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上“站”起来

2023-05-30 09:35杨健康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伯父自然段中华

杨健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后习题第一题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即教学任务,对接上了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笔者结合这个案例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教学训练的设计等方面,谈谈如何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上落实。

课堂实录

师:请自由高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件事。

(学生边读边思考)

师:先说说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生:三件事。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是三件事的?

生:我是根据一些关键词句来判断的。第1自然段中“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第11自然段“十二岁那年”,第15自然段“一个星期天”。对应的三件事分别是第1~10自然段、第11~14自然段、第15~17自然段。

师:说得真好!你根据时间的变化梳理出了三件事。还有其他依据吗?

生:我是根据地点的变化梳理出三件事的。第一件事发生在课堂上,第二件事发生在奉天,第三件事发生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生:我是根据出现人物的变化来梳理三件事的。第一件事里出现了周恩来、魏校长、同学们,第二件事出现了周恩来、伯父,第三件事出现了周恩来、不幸的女人、围观的中国人、中国巡警。

师:大家分别从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变化来判断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分别是哪几件事?大家概括一件事的时候,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即“人物+事件”,对照本文内容就是“周恩来+做了什么”。选擇三件事情中的一件,试着用“周恩来做了什么”的句式来概括。

生:我概括第一件事情。周恩来立下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你概括得很准确,如果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去,就更完整了。

生:新学年的修身课上,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生:十二岁那年,在奉天的伯父家,周恩来对伯父说的“中华不振”感到疑惑不解。

生:一个星期天,周恩来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生:老师,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一个星期天,周恩来看到一件事后,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

师:看来,大家对第三件事的概括还是不够准确,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一个星期天,周恩来来到 ,听到 ,看到 ,真正体会到 。再读课文第三件事,试着说一说。

生:周恩来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听到中国妇女的哭诉,看到中国人敢怒不敢言,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

师:概括得真好。谁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把三件事情重新排序,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先想想再说。

生:十二岁那年,周恩来来到奉天伯父家,对伯父说的“中华不振”感到疑惑不解。后来,在一个星期天,他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中国妇女有冤不能申,还被训斥,真正感受到“中华不振”。所以,他在修身课上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生:周恩来目睹了亲人被外国人轧死的中国妇女遭到巡警的欺凌,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深深感受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分量,所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教学反思

在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呈现清晰,指向了语文要素方面的教学目标,也为教师指明了课堂“教什么”与“怎么教”的方向。在课例中,教师要落实“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提醒学生“要关注人物和事件”,而必须落实到实践的训练中,找准要素训练点,关注训练中的难点突破。

如在上述课例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成两个环节、六小步来完成。第一环节是思考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件事。这一环节分成四小步。先是读后确定课文共写了三件事;接着,让学生说说认定写了三件事情的依据,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然后采用“人物+事件”的方法分别概括三件事;最后,搭设支架,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概括出较难概括的第三件事。第二个环节,没有直接让学生连起来说课文内容,而是先让学生参照时间的前后理出三件事情的先后顺序,再让学生连起来说,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了。这样的训练,有策略,先部分再整体,分步骤重成效;有方法,给“拐杖”,搭“支架”,学生在理解中习得方法,在习得方法中理解内容。

对于一篇包含多件事的课文,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理清事情数量,梳理出课文脉络,然后才能指导其去概括。概括一件事,交给方法是必须的,课例重视指导学生用“人物+事件”的方法,即“周恩来做什么”的句式,并提示学生补充时间和地点以达到表述完整。是不是这样学生就能关注并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了呢?不尽然。如,按照课文介绍顺序的第三件事,学生就很难把握。循着周恩来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心路历程,第二件事写了周恩来对伯父说的“中华不振”感到疑惑不解,第三件事的概括也不能离开“中华不振”这样一个潜藏在周恩来心中的心结。为了将学生的概括思路引向中心点,教师应适时搭设支架,既能帮助学生概括出整件事,又能将全文三件事的“线”串联起来。从学生最后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把握来看,这种训练的效果非常好。

是不是所有的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中,都能思维畅通,没有阻隔呢?是不是所有的学生一接触到“人物+事件”这种概括方法时就能运用上呢?那我们就要追溯到第四单元的要素目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有没有扎实落实训练?要素落实是否有效达成呢?再往前追溯到三年级的单元要素落实情况,如三年级上册的“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等,甚至是二年级的“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之前的每一个相关单元中重视了“概括”要素训练点的落实,之后的四年级下册相关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素训练也要有效落实、高质达标。只有在点上步步到位,面上才能呈现出要素落实的高质高效。

综上,教师想要阅读教学中的语文要素得到关注并有效落实,需要选准要素训练点并“重拳出击”,做到有策略、有方法,才能让语文要素的落实真正在课堂上“站”起来,才能实现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伯父自然段中华
秋天
伯父的黄昏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美丽的秋天
一张油画
借给伯父一百元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