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群文”之力,习“阅读”之法

2023-06-10 11:45胡盼
求知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古文群文群文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那么,如何理解文化自信呢?事实上,它是指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文化,并且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在当前的教育教學背景下,小古文群文阅读的出现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信念感,引导学生大力发扬中华文化。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古文群文阅读的“文”之选择、“群”之整合和“阅读”之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胡盼(1993—),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

说到小古文,就不得不提到朱文君老师。她是小古文课程的创建者,认为“小古文是让小学生在最适合的时间里获得最适合的营养”。毋庸置疑,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选择合适的文言文,学生阅读符合身心发展的文言文,对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文言文知识之博大精深,辞章之精彩绝伦,内涵之包罗万象,对于小学生提升文言文语感,打好文言文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古文群文阅读这样将多文本整合的阅读方法能打破课内与课外、古代与现代的界限,弥补现阶段小学生阅读文言文少、阅读层次浅的不足,还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文言文基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乐意接受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陶冶。

一、立足学生,选择合适的文本

“文”作为一系列小古文中的单个文本,是学习的基础阅读单元,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小古文,以促进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一)紧扣“童”字,贴近儿童

小古文的“小”,一方面是指其短小精悍,另一方面是指其阅读主体“小”,即小古文是专属于儿童的阅读材料。因此,在挑选小古文时,教师应始终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选择那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易于儿童理解和感悟的小古文;而那些晦涩难懂、篇幅过长且超出儿童认知范围的文章则需要摒弃,这些文本很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小古文的积极性。

(二)彰显“趣”字,激发兴趣

文言文是一种定型化、多文体的书面语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异,在词汇、语法上有所不同。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小古文时因为缺乏了解,出现畏难、抵触的情绪。因此,小古文“群文”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具有趣味性,具体而言,就是要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应以文本之“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作为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将带领学生走进小古文,了解小古文,最后使学生爱上小古文。

(三)突出“思”字,发展提升

小古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含义深刻,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小古文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描写山川四季的,有关于古代圣贤语录的,还有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等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文本时不但要关注小古文的措辞,更要关注其思想,要选用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小古文,让学生在思辨中形成美好品格。

二、集思广益,促进群文的整合

“群”的整合建构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围绕相同的议题。具体体现为入选的小古文需有可供师生讨论、思考的话题,如小古文的主题、文体与形式等。

(一)“古今”对照,加深理解

被编入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小古文,如《精卫填海》《铁杵成针》《两小儿辩日》《自相矛盾》等,都有与之相对的白话文小故事。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把白话文与古文结合,让学生对照阅读,以在加深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的同时,还使其体会到文言文古今意义、语序的不同,以及文言文语句精练的特点。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理解“女娃游于东海”的意思,它与白话文语序不同,而且语言更加精简,学生在古今对照中可以深入体会二者的差异。

(二)“主题”融通,把握主旨

部编版教材有一大特色,即每个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那么每一篇入选的小古文自然符合所在单元的主题。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与之相同或相近主题的小古文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群文”,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把握得更加深刻与准确。例如,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所在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德”,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司马光》一文的基础上,引入《孔融让梨》 和《曹冲称象》进行群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古代的“智慧少年”形象。

(三)“文体”关联,培养意识

小古文体裁多样,有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时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在教学前,教师可根据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小古文的体裁,搜集相同的文体进行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使学生对同一文体形成更深刻的主观感受。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时,教师可将其与《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等寓言小古文进行整合,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类文章“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

三、“对症下药”,精选阅读的方法

(一)文白对比,感受文言之美

其实,我们可以找到与语文课文中的白话文故事有关的小古文,让学生将小古文与白话文对照阅读,使学生发现其中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从而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而成。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找来原文的相关片段在课件上呈现。课堂上,教师标红原文中的某些句子,让学生思考后在课文中找出与之对应的语句,最后将白话文和古文进行对比阅读。

