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3-06-06 23:44邱钢松
文理导航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课堂互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邱钢松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创新的重要方向。因此,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来说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应积极推动学科教学的创新调整,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本文先阐述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接着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生活鲜活案例、加强课堂互动水平、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灵活设计学科作业五个方面,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优化创新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堂互动;学科思维

随着初中教育新课标的全面推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也开始提上日程,成为各学科进行教学创新的关键要素。在这种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也迎来了较多变化。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目前,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已开始结合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拓展,但是效果不佳。

一、核心素养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科兴趣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结合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基本现状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环境中都表现出了显著的被动态势,甚至部分学生还对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无疑不利于学科教学的长远进行,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如期完成。但是在引入了核心素养理念以后,教师就会在课堂环境中多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学科兴趣水平。

(二)丰富学科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本教材的依赖性都较强,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难锤炼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但是教师在引入核心素养以后,就可以结合学科素养培育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点,丰富课堂教学元素。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增设一些生活化元素,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使得学科教学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三)推动学科教学创新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通过引入核心素养相关理念,也可以较好地推动学科教学的创新拓展。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较为依赖灌输式教学法,导致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足,很难取得预期教学效果。但是在应用核心素养相关理念以后,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想要达到这些目标,教师就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以后,学科教学就能取得较好的创新效果,促进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核心素养支持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前部分初中生已经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失去了兴趣,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体验,形成较强的视听教学效果。这也要求教师在设计信息化教案时,能够积极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提高信息化教案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生命的思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生命的奥秘,并引导他们感受生命的意义。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只进行理论教学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空调抽象,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动物繁衍族群的视频,比如蚂蚁族群的严密分工与日常生活等。通过这些视频,学生可以认识到大自然环境中不同生物追逐生命真谛的方式,并从中感悟自身生命的意义,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活出精彩。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畅想自己的未来,谈一谈自己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规划以后的人生,进一步确保课堂教学成果。

(二)引入生活鲜活案例,降低学科教学难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入一些生活案例,有效降低学科教学的难度。相对来说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不少知识点,都比较抽象与枯燥,教师如果直接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很难取得预期教学效果,还会引发学生的心理抵触。通过引入生活鲜活案例以后,学生就可以借助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学习陌生的学科知识,减少课堂教学可能遭遇的阻碍,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具体选择生活案例时,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他们的生活阅历,确保生活案例可以较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预期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友谊的天空”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平时在交朋友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并相互分享。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为性格原因,不善于与同学交流,以致朋友较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分享他们交朋友的方法,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保持友谊的方式。当代初中生的个性特点比较鲜明,同时部分学生还比较自我,他们在相处时很容易发生矛盾。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初中生之间容易爆发的矛盾,比如打小报告、借钱不还、干部竞选、班级活动不团结等。教师通过设计多种矛盾场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如何化解这些矛盾。通过这些生活化案例,不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结交朋友和维持友谊的能力。

(三)加强课堂互动水平,发散学生学科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充分提高课堂互动水平,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发散他们的学科思维。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考虑使用课堂提问法,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具体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可以带领学生从浅到深了解课堂教学知识点。在课堂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应提出一些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自由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进行阶段,教师应逐步提高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逐步揭露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还要提出一些总结性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遵守社会规则”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课堂提问法提高课堂互动交流水平。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教师面向学生询问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秩序。此时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回答道路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秩序等。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这些常见规则秩序的内容,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教师还可以提出为什么要遵循规则、在社会中如何遵守规则等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人情味与规则出现冲突的问题,让学生探讨遇到这些问题如何处理。此时部分学生会严格捍卫规则,部分学生则认为应该充分考虑人情味,适当进行规则让位。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以后进行总结,得出规则就是在不断冲突与矛盾中才得以完善的结论。

(四)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巩固学科教学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适当开展一些学科实践活动,锤炼学生的学科实践素养。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培育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掌握的学科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场景中,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师在具体设计学科实践活动时,也需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学科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学科实践活动完成后,教师还要做好反馈调查工作,总结实践教学的不足,在后续教学中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勇担社会责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联合家长、社区等多个主体,开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为组织学生扮演“社区环保小卫士”“图书馆管理员”“道路交通指挥员”等多个角色,通过这些角色感知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实践活动内容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偏好以及社区周围资源情况进行综合选择,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明确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未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五)灵活设计学科作业,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为了尽量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压力,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全面贯彻“提質减量”理念,在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作业质量。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来说,也应该灵活设计学科作业,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同时,也要求教师可以积极推动学科作业设计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并关注学生完成学科作业的综合体验,使得学科作业可以发挥预期效果。教师在具体布置学科作业时,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对学科作业的熟悉感,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学科作业真正学习到知识与技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理解权利义务”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关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境,布置相应的学科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平时自己遇到的困境,谈一谈如何使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捍卫自身权益。事实上,很多初中生在遭遇困境时都会变得非常迷茫,也会出现被动逃避的情况,比如最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事件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谈一谈自己在面对校园欺凌时,会如何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三、结束语

综合来看,核心素养理念支持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可以实现较好的创新拓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日常积极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依托于此探索学科教学创新方向。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科学习体验。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引导学生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场景中,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

【参考文献】

[1]陈秀宜.用好中国故事 协调学科任务 落实核心素养――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做负责的人”为例[J].名师在线,2021(36):80-81.

[2]羊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50):20.

[3]陈尾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对策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1):47-49.

猜你喜欢
课堂互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