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2023-06-19 12:55万成燕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互联网+德育

万成燕

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互联网+”背景下,要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德育工作不能达到如期效果,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德育工作的完善,是小学班主任应积极探究的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对德育观念的认识不够

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不亚于成人,在互联网世界没有年龄的限制,网络世界的自由与公平很容易吸引小学生,使小学生的意识逐渐偏离日常生活实际。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学方面轻视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难以对新环境下的德育观念有足够认识。很多教师认为德育工作的创新就是德育工作方法的改进,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批评指正,以及让学生自我反思。但是“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生世界观的来源不再是单纯地依靠班主任,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班主任要积极调整德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二)德育内容过于单一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养成学生辨析是非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道德认识。但是当前很多小学校的德育工作仅有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及有关道德的思考能力都有缺失,学生缺乏在实践中分析道德认识的经验,导致德育工作与实际生活脱节。当代小学生处于互联网高度活跃的环境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低俗内容,需要学生自己进行道德评判。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仅依靠学过的道德知识是无法对一些诱惑力强的信息进行辨别的,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要对德育内容适当延伸,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评判道德的能力。

(三)没有将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把双刃剑,对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德育工作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必须确立相应的思想意识、理念,重视德育的信息化建设。变形式呆板单一为“视、听、形、声”相结合的德育课教学方式,具有开放、交互、生动的优点。有的班主任还是单一的说教、依靠传统的“粉笔、黑板”,没有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这就迫切要求转变思想,将信息技术融入德育之中,探索更适合当代学生成长的新的德育模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针对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我们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培养小学班主任的新型德育观念

传统小学德育观念是建立在教师的绝对威严上,以命令式口吻要求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查找不足、自我反思;当代小学生处于互联网萦绕的环境中,自我意识、自尊心强度较以往学生都有了明显提高,这种上下级式的德育方式能够轻易激起学生的反对,从心理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产生抗拒,这也是很多教师口中不听话、不服管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级教育部门要及时培养班主任的新型德育观念,以便德育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中的深入开展。

为促进德育工作的完善,小学班主任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师生意识。要想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只有在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不再抗拒老师,学生才能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所传授的德育内容,德育工作才能够有效开展,这也符合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推动德育工作创新发展

小学班主任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充实自己的互联网技术与资源,切实感受小学生的生活环境,针对性开展德育工作,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建立新型德育观念,助力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升。

1.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们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成才之路。以前学生有些内心话和老师当面说不出口,现在可以借助网络师生进行互动交流。为了快捷准确地了解家长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们不再需要将家长一一找来,我们使用了问卷星进行调查,然后归类总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一些班级资料的整理,我们使用了小管家、统计派这些小程序辅助管理。大大提升了班级德育工作的效率,能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德育工作的调整。借助了信息技术,德育工作得到了减负增效。

2.创建网络共享平台,教学效果“润物细无声”

融合线下线上教学的各自优势。如假期布置了“争做班级劳动达人”这一任务,那我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呢?首先通过班级微信群布置了每人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并拍下视频留作大家的学习材料。同学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拍了大量的视频,而且很多学生还制作了抖音。这些作品,劳动的动作虽然没有大人做得那么娴熟,但认真的样子是真的好看。我将做得好的发在班级群,同学们在这些先锋的带领下,纷纷效仿,获得了成功体验。有“番茄炒蛋”“水煮肉片”“干锅花菜”……同时他们的劳动感悟作品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获得了真切的勞动感受,并有效地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利用了网络平台,做到了让孩子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在互联网氛围中扩大德育教学的内容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特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互联网+”时代,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整合网络资源,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传统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仅有德育知识的讲授,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德育认识,导致德育工作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形同虚设。要想使小学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扩大德育教学的内容很有必要。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小学班主任要充分熟悉网络资源,积极更新互联网下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

1.依托专题学习网站,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网站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在对五年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我借助课本上的课文教学《颐和园》,更借助了“颐和园网站”。学生在网站里查找到颐和园的各种资料和图片,了解颐和园的过去和现状并试着了解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他们俨然成为小小历史学家、小小旅行家、小小鉴赏家、小小研究家。然后要求他们各自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有人完成的是颐和园建园前后的历史,有人搜集到的是关于颐和园的诗词歌赋,有的是绘制的游览路线图,有的介绍了其中的几处景点……学生利用专题网站积极地开展研究学习,整个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和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获得了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无形中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是教学方式的突破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

