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专业,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积极回应社会需求,运用专业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解决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社会工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问题时也能运用本土化知识和专业技巧,发挥专业特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从实践层面看,社会工作在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层面具备积极优势且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在学术层面也亟待寻求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展现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生态系统理论下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微观系统:农村留守儿童个体层面问题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儿童时期是个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儿童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儿童需要与父母建立感情联系,使自己感觉到归属感和被爱。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将这种关系有效地建立起来,儿童就会健康快乐成长,很好地适应社会并逐渐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相反,如果这种关系没有建立或有所缺失,儿童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变迁,甚至会危害自身成长和社会进步。农村留守儿童在年幼时离开父母,长期不和父母保持联系,无法享受到像其他儿童的父母那样的教育与关爱,父母的爱严重缺失就会对儿童心理认知以及性格特征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如,农村留守儿童在与非留守儿童相处时难免会产生攀比心理,此时便很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甚至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和动力,从而贻误终生。
第二,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问题。儿童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建立的重要时期,父母需要正确引导儿童确立正确的思想和认知,培养儿童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从而避免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在此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积极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就会避免越轨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反之,如果对儿童没有积极的引导和及时的回应,就容易诱发越轨行为,威胁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留守儿童的祖辈不得不担任起教育儿童的任务,但是其文化水平有限,很难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教育,甚至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传递给儿童错误的、腐朽的观念认知。
第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儿童时期不仅是个人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是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期。一方面,农村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将自己的孩子留给祖辈隔代抚养,或由亲戚邻居帮忙照顾,虽然家庭情况有所改观,但对于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也会加重儿童的负担,农村留守儿童年幼之时便承担起务农劳动的责任,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儿童来说,过早地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会受到自己祖辈的溺爱,加之祖辈对其生活照顾并不是很全面,儿童可能会出现生活饮食、生理健康及其他方面常识的缺失。受托于亲戚或邻居照顾的儿童,因缺少及时适当有效的照料和关爱,也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 中观系统: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层面问题
第一,家庭层面。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或寄宿于亲戚朋友,或受托于街坊四邻,表面上农村留守儿童仍然具有与其父母亲不可分割的完整家庭关系,但实质上受制于父母在其年幼成长过程中的缺位现象,其家庭功能的实现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调查研究,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有接近一半的儿童交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而另一半则为父亲或母亲单方抚养。但不论是委托给祖父母一代亦或是父母单方抚养,都难以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足够的关心和关爱。虽然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从中获取成长过程中必需的生活资源,但与其亲生父母的真实情感和感情依赖难以有效替代。因长期无法获取来自父母方面的关心与照顾,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也难免出现疏远与隔阂。
第二,学校层面。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设施、教育型人才都有所欠缺,儿童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习惯都很难得到保障。一方面,父母对儿童的期待过高,给儿童很大的学习压力,但身边的人并不能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导致儿童出现一定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身在农村这个环境中,儿童可能会受到其他同辈群体的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出现打架、旷课等不良行为。同时,父母忙于工作,长期忽视孩子的学习。孩子没有学习动力,自主学习观念淡薄,导致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照顾者文化水平有限,教师精力和水平有限,导致家庭和学校联系、沟通效果欠佳,因此,儿童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都会制约儿童的成长发展。
(三) 宏观系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层面问题
第一,社会文化经济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城乡差距仍然较大。首先,社会转型必然引起文化变迁,大量新兴文化不断在城市出现,但是农村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较为缓慢,甚至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接受新鲜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农村留守儿童了解外面的世界,不利于儿童学习、认识新事物,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其次,在社会经济层面,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逐渐导致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增大,导致更多的优质资源大批流入城镇地区,相对而言,农村地区便无法享受到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而留守儿童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受制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生活难以企及在城镇中生活的同龄儿童。
第二,社会环境层面。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问题逐渐被提及之时,社会各界都对其展开探讨和研究。不管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大众,都对此有基本看法和主观见解,而这些看法和见解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影响。其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影响最大的就是“污名化”问题,也就是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认为这类儿童是问题儿童。这种刻板印象会通过社会舆论或互联网进行传播,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自我怀疑,同时可能会影响其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而身处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的儿童,难免会将其自卑情绪转化为自我认知,从而对周围人群产生敌视和不滿。同时,如果这些负面情绪不被及时化解,未来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微观系统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儿童自身,包括儿童的自我认同感的提升、心理认知的改变和行为修正,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存在着不可剥离的关联。基于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亲子交流系列活动,邀请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共同参加亲情专题座谈,加强父母与其子女间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及时掌握其最新思想和心理动态,以此来增进彼此间的认知和了解。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及时性和便捷性等作用,通过在线视频、实时通话等网络功能实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其父母间的高效沟通,通过社会工作者的链接作用,促成父母与其子女间情感的提升。
(二) 中观系统
社会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社区等子系统。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分别介入不同的子系统,了解不同子系统内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不利因素,并减少或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链接支持系统,发挥支持系统的最大优势,包括开展兴趣小组,加强留守儿童朋辈群体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消除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感。同时,老师是除了父母以外,儿童在学校的直接监护人,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与留守儿童相处的时间更长,也比远在城市的父母更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家长会等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实现家校沟通,不仅让父母及时了解到儿童在学校的相关动态,同时也可以督促儿童学习,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
(三) 宏观系统
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身认知,帮助他们成长;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也要改变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看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当前绝对贫困问题已经消除,可是城乡差距仍然存在,社会工作者要加强社会宣传,改变社会大众,包括大众传媒、各界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呼吁全社会关心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极力消除社会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偏见,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尽快适应社会变化,通过政策宣传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同时,社会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特殊群体的优势[2],合理运用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不断为其提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和谐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李紫媛(1999-),女,河北張家口人,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