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民 潘颖
【摘 要】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架以帮助其建构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在生活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能帮助识字困难的智障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提高识字成效。具体实施中,可从课前评估以确定教学起点、搭建支架以突破教学难点、评估效果并逐步撤除支架3个环节入手。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生活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64
识字教学是生活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智障学生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架以帮助其建构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在生活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能帮助识字困难的智障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提高识字成效。本文将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三年级下册《爱护牙齿》一课为例,探讨支架式教学在生活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评估,确定识字起点
智力障碍学生一般具有感知觉统合障碍,视觉分辨存在问题,很难分清两个相近的字;视觉记忆时间短,再认困难;空间知觉存在问题,每个笔画认读或书写是正确的,可是组合笔画困难。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首先要做好评估,再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其提供个别化支持,帮助他们认识汉字。
面对复杂的学情,教师在《爱护牙齿》一课教学开始的前两天,利用微信小程序制作关于课文的问卷调查,通过班级微信群让家长辅助学生填写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教师明确大部分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对于《爱护牙齿》课文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识字方面,学生对“牙”“心”“齿”“开”等字的认识情况不佳。因此,确定了帮助学生掌握发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等教学目标。
二、搭建支架,突破识字难点
根据学生对课文中生字的掌握情况,教师提供适合的支架,帮助学生突破字音、字形和字义等难点。
其一,提供口型、舌位模仿支架,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发清字音需要大脑和口唇舌部多条神经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对于存在身心障碍的智障学生来说较为困难。提供夸张的口部示范,能帮助智障学生突破这一难关。《爱护牙齿》一课要求学生掌握4个生字“牙”“心”“齿”“开”,其中“心”是前鼻音、“齿”是翘舌音,学生学习时存在发音不准确现象。对此,教师提供口部模仿支架,辅助学生学习。如,在教学“齿”时,教师张大嘴巴,示范舌头翘起的状态,鼓励学生模仿,必要时使用口部矫正器,帮助学生准确发音。
其二,提供媒介支架,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智障学生学習汉字就像观看图画一样,很难分清字体结构。因此,生活语文教师实施识字教学时应根据学情提供媒介支架,包括实物、图片、视频材料等。如,对于障碍程度最重的C组学生,让其通过实物学习字词,能听到词语找出实物即可;对于障碍程度中等的B组学生,提供图片支架进行辅助,帮助学生将字词与图片建立链接;对于障碍程度最轻的A组学生,让其借助图片理解和识记,最后撤除图片支架,学会词语。此外,一些象形字的视频,或者表现字体演变过程的视频,都可以成为智障学生学习汉字的支架。如,在《爱护牙齿》这一课教学“牙”时,可出示图1,让智障学生借助形象直观的图片记住“牙”这个生字。
其三,提供词语支架,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生活语文课堂上,往往只教授两三个词语,看似很简单,但智障学生掌握起来依旧较为困难。对此,教授汉字时,可以组一个常见的词语,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具化汉字意思,辅助学生识记。如在《爱护牙齿》这一课教学“杯”字时,告诉他们“左边‘木,右边‘不,合在一起读作‘杯”。在这里将学生学过的“木”和“不”进行了链接,并组词“水杯”“杯子”等,为“杯”字的学习搭建了支架,使学生能较容易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识字也就相对简单了。
三、评估效果,逐步撤除支架
每一个智障学生都有其特殊性,评价标准也应该是个别化的。依据智障学生的障碍程度,教师出示一些识字练习,评估学生识字效果。一是图文配对。让C组学生听着生字词发音,找出对应的实物;让B组学生看图找出对应的生字词卡;让A组学生根据教师的发音找到生字词卡。二是分辨相近字字形的练习。由于智力障碍学生观察不够细致,教师可准备多组相近字,让学生分辨,引导学生从细节观察并掌握生字的字形结构。三是评估字词的运用。如,要求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能认读,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能够指认字词或书写,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运用生字组词、造句等。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在学生掌握相关生字后,就可以逐步撤除支架。但撤除的程度和进度都要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如,有些智障学生始终要借助外部支持才能记住生字,那么支架可以保持,但支架的内容可以简化,支架的频次可以逐渐减少。总之,无论是提供支架,还是撤除支架,都要基于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