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光黉
摘 要:积极心理品质不仅体现了心理健康的主要特质,而且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幸福的共同认识。培养积极心理品質一方面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品质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应以尊重其成长的基本规律为前提,引发和调动学生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不断追求幸福的内在动机和需求,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心理课堂、学科渗透、主题活动等诸多有效方式和校园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品格不断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农村小学;培养策略
1999年,心理学家Hillsonhe和Made提出“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概念,马丁·塞利格曼等又归纳出全世界广泛认可6种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超越),与其对应的有好奇心、勇敢、宽恕等24项品质。心理学家马斯洛同样认为人们都有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享受人生幸福的希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在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中都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要义贯穿其中。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大力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品质确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终身发展保驾护航。
一、农村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现状
近年来,心理疾病呈低龄化趋势,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前期,笔者采用孟万金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以张佳坊学校325名小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有不均衡现象,小学低段(1—3年级)学生在求知力、真诚、宽容品质得分偏低,而小学高段(4—6年级)学生创造力、领导力品质发展较弱。除此之外,我们也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及心育水平和家长对培养孩子积极心理品质重视程度进行校本调查后,数据显示,78%的教师认为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十分必要但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方法。40%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
二、农村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内在动机决定品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个体能够正确思考、表达情绪、相互交流和享受生活的基础,其对人健康成长的有力推动,使自我得以充分实现,无疑是完成生命本质力量的精神突围,实现幸福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克服艰难险阻,在各种负面情境中发挥自己最大的心理潜能,其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只有主动的自我实现者才能完成。因此,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首先建立在对于生活、学习的由衷热爱。
1. 唤醒内在力量
以往,我们习惯从外部刺激学习动机。渐渐地,学生会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学习,一旦撤销奖励或要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时,学生就丧失了克服困难的动力,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奖励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效果。不用具体分数去衡量学生的学习,而只是客观描述学生的表现,学生反而学得更好。一方面,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是辛苦的事,但也是最有价值的事。另一方面,小到月计划、学期计划,大到人生整体规划,多给学生自主权并持续鼓励他们朝着明确的目标图景努力。只有内在动机才能使整个学习的过程富有吸引力;只有经过努力有了掌控感、价值感,才会涌现出力量。
2. 调动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体现。积极情绪不是触发行为,而是触发想法,拓展思维和视野,使我们更善于更富有创造力。无论是课堂还是活动,推进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积极情绪的调动,教给学生一些处理情绪的方法,引导学生创造、追寻“喜悦、感激、希望”等积极情绪体验。在反馈阶段,引发学生的自我对话、同伴对话、师生对话,在对话和思考中获得自我成长。当学生对某一事情有积极的动机和兴趣,就会投入积极的情绪。最后还可以布置“数数你的福气”“好事存折”等心理作业,延续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幸福感,让课程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积极情绪体验”是我们探寻生命意义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主观幸福感的过程。
3. 发现个体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发展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学生并不认为自己有优势,且常表现出害羞、腼腆。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缺少实践经验,就无法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在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学校依据时令节气组织学生折小笋、挖野菜、种稻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长处,让学生享受贴近自然的美好,扩展注意力、增强开放性。以红色研学活动为例,在做忆苦思甜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热衷并且擅长于劈柴生火;有的学生会切会炒,厨艺了得;有的学生耐心细致,后勤收尾工作相当到位;有的学生幽默风趣,可以充当整场活动的气氛王;在明确分工下,每个人都能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尽可能多的实践活动,让个体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独特,相信个人、群体和社会都有无限潜力,可以积极地发展和成长,并认为自己的日常活动对社会和他人有价值,同时也对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保持兴趣、充满乐趣,进而表现出归属感、舒适感和支持感,是积极心理品质的最佳实现路径。
(二)阵地建设决定品质培养的发展路径
1. 筑牢品质培养主要阵地
在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少主阵地,常被附带在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为抓好阵地建设,除了定期足量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外,每学期应分男女生分别开展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定期组织开展团体辅导、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月等活动契机,紧扣学生成长热点和难点,一年一主题,不断推陈出新。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地和时间的基础上,还可以在传统班会课进行的创新,开展积极心理品质主题班会,班级师生从学生心理成长的实际需求中自主选题,增加感悟分享、价值澄清、心理游戏等环节。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并不排斥负面情绪和缺点,若是班会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及时暂停,利用鲜活的动态事件引导学生一起自查、自评,生成新的感悟。另外,学校应当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开通线上线下咨询服务渠道,作为专题教育的补充和后期保障。
2. 打造品质培养核心团队
教师层面,向外,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提升,购买心理健康专业书籍和知网权限,供教师查阅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线下培训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心理课题研究,不断增进心理教师对心理工作的理解,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心理水平。向内,关注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学校根据教师心理需求,定期组织心理团建活动,为教师提供咨询辅导,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学生层面,从各班级中选拔一批“阳光伙伴”,通过举行常态化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其“助人自助”的能力。由于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朋辈间天然有着亲近感,这种感觉形成的关系本身也具有疗愈作用,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时间、人物、角色冲突造成的限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密切地覆盖到每位学生,让每个心声都有回声。
