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辉
摘 要:不同学生由于个性品格、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别,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认知效果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提出了不小的难题。为了突破这种差异,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小学美术应当创新美术教学方式,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开展具体教学实践。文章通过明确小学美术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特征,探析小学美术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式,包括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布置融合创作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构建的实践流程包括组建合作小组与做好充分准备、注重基础指导与实施因材施教、设疑引导探究与合作完成任务、展示创作成果与进行集体评价,以此达成美术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新美术;小学美术;STEM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深化小学课程改革,改变传统低效的育人模式,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应变革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规划方案,要求各级学校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运用在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的教育模式中,重点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根据美术课程的主题,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增加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创作能力、发展学生正确审美观念为目标,重视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學科融合,通过布置小组合作创作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
一、小学美术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特征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几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通过融合这些学科,整合学科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通过综合创新的方式改造世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STEM理论为基础构建的STEM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实践项目中建构跨学科知识与技能。
小学美术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可以构成STEAM教育模式,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基于艺术化的内容,发挥各个学科独特的优势,具有全新特征。新的特征主要是跨学科、情景化、设计性、合作化、体验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促进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一种将理性思维、实践方式融入艺术中的模式,具有相互的作用,既能利用科学技术更好进行艺术创造,也能运用艺术化手法让科学创造更加人性化,因此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式
基于融合教育理念,开展小学美术STEAM教学,小学美术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等学科知识融入美术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创作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为更好达成小学美术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基础、审美特点,确定小学美术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式。
(一)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知识技能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与STEM的教育理念进行融合,需要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更好实施课堂教学,或者布置课后创作作业,以此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路,摒弃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而是根据美术课程主题内容,将其与科学知识、技术实践、工程创造、数学运算等融合。
比如,“探访生活中的桥”的主题教学中,先展示石拱桥、斜拉桥、悬索桥、高架桥和组合桥等,让学生熟悉桥的主要类型和建造特点,欣赏其中之美,之后带领学生设计和制作桥梁模型,要求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和制作美观的承重桥梁,看谁做到桥梁模型承重最大,对前三名的学生或小组进行相应奖励。
(二)布置融合创作任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再创造,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根据STEM教育理念,教师可以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布置融合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以及合作创作,并进行相应的点拨和指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比如,在深秋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秋之韵”创作活动,要求学生去户外捡拾各种颜色的树叶,对其进行描摹、拓印,将不同颜色的树叶制作成植物标本,按照规定尺寸粘贴在画册上,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树木的介绍,将简介写在下面。学生根据创作的主题,以美学思维作为指导,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参与创作,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贴画作品。这类任务渗透了生物学、数学、科学等知识,是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融合了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布置融合创作任务,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和指导,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与讨论,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讨中解决问题。
如教学《风筝风筝飞上天》这一课时,制作漂亮的风筝这一环节,涉及美术、物理、控制工程、数学等知识,这需要各小组分别寻找材料和动手制作,通过测试持续优化,让风筝飞起来、飞得更高,还要尽可能让风筝更漂亮,教师可以结合学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可以提供相应的图文和视频资源,先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资料进行创作,提前规划好制作的步骤,绘制好相应图纸,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小组合作进行动手制作,教师要随时点拨和指导,确保学生制作过程中的安全,从而创作出飞得更高的风筝作品。
