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 张梦楠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现代化何以可能”与“什么样的现代化是好的现代化”的历史追问和实践探索中,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逐步凝成独特发展优势,即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困境的超越性、彰显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优越性、立足中国实际的显著特征。这些发展优势,归根到底是坚持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产物。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优势;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3-0020-04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一经形成,就成为涵盖历史主体、发展道路、價值目标、发展要求,并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内容的系统性概念。“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1],置身于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潮流,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具有特定的历史坐标,并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
一、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其问题反思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其重要表现就是现代社会对传统社会的替代与超越。如果说传统社会指向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地方性发展”的历史特性,那么现代社会则指向工业化、工业理性的外化效应及其社会历史图景。伴随着人类历史转入世界历史,由资产阶级开启的现代化逐步席卷各民族国家,成为一场世界性发展潮流。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一个历史阶段,即“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获得实现的阶段,从其实质来看表现为“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和“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2],两个方面构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内涵。
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的现代化运动,因其进程先发、经验丰富的优势,成为各民族国家竞相学习的样板。事实上,因发展理念、文化个性和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尽相同,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都有显见的差异性。以资本逻辑推动的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从类型学上被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英美为代表、以美国为范本的现代化,强调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二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现代化模式,普遍采取社会市场经济政策,被称为“莱茵模式”;三是以瑞典、芬兰为代表的北欧国家,选择社会民主主义道路,其现代化模式被称为“北欧模式”。无论在发展模式和现象层面表现为何种类型,西方现代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从内在逻辑来看,源自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内置了西方国家及其资产阶级的意志,追求剩余价值、创造财富成为其推动现代化的“动力源”。从历史逻辑来看,缘起于工业革命的现代化进程,从工业化逐步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迈进,其本质是资本空间版图的拓展和产业结构的延伸。从全球发展效应来看,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格局,本质是资本将各民族国家一同纳入其获利体系而塑造的“中心—外围”式的权力结构和发展模式。换句话说,西方现代化的后果“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可见,在传统现代化模式下,后发展国家只能走一条融入欧美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格局的“依附性”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导下现代化的矛盾特性及内在危机,并基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以及人的异化、贫富分化、自然环境、对殖民地掠夺与帝国主义战争问题,提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论断。随着历史推进,以资本为主导的现代化,其问题不断凸显:一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西方国家一直逃避其气候环境的历史欠账和历史责任,将低端产业、“洋垃圾”等转移到不发达国家,造成这些国家的生态环境危机;二是在人与人关系方面,西方社会以其显而易见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族群撕裂,甚至枪支泛滥、毒品合法化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人的异化程度不断加深;三是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扩张及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各地挑起争端等斑斑劣迹,暴露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在弊端和不足。
如前所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总体形成了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型。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具有其矛盾性、暂时性、过渡性而并非历史的终结。换言之,现代化不特指某一社会形态,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非西方国家,其推进自身现代化进程从来不是、也不可能采用整齐划一或固定不变的模式。相反,从道路选择、发展理念、价值目标、制度基础、体制机制、时代发展等方面来看,现代化实践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性、包容性。历史事实早已证明,社会主义发展现代化道路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矛盾问题与现实危机,也日益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成就。这不仅体现出现代化的发展速度、质量,也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并在资源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展现出综合发展效应和发展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就是其生动体现。
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优势的逻辑理路
现代化模式与发展优势的辩证性,不仅局限于“现代化何以可能”的规律问题,从更本质上体现为“什么样的现代化才是好的现代化”的价值问题,以及“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接续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从科学发展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遵循规律与把握矛盾的现实生成。历史发展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中国式现代化发轫于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化与人民需求的最新变化,在发展规律意义上提出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5]。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从国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将人口因素、自然和生态环境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强调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6]。
二是从价值生成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对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的价值坚守。关于“什么样的现代化才是好的现代化”的价值之问,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不难得出,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对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贯穿始终,构成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探索的不竭动力。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价值取向和根本动力: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基本特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体现了不断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政治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坐标。
三是从实践创新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互动生成。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一,历史传承与现实转化的统一,理论先导与实践检验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的规定性、顶层规划的全局性等,在实践层面推进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通过实践来检验、修正和完善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不断汇聚中国式现代化的综合发展优势。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
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截然不同的现实境遇与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注重守正与创新结合,注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性和阶段性的结合,注重现代化发展普遍规律和本土特殊国情的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是现代化中国道路与中国实践的整体发展效应,并形成了超越传统现代化模式的显著特质。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中国特色”和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概括,从理论逻辑来看,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三个层面的发展优势。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跨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的历史进步性和反动性做了一分为二的分析,进而指出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人类社会迈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创造条件。1877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明确提出俄国社会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现代化的问题,即“俄国可以在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的同时取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成果,而又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并强调这是“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8]。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替代与扬弃,具有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涵: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历史的终结,也不是历史的必然,各民族国家可以结合实际选择非资本主义道路,以摆脱“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另一方面,各民族国家实现发展必须在占有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9],因此实现社会形态跨越的东方大国要想真正进入现代文明行列,必须占有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以此为前提,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历史超越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内蕴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形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根本动因在于生产方式变革,主要体现为生产力发展并引起了生产关系及制度形态的革命。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特定历史时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在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以及面向中国实践的国情规定和战略实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显著优势。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生产关系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社会生产与人民需求的统一,走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塑造出现代化物质生产的人民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等发展优势。二是维护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终要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来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5]。具体表现为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以制度性安排解决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现代化成果更平衡更充分地惠及全体人民。三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引导力、组织力和凝聚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既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安排,又能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不断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活力。以德治、法治结合推进实现善治目标,既强化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刚性约束,又注重社会主义精神、道德和价值的引领,不断形塑现代化发展的规则规范与良性秩序,多种措施推进形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善治优势。四是整合社会力量、应对风险挑战的显著优势。中国式现代化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形成高度凝聚力和社会活力,在保持社会改革、发展、稳定,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化解危机挑战方面形成有效依托,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彰显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10]中国式现代化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历史内涵、方法途径、价值目标,这“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11]。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概括,即从中国现实国情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成条件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要求与路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民族品格与文明进步立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凝聚的实践特色,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化问题上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实践领域不断拓展、战略安排不断成熟、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始终以“人民满意”“人民幸福”作为发展道路的衡量标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内蕴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一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经济失衡、政治内斗、社会撕裂,以及国际政策上单边主义、脱钩断链等问题,真正将整体人类的命运与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概括,在历史与现实、主体与客体、必然与自由的矛盾运动中,全面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和历史进步性。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地提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地改善了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环境,不断满足着人民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变化,全面提升了人的素质能力,全面促进了社会文明发展进步,推动形成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3.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8.
[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10]习近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4.
责任编辑: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