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润琳,罗兴才
(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100086;2.襄阳市教育局, 湖北 襄阳 441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什么说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如何才能落实好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1]同时,当今出现的百年未遇的世界大变局也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更要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加强德育工作去实现。所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方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保证;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工作,也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长期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要保证德育为首,必须努力构建学生德育工作共同体,即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各种渠道、各类方式、各种手段和各项内容要并驾齐驱,密切配合、协调互动,形成合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德育工作格局和机制。
学生德育工作共同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同向同心同力,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个大方向,施策尽力;二是互连互通互融,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各自为政,单枪匹马,而是统一认识、统一步调,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三是共享共用共振,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教育资源、教育手段、教育平台和教育方式上相互借鉴,共享共用,产生共振效应。
构建学生德育工作共同体,应该实行“三教统筹”、学科融通、“四位一体”。
新时期,特别是“双减”带来教育范式与育人使命的变化,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中显得非常薄弱,单靠学校“孤军作战”,已无力撑起一个完美无缺、高质高效的德育空间。这就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的高度融合与联手协作。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通过“三教统筹”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三教统筹”,就是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对青少年开展德育工作作为共同的首要教育目标。既各尽其责,又密切配合,使三种教育拧成一股绳,统一教育的重心和着力点,齐心协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实现学生德育工作“三教统筹”,应该做到学校教育继续重视、家庭教育不能轻视、社会教育不容忽视。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品德形成阶段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责任,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努力克服当前德育虚化(只口头上讲)、智育异化(唯分数论)、美育神化(特长生降分升学)、体育弱化(不考不上)、劳动淡化(取消劳动课和劳动活动)的问题,把应试教育真正转变成素质教育。
找准着力点,抓住学生人生观萌芽时机,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和形成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切实加强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联系,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和大教育体系,畅通渠道,加强沟通。另一方面,要办好家长学校,开办家庭教育讲座,给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家庭教育的目的意义、方式手段与规律经验。在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基础上,让他们支持理解,积极参与配合。在育人上同心同向,让他们有能力承担家庭教育协同育人的使命,切实实现家社携手育德。
学校的一切管理最终指向是育人,管理育人、管理润德应该成为管理的最终归宿与落脚点,通过强化管理,为德育的涵润提供坚实的保障。一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学生的品德成长离不开情感伴随,情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动力之源,也是学生品德成长的心灵之旅。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切实将管理回归到人文关注、人性关切及人本发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这才是管理的前提与法则。另一方面,建立全员管理育人制度,构建全员管理育人的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全员管理育人的作用,实现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
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和终身导师。在如今“孩子的竞争就是家长的竞争”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发挥家庭教育的正能量,是现实需要面对和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家庭教育不能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只看孩子的学业成绩,要把品行培育放在首位,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运用家庭美德、良好家风影响和引领他们。
社会是培养人的大熔炉,也是大染缸,更是孕育人的土壤。要用优良的大环境启发人、熏陶人、影响人、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增强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三点(学校、家庭、社区)一线”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社会的教育责任。利用节假日组织社区内的青少年参加志愿活动和公益劳动,开展助残助老活动,做到“一年一个主题,一月一个活动”,让青少年学会社会生活,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热爱祖国的美德。
同时聘请、邀请社会各界贤达人士参与教育、开展德育,提高教育的实效。
要实现和落实“三教统筹”,应该有组织做保证,努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各级学校在举办家长学校的同时,创造条件设立“德育工作“三教统筹”办公室”,负责制订年度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和社区工作人员学校,认真传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对三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
学科融通,即各学段各学年开设的所有课程不仅要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还要开发利用学科蕴含的德育教育元素,共同完成教育总目标。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2]努力实现学科涵德。
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的内在归属性,也是学科教师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更是学科教师必备的专业品质和素养。学科教师能够找到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学科育人的实现方式,并充分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不仅能够实现育人目标,而且会让教师的工作更有意义,教育生活更富有价值。因此,实施学科德育,必须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德育目标,充分挖掘德育因素,精准提炼学科德育教学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贡献学科力量和智慧。
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所需吸收的“精神营养复合素”,主要是在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给予的。所以,学生德育工作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课程大体分为思想政治主题课、训练技能的素质课和传授基础知识的专业课三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的课程都有德育的职能,有的是直接发挥主体效能,有的是发挥潜在的渗透效能。实行学科融通,既充分发挥主体课程的德育主体作用,又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德育渗透作用,三类课程拧成一股绳,才能充分发挥所有课程在德育中的综合效应,形成合力,产生共振,实现德育效能最大化。
思政课和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是铸魂定向、涵德化人的“成人”课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传代”课程,对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完善人格心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思政课和道德与法治课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采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学科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其德育目标集中、明确,而且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一脉相承,具有贯通性。同时,其价值取向具有凸显性,具体内容具有贴切性,这就要求把它当作主体课,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主导作用。
在上好主体课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为青少年当前遇到的不良社会问题答疑解惑,使其不被社会局部地方存在的不良社会倾向所迷惑。
体育、音乐、美术(艺术)、劳动等课程,同样具有比较明显的德育功能。
