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戏剧舞蹈在革命战争中的现实价值及作用

2023-05-30 10:48林可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革命战争现实价值中央苏区

【摘 要】综合中央苏区戏剧舞蹈的发展历史进行论述,阐述了苏区戏剧舞蹈的历史意义以及现实价值,强调了苏区戏剧舞蹈的大众性、时代性、教育性特点,分析了在战争时期的具体价值。突出表现戏剧舞蹈的思想政治功能,进一步发挥政治引导功能,全面提升宣传引导能力,加强思想渗透,发挥凝聚整合功能,可以为赢得革命战争胜利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央苏区;戏剧舞蹈;革命战争;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政府1931年11月成立,于江西瑞金為我国革命的胜利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成立之后极其重视文艺工作,并且坚持将文艺工作融入到革命斗争中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蓝衫团、工农剧社等各种类型的文艺团体和机构相继成立,主要用于文艺汇演组织规划、政治思想宣传、提升革命群众凝聚力。其中戏剧舞蹈是最常规的文艺形式,不仅能够打造大众化的娱乐体系,更具备极强的思想政治价值,对于我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直接影响。

一、中央苏区戏剧舞蹈的起源及现实价值

(一)中央苏区戏剧舞蹈起源

在1927年我国第1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为了进一步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失败后的肖烟中再次站起,组织各地进行反抗先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广东海陆丰苏区等多个根据地,真正打响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第一枪。而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本着全面发动群众的原则,一种新型的文艺体系应运而生。戏剧舞蹈本身是艺术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感染人们思想、实现情感碰撞、落实文艺宣传的作用,因此以戏剧舞蹈作为主要媒介,实现革命时期群众文化宣传、思想政治引导,以企业凝聚力提升具备可行性。

(二)中央苏区戏剧舞蹈现实价值

中央苏区戏剧舞蹈开创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新篇章。在艺术领域体现了极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价值,同时为后续的文艺发展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受压迫和渴望光明的大众服务,成为苏区戏剧舞蹈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文艺实现大众化发展,走进人民群众中去的前所未有的创举,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文艺的正确性,前瞻性,广泛性,为我国戏剧舞蹈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子[1]。

其次从历史革命发展的角度来讲,苏区戏剧舞蹈本身具备极强的大众化特点,尤其是和革命历史相融合之后,有着明确的主旨和方向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源于工农群众,其中有一部分也投入了革命事业中,他们的演出遍及苏区的城乡能够展现出人民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这种类型的戏剧舞蹈,不仅是反映民众需求、现实、新生的重要媒介,更是革命战争时期,有效实现思想凝聚可引导的重要成果。

另外,苏区戏剧舞蹈真正做到了立足于革命生活,与革命群众打成一片,以工农兵的所思所想所干为创作题材,充分展现各个方面的革命成果,演群众所想,这才是人民群众欢迎和喜欢的文艺形式;同时也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参与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史上,苏区戏剧舞蹈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范围不大,存在的时间也短,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弥足珍贵。毫不夸张地说,苏区戏剧舞蹈是我国文艺历史上的光辉一页,至今依然有着极强的现实价值。

二、苏区戏剧舞蹈的特点

(一)极具人民性和大众性

以人民大众为创作主体,展现他们的革命生活和革命斗争,歌颂他们的革命精神和英勇事迹,同时他们自己参与演出和创作,因此文艺既是劳动者的成果,又是革命者的作品,在创造社会财富实践过程中所生产,并且为所有劳动者所用。最初的戏剧舞蹈往往是人们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官权贵所用,但是随着广大劳苦农工逐步掌握政权之后,在经济和政治上翻身,原有的高端文化也逐渐向大众领域进行下沉[2]。戏剧舞蹈为广大工农工的精神解放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苏区戏剧舞蹈本身具备极强的大众性特点,迎合了工农群众的实际审美认知,也迎合其日常精神需求和娱乐需求,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科学时代性特点

从革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文艺是当时的一种新型文艺,是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新型成果。同时也真正实现了利用娱乐来批判旧制度和旧社会的成就,展现了对新生活、新变革的渴望。因此苏区戏剧舞蹈又体现了革命战争时期,群众的新思想是时代进步下的融合性产物,其中不仅融合了当时的政治纲领以及政策,更融合了新型的社会制度体系以及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三)宣传教育特点