2.正视信息技术带来的缺点,扬长避短

信息技术融入德育工作后带来了很多变化。好处是节省了教学时间,拥有了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教育学生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缺点是学生模仿性很强,容易学会各类网络语言,必须要引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题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更为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交流和探讨问题、展示自我学习成果提供了舞台。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有机整合,不再是单一的说教。

那么学习网站的作用和优点有很多,学生是不是可以任意地使用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好多人的作业是一样的,究其原因,使用了“作业帮”。那这一学习网站就没有起到最佳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作业帮”呢?首先要跟学生讲清“作业帮”的好处,能让老师和家长快速地核对答案,学生如果遇到不会的,可借助它的解题思路自学,直到弄懂为止。可很多不自觉的孩子还是违背了初衷。有时一点都不思考,全盘照抄,原本一个想帮助大家提升成绩的网站竟然害了学生们。基于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和家长开了个腾讯专题会议“如何正确使用作业帮”,让家长认识抄作业的危害,认识不正确使用网络的后果。如果实在不会的题,看会了以后手机还给父母再认真做。如果做出来了说明对题目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不会的话第二天请教老师,一定不能敷衍了事。所以使用信息技术,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鼎力相助。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可以采取渗透式教学方式,将学生自身及他人的经历渗透在德育知识的认识中,让学生在实际经验中养成正确的观念。例如,发现其他同学有不良行为时及时举报会得到嘉奖,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底线与行为准则规范。为了强化学生认识到这一行为的严重后果,在网上找到了很多这类的视频故事《小偷的故事》《警察叔叔捉小偷》《小偷偷钱》等,通过对学生视觉的一次次冲击,图文声情并茂,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调动了学生对这一行为的认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四)借助互联网搭建共同学习平台

当前,各种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对个人学习与生活有重要意义。大家都可从传媒中获取有意义的知识,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喜马拉雅”“语音学习系统”“学习强国”“语文一点通”。平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聊生活中的新技术,聊到他们了解哪些可以制作短视频的App,他们关注哪些公众号,喜欢哪些电子产品……原以为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应该是差不多了,其实他们连B站也很熟悉。最后只能引导他们——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得以不变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去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各种网络交流工具已经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能让家长、孩子、老师三方沟通随时随地。疫情隔离期间,如何让学生的居家学习不受影响呢?我们利用了钉钉、希沃、腾讯会议这些工具,开展了线上课堂教学。如何让线上课堂教学保质保量呢?教师要与学生分析一下当前的教育形势,引领学生在居家期间自律。开展线上家长会议,和家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协助管理学生的居家学习。这些工具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参与率,还能进行问答、作业批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信息技术运用,实现信息技术与班级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深度融合的可能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解决德育问题。学生德育活动丰富多彩,丰富着德育的内涵。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班主任必须依据教學目标,优化媒体,科学设计教案。课堂能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各项知识都巧妙地融进学生的心目中。

我们运用互联网技术深化了评价改革,创新了评价方式,完善了学生的综合评价体制,由统一化标准向多元化评价转变,提高了学生成才的积极性。“班级优化大师”这一APP的落地,既可以布置作业检查作业,包括朗读,能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主要是它强大的育人功能,有加分机制,对于学生的任何好的表现都能加分,并进行累积,促进了学生争优的良性竞争。运用了这一APP后,学生个个表现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上课踊跃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各项活动抢着参加……这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了班级德育管理带来的变化。

(二)深度融合的途径

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都可构建互动交流的德育环境。学贵在疑。学生的情绪处于新奇渴望的状态,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涌入了生活中,让所有人都迅速、大量地接触到种类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将新的信息技术和德育工作进行融合,让德育工作更加有效,能够深入到学生心目中。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一些课文时,我会善于运用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准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育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经常开展网上专题活动,如“清明节网上祭英烈”“致敬英雄”“让红领巾更加鲜艳”……通过城域网向全校学生在教室进行心理、法制、平安等讲座,不用站在操场,纪律得不到控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答题,播放爱国影片。班队课的形式多样,在德育和信息技术融合的路上,探索、应用、检验、完善。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发展及世界观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小学班主任要树立新型德育观念,扩大德育教学的内容,将培养学生的德育认识及实践能力作为首要德育目标,才能使德育工作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互联网+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