3. 重视品质培养活动设计
从小学生品质形成路径——感知、参与、体验、感悟、内化来看,当偶然的心理和行为经过强化成为习惯和特点,也就慢慢形成品质。
(1)“沉浸式”的心流体验
以活动为轴心进行的,但重点不在活动本身,而是关注学生的心灵,创设学生体验的机会。想要达到自我觉察和品质塑造的目标,首先得是积极投入,进入到忘我状态,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活动必须取材于实际生活,融洽的活动氛围和全过程的接纳与引导。任务和目标的设定不仅要符合学生现阶段的成长需要,还要为学生“下一个发展区”发展提供任务驱动。
(2)“可操作”的具体要求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离不开习惯的养成,而习惯是情境与心理和行为反应建立的稳定联结。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其局限性,面对抽象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若能将积极心理品质具体化为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行为规范,学生能够理解并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变偶然为习惯,变习惯为品质。最后还要及时反馈,以帮助学生不断修正。
4. 利用学科价值形成助力
事实上,各学科教学及其教育活动均有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独特功能,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学科教学质量共同提升是教育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围绕真实问题针对某一品质设计主题活动,还要发现其他现有课程中的心理因素。这些活动虽不以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但渗透着品质教育,发挥着聚沙成塔的作用。比如在数学课中可以给学生介绍科学家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受到其坚韧、洞察力、思维力等品质的熏陶;结合思政课程元素,开展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时刻规范自身行为。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中,感受美、鉴赏美的同时都有助于维持心理的和谐。体育课上感受团队的魅力、享受拼搏的过程,将公平、勇敢、活力等积极心理品质沉入心底。学科线带动心理线发展,心理线促进学科线完成,小切口、深挖掘,帮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建构起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整体结构。
5. 建立积极取向评价体系
积极取向的评价体系,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将学生的参与性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不是教育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评价的实施。二是等第式评价量表与可视化评语相结合的形式。等第式的量表可以让学生准确地知晓评价标准,对其自我提升有着积极正面的点拨和导向作用。可视化评语是一场“私人订制”,更是“被看见、有期待”的平等对话,赋予学生成长的自信与尊严。三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特长和进步,从“个性发展”和“自我超越”的角度评价,鼓励学生追求上进和发展优势。当学生的短板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让长板弥补短板的遗憾,甚至让长板更长。四是在评价反馈环节中融入个体心理咨询技术,将自我表露、鼓励、具体化、倾听作为主要的、积极的回应方式。加强评价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促进作用。五是评价体系永远没有终版,学生在不断成长、学校在不断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就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三)社会支持提供品质培养最佳助力
无论处在顺境或逆境,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都能带给我们温暖与力量,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构建好社会支持系统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尚不稳定,此时家庭作为孩子的坚实后盾是其他教育力量所无法比拟的,也是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根基。遇到问题时,小学生无非是不会求助和不敢求助。“不会求助”是知识问题,可以通过学习解决。“不敢求助”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儿童安全感的最初来源就是亲子关系。家长给予孩子支持和陪伴,重要的不在事情的对错结果而在始终保持良性互动。有了积极、和谐的家庭土壤,孩子才会有拔节向上的力量。
2. 在良好的社交体验中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農村学生社交能力普遍较弱,“快乐的一天”职业体验、成长夏令营、温心孤儿院、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无疑增加社交体验有效渠道,在良好的互动中逐渐建立起与人交往的信心,打破农村的社交局限。广泛开展“亲子沟通有妙招”“朋辈关系处理技巧”“你社恐了吗”等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若是当前的人际网络不足以提供良好支持的时候,我们可以参加一些其他的社交活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3. 在温暖的家校关系中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家校关系是学生归属感获得的重要渠道,有了归属感,学生才愿意与所在的集体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作为教师,要积极关注和接纳学生,营造有归属感的班级和学校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平台与家庭互动,推送家教锦囊、亲子故事,给家长和学生罗列书单、影单,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论坛,社会组织进校园开展关爱活动、知识讲座,让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突破校园围墙之隔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另外,学校应广泛宣传求助渠道,让学生懂得正确的应对方式,在必要时能够向专业人士求助。最重要的是利用现有的人际关系资源寻求社会支持,也能反馈社会,向外输出社会支持。
(四)校园文化孕育品质培养美好温床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域,具有先进性和动态发展性的校园文化势必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张佳坊学校为例,校园文化广场上“竹林七贤”壁画和吉祥物“竹节节”,错落在绿化带上的“七德石刻”让学生在与环境互动中学会思考、挂在竹枝上的“积极心愿卡”在召唤学生奋发向上。进入学校大门就会感受到学校氛围,受到强烈的心理暗示,每一天振奋起积极力量。校园广播站开辟“心灵之声”栏目,内容主要包括普心理知识、育积极品质、听宁静之音、解青春之惑四个板块,心理板报、手抄报每月更新,作为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窗口。美术室、竹工艺室中展示学生的竹书画、竹工艺品等。同时,打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包括班名、班训、班文化墙、班级公约甚至激励机制,所有的设计都由学生全面参与,既温馨又能凸显主题和集体智慧,发挥着群体制约效应。一个富有意蕴的校园,就是一张孕育和诞生美好梦想和未来的温床。让学生站在校园文化最中央,做校园里真正的主人。学生深切感受文化,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上更加自觉,在生活上更加自信。
积极心理品质对学生学习品质、道德养成、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养成绝非一蹴而就,更不是心理老师的个体力量,全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条件和文化氛围,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保障。从目前国内外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中看,鲜有针对单一品质培养的深入研究,也缺乏衡量积极心理品质的统一标准,这是今后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董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幸福感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21(02).
[2]曾盼盼.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1(01).
[3]张婕,蒋冰怡,赵娅含,杨偲琪.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实践与研究[J].教育观察,2021(39).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1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1PTYB092)的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