三、小学美术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流程
(一)组建合作小组,做好充分准备
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包括造型与表现,设计和应用,欣赏评述,综合与探索。在“双减”背景下,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根据主题确定相关创作任务,组建合作小组,布置搜集资料、整体材料的任务,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更好开展创作活动打好基础。
如在教学《运动会奖杯设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运动会奖杯设计”的课程主题,先让学生明确奖杯的概念,即在赛事活动中颁发给优秀个人或团体的奖品,代表着荣誉,是光荣的象征。以此为基础,确定“设计运动会奖杯”的创作任务,让学生思考奖杯的样子、奖杯的构成、运用的材质等。教师先用图片展示这些知名奖杯:大力神杯——世界杯奖杯,小金人——奥斯卡金像奖杯,超级碗——美国职业橄榄球奖杯,提问:你还见过什么样子的奖杯?当学生回答后展示杯形、几何形、人形和动物形的奖杯。基于此,让各个小组探讨如何设计奖杯,应当准备什么材料,做好基础准备。在各小组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探讨的情况,维持好课堂纪律,确保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积极探讨。当一些小组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才能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取得更好的小组探究效果。
(二)注重基础指导,实施因材施教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提前制作辅助学生完成任务的课件与微视频,通过大屏幕、平板电脑等可视化方式展现,让学生深入学习设计创作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强烈愿望。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基础、认知状况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基础指导,根据小学生的情况实施因材施教,从而突破差异,为后续活动打好基础。
例如,在“设计运动会奖杯”的创作任务中,教师可以展现关于奖杯的电子课件与微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奖杯的发展历程,认识其中的造型美、颜色美、象征意义等,分析主要构造特点,构思与勾勒形状,确定奖杯的材质和涂色等。由于运动会项目有所差异,不同材质的设计和制作奖杯的难度也各有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设计不同的奖杯,尽量选择制作难度低的材质。比如制作奖杯的材质有纸张、木头、塑料和金属等,其中纸张或者硬纸板做起来最容易,也可以更好塑形,木头、塑料和金属需要使用工具加工,且金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选择纸张作为奖杯的制作材料。教师通过指导认知能力差的学生或小组,为设计和制作打好基础。
(三)设疑引导探究,合作完成任务
小学美术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重点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科学精神,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创新与探索能力,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務。比如根据“制作风筝”的创作主题,教师可以提出“如何才能飞起来”“怎样飞的更高更远”等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共同探讨,各抒己见,进行猜想和假设,并通过不断测试进行验证,根据反馈持续优化作品。
例如,关于“设计运动会奖杯”的创作任务,教师同样可以进行设疑引导探究,比如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我们的运动会通常包含哪些项目?如何用一种奖杯体现所有的运动项目?哪些材质更容易制作?什么颜色更能突出奖杯的荣誉性?之后让各个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很多小组根据小学运动会常见的跑步、掷实心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足球等运动项目,提出用飞翔的鹰、奔跑的小人、圆形的标志等作为代表。在奖杯材质的选择上,有的小组打算用硬纸板和彩纸,有的小组计划用木头和水彩,有的小组打算用废旧泡沫,并根据设计图纸,通过测量、计算等流程,进行分工合作、动手制作。在造型的选择和设计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典的现代造型设计方案,比如世界杯的足球与地球融合的奖杯、奥斯卡的小金人等,让学生探究其中的设计原理,并根据该项设计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制作,凸显针对性和创新性。
(四)展示创作成果,进行集体评价
小学美术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创作任务,教师还要提前制定创作的规则,鼓励学生创作完成后积极展示相关成果。根据不同的结果,教师先让各小组互相评价,然后就外形、工艺、文化内涵、美观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例如,对“设计运动会奖杯”来说,不同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运用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等知识,通过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设计与制作。不同小组用了不同的材质,有的用木材、有的用硬纸板、有的用铁丝加木头、有的用泡沫等彩纸;颜色主要以金色和紫色为主,凸显出尊贵和荣誉;造型上主要包括动物、人、几何形等;寓意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针对不同小组的设计和制作情况,教师可以先让各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展现与自评,然后让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意见以及其他方面的多种因素进行总结评价,表扬制作精细、创意性强的小组,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并对前三名的小组颁发奖品,对其他小组颁发纪念品。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结合不同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为突破差异,创新美术教学,构建小学美术融合STEM的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方案。根据小学美术的课程主题内容,教师可以布置适合小学生的跨学科创作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并进行针对性的点拨与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美术主题的STEM创作实践,以此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乐清.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学科融合[J]. 读与写(上,下旬),2020(03):253.
[2]吴动超.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学科融合[J]. 科学咨询,2019(29):153.
[3]刘洪梅. 基于STEM理念下的美术学科融合策略探究[J]. 小学教学参考,2021(24):24-25.
[4]程继凤.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学科融合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05):59.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