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的调研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存在高职院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知不足、教学技术受限以及信息化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现代化信息教学模式,提出了从教学理念更新、技能水平提升、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对策,以期能带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学;教育信息化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河南省高职院校教师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发生后愿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占78.21%, 日常教学愿意继续采用线上教学的教师占40.58%,不愿意采用线上教学的教师只占28.13%(其中年龄45周岁以上的教师有80%以上对信息化技术使用不熟练而导致其不愿意线上教学),说明混合式教学已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但是相对于广东、江浙一带经济发展、教育理念先进的地区,河南省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不足
统计结果显示,79.35%的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利用电脑做些课件、播放视频,使用 APP 软件进行课堂考勤、提问、测验等,把线上教学理解为基于网络平台的直播教学,把传统课堂挪到线上,互联网资源、信息化设备等是传统教学资源的代替和设备的升级产品,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方式,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
(二)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受限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长期从事课堂教学的老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一定排斥心理,使用教学平台少,更不愿意从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统计结果显示,年轻教师和愿意使用信息化教学的老教师中,81.23%受限于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没有系统学习云计算、大数据、数据库工具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常有较好的教学设计难以创新性地应用于混合式教学中。线上线下举办的信息化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讲座,由于教师有教学、科研任务,以及学校信息化设备的限制,常常不能使混合式教学得到及时实践,培训迁移动机较弱。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缺乏
统计结果显示,约 60.23%的高职院校购置建设了超星、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智慧化新型教室等信息化设备,将信息化教学技术融入到教学中,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部分高职院校仅仅购置教学能力大赛急需的智能化设备,且限于参赛的教师去使用,其他没有参赛任务的教师难以接触和运用设备。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应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便捷的交互技术,以学习者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辅助作用,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与变革,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把线下的教学内容简单搬到线上,也不是以微视频、数字化教学等形式作为线下教学的基础或补充。线上教学具有与线下教学同等的地位,二者是深度联通的,通过合理规划好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可体现各自的教学优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了开放型、系统性的教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获取这些学习资源,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势在必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学平台能够顺利完成收集学习资源、选择性学习、创新设计、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学习过程,这些是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补充与提高[2]。同时,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相关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新和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高职学生生源有单招和统招的学生,其中部分学生是从中职学校考进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存在差异,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满足学生整体的需求和个性需求,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3、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专业的实践性需要将职业的学科知识和技术知识整合,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完美结合[3],形成高职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新的核心内容,能有效为学生学习知识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校企合作和使“三教”改革落到实处,进而提升教学效果,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的方法
(一) 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感
高职教师需要领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观念,逐渐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方式,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端正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意识到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轉变,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并时刻关注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新动态,学习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 提高信息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首先,应了解网络应用基础知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其次,应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微课、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融合专业教学的常见模式、方法及应用案例,根据职业院校专业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与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情境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答疑讨论、布置作业等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达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再次,应结合职业教育和专业特点,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发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最后,高职教师应将企业的工作过程和专业岗位真实的实践环境用信息化手段形象展示给学生,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课程资源库,不断创新丰富所教授课程的知识储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资源,使信息化高效运用到整个教学育人过程中,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具前沿性的专业知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利的基础。
(三)优化信息化师资培训,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
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专业、教师年龄、信息技术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实施以及培训反馈,持续改进方案等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组织体系。高职院校可以请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或是积极参与网络信息化教学专题培训,可以探索和研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网络培训模式,教师根据自己信息化教学能力自主选择、自由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4],保证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连贯性。
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以及“双高”任务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搭建专业化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师参与在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融合校企合作项目等,将课前导学、课中探究、在线学习以及课后答疑解惑和拓展项目等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实训实践管理过程、学习总结评价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转移到线上教学平台,工作量大,因此,需要教师分工合作,组建一个信息化教学团队,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信息化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购买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移动学习通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软件设施,建设网络教室与实验室,全面覆盖数字化校园网,构建数字化仿真实训室,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形成具有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有效利用特色数字化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辅助教师教学,增强学生体验。同时,高职院校要搭建信息化教学交流与共享平台,鼓励老中青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研讨、交流与合作,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既是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又受学校教学政策制度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制度上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在原有的教学工作与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一方面,设置学生、教学督导、教师自评的过程性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设置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竞赛和与职称评聘挂钩的奖惩性信息化评价标准,从教学行为改进发展与教学行为积极性等方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宽斌,黄丽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内涵、问题与策略[J].职教论坛,2021,37(09):90-97.
[2]韩锡斌,葛连升,程建钢.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95.
[3]骆舒寒,林世员,冯晓英,等.教师培训助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基于培训成效的年度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06):128-134.
[4]薛栋,武加霞.职业教育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参考框架、发展脉络与提升策略——基于2010-2019年全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1)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2):41-48.
[5]王荻,闫智勇.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困境表征与协同模式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0):67-72.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探究”,项目编号:2021-ZZJH-229。
作者简介:赵艳丽(1971-),女,河南孟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应用经济学。
(责任编辑李赫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