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验式阅读实践策略与反思

2023-06-01 20:32乔本师李如凤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验式文本情感

乔本师 李如凤

一、体验式阅读的理论架构

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产生的主观感受和进行的主观行动。体验式学习即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实践。并不是所有体验都能转化为知识,原始体验怎样才能有教育作用呢?

体验式阅读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等进行体会领悟,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文本,获得独到的、个性化的阅读心得,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提升文学素养。

体验式阅读教学借鉴运用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科尔布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贯彻“在文化中提升,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尊重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等语文实践,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丰富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运用语言,发展、提升思维,传承、理解文化,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体验式阅读的实践策略

1.借助教学媒体,创设体验情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日趋多样化,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化技术渲染课堂氛围,或借助实物图片展示场景,或调动学生参与表演……以此再现文本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那么必将有预设之外的惊喜。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时,先借助网络资源展示浙江兰亭的图片、《兰亭集序》的拓片。在学生阅读以后,再播放动画“流觞曲水”,“流觞”“曲水”相互辉映,先贤文人作诗赏景的宴游之乐,生动地展示在眼前。再比如,学习《史记·项羽本纪》,播放一段电影《西楚霸王》中与之相应的视频,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地了解项羽的人格魅力和悲剧命运,然后再比对文本,理解相对应的故事章节。生动直观的场景再现远胜过逐字逐句、照本宣科的文本翻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水到渠成,进而主动将其融入知识体系。

我们借助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和信息技术平台资源,强化“基于情境、问题导学、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四维课堂模型,及时展示,交流成果,逐渐形成了以“产生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体验式学习模式,改变了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顽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益化。

多种教学媒体的选用,便于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文本,既使课堂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又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情境,深入体验作者情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阅读鉴赏。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我们结合学校实际, 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点带面,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真正实现研、培、学一体化,拓宽学习渠道,从而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

2.延伸阅读空间,尊重个体体验。我们习惯于过多地关注作品的“原意”,这种“认知性阅读”导致了阅读教学的机械化操作。体验性阅读与之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个性化的特征。不同的学生个体,因其成长经历、生活经验不同,阅读体验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历程,调试着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外在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为学生延展广阔的时空,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思考、质疑中,主动获得其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体验去要求学生,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比如,学习传统名篇《鸿门宴》,学生有的喜欢有谋略的刘邦,有的更欣赏勇猛的项羽。我们不要害怕学生存在的这种阅读差异,而应该抓住这种阅读差异,激发学生内在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以挖掘学生个体潜在的审美创造力。只有这样,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道德修养、个人素质等差异性,才能在阅读体验中得以体现,实现个性化发展。因而,我们应当始终鼓励学生阅读的多样化和自主性。

3.交流阅读体验,提升个性品质。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不仅要了解文本材料,更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体验,沉浸在作品所流露的情感氛围之中,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

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个体经历上的,因而也是片面的。要想全面地了解阅读文本,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阅读,鼓励学生交流探究阅读体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运用教学智慧,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在相互交流切磋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一旦问题产生,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探究的欲求。有了探究,学生才能准确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才能获得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并且把这种体验和感悟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真正做到以阅读来促进发展。

例如,学习李密的《陈情表》,了解李密与祖母的亲情,在被这种真挚情感打动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让学生谈一谈父母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或者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为我做了什么?我为父母做了什么?而这种体验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之情。

4.大胆质疑文本,引导个性体验。创新性阅读指运用信息交汇、知识重构、情景迁移等创造性方法,对文本进行比较、辨析、反思、审察,以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从而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加深对阅读的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固然有其大众化、传统化的一面,但是如果学生以另一种眼光来审视的话,则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观点。比如学习《渔父》时,按照传统的文化解读,我们自然认为屈原是忠贞爱国的典型代表,他不愿让自己“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所以自投汨罗而死,这是他高风亮节的体现。但是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却认为屈原的这一做法不值得提倡,认为“賢臣择主而事”,屈原凭借自身的才能,或许在其他国家能得到重用,更好地福泽华夏苍生。但是屈原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来表现对楚国的忠诚,屈原的忠君爱国实是对楚怀王的一种愚忠,是不知变通的体现。这一观点是以现代的眼光审视古人的行为,跳出了千百年来盲目推崇的怪圈,有一定的见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渔父对屈原的点醒与屈原的不争应该得到后人起码的尊重和崇敬。

