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松
【摘要】数学的学习,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且有一定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判断,让学生与数学学习进一步靠近,从而获得基本数学能力的锻炼与强化,是教师应然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资源整合;情境导学;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由于学生年龄小,思维与认知能力等处于启蒙阶段,其认知的主要来源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认知特征,整合图文并茂的教材资源开展教学,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走近数学,拥抱数学。
一、借助情境,寓教于景
1.关注教材资源
教材主题图所蕴含的意境,在这里就是教学的内涵,每幅图都可以作为教学开展的一种载体。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其展示的主题图基本上都是以一定的“情景”方式作为学习的素材。因此,有不少数学老师会将这些主题图作为“情境图”来看待,但只是在数学问题导入时使用。教材里的主题图可以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切忌只是对主题图的情境进行简单的导入引用,而要更多地融入教学目标,扩展教学目标,从多元角度推进教学,基于主题内容,实现更多教学目标的同步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教材给出的主题图则是一个公园,学校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看看有多少人,都在做什么?这幅图蕴含的关于数据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就很多,学生和老师,男性和女性,以及活动种类,而活动种类又涉及益智类、体育类以及阅读类。笔者在教学时,就以这幅图为教学线索,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根据学生观察的推进,不断提醒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和收集信息。最后按照学生自己选择的信息收集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也就是分类,并完成分类信息数据的统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基于形象思维,获取了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思路,也学会了多角度进行整理与统计信息,非常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2.凸显学科特点
对于教材所编排的资源,教师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去充分发掘其数学学习的特征,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应有的价值,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學“四边形”这一内容时,笔者基于主题图的优化,从动态角度做了创新。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用摄像机对学校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剪辑,不仅包括了四边形的建筑、图案,还包括了其他图形的建筑,作为课堂教学主题图内容的补充,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播放这些关联数学几何体的视频后,立马引起了学生的高度热情,学生首先从不同的视觉对校园的布局与结构有了认识,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其次,基于这种动态的主题图,学生对于图形的辨识积极性非常高,每出现一个画面,就指出哪些是四边形、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椭圆形等等。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四边形的教学任务,还同步开展了其他形状的认知和巩固。对于这种利用主题图、利用视频展现身边事物的方式,还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可谓是基于主题图,教学资源的开发实现了多元化、生活化,补充了课堂教学资源,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3.创设具体情境
小学生生性好动,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果能够基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优势,利用主题图的形象化,利用一些手段让主题图动起来,就能让主题图发挥更大的教学作用和价值。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就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这些认知特征,智慧地将生活元素和知识要点紧密融合,具有简洁性、生活化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思想,非常适合作为教学资源。
如在一年级上册的“用数学”,教材就将例题与“做一做”里的习题有机地结合在一个主题画里,画面展示的是学生最为喜欢的一些动物,这些动物憨态可掬、生动逼真、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主题画活起来的角度,笔者利用PPT的动画功能,将这些动物置身于美丽的森林场景,以旅游团在美丽森林游玩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到主题图的动画情境,让其根据动画内容结合想象,对小鹿、蘑菇、小鸭等动植物进行观察。
这种让主题图“动”起来的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主题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提升了小学生深入剖析主题图,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条件。
二、关注思维,意义建构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自主探究的过程不能总是由教师掌控。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的学习一开始往往是从喜欢开始,而后才逐渐发展成为意趣和志趣。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预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好玩”的学习场景,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情有趣,从而为他们的主动思维创造条件。
2.关联学生已有经验
在进行数学活动设计时,我们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基于他们已有的经验展开数学思考与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既能认识到数学与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能巧妙地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以“简单的统计”的教学为例。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简单的统计图,能够自主读取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够拥有绘制各种统计图的能力。对于统计的初步学习需要教材的指导,教材为统计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思维引导以及巩固练习。细读教材,编者对于统计的初步介绍是从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开始的,但学生对此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会用到统计的情景来进行相关的课程导入。比如,教师问:“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班里同学们喜欢读的书的种类,我该怎么办?怎样做才能最简单地把它记录下来?上体育课时,如果我们举行投篮比赛,每个人投中的次数都不一样,怎样记录会更容易看出彼此的差别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带学生走入日常学习生活的情境中去,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到“统计”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容易理解统计。
