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步荣 薛永娟
摘 要:江苏南通高三语文模考试题一向备受关注,究其原因是命题聚焦立德树人、加强文化渗透、坚持发展为先、注重能力立意、追求依文设题;围绕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基本导向,切实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考查要求;试题设计讲求科学、情境创设观照合理、教考衔接强调紧密、评价方式侧重开放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高考;试题命制;立德树人
自进入全国新高考阵营以来,江苏省南通市的语文模考命题致力于素养测评,充分凸显育人功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命题组准确把握全国新高考命题的趋势,在语料选择、题目设置、能力层级、考查方向等维度潜心研究,注重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务求使试题命制符合国家选才、育人的双重标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贡献力量。
一、 命题指向
近两年,南通语文模考以2021年“八省”模拟演练试题和新高考Ⅰ卷的试题为命题参照,严格按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倡导的高考试题“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要求,通过所选材料和所设试题,关涉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新时代人才选拔的新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 融通学科特质,聚焦立德树人
南通语文模考试题文本选择紧扣学科特点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命题者力图通过文本丰富的内在意蕴引导考生树立“报效国家”“建设国家”“身处逆境仍不忘国际”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如作文,2021年二模作文材料锁定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材料共两段。第一段由面到点列举了中国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覆盖各个领域。第二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了中国成就与我们的距离和对我们的重要影响,中国成就是我们安定美好生活的源泉;第二层次阐述了对中国成就的应有态度,我们不仅要做见证者、享受者,还要做参与者、推动者,为中国的美好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启发考生思考当前形势下“00后”青年一代应怎样看待中国成就,青年一代应以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参与、推动中国成就的未来发展,彰显了教育考试的引领作用和社会教化功能。
(二) 对接国家意志,加强文化渗透
南通语文模考试题命制关注国家顶层设计,视野开阔,理念前瞻;追求文本的经典性、表达的规范性、语言的典范性、考查的适切性,注重题材、体裁的合理分布。试题具有浓郁的经典气息与较高的文化品位,在提高考生课外阅读品位、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加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与渗透,能够感受到优秀文化在当下的魅力与活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文化自信。
如2021年二模试题,文化贯穿全卷,考生读题、做题的过程便是一次感知和传承文化之旅。全卷所用素材或语料的作者,包括东晋的裴松之、唐代的刘长卿、当代的汪曾祺以及近年来的著名记者,有时代跨度,有学科交叉,构成了一幅绚烂的文化画卷。同时,立足教学导向,通过考点设置和问题引导,揭示材料本身的語文教学内涵和意义,启发教师深度思考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
(三) 把握重点热点,坚持发展为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学生需要“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改革发展潮流”,要以充满关切的目光注视我们的国家,善于透过现象看到社会发展的本质。命题者在命题前,会对有意义的、热门的、内涵积极向上的,尤其是体现国家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时事热点进行搜寻和分类,精心选择符合考试命题主旨和试题规律的文本和素材。
如信息类阅读文本,2021年二模选择“脱贫攻坚”的热点材料,引导考生认识“脱贫攻坚”和“大数据”这一现代化手段的关系,理解大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参照、可视化分析和预测,而且可以拓展第三方评估扶贫数据来源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评估结果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撑,促进考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激发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向上的热情。
(四) 明确素养考查,注重能力立意
命题者命题时关注国家顶层设计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探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联系学科教学实际,注重能力立意,在全面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引导考生创新思考、独立思考。
如文言文阅读,在题目设计上量体裁衣,通过谋划考点精心设题,活化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为考生全面提高文言文素养搭建阶梯。2021年一模第13题,翻译要点涉及通假字、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2022年三模翻译句子第(2)题,“蹉跎”“颓败”迁移到今天的词义,并要求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调整变化,符合新高考对文言文翻译“语句通顺”这一层面的素养要求。
(五) 立足文本个性,追求依文设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近两年,南通语文模考试卷有效落实课程标准要义和《高考评价体系》精神,变考体裁共性为考文本个性,从根据考点出题转向依文设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如信息类阅读,2022年一模第5题:“王蒙的《夏山高隐图》表现出古代山水画的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试题需要学生整合材料二中关于山水画家的做法和山水画的特点,并结合《夏山高隐图》的表现来概括,没有答题模式可以套用。2022年二模第5题:“用人工智能来取代劳动力,在短暂的过渡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此题答案为开放型,根据答题角度,结合文本自圆其说即可,主观性、开放性强。