体育、音乐、美术(艺术)、劳动等课程的功能则侧重于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育精神等,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同时,实践出真知,实践锻炼人,体育、音乐、美术(艺术)、劳动等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这些课程称为素质课无可争议,它们可以通过熏陶、磨练、陶冶等形式去培养支撑学生德育包含的素质。
要发挥体育、音乐、艺术、劳动等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一方面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另一方面要明确它们的育人功能和途径,让素质课全面求真地发挥素质教育功能。
任何一门学科,不仅仅传播知识,而且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元素。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也是如此,它们不仅介绍专业基本知识,而且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的隐性内容和重要元素。以基础教育阶级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专业课为例,表面看它们讲的是专业基础知识,但在知识介绍之中,依然隐性存在着人类历史文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只要认真挖掘和提炼,就可以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在利用专业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知识教学与德育渗透二者之间,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知识教学,德育渗透要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既要防止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勉强做法,使学生“咽”不下去而影响教学效果,又要防止两张皮“只教书不育人”的纯智育教学的倾向。要使二者水乳交融,自然渗透,把德育巧妙地寓于教学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落实学科融通,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应该调整学校教研组织的设置,不仅设置学科教育组,开展教学和学科德育渗透的研究,而且要设置年级教研组,组织不同学科教师共同研究学科德育融合问题,使融合途径通畅,融合方式恰当,目标方向同向。同时,在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中,把党支部(党小组)设置在年级,实施其对学科德育渗透研究与实施的领导。
“四位一体”,即把理论武装人、环境熏陶人、典型引导人和实践锻炼人紧密联系起来,让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形式丰富多彩,形成整体功能,克服德育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虽然方式不尽相同,但功能一致。当前,理论武装人、环境熏陶人、典型引导人和实践锻炼人四种途径只有在统一组织下,相互衔接,“四位一体”,才能让德育功能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反复作用,得以升华,进而增强德育的浸润性和渗透性,增强学生优良品德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固化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理论既是实践的总结,又是行动的先导,更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正确的理论一旦入脑入心,信仰信念和理想就会坚定不移。青少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是心智逐渐健全、理想信念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在理想与现实、利己与利他、小我与大我、民族与世界等话题的理解认知上难免会存在困惑,呼唤科学理论武装。
学校对青少年实施德育教育,首先要抓纲务本,用理论武装人。让青少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战略丝毫没有放松。这些都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青少年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应该从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担负民族振兴的重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橘子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说明环境的影响很重要。环境对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与年龄一般成反比,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环境教育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三方面都要坚持和加强赋予青少年学生正能量,用良好的家风、校风和民风熏陶他们。利用好校园文化是用环境熏陶人的重要途径,可以达到文化蕴德的目的。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一所学校所积淀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文化外延的一个展示、文化符号的一个表达、文化创意的一个呈现,而是通过文化环境和氛围的耳濡目染、熏陶感染,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对校园文化所传递的价值产生认同与追随,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立德树人,文化先行。新形势下的德育,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把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放到校园文化的创设与营造上,通过师生动手动脑、用情用智,给校园注入文化元素,赋予文化基因,孕育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品位,力求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株花草都传情,每一个楼道都达意,每一间寝室都成为学生的心灵小屋,让校园的每一处人文景观都成为德育的阵地,让校园文化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典型示范教育具体、形象、生动,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它一改其他一般方法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将抽象的说教具体到活生生的人或事件中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对照学习和模仿。因而,一个好的正面典型往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可以通过典型教育使受教育者“见贤思齐”,达到启迪引领的作用。
在对青少年进行典型示范教育中注意典型的选择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等特征,以便其对典型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心悦诚服地接受学习。同时,要注意典型的代表性、典型性、多样性、层次性和亲和性,要注重从身边挖掘和选树和典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人说自己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持续提升德育的整体水平。
用实践锻炼人,就是实践育人。即遵循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通过激发学生课外自我教育和互相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以开展与学生专业发展和成才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为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践育人的基本途径。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活动,也就没有有效的德育。德育的关键是培养人的德性,一个人的德性养成跟知性习得不一样,如果用培养知性的方法来培养一个人的德性,用智育的方式进行德育,把德育大纲化、课程化、课堂化、讲授化、训练化、条款化、模式化,就会降低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将德育渗透于各种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生广泛参与,身心投入,真切体验,主动接受,自觉内化,感悟领会,洗礼灵魂,既弘扬天赋、张扬个性,又提升能力、增强自信,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所承载的德育因子,能让学生涵养德性,铸就品质,升华人格。所以,学校不能关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公益劳动,多参加志愿活动,坚持军训和游学活动,用社会实践锤炼人。
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多平台,把理论武装人、环境熏陶人、典型引导人和实践锻炼人紧密联系起来,产生共振效应,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位一体”要着力一个关键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3]应该设置合理的中层机构负责运作,以保证““四位一体””的联系性和融合性。学校的“三驾马车”——教务处、总务处和政教处可采取联席会议的形式,定期研究““四位一体””的实施方案、运作路径和工作成效,以保证各种德育教育途径相互衔接,相融互通,目标一致,同向齐心。
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具有为党育人的奠基作用,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需要在人的整个青少年时期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二十大要求,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主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要加强整体性,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运用系统思维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各方面、各层次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推进,从而实现思政课建设有序高效、整体优化;体现递进性,坚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循序渐进;增强协同性,坚持思政课与各类教育资源之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形成协同育人格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