在教材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一部分中的第一题,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并用统计表的形式把调查结果展现出来。看电视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加贴近教材,认识统计,教师让本班同学再对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进行一次统计,教材中采用“正”字表示数量。学生初次学习统计可能不知道怎样记录最简洁方便,可以让学生采取数字标记。如正字标记,或者图形表示等多种方式记录答案,统计结束后在进行比较哪一种方式最好。借助这样简单的统计体验,为后继的统计学习做铺垫。
3.鼓励学生踊跃展示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启发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展示。仍以“简单的统计”的教学为例,在教材的第一部分中,除了统计表还有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会把需要的信息统计出来,还要学会根据已给出的统计表获取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在例题中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后,教材中给出了一个统计表和一个条形统计图。在条形统计图下面带有两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答案、自主学习。在得出答案后再进行课堂分享,若有疑难问题,教师再给出相应的解答。教师可以借此提问:“这个条形统计图是如何划分间距的?喜欢科普类节目和喜欢综艺类节目的共有多少人?喜欢动画类的比喜欢科普类的多多少人?”通过学生的回答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读表能力。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把本班学生的电视节目喜好做成统计表,再设计相关问题,更深一步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
对于课后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复习的板块。复习主要是通过习题练习的形式,而最典型的题目基本都在课本教材上,教材是学生复习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把教材吃透,然后再进行课外的拓展练习,不能急功近利。
在每一个板块的学习后,教材中都提供有相关的习题,例如折线统计图后面的练一练和后面部分的练习四,以及最后第八部分的整理与复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任一部分的习题进行练习和突破。在课后题中,有一个“想一想”: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各自有什么特点?这个题目对于学生的巩固练习效果是非常不错的,能够清晰地帮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优点和差距。折线统计图相对于条形统计图更容易看出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而条形统计图更加注重统计数据之间的差距。
4.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做,更离不开他们的动脑思考、判断反思。知识的学习是需要有条理性、系统性地进行的,不能杂乱无章。因此,学习结束后知识框架的构建就显得十分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脉络和思路。
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有多种形式,教材目录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大的框架,它包含了一整个学期的知识。但这种大范围的知识框架并不适合统计这一小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采取绘制知识树的形式。知识树绘制简单,以题目“简单的统计”作为大树的根部,条形统计图、统计表、折线统计图等可以作为知识树的几大分枝,这样简单的知识框架就构建了,既美观又条理清晰。
统计表和统计图是数学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的一种工具。通过教材的系统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统计、了解统计,能够熟练地读出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有效信息并能够独立绘制出统计表和统计图,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深度结合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的统计学习更进一步。
三、合作探究,积极拓展
在苏教版小学的数学教材里,几乎每个主题图都蕴含着合作交流的教改要求,这样编排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里,注意合作交流的引导和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在常规教学目标完成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强化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识掌握深度以及其他的基本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基于主题图开展合作交流,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主题图探究过程,寻找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就要求学生带来不同款式的手表等计时物品,课堂上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对自己小组带来的计时物品进行讲解如何看时间,特别是指针式的手表,分析如何区分时针、分针、秒针;对于电子式的,如何读取现在的时间。当笔者的任务安排下去后,同学们就在各自小组展示自己带来的计时器,具备计时知识的学生就给组内成员进行计时相关知识的介绍,然后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讨论研究。经过同学们分组互助讨论,基本上都掌握了如何认知计时工具,如何读取时间。这种分组互助式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刻掌握,因為融合了实践元素。也更好体现了合作交流,潜意识中也促进了学生团队意识的建立。
又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加强对知识的探究过程,笔者组织学生将课堂教学转移到了教室之外,首先利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3~5人不等,等到分组结束后,笔者就让学生在组内探讨东西南北4个方向,然后在让每组选择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处于不同的方位,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所处参照物的方位,然后变换位置,再次说出所处的方位。大部分的学生,一旦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后,对于方位的辨别就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因此,笔者就组内对于为什么出错进行探讨,然后找出正确的方位答案。通过分组合作,结合主题图开展的实践探究,比理论上的探究更加有效,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位置和方向的关系,为其完整空间感的培养提供支撑。
总之,数学教材应该是教师最先利用的有效资源之一,这样才能体现教材编排的实际意义。基于教材教学资源整合基础上的教学设计,确实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和促进效果。充分重视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源,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因地制宜地拓展为各种教学资源,可以促进教学资源多元化,也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学习方法更加灵活,他们在有趣、有味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深度学习之中,不断收获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水英.数学主题情境图,让学生乐于学习[J].小学教学研究,2013(08).
[2]廖世金.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3]顾亮.例谈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插图的有效利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