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维 刘学维 李亚宁
[摘要]我国是产粮大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受“人口老龄化、乡村城镇化、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中美脱钩”等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这种情况下,立足国内循环,积极响应国外循环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内外粮食产业链升级、供应链升级是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基础要素;借助绿色金融服务,引进优质社会资本,实现对智慧农业的现代化管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增加对国内种子、农机等生产技术的自主研发,促进我国粮食产业自主可控,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粮食安全;双循环;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3-0034-05
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粮食安全现状概述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6.8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3公斤,较联合国粮农组织“安全线”标准高出21%。虽然国内目前已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1],但是仍然需要进口一部分粮食,如: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粮食进口率同比增长24%,其中,玉米和稻谷类同比长幅较大高于60%,小麦进口比率小幅上涨,同比增长率低于10%,豆类进口实现了负增长。稻谷、小麦、玉米进口量与总产值比率低于10%,豆类进口比率为504%,其中大豆作为油料而非食品,进口比率较高为492%。尽管豆类进口数量拉低了粮食的综合自给率,但是我国谷物自给率仍在95%以上,可以保障中国人饭碗里装的是中国粮食。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2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主粮6652万吨,大豆累计进口量为3083万吨,仍高居粮食进口量首位。但是由数据分析得出,小麦、玉米、大豆1~5月的累计进口量与去年同比均实现负增长。由此看来,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对现有的主要进口作物的努力初见成效。虽然如此,但是仍然需要关注高粱、玉米等饲料作物的进口情况,高粱作为主要饲料,进口量同比增长37.8%。玉米虽有下降,但是基数较大,累计进口量位居粮食进口量第二。饲料完全依赖于进口,会对畜牧业发展造成较大风险。而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加。仅仅装满“米袋子”“菜篮子”,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高营养、多元化”的肉、蛋、奶等产品的供给能力,将成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一大挑战。
二、国内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国内粮食安全主要面临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仅仅靠吃饱,已经无法满足大众需求,粮食的供需关系初见失衡;国内粮食产业较发达国家发展相对落后,各作业环节粮食浪费严重;种子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和市场被外资垄断等挑战。
(一)内部供需关系难以平衡
我国粮食安全从供给侧到需求侧均面临一系列挑战。在需求侧,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粮食的需求也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型,由“满足基础口粮供给”向提供营养丰富的“肉蛋奶”类产品升级。这个过程,对畜牧业发展便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虽然可以满足口粮自给,但是动物饲料却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玉米、稻谷等依赖于进口。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供给侧体现出了农耕劳动生产力后劲不足和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农民老龄化趋势严重,因为农耕辛苦,基础农作物增值能力弱、利润空间小,所以年轻人更愿意进城打工,耕地意愿普遍较低。我国农耕的“接力棒”难以延续,依赖人力的作物产量增长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耕地资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障资源[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愈发突出,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种植面积不足,制约粮食安全。加之疫情影响农资企业开工率,降低了农资、农机服务供应的及时性,进一步放大了农民和耕地给粮食产量带来的影响。因此,耕地种植作物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自动化进程的提升是粮食安全供需关系平衡的主要挑战。
(二)粮食浪费情况严重
我国粮食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和消费等环节[3]。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粮食浪费情况,特别是生产、加工、储存环节。在生产环节方面,粮食种植不规范、不科学导致种子发芽率和作物成活率低,直接造成作物减产;收割损失率高,大型收割机尚未完全普及,作物收割时人工收割的损失率约为10%,较机器收割高出6个百分点。在加工环节方面,大部分地区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造成大量浪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在加工环节浪费的粮食约75万吨。加工过程缺乏标准和监管,导致供应商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对粮食过度加工,“大米抛光”“面粉漂白”等一系列加工使其营养成分流失,甚至给人民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在存储环节方面:农户储存粮食的设施和方法相对落后,难以对气候变化和鼠害虫害应对自如。据统计,农民自主储粮的损失率约达8%。除此之外,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很多贫困地区的优良作物无法走出大山,在餐桌上,铺张浪费的行为都造成了严重的粮食浪费。综上,从产业链全过程避免粮食浪费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要环节。
