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戏剧在小学寓言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2023-06-01 20:32沈艳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寓言学段戏剧

沈艳艳

一、内容剧情化,寓意润心无声

在寓言教学中,学生在梳理故事情境、角色扮演中,更容易走进角色内心,体悟小故事背后的大道理。教育戏剧进课堂,旨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释放潜能、自主创造,获得文本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立足文本特有的情节内容与表达形式,指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剧情化场景中,链接故事与生活,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演读文本内涵,“分丝析缕”磨人物。在寓言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紧扣故事人物夸张的言行,通过演读,感受人物形象,形成立体化的阅读体验。学生通过探寻文本细节中的精彩,语言中的“言外之意”,从中联想到实际生活,提高分辨生活中是非美丑的能力,进而形成关注文本人物形象和言行的阅读习惯。

如二年级上册《刻舟求剑》阅读教学设计片段:(1)边读边找出掉剑人可笑的地方,在旁边贴上笑脸贴并分享理由;(2)分享掉剑人可笑的言行;(3)演读中体会记号位置和船位置的移动变化,再次感受故事主角的愚蠢可笑,让人物形象生活化。

运用教育戏剧手段,学生进行人物言行的演读感悟,在内化与展现的过程中既认识到了寓言人物夸张、可笑的特点,又悟得了寓言揭示的道理。

2.再现故事场景,“身临其境”促体验。教育戏剧与寓言教学的融合,最显著的优势是可以使阅读情境、场景立体化,拉近学生与阅读材料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感悟的有效性,使学生有境可入、有情可依。寓言简短精练的文字、夸张可笑的情节往往可以用一幅或几幅图表现,与漫画以图说话、文字凝练的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借助寓言漫画创设戏剧场景,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将寓言故事情境“场景化”,带领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寓言之美。

如二年级上册《刻舟求剑》:(1)创设坐船情境。(2)出示寓言漫画和画外音,师生共同演绎《刻舟求剑》。学生在情境中,真实体验了刻舟求剑的场景,再一次感受到了掉剑人的可笑,并且有了自己的阅读判断与思考。

结合寓言故事性强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字读出画面、读出动态,通过故事情节“场景化”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创意表达,提升想象能力。

3.聚焦多元对话,“感同身受”悟道理。明晰寓言的道理,既要注重学生正确、多元表达,更要关注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具体运用。结合教育戏剧手段“坐针毡(即角色扮演)”“景象重现”“角色独白”等,为学生提供表达阅读看法的机会,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要。邀请一名学生当故事主人公,形成学生与人物的对话场,让阅读与生活更好地链接。

如二年级上册《刻舟求剑》的寓意是学生在自然流露的情境对话中体会到的:(1)在寓言漫画情境教学后,由教师坐针毡,学生扮演同船者,与“掉剑人”对话;(2)同船者在情境场中表达看法,有的真诚地劝,有的毫不客气地嘲笑、批评,有的告诉掉剑人为什么捡不到剑,有的直接揭示出了寓言的道理。此时教师的“无声”,凸出了学生的“有声”。

二、“戏法”多样化,素养提升无痕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教育戏剧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互动开放的课堂中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教师应结合每个学段寓言教学的不同要求,立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不同阅读方法的习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第一学段:角色演读,夯实言语功底。第一学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言语功底的好时机。在教学时,打通寓言与教育戏剧演读的“经脉”,根据学生乐于边读边想象的思维特点,指导其读好角色语言,关注对话中提示语的作用,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此时的角色扮演是学生通向文本的桥梁,弥补了第一学段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而导致的对故事情节、主旨无法感同身受的“硬伤”。

如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学时,引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喜鹊和寒号鸟的话,想象自己懒洋洋地躺着休息时是什么样的,那躺着的寒号鸟又是什么样的。師生合作表演,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寒号鸟的懒惰表演得淋漓尽致。