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虽然有阅读小古文的基础,但最初接触这样的阅读方式时,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合理降低教学难度,如每次只出示一到两句古文,让学生对照着边读边体会。这样,学生在文白对比读中会更加深刻、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小古文的短小精妙、寓意丰富。而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以多种阅读方法交替读,体会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同样,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田忌赛马》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文白对比的方法。这篇课文同样选自《史记》,改编自《孙子吴起列传》。课堂上,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文白对比读的经验,教师可以稍加难度,直接给出原文,让学生自行寻找“孙子曰”对应的两句白话文,使其进行文白对比阅读,深入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像这样从白话文到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其实是在为学习文言文构建支架,让学生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习得文言知识,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同一主题,拓宽文言视野

事实上,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课本中小古文的数量屈指可数。而在部编版教材“1+X”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选择与课内小古文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整合教学,能增加学生的小古文阅读量,使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从对“言”的感知走向对“文”的整体把握。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古文,发挥其教学价值。

如,针对小学中年段学生,教师可结合所学的成语故事等组合文章,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时,教师可以根据这篇小古文的寓意,以“勤奋好学”为主题,选择《怀素写字》《推敲》《欧阳苦读》等小古文,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而针对小学高年段学生,教师则可以根据课文的单元主题来为其选择阅读素材。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书戴嵩画牛》后,教师以“小故事里的大智慧”为核心主题,选择《晏子使楚》《塞翁失马》《扁鹊见蔡桓公》等小古文,指引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哲理。

【教学片段】

师:通过对《囊萤夜读》《怀素写字》《推敲》《欧阳苦读》这四篇小古文的阅读,你从四个主人公的勤奋中学到了什么?

生1:怀素用芭蕉叶、盘、木板代替纸来练习书法,可见,只要心中想着学习,总能找到好方法。

生2:正因贾岛随时随地都在推敲字词,他的勤奋才能被韩愈看见,从而遇到了他一生的“伯乐”。

生3:欧阳修从小“多诵古人篇章”“借书而读之,因而抄录”,才能“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由此可见,每件事都是有因果关系的,种了“因”,才能收获“果”。

生4:从大家的发言中,我留意到,四个主人公所表现的勤奋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因此都取得了好的结果。

生5:四篇小古文都只记录了主人公的一件事情,但我觉得,他们的勤奋,绝不仅仅是文章中所呈现的那么一点。

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的认知正从课内走向课外。多篇小古文有多个人物形象,可以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明白,勤奋好学应该体现在多方面,而非一方面。这样的课堂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课堂,是使学生积极生长的课堂,更是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课堂。

小古文群文阅读旨在通过相同主题的多篇小古文,指导学生打开学习思路。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课内外小古文的整合联结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可能发展的认知水平,能呈现“跳一跳,摘个桃”的课堂效果,达到推动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目标。

(三)举一反三,优化学习模式

小古文群文阅读需要聚焦一个或几个主题选择并有机整合一组小古文,以让师生进行共同阅读和集体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多文本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打破原有的认知束缚,从而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并能够进行迁移学习。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是学生在小学课堂中第一次正式接触的小古文,文章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紧凑完整。在学习时,学生可以借助书本下方的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乐于助人。教师可以“智慧少年”为教学主题,引入《孔融让梨》《王戎不取道旁李》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自主学习新的小古文,通過观察、思考、探究,在新旧知识的对照中培养学习迁移能力。

【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司马光》这篇课文,谁能用文中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呢?

生:不难发现,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经过是“光持石击瓮”,结果是“水迸,儿得活”。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思路清晰,我们可以尝试着画一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使知识逻辑一目了然,激发了学生挑战新知识的勇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接下来分层推进教学,即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孔融让梨》《王戎不取道旁李》,读通、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方法,梳理出故事的发展顺序,画一画每个故事的思维导图;最后,把三个故事的思维导图放在一起观察、思考。这种立足文本又跳出文本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

教师以一篇带动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紧扣小古文的共同特质举一反三,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试着运用所习得的学习方法去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勇敢表达,适时总结。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教得从容不迫,学生学得游刃有余,教学目标的达成率高。

总之,小古文的学习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适应,推行小古文群文阅读课堂模式势在必行,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并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管华.基于主题学习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1):44-46.

朱文君.小学生小古文100课:10周年彩绘版[M].济南:济南出版社,2022.

司马迁.史记:全6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小古文群文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多维诵读有效感知与积累小古文探究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对小古文教学的探索
小古文,打亮学生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