(三)种源缺乏自主可控能力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的顶端,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生产资料。随着农业发展,种源安全也被國家高度关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现阶段,我国种子行业产业链发展比较全面,商业化程度高,特别是玉米和杂交水稻商业化达100%,但是并未实现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种植。由于我国转基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使得我国不得不引进外资企业来获取转基因种子[4]。但是引进外资后就形成了“授之以鱼”的困境。我国只能得到转基因种子,难以获得其核心技术,久而久之,种子技术会被“卡脖子”,国内转基因市场会被外资垄断,民族企业将遭受巨大冲击。这时候“种子市场,开放就不如不开放”。因此,现阶段加快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进程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
三、国际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现阶段国际粮食安全主要面临全球粮食产业链被美国垄断,我国缺乏对粮食安全的话语权;俄、乌作为主要粮食出口国,其冲突给国际粮食进出口带来了巨大影响,直接影响国际粮价,我国身处其中,难以独善其身;后疫情时代粮食种植和运输均难以得到保障,粮食持续稳定的供给难度增大等问题。
(一)全球粮食供应链现状对我国粮食安全存在负向影响
全球粮食市场行业集中度高,“ABCD”四大粮商控制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在Cr4=80%的情况下,意味着国际粮食市场是一个寡头市场。又因为粮食产品本身差异化低、成本结构相似、外部力量占比低等原因,“ABCD”四大粮商的竞争格局上容易达成“寡头共谋”,共同控制国际粮食产业。加之其中三家来自美国,这就奠定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霸权”地位。自2019年贸易战以来,美国时不时提出对我国开展经济制裁,美国国内与我国脱钩、脱钩再挂钩的声音也源源不断。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大豆、玉米、小麦进口还是十分依赖美国,比如2021年从美国进口玉米、大豆、小麦分别占其总进口量的69.9%、33.5%、27.8%。这种进口结构和供应链格局,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使我国在国际粮食进口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二)俄乌冲突引起我国粮价波动
2022年2月份的俄乌冲突事件,引发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漲。美联社3月9日自伦敦发消息称,俄乌军事冲突将引起世界粮食危机。这种声音从何而来?众所周知,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农业大国,战争给两国农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良田被毁、农务荒废,严重影响了俄乌两国的粮食产量。而全球的小麦、玉米、油菜籽、葵花籽及葵花籽油出口量,两国共占12%。特别是小麦的出口量,两国小麦出口总量共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0%左右。因此,产量不足使粮食成为卖方市场,粮价上涨是必然结果。加之俄乌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交通制裁,迫使俄罗斯宣布禁止小麦出口,乌克兰宣布禁止小麦、燕麦出口,导致国际市场小麦供给量严重不足,进而造成国际小麦价格暴涨。虽然我国小麦进口量不高,但是小麦价格上涨也会带动其它粮食价格上涨,仍会对我国粮食价格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俄罗斯是我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第二大天然气进口国,第二大煤炭进口国,第一大电力进口国。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也会提高粮食生产的成本,进而影响我国粮食价格。能源问题和俄乌战争期间带来的粮食产量缺口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的会持续较长时间。
(三)新冠疫情提高我国粮食进口风险
新冠疫情给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带来了较大影响,疫情蔓延后,很多国家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对粮食出口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地缘政治影响了全球粮食供需平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主要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措施,保障自身粮食供给的稳定性,通过上调出口税来降低粮食出口量。与此同时,一些进口国为了获得充足的粮食,通过减免进口税费,进行粮食抢购。“囤粮、抢购”导致国际市场短期粮食供给持续性不足。虽然这种现象将随着疫情的减轻得到缓解,但是其长尾效应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因疫情防控带来的粮食生产、运输问题会持续影响全球粮食的供给量和配置效率。我国是国际粮食供应链的一员,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口粮绝对安全,但是粮食生产结构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因此,由于疫情引起的粮食价格上涨和配置效率降低等问题,可能进一步激化供需矛盾。
四、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构建国家粮食安全储备体系,提升粮食储备水平,确保可以随时迎接市场机遇、应对市场风险。我国需要立足国内循环,建立稳定的国内产业生态,构建国家储备体系,提升我国口粮、饲料的自给能力及储备水平,促进国内高质量发展。但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绝不是搞自给自足。二十大报告也为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描绘了崭新蓝图。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解决的策略上,需要打通内循环与外循环的链接堵点,基于自身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健全、粮食安全能力的稳步提升,积极融入国际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争取国际粮食安全话语权(见图1)。
(一)强化内循环,提升粮食自给率及储备水平
围绕着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从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保证粮食高效流通、维护粮食市场供给等方面,构建粮食储备体系。打造集耕地、农民、技术、制度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链。