二、 基本原则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考查要求是立足素质教育应达成的内容表现与形式表现,是高考评价素质教育的基本维度。它既回答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中高考怎么考的问题,也回答了在高考这一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中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基于此,命题者在试题命制中切实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考查要求,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一) 基础性:落实学科基础知识
体现基础性的试题以生活或学习中所面临的或想象的最基本的问题情境作为任务创设,考查语文学科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衡量和评价考生对基本的语文学科概念、原则、技能和思维方式的掌握情况。
如南通语文模考试题中常见的“横线填词”题,考查学生特定语境中恰当运用词语的能力,既涉及词语含义的辨析,又涉及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充分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基本功。
文言文阅读题中的断句、文化常识等题,沿用高考题型,是对文言文基础性知识的考查。断句题,要求考生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判断语意,进而合理断句,检测的是学生文言句读的基本能力。常识题,往往选择文言文阅读中常見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相关词语,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 综合性:强化综合分析能力
体现综合性的试题以多项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复杂情境为载体,考查考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以此衡量和评价考生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系统整合能力和综合应用水平。
如南通语文模考试题中得分较低的诗歌鉴赏部分的选择题,便要求考生在比较分析中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因年代的久远、古今思维的差异,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试题选项涉及对诗歌内容的基本理解,引导考生准确解读诗歌,同时指向诗歌复杂的手法和情感,需要考生深入探究文本,对诗歌做全面的鉴赏,充分体现综合性。
(三) 应用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体现应用性的试题通过选取源于生活实际或学习探索实践的情境材料,创设复杂、开放、真实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衡量和评价考生对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情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
南通语文模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尤其注重应用性。
如2021年二模的22题,请学生根据材料每一段的文字情境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各写一句话,2022年三模的22题,请学生结合材料思考应该如何保护湿地,均要求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来梳理、概括文本内容,是日常生活中感悟、思考能力和学习过程中阅读、分析能力的迁移、应用的重要体现。
(四) 创新性:打破固有应试模式
体现创新性的试题包含情境、设问、考查角度三个方面的创新。情境的创新是指设置新颖或陌生的情境来考查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的创新主要是规避常见的设问方式,巧妙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角度的创新主要是通过新颖的视角切入,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和深广度。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是南通模考创新题频现的高地。如2021年二模第9题,以汪曾祺对自己创作文风的评价性语言为情境,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奇句”“古句”是如何“融奇崛于平淡”的,设问新颖、角度独特。2022年考前练习卷(四模)第4题,将人们对月球的传统审美认识和真实的月球表面情况进行对比,以此思考科学知识对人们重新认识月亮的作用。
三、 思考与突破
面对新高考,如何命制一份成熟、优质的语文模拟试卷,南通的命题者在实践中对以下问题展开深度思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突破。
(一) 试题设计讲求科学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命制,除了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没有错误外,还要讲求科学,这包括试题要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信度是说试题的设置具有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效度则强调试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试题失去信度和效度,则会失去检测评价功能。区分度反映了试题对考生学力素质的区分情况。由于高考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如果试题设置缺少区分度,过于容易或过难,就很难鉴别考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学识素养。
南通语文模考命题组设题时特别强调科学设问,注重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在设置题目时,命题组常遵循7∶2∶1的比例,力求让70%的学生能拿基础分,20%的学生能得中档分,10%的学生才能拿到高档分。
如2022年一模诗歌鉴赏第16题“诗歌颈联中的‘闲’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其答案为“①表现诗人为官清闲、怡情山水的闲适生活;②暗含诗人有突出才能却又无法施展的无奈;③蕴含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懂得进退取舍的心灵超越”。第一个答案绝大多数学生能答出,第二个答案只有部分学生答出,第三个答案只有极少数学生答出。第三个答案出自《陆游评传》,只有阅读或研究过陆游诗作的学生才能答出。此题设计就充分显示了试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既考查了基础,又考查了素养,真正把学生的学力区别开来,可谓一道好题。
