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明 王红
【摘 要】美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高职美育教学在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以美养德,塑造良好品德;以美启智,激发创造思维;以美健体,促进身心健康;以美促劳,增强生命活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美育教学:立足第一课堂,普及美育教学知识;依托第二课堂,开展美育教学实践;打造第三课堂,拓展美育教学资源。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育教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育教学的内涵
高校美育是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审美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专业培养特色,针对性地开展美育教育;应认识到审美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关系,而非互不相干、各行其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学前师资(主要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该专业设有针对幼儿园的艺术课程:舞蹈、弹唱、绘画、书法、口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均指向学生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即说、弹、唱、画、写、跳等各类基本技能。相比高职其他专业,该专业对学生有较高的艺术表现要求,如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编能力。但招收的生源绝大多数却没有艺术基础,结果就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儿歌弹唱、少儿舞蹈,简笔画等技能,但整体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却不高。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不能仅靠艺术类课程来落实美育,而应从学科融合、五育并举的理念出发,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通过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审美教育,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 [1]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著名的美学家席勒根据人格的素质特征,分为意志、理智、身体和情感,分别对应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这四种教育是相互联系有相互独立的……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2]。美育不仅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还对其他四方面的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一)以美养德,塑造良好品德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情感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审美活动可以净化、提升人的情感。“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3]”“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表明教育要以德育为先。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德是基础,而美育则是德育的前提。美育可以促进人的道德发展。通过开展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形成分辨好坏的能力。当学生更愿意去向美德靠近,远离恶习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也在逐步实现。美育对德育有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影响力。人的思想品德具有内隐的特点,表现为思想意识活动是内部无形的心理活动。于是常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有些人明明内心是自私无德的,但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许或利益使然,就出现了一些欺骗性行为,而美育则能避免这样的行为。因此,学生通过美育能主动、自觉地去养成良好品德。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很大差异。受到环境和网络的影响,很多学生年纪虽小,但却沾染了不少社会恶习,少部分学生甚至走上了“歧路”。所以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首要环节,尤其对于未来要从事教师工作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对她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生需要了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需要灌输的德育效果,而且需要在美感教育中渗透。因此,通过美育教学培养学生除专业技能之外的良好品德,以美养德对于高职学前教育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以美启智,激发创造思维
《论教育之宗旨》中王国维曾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由此可见,美育与智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美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欣赏美、认识美、体验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育可以作为智育的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录取分数线较低,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而且很多学生在过往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较低,甚至有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产生了厌学情绪、混日子念头。所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智育教学时要以美育辅之,以美启智,通过美育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比如儿童连环画创作,不仅考察学生的简笔画技能,而且考察学生的设计、构思、想象、表达等多方面能力。
(三)以美健体,促进身心健康
艺术均有韵律节奏。在审美能力培养中所发展出的节奏感,对于掌握体育运动节奏、协调动作、锻炼身体也有着重要作用。艺术和体育之间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体育是根,没有良好的体魄做基础,其他一切都是空谈。美育对体育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美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通过培养人对形体美的感知,使人们热爱运动、放松心情、开阔心胸,进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社会上心理疾病呈现低龄化现象。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后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如读本科的同学,萌生了自卑、自暴自弃的想法。再加上近年来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双重压力下,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外,近年来网络上“白幼瘦”之风盛起,很多小姑娘追求极致瘦,从而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节食和过度减肥的现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数量多,且年纪小,缺乏判断力,极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盲目效仿行为,从而伤害自身健康。因此,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样貌,学会接纳自己,而且有助于学会悦纳自己,排解不良情绪。
(四)以美促劳,增强生命活力
劳动创造幸福,幸福需要奋斗。劳动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在辛勤劳动中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而且能在收获劳动成果的同时体验自我价值感。美育能为劳动教育提供更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为劳动教育提供更高标准的价值指向[5]。
如今家庭呈现少子化趋势,孩子都是家里的“金疙瘩”,不少孩子从未做过家务活。在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学校就读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成了重要任务。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劳动教育不仅事关她们在校的独立生活,还与她们未来的工作息息相关。不管是进入幼儿园实习还是参加工作,园所一般都会安排新人从保育教师做起,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又怎么能做到理解幼儿园保教并重的理念呢?因此,以美促劳就是要让学生从心里悦纳劳动最光荣的观点,从内心深处爱上劳动,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