中央苏区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共青团闽西特委各县宣传科第一次联席会议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上依旧存在阶级的时候,一切的文化都是宣传”,这也代表了苏区文艺体系本身是文化宣传的一种手段,其要义在于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娱乐形式进行思想宣传。只有全面提升宣传价值,才可以实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目的。另外以革命战争为依托打造的苏区戏剧舞蹈,融合了更多的革命历史精神,以及革命历史人物。这些要素本身具备极强的教育价值,不仅可以传递爱国主义精神,更是革命战争的历史缩影,是提升广大工农群众思想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苏区戏剧舞蹈在革命战争中的实际作用

(一)依托文艺讲道理

1931年12月,江西宁举行了著名的宁都起义,相关起义军被编为红军第五军团,毛泽东在召见李伯钊的过程中提出了“要让起义将士明白为谁而牺牲的道理”。结合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李伯钊即刻和钱湖飞以及胡底等文艺骨干,利用戏剧的方式进行了理论宣传,编排了一出“为谁牺牲”的戏剧。并且在红军队伍中调用了17名演员,组成了新的演出队伍,并且在慰问国民党26路军起义队伍的过程中演出了新剧,并且配以歌舞进行理论烘托[3]。戏剧中展现了受苦的农民形象以及国民党士兵,不仅反映了白军的苦难,更揭示了穷人和穷人之间处于同一阵线的道理。戏剧演出之后,全场鸦雀无声,但是在安静几分钟之后掌声雷动。这一戏剧的演出,不仅让起义官兵十分感动,更认清了当时形势下为谁而当兵的道理。毛主席在知道这一盛况之后极为满意,并且通过写信的方式要求李伯钊等人要积极做好文艺工作,通过文艺进行宣传教育,尤其是要通过戏剧舞蹈来实现理论传承。以此为依托,刘伯坚等人为了给宁都起义做出更大的贡献,亲自给武红军团创办了《猛进报》,并且依托报刊的影响力组建了猛进剧团,秉承着政治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开设了文化娱乐训练班,集中进行宣传骨干的培养。要求剧团在提供文艺演出的过程中,要坚持自编自演,反映苏军军民斗争的文艺作品,并且带头修改了多个剧本。一系列的戏剧以及舞蹈,不仅成了反映中国苏区战争状态的重要缩影,更成了传递党的指示、讲好党的道理的重要体现。

(二)坚持发挥政治导向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以及每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由维护统治阶级和利益的观念上形成的上层建筑,阶级性是意识形态最本质的属性,因此,中央苏区唯一体系的发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是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所服务的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这样才可以服务于中国革命的稳步前进[4]。因此大部分的中国苏区舞蹈以及戏剧作品都带着极为浓厚的政治色彩,比如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开幕,在开幕式上工农剧社演出了历史剧以及话剧,其中《我——红军》广受好评,蓝衫团出演了《国际歌舞》。李伯钊等人为大会又创作了《村女舞》,所有的戏剧舞蹈源于中国苏区的实际发展现状,不仅生动展现了社会发展形态,更通过悠扬的琴声以及精彩和谐的演出,成了引导人民群众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治方向的重要成果。

后续在1934年,李伯钊同志带领中央苏维埃剧团赶赴西江以及美港等地区进行慰问,动员群众进行成功生产,同时支援前线,粉碎了敌人第5次围剿,并且先后结合实际情况创造了《惰二嫂不努力耕田》《小脚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富农婆压迫和毒打童养媳》《不识字的害处》《奸商富农破坏苏维埃经济》《上了他们的当》等话剧节目,真实反映苏区生产运动中的具体斗争以及实际矛盾。观众在观看了之后,也从戏剧中看到了,红军在多个战斗中取得胜利的伟大场面,更宣扬了党和苏维埃的政治纲领,不仅披露了社会现实,更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这种戏剧以及舞蹈等文艺作品具有极强的阶级意识,不仅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力,更增强了工农群众的思想觉悟,作为一种政治引导,产生了极强的社会价值。

