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2023-06-05 23:16邵晓菲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环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农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二十大报告多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当前,阻碍农村绿色发展的因素繁多。本文从农村实际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助于农村生态环境健康有序发展的举措,努力探索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相适应的模式,为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贡献一份力量。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一) 土壤污染

土壤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也是粮食和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其生产力很难恢复。当前,农村土壤保护与利用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为了防治病虫害、增加粮食产量,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未被吸收的残留物会附着在农作物表面,最终在雨水、农田灌水等的冲刷下流入土壤中。这些农药残留物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具有毒性大、难降解等特点。当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土壤质量恶化[4]。二是土壤修复困难。由于现有的土壤保护与修复相关法律较少、土壤修复治理资金缺乏有效保障、专业人才缺乏以及修复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土壤资源修复工作还存在极大困难。

(二) 地下水、河水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下,农村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地区由于水污染导致水资源供给不足。水污染则主要是由农业污染、工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导致的。在农业生产中,由于缺乏完整的回收链条以及有效的回收机制,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包装物的随意丢弃不仅造成土壤污染,还加重了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的压力[5]。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于肉、蛋、奶的需求量逐年增多。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来源,纷纷投入到畜禽养殖中。但由于资质有限且环保意识差,部分养殖户将畜禽产生的粪便直接堆置于地头,引起地下水质恶化[6]。在工业污染上,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許多乡镇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室外的河流、沟渠中,为水污染治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在农村生产生活上,一方面,由于环保投入的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设备无法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彻底处理。另一方面,监督管理不到位,相关部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推进水资源问题整治。这些导致农村污水、垃圾直排现象十分严重。

(三) 大气污染

近年来,我国重污染现象频发,雾霾等恶劣天气时有出现,大气污染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在农村地区,由秸秆焚烧、生活煤炭、工业燃料以及机动车尾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首先,秸秆清洁处理技术的成本较高,而直接焚烧能够减少农民清理土地的劳动量。所以,在农作物收获后,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选择将露天焚烧作为处理秸秆的首要方式。但秸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把这些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受能源结构影响,我国农村目前仍以煤炭作为主要生活能源。然而,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如果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外部环境,不仅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危害。最后,农村地区的机动车多为高排放型柴油农用车,其排放的尾气往往是普通汽油车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再加上不少农村地区对成品油销售的监管有所欠缺,便给一些没有正规许可资质的商贩带来了可乘之机。他们借机生产销售一些劣质油,从而增加了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了大气环境。

二、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采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将发展建立在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之上,从长期看是不可持续的[7]。在农业方面,这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且经济效益较低。因此,为获得更多收入,农民往往通过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从短期来看,农业化肥的使用在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长期而言,农药化肥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壤、水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在企业发展上,一方面,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乡镇企业都存在规模小、起步晚、创新能力差、技术滞后等问题。因此,这些企业会将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废渣直接排放到室外,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对环境监管力度相比农村更加严格,许多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便转移到乡村开展生产活动,使农村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

(二) 城乡二元结构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从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的格局,使城乡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而巨大的虹吸效应使农村优质资源被吸引到城市[8]。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政策更加注重城市。近几年,我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或者比较宏观,或者更倾向于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专门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相对较少,且覆盖面较窄,具有较为分散、不够系统等缺点,缺乏可操作性[9]。其次,资金投入普遍向城市倾斜,导致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地区虽有中央及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但投入量与巨大的需求之间仍有较大距离。资金的缺乏造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10]。最后,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一方面,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城市相比一直有较大差距,农村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另一方面,在城乡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大量高学历、掌握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留在乡村,纷纷涌向城市。乡村人才的流失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开展的难度。

(三) 生态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价值观是指导人们实践的内在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意识的缺失会导致个人乃至社会不正确的生产观和消费观。当前,农村生态环境虽有改善,但生产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依然存在。

首先,在农民层面,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当前,农民文化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缺乏与生态文明理论相关的系统教育,大部分农民过于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保护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长远效益和对农村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难以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次,基层领导干部的生态观念亟待提高。基层干部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11]。当前,地方基层干部生态意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明显提升,但与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个别地区的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过度追求政绩考核,一心注重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2]。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村镇入驻企业未严加审查,甚至包庇企业的污染行为,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最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过于淡薄。部分乡镇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生态化建设认知不足,认为生态保护是政府的事情。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会选择最大限度降低各种生产成本。例如,环保设备的购买和后期维护使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所以,这些企业几乎不购置环保设施和治污设备,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流和林地中,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增加了难度。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还在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技术体系。