总之,美育教学发挥着的不可或缺的育人功能,与德、智、体、劳四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五育并举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育教学的实现路径
目前,职业院校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技能教育,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未被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不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育教学也存在着多功利、重技能、轻素养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开设很多门艺术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功能却发挥不够;在教学评价方面,这些艺术课程只是关注学生是否会画画、唱歌、弹琴等,而对课程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美学素养等方面却是忽视的。于是,产生一种现象:很多学生觉得这些艺术课程只是单调乏味的重复,不停地跳一支舞、临摹一幅画、弹唱一首歌……她们在熟练操作要领后却不懂舞蹈、绘画、音乐背后蕴含的美学思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三條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育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立足第一课堂,普及美育教学知识
以“普及学习”为重点,立足第一课堂,呈现丰富多样的美育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和发现美。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等各类课程融为一体,构建立体多元的美育教学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美学常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方面设置公共艺术类通识课程。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如儿童文学、音乐欣赏、美术基础、儿童戏剧、电影欣赏、经典舞蹈赏析、流行音乐鉴赏等模块化课程,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相应学分。这些课程不但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明白:美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课程的教学中要做到技能与美育并重,教会学生一支歌曲、一段舞蹈、一幅画仅是艺术教学的低级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素养才是终极目标。
另一方面开设丰富的选修艺术课程。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可在每学期推出一些美育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学。如茶艺课、陶瓷课、插花课等。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丰富学生的美学知识。
(二)依托第二课堂,开展美育教学实践
以“实践体验”为重点,依托第二课堂,科学设计美育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仅仅靠课堂教学来进行美育是单一的,为了使美育效果拓展化,依托第二课堂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展现新时代师范学子“真、善、美”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首先,开设专业课的美育实践活动类课程,如幼儿舞蹈、幼儿教玩具制作、儿童手工等,学生通过大量可视化作品的创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对美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定期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美无处不在,缩短学生与“美”的距离。
其次,利用学生社团来开展美育实践。学生社团是高职学校拓展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与时俱进的活细胞。学生参与自身喜欢的社团活动是培养兴趣,发展美育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支持社团的发展,可积极组建如汉文化协会、吉他社、精灵舞蹈社、动漫社等社团。在给社团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鼓励学生课余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第三,搭建竞技展示平台宣传落实美育。可以对标全国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学生开展“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四级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音乐大赛、舞蹈大赛等各类艺术类竞赛;还可以积极举办美术作品展、舞蹈展演等各类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总之是既面向校内展开美育交流学习,又面向社会展现学生美育成果。
(三)打造第三课堂,拓展美育教学资源
以“拓展提升”为重点,借助第三课堂,加大美育资源的推送,让学生通过线上或校外美育内容的选学,深化对美的认识、理解和应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开辟“第三课堂”,即网络课堂、校园环境文化和校外实践场所,通过智慧职教等在线开放课程、美术馆等艺术场所以及钉钉等网络平台搜集发布美育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随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里汲取到营养。
首先,高职院校可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及网络平台搜集推送优质美育资源。学生的美育教育光靠学校开设的美育课程及美育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一方面可通过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等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大量搜集优质美育课程资源,将资源推送至QQ群、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随地自由选学,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另一方面可搭建美育作品交流展示在线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各类作品及创意设计随时上传在线平台,与校内外学生及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加强学生对美的理解。
其次,高职院校可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专业特色,拓展美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美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当地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保障的同时,提供更多感受美的机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说,第三课堂的设计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不同类型的优质幼儿园进行实践,让学生在观摩实践中感知园所的办园理念和文化特色,体验幼儿园的童趣和环境创设之美,增进学生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激发从事幼教事业的热情。
第三,高职院校可创设体现美育思想、适合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如校园建筑、路径的命名,学校的园林植被,墙面的设计等都要处处体现美,蕴含美,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得到熏陶,提升自身的审美。
总而言之,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之间是联动的,三者不可隔裂。要加强三个课堂的联系,让三者有机统一,合理设置三个课堂在教学中的比例。让三个课堂都能物尽其用,共同为学生的美育教学增砖添瓦。
四、结语
美育不仅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视美育教学,五育并举,采取多途径大力促进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学的实施,形成协作、高效的美育教学新格局,培养更多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颖.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现代交际,2021(13).
[2]岳文韬.高职院校美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高职师范院校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9330)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