链接生活经验,打开阅读空间,学生在演读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夯实了言语功底,为接下来的寓言与教育戏剧结合的体验式学习打好了基础,为寓言的海量阅读做好了铺垫。

2.第二学段:多维品析,开启分幕剧场。学生在第一学段大量的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中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在第二学段可引导其多维品析阅读材料,产生多角度阅读体验,透过语言探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故第二学段的寓言教学,可采用分幕剧场,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结构;可采用手偶剧或“立起来”剧场(学生用硬纸制作故事角色、创设场景,以提线操控故事人物,在班级“立起来”剧场中表演),让学生在读中演,体验感悟,激发创意表达。

如《扁鹊治病》的一个设计片段:抓住蔡桓公几次看病的情节,师生合作将文本分成多幕。每个小组挑选其中一幕,用手偶剧或手指剧形式,创意表达蔡桓公与扁鹊两个人物的内心想法。学生在合作表演中,迸发出了很多独特的表达。

3.第三学段:得法运用,尝试二度创编。第三学段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参与,借寓言创编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采用剧本编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寓言文本进行二度开发。让学生以故事留白为切入点,通过故事续写、改编等形式转化语言,展开丰富想象,激发创意表达,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从而掌握戏剧表达的方法,提升语言表现力。

如《田忌赛马》教学中,教师抓住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剧本的分幕编写和演绎,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学生在编演过程中,将阅读与实践结合,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剧本编演是激发学生创意表达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文本语言的阅读、转化之间,在延伸、创造中,提升能力、习得技能,发展核心素养。

三、学材开放化,视野宽广无疆

寓言是一座渡人的桥,在激发学生寓言阅读兴趣的同时,可尝试将教育戏剧应用到寓言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文体价值,引导学生走出单篇故事,从一篇向一组,从一组向一类文章拓展。通过比较类推,融通生活,丰富学生的阅读世界,开拓阅读视野。

1.阅读从一篇向一组拓展。从单元视角确定导读例文,立足课文中的一个点,串联起整个单元,带领学生尝到“甜头”,再拓展一组有着相同或相似结构、特征的文本,让学生主动阅读、乐于探索。

如《刻舟求剑》,由掉剑者这个可笑的人物,拓展阅读《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学生再次通过两个故事中主角的想法、言行,以及意想不到的结局,感受大部分寓言故事中都有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教师应引导学生由积累阅读方法向學习、应用阅读方法转变,拓展阅读,给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体验空间,将阅读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中。

2.阅读从一组向一本拓展。在一组阅读的导引下,适时推荐同类型的一本书,引导学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引导学生做到读思结合,带着一课一组中收获的阅读方法开启整本书的阅读。

如在《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一组阅读教学之后,学生通过多种教育戏剧手段体会到了阅读寓言的乐趣。教师适时推荐《中国寓言故事》和《伊索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去发现异同,鼓励学生将寓言故事改编成寓言漫画,再演一演。

立足单元整组教学,筛选典型文本范例,通过教育戏剧手段,激发学生潜在能力,阅读与表演相辅相成。

3.阅读从独享向共享转变。寓言教学的戏剧化、体验化,务必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全新的体验,在一本本寓言书籍的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经验得到了一定的“厚积”。项目化主题阅读是其“薄发”的好切口,以成果发布会形式呈现多形式阅读分享,将阅读效益最大化。

如学生围绕一则寓言的寓意,进行多元创编,创造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开展寓言创编会。或团队合作,选择感兴趣的寓言,在寓言共享剧场进行展示。第一学段学生可用“手偶剧”的形式进行寓言戏剧表演,第二、第三学段学生可进行剧场实地表演。在编排剧本、准备道具、完善布景、排练的过程中,学生可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分享。

基于学材,适度开发,变革创新。立足教育戏剧表演的各种形式与载体,学生由个人阅读走向群体阅读,拓宽了阅读视野。※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九龙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寓言学段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