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和实现路径

2023-11-14 06:30张伟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城乡

张伟平

(中共明溪县委党校, 福建 三明 365200)

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全球化格局动荡不安和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要而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在乡村。根据城乡可容纳人口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数14.5亿,预计城镇化率67%左右,届时我国农村依然有4.8亿左右人口。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新形势,农村作为国内重要的内需市场,只有将“双循环”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释放乡村振兴战略的巨大红利。基于此,文章研究“双循环”体系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衔接机理,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一、“双循环”与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内在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激发两方面。一方面,在全球分工日益精细化的背景下,我国在融合全球产业链过程中面临着核心技术稀缺、高技能人才不足、产业链低端、国内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加上美国对我国的多方面限制打压,我国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我国需要调整出口政策,将需求的着力点转到国内市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各环节畅通,以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1]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广大乡村产业规模小、形式单一、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弱,产业链无法实现有效互通,农产品供求不平衡,农民的增收渠道窄,增收动能不足。转变乡村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现代生产方式引入到农业领域,将是下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向多功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内容。[2]农业产业要想提升整体附加值,必须跳出第一产业的局限,用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与工业、信息业、服务业一体化发展,使其在同一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相互融通,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多种业态相互融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新形态。因此,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是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我国广大农村消费被抑制,消费结构失衡,调整和释放农村消费结构和潜力成为乡村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提。[3]近年来,农民收入逐渐提高,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消费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消费占比下降,而教育、医疗、娱乐等享受型消费显著提高,农民消费呈个性化、多样化趋势,逐渐从自给自足型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及直播带货的兴起使网络购物、多元化消费模式不断渗入广大农村地区,丰富了农民的消费选择。因此,农村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农村消费潜力的逐渐释放,为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

(一)发展动力由“外”转“内”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世界经济下行、逆全球化抬头、消费疲软,我国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重点将由外向驱动转为内需驱动,依靠加工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减弱,而由国内需求拉动将持续加强。值得关注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是高质量发展,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机遇。主要原因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解决和打通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生产和消费各环节的难点和堵点,而长期以来消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重点。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扩展农村消费市场,全面激活农民消费潜力,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形成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互动的新格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5]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为畅通城乡消费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供了保障。

(二)发展环境由“乱”到“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的系统工程,要从国家层面科学谋划,关键是要理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因此,无论是激活农村消费市场,还是完善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其目的都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化乡村发展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畅通国内大循环这一发展主线。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由此可见,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破除城乡二元机制弊端,打通城乡各类要素、产品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与支撑。

(三)发展空间有“散”到“聚”

“双循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资源要素在区域内实现自由流动或重新组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具体来说,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要素市场化改革及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等系列保障,将逐步打破城市与乡村长期发展不均衡的格局,形成协调分工、要素双向自由流通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利共赢、互惠共生”城乡融合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乡村振兴由此融入内循环发展格局中。为加快推动农村与城市实现聚合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重点统筹县域产业、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空间布局,强化城镇与乡村的综合联动效率,形成以乡镇链接点,联通县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县乡村深层次联动互补。[6]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动力得到全面激活及发展环境实现根本转变的推动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空间上实现了由城乡分散独立发展到城乡融合联动发展,以提高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三、“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资源利用能力弱,发展成效不及预期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国家自上而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但根据目前情况看,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一些政策落地实施成效不及预期,除了政策落实不严不实外,主要原因是乡村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乡村振兴发展缓慢。因此,在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的情况下,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落后,导致农业农村大量数字资源无法转化为推动发展的要素。同时,数字化利用能力弱会直接导致政策落实有偏差,使得政策供需失衡,造成政策资源的无效性。此外,现有乡村治理体系缺乏推动城乡要素互流互通的机制,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单向流入城市,造成乡村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虽然国家对乡村的政策倾向性大,会产生短期的推动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机制缺乏会阻滞乡村发展的持续性,还会形成对政策的依赖。只有建立基于乡村内部发展的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出政策资源的有利作用,提高乡村振兴发展成效。

(二)乡村发展水平低,资源要素吸引力弱

乡村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发展水平低,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弱。因此,想要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乡村自我发展能力问题。近年来,虽然针对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只是针对贫困个人给予资金资助,虽解决了农村人口的相对贫困问题,但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若想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就要从乡村整体规划和农民素质入手,强化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推动农民利用自身能力、依靠乡村内部资源实现自我发展。此外,农村地区的重要困境是劳动力大量流出,主要体现在农村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愿返乡参与家乡建设,造成人才流失和留守村的产生,使得乡村资源要素流失加快,发展后劲愈发不足。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就必须解决发展水平低、资源要素吸引力弱的问题。