鲁迅先生曾有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学习就好比蜜蜂采百花而酿甘蜜,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采集加工信息,形成理性概念的思维过程。可见,真正的善教者要善于培养学生勤于思索、自求得之的读书习惯,善于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面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奇思妙想”,教师不应随意否定,而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质疑诘问、积极求异,肯定其独特见解,尊重其理解水平,以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感悟和启迪,获得审美享受,实现“体验式阅读”。学生在超越自身体验的基础上,摆脱“原意”的束缚,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

5.文本角色扮演,丰富个性体验。体验式教学实践旨在积极构建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的新课堂,强调学生文本学习的获得感和与作品“对话”的情感体验。编演课本剧是一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做中学”“玩中学”的创造性活动。它从动态的角度组织学习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丰富了学习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师创设的参与具体人物事件的情境中,学生要想扮演好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就必须充分阅读文本,从情感和心理上体悟人物角色的差异性,进而真正走进文本,理解人物角色所传递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学《雷雨》片段,教师分别指引不同的学生扮演周朴园、鲁侍萍、蘩漪、周萍、鲁大海、四凤以及周冲等角色,进行相应的对话,帮助学生营造周公馆封建资本家家庭专制的情境。特别是蘩漪,身为周朴园的妻子,却没有一点资本家的惺惺作态,她敢爱敢恨,有鲜明的个性思想,敢于冲破世俗的樊笼,作出自己的选择,即便是成了封建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她依然决绝地反抗封建礼教的纲常,大胆、主动、热烈地追求个体的自由爱情。为了成功扮演文本角色,学生要认真阅读文本,与文本人物充分对话,从理解人物的内心出发,进而深刻理解文本所赋予人物的社会思想意义。借助文本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在与文本人物的情感共鸣中产生价值思考,并且在文本事件和情感波澜的经历中丰富生活经验,提升认识水平。文本角色体验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群体自主共生。它离不开学生个体的自主参与,同时也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参与的活动。正因如此,课本剧角色表演体验,能保证学生群体的共同成长和提高。

分角色朗读是体验式阅读的基础性的操作。只有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唤起他们的情绪乃至情感体验,才能使其感受到作品中氤氲着的生活气息;通过朗读以声求气,进而探究隐含在作品中的意蕴,唯此才算是真正有效的朗读。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从字里行间的语势、停顿、节奏和韵味中,涵养体悟语言的能力,进而明晰语言的情感色调,對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体验文本语段所传递出的人情世味,通晓文字的精妙,进而深入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除了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师还应在课堂上预设文本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中去体验、探究、质疑,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真性情,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实践反思

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建立关系,全方位地审视与反思,不断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意识。课堂就是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经历去分析体悟作品人物的思想情感,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收获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从而丰富内在的情感世界,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既“教”又“导”,既处于课堂之内,又出于课堂之外,这样的教学,必是既有效又轻松的。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体验式阅读的能力,以真正达到“语文育人”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动内在情感经历来体验文本内容,激活其在提高学生素养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更有兴趣去阅读、去探究。

不可否认,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有长短高下之分。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获得与积累,通常是短期可见的。但是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等却是短期内无法测得的。然而毫无疑问,这种渐染熏陶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层面、精神层面,学生也必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部分,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将其展现出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由惑而思,由思而成,成而求知,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这是我们对教学最终结果的共识。诚然,当前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尚有欠缺,体验式阅读的能力尚有不足,相信只要语文界的同仁齐心协力,必能让体验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精神支柱,发挥精神脊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