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家校社合作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2023-06-08 22:51刘淼
幸福家庭 2023年3期
关键词:培智家校评估

刘淼

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沃土,而社会教育能优化学生成长的人文环境。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家长与社会的充分参与。培智学校要秉承融合教育和协同理念,围绕特殊儿童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这一核心问题,以家长和教师为双主体,整合家庭和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家校社合作育人体系。基于此,笔者所在的长春市二道区育行特殊教育学校以“生活即教育,培育特殊儿童成为融入社会的行为能力人”为办学理念,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融合实践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多样而有效的支持,以期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下面,笔者对长春市二道区育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一、开展家校社常态化评估,掌握家庭情况

培智学校需要对特殊儿童进行系统管理,构建特殊儿童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以保证培智学校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帮助特殊儿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集中评估

培智学校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合特殊儿童的评估量表,对适龄特殊儿童进行入学评估。在此过程中,培智学校可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相关教师为组员的评估小组,并专门召开评估会议,组织特殊教育专家制订评估方案,以感知觉评估、粗大动作评估、精细动作评估等六个领域为评估内容,让相关人员在综合评定区内对参与评估的特殊儿童进行测评。

(二)建立学生档案

培智学校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建立特殊儿童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如健康情况、家庭信息等,以方便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情况,为教师后续开展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助力。

(三)个别化教育计划评估

培智学校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落实特殊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并制作相应的评估手册。手册内容应包括感知觉评估、粗大动作评估、精细动作评估、语言与沟通能力评估、生活自理评估、认知能力评估等。培智学校应采用统一的测评标准对特殊儿童进行测评,以保障评估和实施有依据,具有导向性、严谨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联系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课程和家长反馈,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手册,内容包括特殊儿童简介、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反馈表等,以确保特殊儿童能够接受系统化的教育。此外,教师应积极开展家校共育,与家长进行深度合作,以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

(四)家长态度与需求评估

特殊儿童的类型和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了解家长的态度与需求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谈话的方式,全面了解并评估特殊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需求,并帮助家长解决其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以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五)定期评估

教师可以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运用相应的评估量表对特殊儿童进行定期评估,以客观了解特殊兒童的现状,及时发现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并适时调整训练目标,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同时,教师开展定期评估也能让家长发现孩子的进步,强化家长坚持家庭教育的信心和动力。

二、提供家校社多元化教育指导与针对性训练,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水平

(一)提供多元化教育指导

1.教学指导。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长在教育中的参与度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情况,而特殊儿童需要长期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因此,教师要与家长联手,合力开展教育,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良性沟通,让家长了解特殊儿童在校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辅助学生学习。教师也可以提出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良情绪或行为问题,与家长商讨有效的应对方法,或者向家长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为障碍程度较深的特殊儿童适当安排打扫卫生等生活自理方面的学习内容,为障碍程度较浅的特殊儿童增加识字、阅读、计算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关注学习内容的适合程度、特殊儿童实际的完成程度、特殊儿童的需求、家长的心理诉求等,深入了解特殊儿童在家的学习情况。

2.康复辅导。康复训练应以特殊儿童的发展为根本,满足其个性化的康复需求。教师应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为特殊儿童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家庭教育是康复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康复课程有言语训练、认知训练、蒙氏游戏、感统训练等适用于家庭康复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训练和干预方法,方便家长针对孩子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训练,以促进特殊儿童的长远发展。

3.亲子阅读活动。阅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教师要重视发挥特殊儿童“读”的功能,让特殊儿童熟读成诵,建立口语表达自信。亲子阅读的过程能够增加亲子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背古诗、读儿歌、阅读绘本故事等,帮助孩子发展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除了阅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对孩子进行日常起居、家务方面的训练,提高其感知觉能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提供针对性训练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段特殊儿童的能力和需求,开展针对性训练,以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培养特殊儿童健康乐观的心态,让他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和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例如:对于低年级特殊儿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学科并举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物品、识别词语、辨析图片、学习礼貌用语;对于中年级特殊儿童,教师可以选择稍高难度的学习内容,引导他们认识货币、学习计算、尝试物品分类、练习沟通与表达;对于高年级特殊儿童,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会按需选购物品,如开展“我去超市购物”活动,帮助特殊儿童掌握完整的购物流程。

三、形成家校社良好互动的机制,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培智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以讲座、沙龙的形式开展亲子课程,加强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形成家校社良好互动机制,以唤醒家长对特殊教育的注意,提高家长的参与感,同时为家长提供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以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和康复训练,从而不断丰富融合教育的内涵,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师可以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并支持学校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特殊儿童的学习状况和行为表现,認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家校共育。

四、开展线上家校社协作工作,实现家校共育

(一)实现家校互助

家庭教育是康复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家长开展线上交流、沟通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让家长了解特殊儿童在学科学习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表现,促使家长主动配合,以达到有效巩固教学成果和拓展教学内容的目的。

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线上沟通渠道,随时分享优秀的教育干预经验,拓宽彼此的教育思路,发现彼此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教育方式,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实现家校互助、共同提高的教育目标。

(二)开展线上心理疏导

做好特殊儿童的心理疏导极为重要。相比线下,特殊儿童在线上沟通中更能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教师可以及时开展线上心理疏导,与特殊儿童谈心,给予其慰藉,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三)开展线上多元评价

教师要积极开展线上多元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特殊儿童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以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特殊儿童弥补不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开展线上教学评价时,教师既要坚持“康教结合”,又要坚持“普特融合”,同时要兼顾特殊儿童的发展规律,坚持开展多元评价,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助力他们快乐成长。

(四)分享线上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汇聚各类在线康复课程资源,为特殊儿童在家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以保证特殊儿童的学习与康复“不断档”。教师可以利用公众号收集相关资源,并将其分享到班级群,鼓励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内容进行学习。

五、开展家校社融合的实践活动,促进特殊儿童融入社会

(一)开展互助活动

培智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爱心捐赠”互助活动,为贫困家庭送温暖,也为社会层面更好地了解特殊儿童提供支持。同时,这样的活动可以让特殊儿童了解到他们不仅受到家庭、学校的关爱,还受到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关注,从而始终保持乐观心态。

(二)开展融合活动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培智学校可以联系社会层面,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想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社会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培智学校要注重宣传,开展相关的活动,让人们对特殊教育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构建和谐的环境。

此外,培智学校可以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邀请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学生到校接受专业训练,实现“普特互通”,还可以与普通小学结成伙伴学校,共同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为特殊儿童融入社会创建良好的环境。

结语

除上述内容外,培智学校要想建立家校社合作育人体系,还需要政府支持。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并落实家校社合作育人的相应法规、制度,从法律上保障培智学校的家校社合作育人体系,使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的衔接更加紧密,使特殊儿童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为特殊儿童融入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长春市二道区育行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培智家校评估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