首先,推动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新科技、新材料、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可以减轻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为此,一要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通过强化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清洁生产、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的研发,推广集约化的农药技术、高效低耗的施肥技术以减少农膜、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13]。二要加快污染物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力研發循环利用技术,通过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整合农业生产、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资源”,对此进行加工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以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进而减少农村垃圾的直接排放。其次,以技术创新驱动乡镇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应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将创新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要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将清洁技术引入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之中,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引入环保技术及设施并派专业技术人才为其提供使用指导,帮助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无害化。

(二)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各方面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尤其是生态环保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这就需要政府在资金投入上优先考虑农村地区,加大倾斜力度。但农村环境治理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

首先,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优先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定增长,设立专项农村资金,用于解决乡村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增加对地方的财政支持以减轻其财政负担。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预算,加大对乡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其次,争取多渠道市场融资。在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状况下,要想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就要尽可能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生态治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到农业和农村环保事业发展中。企业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对参与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社会企业适当降低税收,提高这些企业的积极性。个体方面,农民要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与自身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主动捐款为乡村环境治理与保护贡献力量。

(三) 加强农村生态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人是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当前,农村各类人才缺失仍然是阻碍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乡村生态人才队伍,加快农村生态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格外重要的任务。

首先,要提高当地农民知识水平。农业部门要以适应农村环保需要为导向,通过示范教学、线上宣传、线下推广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免费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清洁技术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高校作为学术科研的主力军,应自觉承担一部分责任,可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下乡开展宣讲活动,普及科学耕种知识,让农户熟练掌握种植技术和养殖技能[14]。此外,新闻媒体也应承担起传播农业知识的重任,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在最大范围内开展农业科学知识宣传,促进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其次,引进优秀人才。一方面,要吸引外来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政府应制定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高乡村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解决其子女的教育及医疗服务等措施,鼓励社会相关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加入到农村发展的队伍中。另一方面,要重视本地人才回流。当前,尽管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去城市发展,但仍对家乡有眷恋。可以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增强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以此吸引并留住他们,鼓励他们参与到家乡建设中。

(四) 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生态意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生态文化的培养。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和生态素养,进一步提高其环保意识。

首先,创新教育方式。以往通过广播、文化墙等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的方式极易被村民们忽视,成效甚微。所以,可以將生态文明宣传与当地特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增强宣传趣味性的同时,可以加深农民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理解。例如,可以将教育知识融入戏曲、相声之中,或是举办知识竞赛,对参赛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来激发村民的学习热情。其次,丰富教育内容。一是加强农业知识培训。通过定期参加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培训,村民可正确认识生态发展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二是加强绿色消费教育。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的发生,造成了资源浪费、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为农村环境治理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引导农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在农村构建绿色消费氛围,可以有效减少浪费资源及排放污染物等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大部分农民对环境污染带来的消极危害没有清晰认识,认为环境保护与自己无关。可通过培养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以加强自我约束。

(五) 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5]。”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法律为其保驾护航。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从我国农村环境资源存在的问题、环境保护立法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出发,尽快补充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法规,修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中不合理的地方,以填补农村环境立法内容上的空白,形成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其次,要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体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良好的立法如果无法严格执行则会变成一纸空谈。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执行性法规建设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各执法主体责任。不能出现机构交叉、重叠、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坚持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二是建立高素质执法队伍。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选拔专业知识强,觉悟能力高的人;通过开展培训提高其执法的责任感和执法能力。三是要细化执法标准和程序。做到奖惩分明,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对那些长期保持良好治污记录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最后,要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包括地方政府、民众、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监督联动机制,引导全民参与到环境监督之中,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执法监督小组,使之对环境治理与保护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防止出现消极执法、执法力度不严等现象。

结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与过去相比已有较大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环境污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明确方向、找准重点,从多个维度着手,既要注重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又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获得政府、农民、企业及其他主体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只有这样,农村环境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作者简介:邵晓菲(1999-),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