴巴长鼻子的样子,同学们一听,脑子里立刻把他与猪联系在了一起,弄得哄堂大笑,这时,朱老师接着说:“不是猪八戒的猪哦,我这个姓与古代一名皇帝的姓相同,你们能猜得到吗?”课堂立即热闹起来,学生由开始时因为陌生产生的拘束感马上消失,纷纷举手竞猜,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老师,您指的是朱元璋吧?”老师竖起大拇指说:“对了,你真了不起。”全班同学向答对的学生一齐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么一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好多了,学生由刚才的充满陌生感转入积极地与老师的互动学习,整节课上得顺风顺水,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得以充分的实施,一节课下来令人回味无穷。
四、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接受能力低的学生期望值不宜过高,对于接受能力低的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大多存有畏惧、退缩的心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降低要求,多一些耐心去引导,多一些表扬的语言,只要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笔者都会加予鼓励,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鼓励,以增长他的自信心。鉴于学生智力的差异和接受能力的差异,笔者总是把自己教学方案多样化,对学生循循诱导,把比较难的问题交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把容易一点的问题留给能力较差的学生,排除学生的畏学心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作为老师,笔者总是想尽一切所能采用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都得以充分发挥,在快乐轻松自由的课堂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只有这样,老师为主导的作用才能真正凸显出来。
五、有爱的课堂,才是有灵魂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爱就意味着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一位老师如果是用他的真心去做教育,学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你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是爱的流露,这一点是装不出来的,因为爱本身就是心与心的传递,心与心之间的交感。要想把课堂打造出愉悦的学习殿堂,首先老师就得带有父母的本能与体味,师生的心灵交流才会融通与共振。
笔者记得2017年教的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刚接这个班的语文科教学时就发现,这名学生很少说话,也不跟同学往来,课堂上笔者几次提问他,都是低着头,不肯立身回答。后来,笔者经过家访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原来,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不久,他跟着奶奶一起住,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是个“问题生”。自从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笔者在课堂上悄悄观察他,发现这名学生虽然不听课,对老师和同学不理不睬,但他上课时总爱画画。有一次上课时,笔者故意走到他的身旁,看到他画的是正在上的课文中的插图,笔者趁机坐在他的身边,轻轻地摸摸他的头,对他说:“老师想你这么爱画画,画的画一定很漂亮吧,能给老师看看吗?”开始的时候他还把他的画用手紧紧地压着,战战兢兢地望着笔者,当他的眼神与笔者的眼神相遇时,他的眼睛里闪着泪花,他的两只小手慢慢地挪开,压在手心下的画渐渐地露了出来,笔者拿起他的画,欣赏了一会儿,对他说:“你画的真好,能把这幅画送给老师吗?老师很喜欢你的画。”这时他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很用力地点点头,笔者双手接过他的画,俯下身来,说:“你以后,上课时就把老师讲的内容画下来,下课后送给老师好吗?”他高兴地点点头应了一声:“嗯!”在之后的几个星期的语文课堂上,笔者一边上课一边不动声色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前只蜷缩在座位上画画的他,开始抬头听课了,然后又若有所思,然后又在纸上画下什么,原来他为了构思他的画,在听老师讲课文呢,笔者欣喜若狂,但照样若无其事地讲课,上完一堂课,笔者都能收到一张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画,笔者每次都欣然笑纳,同时也送给他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跟他唠唠家常,彼此的距离在渐渐拉近。就这样笔者开始在课堂上表扬他的画画得好,有时叫他把画的内容向大家介绍,笔者一边鼓励他,一边引导,先说一两句简单的,然后慢慢地他能说出很有条理的一段话,接着笔者又把课文的问题向他提问,他也能回答出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封闭的心靈终于打开,在以后的课堂中,他是最活跃的一份子,眼睛不离老师左右,举手答问生怕别人抢了先,学习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
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心换心,努力把“爱”的能量释放出去,学生在你用“爱”为他们搭建的课堂上,人格得以尊重,个性得到发挥,智慧的灯才能够被点亮,这何尝不是一场崇高而热烈的“爱”的体验呢?“爱”是教育的全部内涵,有“爱”的课堂就有奇迹!
以上所谈几点是笔者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当中,关于如何创建愉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点心得体会。当然,每一位老师的经历不同,感悟不同,会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值得去学习和借鉴。以后,在这一片教育沃土当中,笔者将更加努力奋进,大胆创新,敢于尝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地提高,教学艺术日臻完美,将来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