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使用数字化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对于教学实践创新产生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创新
作者简介:杨宏霞(1982—),女,上海市寶山区美兰湖中学。
语文学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具备灵活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鉴赏思维,提高文化自信,成长为综合型人才。
一、教学新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学受到的影响
(一)教师的地位提高
“双减”政策的颁布,一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给予其更多娱乐休息的时间和灵活调配学习时间的空间;二是减少不必要的课外补习课程,将教育的主动权还给教师,这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地位。过去,部分教师过于依赖用课后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试图利用海量习题来弥补自身课堂教学的不足,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仅不能快速提升其成绩,还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双减”政策颁布之后,教师必须将作业的“量化布置”改为“质化布置”,改善教学方法,将教学实效提上去,保证教、学、练、研、评能够有效衔接[1]。
(二)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提出新要求
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目标。第一,对于教师而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通过趣味元素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有效平衡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材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文本内容较多,且知识琐碎,需要学生记忆。因此,语文教师要掌握教材内容的编排规律,利用大单元教学法,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第二,对于学校而言,要改善现有的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频率,通过数字化工具,快速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三)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进程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双减”政策加快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进程。一是教师开始认识到运用多样化的多媒体设备对教学效率提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课堂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逐渐出现综合交互化的应用格局。二是教师更加注重线上教育平台的开发与使用,通过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如“微课”“翻转课堂”“AI学伴”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创新方法探究
(一)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增强学习趣味性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较为单一,教师只运用教材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无法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在初中阶段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重视对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促进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以古诗词教学为例,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距离初中生生活较远,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足,经常难以理解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和描绘的情景,使得古诗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引入视频、语音、图片资源,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又如,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忽略“语文园地”板块的教学,而利用同侪课堂,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为例,通过方略盒子“小方”的帮助,学生能自由切换学习场景,为对方学校表现点赞;现场展示《三国演义》中曹操、关羽、赵云的场景表演,使学生直接感受关羽等人的神勇之气,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印象。
(二)建构教学情境,基于问题探究文本内涵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师生过于依赖教材内容,使得语文课堂拘束感强,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出现走神等情况。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建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情境优势,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趣味性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以《藤野先生》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提前准备关于藤野先生的纪录片,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视频资料具有生动充实的优势,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在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较易进入课文学习状态,产生了解主人公性格特点、生平事迹的兴趣,从而实现主动学习。纪录片本身具有历史探究的特点,能够将学生带入内涵丰富的情景中,让学生主动探究主人公的事迹,培养学生对人物事件的概括能力、对人物品质的探究能力。教师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纪录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异同?主人公有哪些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纪录片教学能让学生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观看纪录片后,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师生问答或者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纪录片叙事方式和散文写法的异同。
(三)开展小组互动活动,以活动任务促进学生学习
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动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以《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四到五个小组,在授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读文章,并尝试对文章进行分段翻译,找出本小组认为重要的生字词或句子,经过小组讨论形成导学案[2]。接着各个小组分别到讲台上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当想法不一致的时候,便可互相讨论,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在学习课文后,如果学生已经对《桃花源记》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教师可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关于本课及陶渊明生平事迹的内容,通过微信或QQ等平台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桃花源记》的创作历史背景和其表达的情感。学生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在小组讨论中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能够形成整合信息、搜索资料、探究思考等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四)组织日常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文本,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功能性。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实践活動,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学习能力、文学素养之间的转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事物,深入理解文化理念,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以《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淀。石拱桥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还要让学生感受石拱桥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中深入了解我国的石拱桥及其文化内涵,感受石拱桥的文化价值;积极探访本地特色桥梁景点,挖掘当地历史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深入体会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地有哪些历史悠久的桥梁,通过网络搜寻这些桥梁的结构设计和历史背景,模仿课文撰写一篇说明文,对桥梁进行介绍。结合网络资源,积极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进行实践应用,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五)重视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阅读训练环节,语文教育不能脱离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逻辑能得到有效培养,形成审美鉴赏能力,将通过阅读习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以《雁门太守行》的教学为例,该诗主要描写了交战双方战前准备、战时对峙、战后偷袭的场面,展现了守边将士视死如归、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如今初中生成长于物质资源丰富的美好时代,缺少相关生活经历,因此很难理解本诗的艰苦条件和战士的豪情壮志[4]。对此,教师可播放描绘古代将士戍守边境的视频,将边境寒冷荒凉的画面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戍边战士生活的艰辛。同时,教师还可搜索关于《雁门太守行》历史背景的视频资源,播放相关纪录片和科普视频,让学生对古代藩镇割据的历史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观看视频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深入感受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理解整首诗的悲壮情感。
此外,教师也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如果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5]。对此,教师可利用自习课时间,使用喜马拉雅读书资源、视频读书资源等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这样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取得更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长此以往,也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红楼梦》作为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情节丰富,人物形象立体,可读性高。在展开《红楼梦》阅读教学时,教师便可搜索《红楼梦》视频资源并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拍摄《红楼梦》小说片段,并在自习课上分享。将小说文本和直观画面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品味传统文化的古典美,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创新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小组互动学习活动,组织实践活动,重视阅读训练,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张家声,孟庆龙.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利用策略: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22(11):140.
柳耀敏.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途径初探[J]. 甘肃教育研究,2022(9):73-75.
张学中. “双减”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5):182-185.
陆丹.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微探[J]. 教师教育论坛,2022,35(10):38-40.
张星,李晓恩. 大数据背景下语文个性化教学和教研的策略探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