(三)乡村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完善的乡村管理体制做保障,现有的乡村管理体制相对滞后,难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中。农村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负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而当前乡村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作为农村发展最大的参与主体却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导致乡村治理较散乱。另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大局意识不强,导致农民参与乡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影响乡村体制优势的发挥。此外,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一大批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但随着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村年轻人流出率越高,最终导致乡村振兴人员缺乏。同时,农村党员比例较低,不能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性,导致党组织在农村地区难以发挥作用,进而削弱了政府管理力度。这也是乡村振兴实施多年、但是乡村制度仍然不健全的原因。

四、“双循环”格局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强化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构建乡村振兴新引擎

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源于内生动力,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挖掘乡村自身发展动力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在于构建国内大循环,让基于乡村的内生发展成为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乡村振兴的实施大部分是上级任务型驱动,以绩效考评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造成部分地区为了获得政绩,通过招商引资和征地拆迁以谋求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收入增加等。但这种完全依靠外界力量谋发展的外生型发展模式缺乏持续性,显著弊端就是农民失去乡村发展的主导权,参与积极性低,使得乡村缺乏内部支撑发展的本土要素,一旦外部力量退出或减少,乡村发展将面临停滞甚至倒退,不利于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建立。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是以内生型发展模式为主,加大力度培育乡村本地发展能力,挖掘乡村内部人才资源和资本,充分将乡村内部资源要素利用起来,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二)聚焦产业发展特色,提升乡村整体竞争力

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要求乡村要有一定的竞争力,乡村发展的特色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是提升乡村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乡村区域差异明显,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需找准自身定位,强化特色化和精细化。研究显示,当前多数地区尝试“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期望在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等各个方面成为区域发展模范,但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甚至使产业和农产品陷入“平庸化”和“低端化”的境地,缺乏市场竞争力,发展持续性不强。因此,乡村在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中,必须明确每个村庄的发展定位,做到精准振兴,发展的重点要由多元化转向精细化和特色化,追求发展的个性化和专业化,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被替代,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要实现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特色产业规模化,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优势资源高效配置,建立特色产业圈”的基本思路,开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系列特色产业促进工程,加快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需求的特色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三)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要素互联互通

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强化乡村与外部之间的联动,协同推进村与村、村与乡镇、村与城市间的融合发展,让乡村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循环体系中,成为国内大循环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大多将发展的方向放在以“点”为单位的村庄,往往只寻求内部的“自我”发展,极少从系统的“面”维度去谋划乡村振兴,容易忽略村域之间、城乡之间的联动关系。郑风田教授研究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性问题证实,在传统的乡村社会经济活动中,农民往往以乡镇集市为中心开展经济活动,基层集镇成为生产交易的主要场所。围绕乡镇集市展开的村镇区域内循环,不仅符合传统乡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内生秩序,也能够与国内大循环格局目标相一致。[7]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乡村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构建基于区域融合发展的格局,将乡村产业发展嵌入到城镇发展中,形成城乡要素高效、互联、互通的路径(如图1所示)。不断增强村与村、村与乡镇及村与城市之间的联通互动,从而推动农村与区域外部一体化发展,让乡村真正融入到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中。

图1 城乡要素融合发展实现路径

(四)强化乡村发展质量,提升综合发展水平

乡村振兴的推进应该更加重视质量与效益,提升乡村发展的综合实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对外依存度,摆脱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因此,追求“量”的增长作用不大,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质量的提升更为紧迫且重要,关键领域技术的突破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崛起才能持续推进国内大循环高质量发展,“质”的持续提升形成竞争力后,才能更好地带动“量”的增长。由于思想上认识不到位,近年来我国多数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往往更关注“量”的增长,大规模建设示范基地、模范村,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背离“质量兴农”的要求,忽视了乡村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的培育,从而造成乡村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产生了“千村一面”的结果,难以形成具有区域品牌效应和优势特色产业的村庄,导致很多乡村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摆脱乡村在国内经济内循环中的弱势地位。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质量兴农”理念打造乡村优势产业,着力增强乡村综合发展实力,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五、结束语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互促共进、相互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内在要求为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全新发展机遇,能够推动农村各类要素资源,如土地、资本、人才等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合融通。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能够极大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进而充分释放国内消费需求,为构建国内大循环提供原动力。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城乡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