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美林
摘要:疫情背景下,学生重返校园,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学生成就动机密切相关。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安徽省铜陵中学263名住宿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亲子关系中的诸多因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论述出生环境、月花费的高低、亲子沟通时间及频率、亲子关系的密切程度四因素影响高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并对存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 成就动机 亲子关系 沟通
一、问题的提出
成就动机是人们追求完美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个体寻求自我价值体现,愿意且努力完成某项任务的内在动力,与人的意志力、自控力等优秀的人格品质息息相关。在非智力因素中的成就動机是他们实现目标的重要前提,它关系到高中生的进步与成长、创造与学习等方面。成就动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具有促进、激励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高中生的成就动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长久以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高中生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否决定着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所以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都很重视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而家庭环境中很多因素对成就动机有明显的影响。以往对高中生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探讨在性别、年级、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差别,这些研究均表明家庭和学校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高中生的成就动机。在亲子关系与高中生的成就动机方面的探讨较少,亲子关系在遗传学上主要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血缘关系,本研究中的亲子关系主要指在校高中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社会成就动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环境、教育方式以及个人的认知模式,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教育方式中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亲子沟通等因素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通过综合这些因素并分析和讨论,找出影响高中生成就动机的相关因素,以期提出一些加强高中生成就动机的相应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安徽省铜陵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300名高中生,获有效问卷263份,其中一年级93人,二年级81人,三年级89人。男生113人,女生150人。
(二)研究工具
问卷1 亲子关系量表
自编的测量亲子关系问卷共二十题,该问卷调查了学生的年级、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还涉及亲子沟通的时间、频率、主动性以及学生与父母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融洽程度等问题。
问卷2 成就动机量表
采用挪威心理学家Gjesme T.和Nygard R.于1970年编制,并由我国研究者叶仁敏和挪威Hegtvet K.A.于1988年合作译制的成就动机量表。本量表共30题,分别测试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个维度,每部分15题。本量表采用5点记分,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从5分到1分五个划分度。分数越高与动机越强成正比关系。相关研究表明,中学生运用此量表实测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追求成就的动机)和0.84(避免失败的动机)。
(三)施测
本次测量采用班级学生集体受测评的方式,心理健康教师向学生说明指导语,学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作答。测试过程中学生不允许提问,不允许互相查看,测试结束心理健康教师审查剔除无效问卷。
(四)数据处理
所有有效问卷结果录入计算机,通过SPS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有效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生成就动机与亲子沟通的差异性检验
1.高中生成就动机与亲子沟通主动性的差异性检验
结果表明:亲子沟通的主动性与高中生的成就动机的差异并不存在显著相关。亲子沟通原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本研究的亲子沟通主要指在校高中生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过程。亲子沟通主动性指在沟通的过程中谁是发起者。进入高中后,亲子沟通的频率在降低,话题也比较单调,据调查一般子女和父母沟通时常谈到自己的学习状况、高中生活、遇到的难题,父母则常关注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沟通的主动性对高中生的成就动机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两者差异不显著。
2.高中生成就动机与亲子沟通时间、频率的差异性检验
结果表明:亲子沟通时间、频率与高中生成就动机显著差异(p<0.05)。高沟通频率的高中生成就动机更高。亲子沟通的时间和频率可以作为高中生亲子关系好坏的一项指标,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高沟通频率的高中生的成就动机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二)高中生成就动机与生态环境差异的差异性检验
1.高中生成就动机与独生子女的差异性检验
结果表明:在趋向成功和避免失败两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并不存在着显著关系(p>0.05);非独生子女的成就动机与独生子女的成就动机差异性检验没有明显区别。本次调查的独生子女大多来自城市,他们拥有丰厚的物资享受,在遇到困难时会得到父母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种优势会使他们更容易迎接挑战和对抗外来的挑战,具有一种驱动力。但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其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使其逐渐养成较强的依赖性。非独生子女其他的兄弟姐妹会分享父母的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出生顺序影响成年后的生活风格和处事方式。不同的出生顺序久而久之会影响到他们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由上述分析,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在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2.高中生成就动机与月花费的差异性检验