(二) 情境创设观照合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特别强调试题设置要“创设合理情境”,要求考生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和探究性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和得出新答案。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情境化试题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何在设题中创设合理情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南通语文模考命题组在问题设计中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活动场域,创设合理的、真实的情境,把握情境创设的合理度。
如2022年南通三模信息类阅读试题选用了关于“基因编辑”的语料,第5题设问“2021年7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专家委员会发布《人类基因组编辑管治框架》和《人类基因组编辑建议》,首次提出了将人类基因组编辑作为公共卫生工具的全球建议。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给该委员会提出三条参考意见”。这个情境就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两则材料,给该委员会提出三条参考意见,包含了“背景、任务、问题、目的”情境化试题构成的四个要素,实现了“静态—动态”“观点—现象”的转换,具有合理性。该试题的答案为:维护人的尊严,坚守人类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明确基因编辑技术的界限和规范性,完善相关的伦理和法律原则;建立监督机制,对可能会出现的伦理、法律等问题进行管治;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基因编辑技术水平,确保安全无风险。学生既要根据文本,又要结合具体情境答题,得到搜索、整合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切实训练。
(三) 教考衔接强调紧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纳入高考评价的核心功能,提出“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评价目标,期望以此更好地引导教学,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高考积极的导向作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考对教学内容的考查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考查就是直接考查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如通过名句默写、文本比较形式等进行考查。隐性考查就是试卷考查范围和难度设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增强与教材的关联。不管是显性考查,还是隱性考查,都旨在加强教考衔接,促使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所以,教考紧密衔接就成了命制新高考模拟试题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此,试题命制中材料的选取、考点的覆盖、考查的难易度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都需要与教学、教材、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契合,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
如在2022年三模古诗词鉴赏考查中,南通语文模考命题组选用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一诗,命制了“黄庭坚《登快阁》中的‘青眼聊因美酒横’与本诗中的‘白眼举觞三百杯’,都写了‘眼’和‘酒’,试分析两句不同的表达意义”这样一道题。此题在显性上考查与教材的比较阅读,在隐性上考查教材内容、教学效果和学生认知的紧密关联,很好地把握住了教考衔接。
(四) 评价方式侧重开放
模考试卷命制的根本目的是为高三复习指明方向,及时查漏、补缺、纠偏。模考试卷需与高考评价紧密结合。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南通语文模考命题组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高考评价纲领性文件,明确课程设置的内容和评价要求,领悟“一核”“四层”“四翼”的内涵和实质,真正理清“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命题组不仅在试卷结构、分值、题型、试题表述等方面与新高考试卷高度形似,而且在试题的设置、情境的创设、能力的考查等方面保持与新高考高度的神似,更在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等方面与新高考保持高度的契合。同时,命题组强化前瞻性探索,充分研究新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在评价方式上更多体现探究性、开放性,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如2022年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南通语文模考命题组选用了加拿大幽默作家里柯克的《我的鱼塘》,设置了两道主观题:第8题“文本二指出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这种风格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紧扣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第三层次“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感受语言的美”设题,立足语言品味与语言风格,没有给明确答案,只提示“可从选材、情节、语言、手法等角度作答”,把题目完全敞开了,给考生以更加广阔自由的思考天地,体现了创新的理念与气魄;第9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你从小说中获得哪些人生感悟?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立足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的第4个层级“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命题,答案给出示例,言外之意,不止这五种答案,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避免了一般命题的扣点给分,充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更宽广的阅读境界。这种命题较好体现了对考生认知、素养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