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的内在理路、理论特质与价值意蕴

2023-05-30 10:48:04高旭星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旭星

[摘要]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极其重要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的内在理路与理论特质,是维护与塑造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不但继承与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安全理论,而且也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安全思想,更为做好文化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

[关键词]文化安全;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3-0004-0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为核心要义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文化安全置于国家安全保障的历史高度,彰显出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突出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成为学术界对于文化安全开展研究的重要对象,成为充实文化安全研究的思想宝库,成为文化安全极具价值的学术理论资源。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的内在理路

新时代的文化安全是文化领域的全面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论述内涵丰富而深刻,呈现出完整的逻辑结构,既有对实现文化安全战略部署的整体规划,也有对实现文化安全具体要求的全面论述;既有对实现文化安全的认识指导,也有对实现文化安全的行动指示。

(一)核心要义:意识形态工作是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2]105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107。苏联亡国亡党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脱离实际与共产主义信仰崩塌的内部因素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于苏联意识形态渗透的外部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苏联人民的思想陷入全面混乱,最终导致苏共失去政权、苏联解体。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3]100,如若维系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将会严重威胁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工作的核心要义,党的二十大要求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考验面前,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上升到党和国家存亡的战略高度,深刻体现了没有意识形态安全,就没有文化安全,更无法保障国家安全。

(二)重心所在: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国家与民族将会失去凝聚力与生命力,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观建设,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使得社会加速发展,但也催生了许多资产阶级消极、腐朽的价值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中国所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中国在经济腾飞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大好形势下,利益的分化和需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观念、思想与文化的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思想导向和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文化安全的重心所在,其指明了中国人民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利于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贯穿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3]110,还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5]。

(三)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喻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基因”,多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问题,启迪思维,贯通古今。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淮南子·[ ]论训》中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强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曾引用法家经典“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强调依法治国重要性;曾引用魏征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深刻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安全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视跨越了时间维度,以“历久弥新”来总结传统文化的不竭力量,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为新时代维护与塑造文化安全带来丰厚涵养与思想武器。

(四)戰略路径: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文化安全的战略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且深刻总结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价值:“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198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够构建与强化国家与国民的制度信仰,促进社会政治的可持续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与文化安全贡献持续力量。其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够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依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建设文化软实力能够催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深度实践融合能够塑造文化安全,护航文化发展。再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人民群众是文化活动的实践者,是受益者,让人民群众满足高质量的精神需求,筑牢群众基础,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工作的终极目标。最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够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够更真实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粉碎敌对势力的“舆论陷阱”,切实维护文化安全。

(五)中国方案:交流互鉴使人类文明变得丰富多样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明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试图让人们相信,文明间的对抗是未来世界格局的最本质状态,他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冷战后时代的新世界中,冲突的基本源泉将不再首先是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是文化。”[6]“文明冲突论”将文明之间的矛盾视为是不可调和的,文明之间的斗争将远远大于合作。但在人类文明推进的视域下审视,将各种文明对立阻断文明间的交流,持“文明冲突论”造成文明发展的衰落[7],文明的隔阂与孤立威胁世界和平,甚至引发战争。

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化安全的中国方案,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化解所谓的文明冲突,实现文化领域的共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和文明的本性,深刻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分”[8],创造性地提出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推进和实现文化安全指明方向,为形成世界各种文明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谐共處的相互关系贡献中国智慧。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文化建设和实现文化安全的根本所在,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和国家命运所系,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内容。党领导全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必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推进文化安全工作中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维护与塑造文化安全的坚持不懈的追求。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文化建设与文化安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真正站稳人民立场才能确保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才能依靠人民实现文化安全。从文化供给的视角来看,美好生活需要文化的合理性辩护、意义想象和价值引导[9],没有文化的美好生活是没有灵魂的生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精神富足是民生幸福的应有之义,实现文化安全需求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同频共振。从防御的视角来看,维护文化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的文化生态,为人民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构建无形的文化屏障,保护人民免受糟粕文化的影响。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安全重要论述的最鲜明的特征。正是对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不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之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文化安全。

