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中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能力。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分享心得,积累经验,提高认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名著单元,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以及“快乐读书吧”中的“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笔者设计了基于促进课外阅读的指导课。
1.整体评价,寻找共鸣。
话题一:大家通过动画片、电视剧接触过《西游记》相关的内容,那么《西游记》会是一本怎样的书?
话题二: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话题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小说内容和主要人物的印象。交流中,学生与名著产生共鸣,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名著的兴趣,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参与后续的交流和学习。
2.深入品评,抒发己见。
话题三:孙悟空在取经之前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话题四:孙悟空如此神通广大,可为什么他后来心甘情愿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呢?
话题五:取经前后,孙悟空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你最佩服他的哪种品格?
话题六:哪些情节能体现他的这些变化?他的品格又是如何体现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四个话题,依次指向小说情节、人物行为变化、人物品格。由情节到人物,由行为到品格,环环相扣,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孙悟空这个文学形象虽是虚构的,但是他身上那种敢爱敢恨、奋不顾身、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是真实存在的,能深深地影响我们每一位读者。
3.沉思静想,获得启迪。
话题七:对于唐僧,有人认为他心地善良、意志坚定;可也有人认为他优柔寡断、是非不分。你更支持哪种观点呢?请说明理由。
话题八:人生一世,犹如取经之路,总会饱经磨难和坎坷。读完这本书,今后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坎坷,你又会怎么做?
话题九:如果用一句话把这本书推荐给自己的同学、朋友,你会说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西游记》中的人物进行评价,聯系生活实际谈谈做法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交流的基础上,沉思静想,再重新审视书中人物,进而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立足在内容回顾、情节梳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关键事件,提取相关信息,理清发展脉络,聚焦人物品格。
1.聚焦人物品质,讨论交流。学生读完《西游记》后,对师徒四人的形象及他们在取经之路上的经历有了自己的认知。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针对师徒中的一人绘制人物品质的思维导图,并在组内交流彼此的观点。
根据小组选择的人物,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你们认为支撑他取得真经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学生组内讨论后提炼、概括,并结合书中具体的情节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在梳理文本的基础上,获得对人物形象的初步认知,形成有关人物品质的共识。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对所选人物最重要的品质进行提炼、概括,并找出相关情节,说明理由。这样就使得原本分散在不同章节的有效信息,以人物品质为线索被依次提炼出来。学生经历了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再到概括信息的探究过程,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2.搜集资料,加深认知。学生在交流提炼相关情节的过程中,教师出示多个情节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挑选出最能体现本组观点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为人物形象的聚焦提供更多的材料支撑。
搜集完资料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活动。在交流讨论中,学生以不同的情节辅以说明,对所探究人物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入、清晰、立体,对阅读《西游记》的兴趣也显著提升。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让学生掌握更多搜集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将零碎信息系统化,从而提升学生搜集资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不再浮于表面,而是能基于丰富的情节,更加全面、深入地概括人物的形象。学生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中激发了交际的兴趣,实现了从文字内化到言语输出的良性循环,课外阅读落在了实处。
引导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借助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用表演的方式重现名著中的精彩情节,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内容,制定标准。教师在课前播放一段学生自编自导的有关《西游记》的课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交流:他们表演的是哪一章?如果让你们也表演有关《西游记》的课本剧,你们会如何准备呢?学生表演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基于此,笔者决定开展有关《西游记》典型章节的课本剧展演活动。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
最后,师生根据每组展演的情况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演员和最佳观众。
【设计意图】学生在展演的过程中,能借助台词、表情、动作、道具等表达出自己对于名著的理解,让课外阅读走向深入。而评价标准的制定,既为学生的表演指明了方向,又实现了表演与文本的共通,让学生的阅读向深处迈进。
2.创编剧本,确定角色,相机指导,发展思维。确定好演出内容后,一个好的剧本必不可少,学生需要把名著中的语言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形式。教师引导每组学生关注改编的要点:把叙述性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时,要注意人称的变化;有的叙述性语言可以适当借助布景或旁白来表现;关注语言、表情、动作的设计,表现角色的内心或者凸显其性格。剧本的创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还可以大胆创新。
创编好剧本,教师可以根据每组所演章节罗列一些角色,归纳出选角的要点:演员尽量适合角色,如形象贴近、性格相似等;也可以根据演员的表演能力来决定。
【设计意图】创编剧本的过程,其实是对某一具体章节阅读的内化。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表达章节的主旨,更有利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合作演练,公开展演,共同评价,提升审美。明确剧本、演员后,教师可以出示一些《西游记》电视剧中的视频片段,提醒学生一定要仔细揣摩剧本中有关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内化于心,表演惟妙惟肖,观众才会身临其境。
演出结束后,全班同学对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时要依据评价标准对某一成员的某个具体行为进行评价,不要泛泛而谈。
【设计意图】“典型章节”的展演让课外阅读分享走向深入,学生由原来单一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转变。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指导不应只片面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让他们自主阅读,而应让学生虚心探究,回归理性,在自读和共读中寻求一条爱读、会读的阅读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