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爱萍
摘 要:當今时代下,我国全面推行素质化教育和“双减”政策,要求广大学科教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降低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童谣儿歌在小学学科教育及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广大学困生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知识及问题的思考探索中,帮助其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知理解,建立起良好的学科学习思维习惯。本文则主要针对数学童谣在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中的有效创编及应用方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数学童谣;学困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7-0237-03
只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才能够创设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如何有效地构建和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也成为任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数学学科的教育及教学来讲,抽象性和复杂性的数学理论知识往往容易给学生的学习理解造成障碍,进而致使部分认知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为了有效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发展,则可以将童谣儿歌教学法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对此,在学科教育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认知及理解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估,进而实现因材施教。而童谣儿歌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则能够充分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及心理需求,辅助传统的数学课堂知识教学来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童谣儿歌的固有特性与小学学生的发展特点决定了童谣儿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关键意义,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1.数学童谣的概念解析
数学童谣是儿童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所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的一种语言文学表达形式,通过富有韵律、自然流畅、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传递与表达,使儿童在传唱中加深对其中蕴含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童谣儿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与调动儿童的传唱与学习兴趣。童谣儿歌也可以融入数学学科知识的教育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学习,实现寓教于乐。数学童谣作为一种创新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学困生等群体克服对数学学科的抵触情绪。数学童谣能够构建起一个充分乐趣的数学教学空间。数学童谣编创和应用能够充分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童谣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生动具象的理解,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点归纳成朗朗上口的童谣中,使学生在传唱及朗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吸收,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单一化和枯燥化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童谣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学困生是学科教育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创新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学困生群体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则成为学科任课教师着力思考及不断探索的教学课题任务。受到各种不同因素及原因的影响,学困生群体在知识的接收和理解能力上普遍较为薄弱、对学科的深入学习及思考缺乏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精神集中力和参与度较低,进而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为低下。
(1)有利于迎合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科学化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6-12岁的年龄阶段,在儿童及青少年认知发展理论中则认为此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象征性和直觉性思维发展阶段。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处于具象化思维的发展时期,需要借助于具体性和生动性的事物进行学习思维的认知,在进行抽象化的数学运算思维活动时则会较为困难,尤其是部分思维认知能力更加薄弱的学生,则会在抽象化的数学学习中成为学困生,难以对数学学科的抽象理论和运算知识进行理解。此阶段的学生,对具体化、直接化、通俗化的知识内容更加容易理解,而童谣则是充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认知发展特点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内容简洁直白、韵律感强、朗朗上口,正是充分符合小学学生进行学习需求的辅助形式。
(2)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成效性
童谣的固有特点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认知需求极为匹配,将童谣编创应用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及教学活动开展中,也是极为有效的教学创新途径,童谣儿歌能够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各教学板块进行有机融合。在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童谣的方式开展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学,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具体和生动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学习习惯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童谣儿歌的方式给予其必要的引导,此外,任课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编创、朗诵童谣,丰富和拓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性,建立趣味性课堂。
(3)有利于提升小学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抵触情绪
童谣儿歌的语言充满童趣,读起来富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内容质朴、通俗、生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学表达形式。将童谣编创应用和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原本乏味、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观能动性,使数学语言变得更加有趣,并且通过童谣的方式来辅助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更加愉悦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帮助小学学生,尤其是数学学困生群体有效克服对数学学科的抵触情绪,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有利于强化对小学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推进思想教育工作
审美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的重要能力形成内容,也是关键时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童谣富有韵律、短小精悍、内涵深刻,以童谣为媒介和载体,能够带领和引导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认识和感受知识。当今时代下的教育及教学发展更加关注与强调“以学生为本”思想体系的构建。要求广大任课教师在学科教育中充分贯彻生本理念思想,打造和谐的师生沟通与交流关系,帮助广大学困生能够在学科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持续化和长远化的发展。通过数学童谣的编创与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有关知识点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语言之美、韵律之美、对称之美等,实现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与此同时,在数学童谣中蕴含着精细计算、等量代换等各种数学思想教育,能够推动学生德育、美育、智育等全面化的发展。
3.童谣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对广大小学数学学科的任课教师而言,需要积极探索童谣儿歌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上的应用价值和应用途径,让数学童谣在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升综合学科素养及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这也要求任课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融入新课标的育人理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通过多样化和创新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和学习能力,发展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当今,童谣儿歌已经开始全面融入了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知识,成为推动和辅助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童谣儿歌的传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相关数学能力的建立,发挥童谣儿歌的固有教育优势和教学优势,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数学学科任课教师对童谣儿歌的融入性教学仍然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深入的研究,对数学童谣的应用理解也只是流于表面,缺乏府童谣而言与数学知识之间深入联系的思考,难以真正具有针对性进行数学童谣教学价值的发挥。对此,广大数学学科任课教师需要全面加强对数学童谣的深入分析和应用探讨,对其与数学知识教学的内在联系与有机融合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切实发挥数学童谣的教学应用价值。
4.童谣在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中的应用开展策略
(1)数学童谣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深度学习及自主思考兴趣的激发
深度学习下,能够使学生基于自身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实现更加投入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知理解程度,是帮助学困生强化知识理解和记忆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性的学习和情感感知意识的调动,能够使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强化教学效果。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及学困生的转化中,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入学习,而数学童谣儿歌则可能很好地推动这一教学发展目标的实现。数学童谣的内容充满童趣、韵律感强、朗朗上口,能够与学生建立起充分的情感互动,给予学生沉浸性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升主观能动性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由此,能够帮助学困生在数学童谣的引导下实现深度学习及自主思考兴趣的提升。
(2)数学童谣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概念理解及理论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
通过数学童谣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以更加形象化、简明化、具体化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并且富有韵律的语言节奏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极大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困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抽象化概念,提高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童谣诵读中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直观化学习与理解。数学童谣的内容简单直白、精简易懂,能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相关数学知识及有关概念的核心内涵,使学生在数学童谣的诵读中领悟和体会数学概念的本质内容,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度理解和内化吸收。由此,能够帮助学困生在数学童谣的引导下实现对抽象化概念及理论知识学习兴趣的提升。
(3)数学童谣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思维方法学习及掌握兴趣的激发
数学思维方法是帮助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专业支柱,通过对学困生数学思维方法的有效培养和建设引导,能够推动其持续化和长远化的学习发展。对此,任课教师需要基于数学教学的学科本质和思维体系等层面上,对数学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等进行有效思考。任課教师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包括学困生在内全体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和培养,对相关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明确的讲解和输出。而语言简单直白、生动有趣、富有韵律的数学童谣与严谨抽象、复杂思考的数学思维方法相结合,则能够实现“予繁于简”的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由此,能够帮助学困生在数学童谣的引导下实现对数学思维方法掌握与学习兴趣的提升。
5.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具有典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及教学活动开展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发展情况,选择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及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困生爱上数学课堂,进而积极参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说,以童谣儿歌为载体的教育儿童化建设与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通过生动活泼的儿童化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性,使其深入数学学科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马宽魁.浅谈小学数学标准化教学中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J].中国标准化,2022(24).
[2]罗小青.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6).
[3]迟文玉.辅导员视域下学困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帮扶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2).
[4]马君谦.小学学困生研究——以3个个案为例[J].少年儿童研究,2022(06).
[5]张剑锋.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学困生教学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