结果表明:本研究表明大多数高中生的月花费在300~500元之间,300~500元生活费的高中生在本次调查中占70%。由表可见月生活费低于300元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月花费高于500元的学生在成就动机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月花费低的学生更趋向成功,而月花费高的学生更趋于避免失败。其原因可能是:1、低消费水平的学生往往更渴望成功,好的学习成绩往往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弥补其物资水平的贫乏。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潜意识中会使用转移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物资的贫乏会使他们用其他方面的成功进行弥补以达到消除精神性焦虑。[9]作者通过观察发现这些高中生可以承认自己在衣食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学习方面他们往往会比别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他们大多数也会产生“只有努力才能过上好的生活”的想法。2、月花费高的学生虽面临挑战和竞争时会得到更多的物资帮助,但那种安逸的生活很难成为一种动力。在低压力的状态下,这些高中生会产生放松的心理状态,认为只要自己不是最差的,一切都是安全的,从而上进心和进取心也被大大削弱了。
(三)高中生成就动机与亲子关系的差异性检验
结果表明:高中生成就动机与亲子关系的差异性检验相关系数较高(p<0.05)。本研究从学习和日常生活两方面来表示亲子关系的融洽度,研究结果表明亲子关系和高中生的成就动机存在着正相关,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高中生的成就动机具有激励的作用。亲子关系会影响学生失败时的归因倾向,良好的亲子关系下,子女失败后会积极和父母交流沟通,从父母那获得安慰和信心。他们遇到挫折时,能得到父母的及时安慰,他们往往会倾向于内归因,即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情况是自己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以后更加努力就会得到改善。然而亲子关系差的家庭,子女失败时虽内心十分痛苦,但更担心父母的责备。他们常常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因,即把失败归因于运气、机遇这种情况,即是自己无法改变的,长此以往,这种情况会对子女的成就动机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构建良好亲子关系,激发成就动机建议与策略
(一)有效亲子沟通助力学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和高中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正相关,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成就动机。高中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同伴关系的建立、子女的人格发展和身心健康。对于已成年的高中生,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主张和思维。此时父母应该站在子女的立场,进行有效和频繁的沟通,避免子女“汇报式”,家长高高在上的“质问”“声讨”式的谈话。有效的親子沟通方式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催化剂,有效沟通中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设身处地地从子女角度看待问题。亲子冲突时发生时学会倾听孩子的情绪情感,理解孩子的内心烦恼,放低姿态,平等对话。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威信是由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体现的,好的父母榜样可以不断让子女进行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子女的自我效能感需要家庭环境的培养,成就动机与子女的自信心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提倡父母鼓励式教育,针对事情本身给予子女积极的鼓励。同时父母应该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增加人生阅历,发挥榜样作用,这是子女家庭教育中最直观的教育方式。
(二)父母适度期望激发高中生成就动机
父母应该对子女提出合适的期望,帮助其确立适宜的目标。根据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追求成功的倾向(Ts)是成就需要(Ms)、获得成功可能性(Ps)和成功的诱因值(Is)三者乘积的函数:(Ts)=(Ms)*(Ps)*(Is)。在这些成就动机中,父母的期望往往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诱因。父母的期望对子女有一定的定向作用,大多数子女会将自己的追求和父母的期望相结合,视它为动力拼搏进取。但一旦父母的期望太高,总要求子女达到自己设计的“最佳水平”,不顾子女的爱好和兴趣,结果往往只是事与愿违。子女易产生反抗心理,爱与父母顶撞,对自己丧失信心,采用逃避的方式解决问题如安于现状、不愿面对挑战。这种情况一旦长期出现不仅会影响子女对成功的追求与期待,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人格特征。所以父母一定要审视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子女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以适度的生活费培养学生独立性,激发高中生成就动机
大多数高中生都选择住校远离父母,父母不可能同以前一样面面俱到地事事关心了。此时的高中生渴望独立,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作者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给子女的生活费应该适度。太低往往不能满足子女的生活需要,在忙于学习时,低水平的物质生活会成为他的阻力。但生活费过高也会带来另一种负面影响,学生的高中生活太安逸会使其不思进取,无法锻炼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庭教育中放纵与过分干涉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提倡民主式家庭教养方式。尊重子女的想法和选择,让子女对所做出的所有决定承担责任,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感、优势感和成就感。
(四)双减背景下,坚持家庭劳动教育,赋能学生动机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家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各阶段必须安排必要的家庭教育内容。劳动,是创造一切的必要途径。家庭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教授劳动技能,而是一种成体系的教育。通过体力劳动,学生学习技能、磨砺品格、发现自己的特长,不仅锻炼了肌肉、活动了关节,而且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劳动中辛苦的切身体验,用辛苦换来成果,能感受其中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学习生活中仍会持续地发挥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1]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3-24.
[2]肖志玲.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高中生成就动机差异研究[J].湖北工业学院学报,2002(18):62-64.
[3]赵辉.家庭环境因素与高中生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2004(12):325-326.
[4]张兴贵.不同文化背景中高中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470-471.
[5]张德,赫文彦.改善家庭人际关系发挥家庭教育潜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83-87.
[6]叶仁敏,挪威Hegtvet,K.A.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3):14-16.
[7]王继红.高中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励[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24.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