1.保护农耕资源,提升农耕产业综合收益率。建立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实行领导班子带头示范,农民共建共赢的科学方法,提升耕地的产量和农民的收益,将农和耕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加强自上而下的宣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长牙齿”耕地保护措施,明确耕地用途,严禁永久基本农田用于交易、建房,避免耕地“非农化”;改造中低产土地,或用中低产土地置换其它用途高产土地,提升耕地整体质量[5]。其次,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环境,一方面增加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引进社会资本,成立公私合营特色农产品企业,鼓励农民参股、入股。让农民不仅种地,还能享受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提升农民耕种意愿。最后,加强对农业类教育的投入,高校聚焦培养农业技术专家,通过“田秀才”“土博士”,将先进生产技术带进农村;通过组织农业大讲堂,普及种植技术,提升粮食产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2.升级农耕作业,促进粮食节约。建立统一的作业管理标准、加强对各环节节约粮食的宣贯,增加对粮食产业链的基础投入,保障软件与硬件配套达标,给粮食节约创造可行条件。首先,规范与监管双管齐下。加强粮食安全标准顶层设计,制定标准、可行的粮食生产、加工、存储等环节的方法,从而避免浪费;完善粮食安全立法,加强对粮食安全的监督,打击妨害粮食安全的违法行为。其次,加强对农机类设备的自主创新,促进农机设备升级。普及大型自动化机械的投入,减少人工务农过程中的粮食浪费。最后,“要想富,先修路”,加强贫困地区基建,确保粮食可以运出来。可以联合“三通一达”“京东物流”“菜鸟科技”等互联网产业链物流巨头,打造从山区到城市的物流专线,保障粮食流通。通过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展宣传、带货,让作物“走出大山,走向城市”。从粮食全生命周期保障粮食节约,全面杜绝粮食浪费。
3.提升产量技术,落实科技兴农。进一步提升产粮技术,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特别是种子技术、转基因技术、农机核心技术,降低外资企业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垄断风险,从根本上杜绝技术“卡脖子”带来的粮食安全隐患。通过信息技术对陈旧、低效的设施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推广普及,降低设备综合成本,让设备走进贫困地区,帮助千家万户,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构建智慧农耕体系,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减少粮食耕种、灌溉、施肥等环节的人工干预,降低农耕基础作业与农民的黏性。积极探索新的土地运营模式,通过智慧农耕运营平台,进行粮食产业全链条数据采集、分析,实现“集中托管+运营”粮食安全管理模式。让技术赋能农业,保障农业发展更有活力。
(二)增强外循环,建立粮食安全共同体
如果内循环是粮食安全的根本,那么外循环就是为根本汲取养分的枝叶。在外循环层面,想要进一步降低粮食安全隐患,不仅需要立足国内粮食产业发展,还需要站在国际粮食市场的角度,进行全球化产业链和物流链布局。
1.产业升级,提升品牌价值。现阶段我国无论从产业链体系化、多元化,还是品牌国际影响力,较拥有“ABCD”四大粮商之三的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如何补齐短板,是增强我国在粮食外循环中底气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借鉴跨国粮商的产业布局经验,取其精华,加强对国内粮食产业的多元化、现代化布局。特别是现代粮食加工产业,继续打通“产、供、销”上下游,建立一套从“田间”到“餐桌”的集团化、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国粮食品牌的打造,通过标准化、现代化的内循环产物,输出高质量的粮食作物,在食品加工环节,注重优质、安全、卫生等指标的质量控制,给国际粮食贸易市场插入一张“中国品质”的标签。通过“提高质量+加大宣传”打造世界知名度高、口碑好的粮食品牌,为粮食“走出去”奠定基础。
2.提高行业集中度,打造国际第五大粮商。我国粮食市场行业集中度低,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缺乏世界级粮食企业。虽然近年来中粮集团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与四大粮商的规模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想要进一步取得世界粮食安全的话语权,首要条件是提升行业集中度,打造比肩“ABCD的”国际“巨无霸”龙头企业。又因粮食行业是民生保障行业,所以将粮食市场打造成寡头垄断市场是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欲提高行业集中度,首先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开展行业重组整合。进一步扩大企业体量,鼓励大型企业收购、并购中小粮食企业,各省国有企业控股不同业态的大型粮食企业,形成综合粮食产业集团,进一步提升政府对粮食产业的调控能力和面对世界粮食安全威胁的风险控制能力。其次,乘“乡村振兴”之风,引入绿色金融,加强对粮食产业经济投入,开展产能升级和打造知名品牌,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流程,加强对产能的提标改造、工艺流程的技改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为行业发展提供庞大的基础物资保障[6]。
3.优势互补,建立国际粮食安全生态共同体。深化与“一带一路”成果,与沿线各国建立粮食安全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生态共同體。在粮食进出口贸易方面,通过政策引导、互利互惠,进一步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特别是2022年,我国主要粮食进口来源大部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粮食种植方面,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合适的气候、土壤资源,共建粮食产区,补齐我国粮食生产短板。比如,我国与俄罗斯共建的大豆产区,既可以提升我国大豆产量,又可以提升俄罗斯经济收入。在粮食供应链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国际物流枢纽网络体系,特别是物流专线,依托于国际重要港口,建立海上运输通道,依托铁路、公路建设,构建陆上物流走廊[7],加速供应链周转效率;加深我国在各枢纽要道与“一带一路”各国城市物流的合作,与其共同建立供应链仓储,降低仓储成本;依托我国科技发展成果,引入智能分拣、配送等技术,提升供应链标准化、数字化能力。进而强化我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参考文献:
[1]佟光霁,周伦政.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现状、挑战及保障路径[J].学术交流,2021(1):97-108+191-192.
[2]李笑莹,张学雷,任圆圆.地形及土壤多样性与耕地动态变化的相关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11):1755-1766.
[3]陈哲,邓义,张顺蜜,等.我国粮食加工环节损失浪费问题现状与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5):96-99.
[4]卢应涛.中国转基因种子市场准入、竞争风险与监管优化[J].分子植物育种,2021,19(20):6942-6946.
[5]郁静娴.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N].人民日报,2022-02-24(6).
[6]熊竟宏,任新平.我国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10):30-31.
[7]陆华,王晓平,王鑫宇.“一带一路”沿线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8(11):94-101+138.
责任编辑:祁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