(二)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在面对世界文明纷繁多样的客观现象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10]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各种文明以各自的特殊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存在差异才能相互交流借鉴、共同追求进步,强求一律必然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不断衰落。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文化正在超越地理界限,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广度与深度正在不断拓展,文化多样性的特性深刻凸显。

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的存在,才更加需要一种科学、正确和进步的思想为主导,作为整个国家与社会的核心思想来统领与引导多样性的文化,使其在有序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如果没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思想强有力的引导,任由各种思潮在一个国家中肆意泛滥,带来的不会是思想文化的自由与平等,而是各种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混乱与无序,严重危害文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也尊重和维护文化多样性。一方面,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永葆生机;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各国各族文明,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在平等交流中取长补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和不同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辩证统一,是实现文化安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

(三)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11]。文化的生产者需立足于当前社会的现实问题,在任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历史所创造的文化形态、所传承的“精神基因”,对当前时代进行改造和发展,推动旧的文化前进,演变成为新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有“扬弃”的精神,在充分认识到当代的特点与要求,将传统文化中富有当代意义、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形式转化为当代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当代内容与外在形式,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在时代发展与百年变局之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完善、创新,使之可以运用到当前的实践中,与现代文化更好地融合,使其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当下发展的需要。

继承才能承载先辈们的智慧精髓、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创新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才能实现文化领域的可持续安全。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安全,立足于解决文化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实现国家安全理想状态的战略高度,提出新时代关于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继承与升华马克思主义文化安全理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文化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服务,并执行重要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常用“精神”“精神生产”“意识形态”来指称“文化”,将无产阶级文化看作是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本质的有力武器,重视文化在凝聚力量、指导实践和巩固政权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从马克思的文化理论来看,文化是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的,会受到社会现实影响,更会反作用于社会。对此,文化安全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还会影响到物质生产安全,甚至达到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在国家安全领域,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结合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新特点,对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安全进行总结、深化及重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更是为文化安全的研究开辟新的学术空间,为实践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安全置于总体国家安全的大局中,明确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这个大系统中的保障地位,厘清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各安全要素的辩证关系,给予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明确的学理定位与实践理路。

(二)深化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安全思想

中國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文化安全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长期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治理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了党的文化安全思想。这一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开拓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安全思想的新境界。

毛泽东同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不仅强调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而且也重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及指导作用。面对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内忧外困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蕴含着维护与塑造国家文化安全的思考。江泽民同志面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全球化与文化霸权的挑战,以及国内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课题,进一步深化了强调了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建设”的重要转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提出“确保文化安全”的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都将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列为国家四大安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的重要判断[12]。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历任最高领导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将文化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成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方向与思路,有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安全思想的全面深化与蓬勃发展。

(三)明确与指明了文化安全的实现路径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越来越光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质量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全球化作为一个收紧国家和民族之间距离的时空连续体、模糊国家和国际边界的过程,对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矛盾也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安全重要论述使我们更明晰地认识了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做好文化安全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

面对新形势下的文化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好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要求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维护文化安全凝聚强大动力;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筑牢文化安全的“根”。新时代维护文化安全的内外形势更加严峻,提升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应对文化安全风险的“高招”,更是未雨绸缪、提前预置的“先手”。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文化不可避免地交流和传播,我们无法阻止外来文化的进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才能在和而不同中谋求文化领域的共同安全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文化安全,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洞察国际文化安全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与文化安全的新理念、新思想,擘画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与文化安全的总体蓝图。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下的文化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安全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纲要与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20(10):4-11.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20.

[7]赵红艳.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恐怖主义的遏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2.

[8]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文明交流互鉴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6(11):59-61.

[9]沈湘平.着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J].求是,2020(16):39-41.

[10]俞懿春.文明交流互鉴 梦想同频共振[N].人民日报,2022-05-21(3).

[1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2]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全文)[EB/OL].(2007-10-26)[2022-08-06].http://www.scio.gov.cn/tp/Document/332591/332591.htm.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22:4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23:53:04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人民论坛(2016年31期)2016-12-06 11:28:16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5:38:02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28:18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