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运动训练探索

2023-06-12 18:52胡桥边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高中体育新课程

胡桥边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推动了高中教育进入全新的阶段,社会各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核心素养培养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体育课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并完成体育锻炼的主要渠道,学生在体育课堂能够获得身心的放松、激发运动兴趣并提升运动核心素养,这对于学习任務繁重且心理压力极大的高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积极应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参与运动训练,增强学生的运动训练意识与信心,使运动训练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推动高中体育育人计划的顺利实现。此次研究围绕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运动训练展开探索分析,期待能够为高中体育教育发展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运动训练

1 研究背景

体育运动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运动锻炼为主的行为方式,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在具体活动中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而对参与者的身体、心理及情感产生不同的影响。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且压力较大,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集中于体育课堂和课间操时段,整体运动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指导学生展开深度练习,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效率和质量。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与竞技比赛的体育训练在功能、特点、作用等方面各具优势,教师在教育中需要有效传递体育知识并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利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逐渐达到最终成长目标。在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的新时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在运动训练中逐渐释放压力并全面提升个人能力。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持续优化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挑战自我并突破自我,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围绕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展开分析能够发现,新课改下体育课程的目标和要求都发生了改变,运动训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这将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考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使运动训练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

2 体育运动训练概念及现状分析

体育运动训练是为了达到预先设定的运动目标及运动任务而形成的有效运动方式。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开展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进而完成体育锻炼目标,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原则,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受到高度重视。如何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成了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长期以来,高中体育教师对运动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教师盲目增加训练强度,最终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而且还导致学生失去运动训练热情,最终偏离了运动训练的初衷。

高中体育教学涉及大量的教学项目,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而组织了各种类型的比赛,期待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竞技状态,甚至用比赛替代了运动训练,这种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可能导致学生受到运动损伤。当前大部分高中将教学重点聚焦于文化课上,未能在体育运动训练方面投入足够的经费和精力,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因此而面临着诸多压力及阻力。高中体育运动训练对学生的运动兴趣、体力耐力、运动强度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很多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学生的个体表现差异较为明显,专业化的课堂教学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都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阻碍。新课程对高中体育运动训练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现阶段的教学与训练现状距离达到这一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体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起科学而高效的体育运动训练模式。

3 高中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分析

3.1 合理过渡原则

高中体育运动训练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入手展开深度分析,从而有效推动学生专业技能和运动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包括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在内的活动体验,充分体现体育运动训练的魅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运动训练环节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高中体育课堂的运动训练需要同时涵盖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规范动作及运动要点,进而提高运动的专业水平。基础训练向专业训练的逐步过渡能够使运动训练更具价值,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并实现不断成长。

3.2 科学训练原则

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重点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态,坚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指导和帮助学生,使得体育训练的效果能够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进。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部分学生的身体偏胖,他们在奔跑时很容易出现呼吸不均匀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调整运动量、掌握科学的呼吸方式、缩短单次运动时间等,这些措施均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又如部分学生在常规运动训练中往往未能选择有效的保护动作,在激烈的对抗下无法保障自身安全,教师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相互帮助,避免运动损伤,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将因此被拉近。教师用温和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消除抵触情绪,凸显体育训练的集体性特征,这些有趣的活动充满了吸引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3 基本训练与专业训练融合原则

体育运动训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运动规律和训练要求,基本训练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部运动展开的训练,而专业训练则是面向某种运动展开的训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基本训练与专业训练融合原则就是在具体训练中运用较为简单的训练动作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强化和巩固运动基础,再通过专业化训练改善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改进认知,逐渐提升运动训练的针对性并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

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运动训练的策略选择

4.1 关注学生需求,提升训练实效

高中阶段学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这个时期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确保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逐渐将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体育教育面向所有学生,而教学难度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确保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以往高中体育运动训练的整体效率偏低且质量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所有学生都在接受统一的教学和指导,按照固定模式参与整齐划一的训练,学生的运动__兴趣不高,训练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教育现状,切实满足学生的整体需求,教师需要逐渐消除传統教学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全面提升体育训练的实效性,确保体育运动训练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训练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更加适合的运动训练方案,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学生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成长与进步。

4.2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激活训练热情

高中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与学习,实现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在参与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特别是竞技类训练项目更能够增强学生的竞技意识,激励学生在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意识。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身心需求,根据不同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内容,特别要关注到部分不喜欢运动的学生的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他们不喜欢运动的根本原因,进而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逐渐提高学生对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训练,鼓励学生将某一种或某几种运动发展为自己的终身体育爱好。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项目,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学生展现出极强的运动热情和运动积极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各种运动训练方法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被逐渐激发,身体和心理都将保持更好的状态,进而有助于文化课的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4.3 剖析学生特征,丰富运动训练形式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课程拥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学生参与体育训练需要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喜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基础训练入手逐渐提升训练难度,针对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快速而高效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运动知识与运动方法。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能够在运动训练中发挥更加突出的效果,对学生的状态产生显著影响,有利于提升整体训练效率和质量。高中阶段学生将面临高考的考验,整体学习压力较大,缺少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训练需要为高中学生提供保障和支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以及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安排更加合理的训练任务。教师需要注意控制训练量,既要满足训练要求又要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学生可以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获得身体与心理的锻炼。学生深度参与运动训练可以发展运动兴趣,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特别是能够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形成更好的理解与认识。

4.4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完善教学设施

体育运动训练能否顺利实施,与体育教师的关系非常紧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特别需要发展个人的专业水平,学校方面则要统筹规划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使教师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给予学生规范而科学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体育基础,展开互动教学,在学生选择的项目中展开分层教学,使学生既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训练项目,又能够在现有基础水平上取得长足进步,这将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运动兴趣,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体育运动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需要合适的专业场地,学校方面必须要加大基础场地和运动设施建设,每个学校都应该根据本校情况合理分配资源,配备更加适合本校情况的运动设施,确保学生能够在更好的条件下参与运动和训练。

5 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运动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师需要重视高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持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度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体育运动训练改革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加快文化课程的开展和实施,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根本性提高,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泽, 闫龙超. 体能训练与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对接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 田径,2022(12):41,44.

[2] 刘传镇, 魏宜海. 高中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 田径,2022(9):53-55.

[3] 杨刚.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存在的问题探索[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9):242-244.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高中体育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在篮球运动中是否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