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一个人,他并非是枯瘦或肥胖的,也没有隆起的肌腱,只是胸部有一条骇人的疤痕,他在太阳下奔跑,烈日永远追逐在他的头顶,汗瀑浸润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在每一处凹皱处形成一汪汪泉眼。“斯科塔生来是做什么的?”“流大汗的。”这是一种传奇式的、太阳光照耀下的生活方式,一种在生命里竭尽全力的态度。
法国大大小小的文学奖项不胜枚举,在20世纪末的时候,绝大多数奖项设立的目的逐渐变为了促销,而不是完全的文学性评判。故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法国文学大奖如龚古尔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等,只是在财力雄厚的大出版社之间流转。艺术性与流行性混淆不清,卓越的作品和畅销的作品混为一谈。久而久之,文学奖的威望大打折扣,作品销量惨淡。在这种情况下,龚古尔学院决心擦亮自己的金字招牌,于2004年把奖项颁给了洛朗·戈代的这本《斯科塔的太阳》。
洛朗·戈代早年以戏剧开始他的文学生涯。他在高中后升学失败,遇到了斯特拉斯堡剧院创建者、导演兼演员于贝尔·吉尼乌,在他的指引和帮助下,正式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后来洛朗·戈代选择了参军,在军队中写出了以反战为主题的第一部小说《喊叫》,接着,他的第二部小说《宗戈国王之死》也广受好评。在2004年,洛朗·戈代以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地区为背景创作了这部《斯科塔的太阳》,之所以选择这块地方,是因为他的妻子出生在此处,这里贫瘠的生活、毒辣的日光、红色的土地、剽悍的民风都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斯科塔家族永远被太阳照射,在这部虚构的9万多字的传奇里,代表光明的太阳产生了某种分化,其永存的属性蕴含着双重意义,它既指斯科塔家族恒久带着“罪”的烙印,也指斯科塔家族的生存方式公开暴露在阳光之下。
“永远带着罪的烙印是一个笼统的表述”,它至少表现为行为和心灵两个方面。斯科塔家族的开始便是一个道德错位的符号,“一个骗人的男人和接受他谎言的女人的结合”。“罪恶”不单指第一代斯科塔,吕西亚诺在故事开始犯下侵犯罪行,也指向这位名义上的被侵犯者——她本可以避免这场错误,却在沉默中接受了这场舛错的欢愉。他们的孩子被视作不祥,差点被众人处死,可神父力排眾议救下他,才有了这个家族故事的延续。
从此,斯科塔家族便被蒙特普西奥的人们打上了一种精神标签,如他们头顶上永远的太阳般毒辣,直至突破了血缘的纽带,成为一种“流大汗者”精神上的认同。读者也许很难理解,为什么斯科塔的生活一定要背负上罪恶,不是夺掠,就是做一些诸如烟草走私的生意。他们是一群无信仰者。什么都满足不了斯科塔,他们不单吃太阳,还要把天空与星斗都吞下去。斯科塔们的行为和心灵注定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的,一代代人的经历让斯科塔的精神轮廓愈加清晰、坚实。他们放肆地流汗,大口地吃着面包,如同拉伯雷笔下的巨人们,大口咀嚼食物,始终精力旺盛。这种对上帝的反叛和对人类自我欲望的肯定,无疑带有强烈的文艺复兴式的人文主义色彩。而斯科塔们鲜活的偏执和对心灵的正视,也造就了他们浪漫的行为风格,无论是身外之物的钱财,还是生命,他们都将之看得很轻,这些东西永远排在心灵之后,每一个斯科塔都高举着一把火,用来销毁灵魂前进路上的重载。
然而,斯科塔们虽然为了生存无所不为,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却毫无隐瞒。他们勇敢热情地面对生活,这是作者有意的戏剧性设计—— 他们抢夺财物、贩卖烟草、走私,但无论是故事里的人,还是故事外的读者,都不能不说他们是光明磊落的。他们从未隐瞒自己的罪恶,永远没有虚伪的遮掩,这便是太阳永远照耀的第二层含义。这是一种罪恶,却同样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的磊落。他们的心中没有上帝,却从没有想过瞒天过海逃脱审判,相反,他们比那些教徒更能认可降临到身上的惩罚。从第一代斯科塔被阳光晒得滚烫的石头砸死,到多纳托将自己流放到阳光灼烤的大海远处,他们的心里对此都无比坦然,不羁的外表下,每一位斯科塔人都对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接触到的弱势者怀有一颗滚烫的心。
所以,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对神性的背离,恰恰相反,这是对人性出走后的一种另样的回归,正是因为他们善良,才会有这般的负罪感,其实,这个世界上比他们罪恶的人又何其之多!
洛朗·戈代在他的这部作品中惜字如金,进入他浑厚干燥的语言里,读者会感到时间的流动如冰面坍陷般迅速,那不是似水的流动,而是一种泥沙俱下,读者其实很难把自己代入故事里的叙述。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年幼的孩子面对一个比自己稍大的小痞子—— 他两只脚踏在不同的高度,双腿张开,如塞林格笔下《笑面人》里的“头领”,和身边的小家伙们说着自己编撰的英雄传奇。
阅读《斯科塔的太阳》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荒野猎人》,肉绽骨碎的猎人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毅力在冰雪覆盖的林原死死握住自己的生命,这与斯科塔家族四代人背负诅咒般的精神疤痕,在蒙特普西奥的人类社会丛林里艰难跋涉何其相像。它们所想传达的,都是人类精神中最坚实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