(三)加强宣传及鼓动作用

最初的文艺作品本身是用于日常娱乐的,而文艺作品自身建立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能够和观众的思想情感进行碰撞。这期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文艺作品创作的初衷以及核心含义,中央苏区的文艺作品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戏剧歌舞、诗歌、宣传标语等等。在利用文艺体系促进革命阶级斗争成功的过程中,文艺作品本身便具备了较强的宣传和鼓动作用。比如在瑞金南郊举行大检阅之后,功能聚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近期发生的热点现象,共同编排并且演出了《五一》《武装上前线》《扩大红军》等活报剧以及歌舞。这些文艺汇演全面提升了全体队员武装上前线的积极性,宣传了新时期积极向上、艰苦奋进的卓越思想。又比如当时的兴国山歌成了鼓舞人民参军参战的文艺武器,一首山歌不仅说明了红军运动的规模逐步扩大,更随着山歌的传唱,让红军的影响力拓展到更多领域。宣传了大无畏的无产阶级精神以及奉献精神,成了推动革命胜利的主要动力。

(四)以文艺体系实现思想渗透

在中央苏区时期革命战争的需求较高,苏区的文艺体系是无产阶级以及功能大众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进一步增强苏维埃文艺的社会服务价值,党和苏维埃政府要求苏区的文艺作品必须真实反映工农群众的斗争以及生活矛盾,同时也要展现出功能大众的具体愿望以及诉求,更需要在审美方面不断迎合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和日常娱乐习惯。例如在古田会议上强调了,文艺宣传必须要具备被趣味性,同时要通俗易懂,那么中央苏区阶段的文艺体系不仅包含了民歌民谣,更将原有社会中仅供高雅大堂欣赏的戏曲和歌剧融入地方特色。例如瞿秋白曾经提出通俗的歌谣,对于广大群众的教育作用是极大的,这些歌谣易于传唱,无论儿童老少都可以朗朗上口,其中的思想认知以及政治倾向,也会在传唱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到工农群众的意识中。因此当时大量的文艺工作者往往会采取这类形式选择通俗歌谣以及戏剧将革命内容大众化融入到文艺作品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更可以打造多元化的文艺形式,让中央苏区的戏剧以及舞蹈作品类型多样,更符合当时工农群众的不同需求。

(五)坚持以文艺作品发挥凝聚整合作用

首先从文艺作品创作的角度来讲,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编排和反复推敲,需要了解功能群众的实际情况,然后再进行艺术加工,因此文艺作品本身便是发挥了多个主体作用和优势的综合性成果。而苏区的文艺作品又需要展现出苏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象,那么大量启发群众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和文学意识是文艺作品需要做到的最高标准。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要求唯一作品不仅要展现民众生活,更需要展现政治内容,要具备感染性和形象性,同时也要囊括中央苏区不同群体的实际特点。

例如中央苏区文艺发挥出了极大的整合能力以及凝聚能力,坚持将苏区内部的工农兵团结一致,全面发挥群众万众一心的作用,这样才可以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的胜利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文艺戏剧以及舞蹈创新的过程中,打造了反映工人斗争的《工人舞》,以基层农民生活为依托的《农民舞》、《村女舞》,体现了团结战斗场景的《团结舞》《国际歌舞》,展现了民族民间风情的马灯、茶灯、龙灯等灯彩歌舞。这些要素来源于苏区军民的生活以及斗争,从多个角度描绘了苏区内部的生活状态以及阶级状态,不仅汇集了人物情感、人物形象、文化历史、政治信仰,共同舞蹈姿态、画面造型以及主题的角度进行了创新,让所有的群众都可以看得懂。比如在《农民舞》编排的过程中,所有的男演员穿着的是对襟服饰,女演員则穿着边巾蓝色粗布衣,这些都是农民小伙和农家姑娘的生活性打扮。从动作姿态方面来看,更融合了日常战斗过程中十分常见的姿势,例如在《马刀舞》中,结合根据地的场景,展现了苏区人民支援前线的精神,所有的演员头戴八角五星帽,穿着穿着红军战士服,舞蹈过程中右边排进了蹉、蹲、跳、转等舞姿,主要对应红军战斗时的劈、刺、砍、杀的动作。不仅能够展现红军战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情景,算可以凸显反革命战斗频繁的特征。

整体舞蹈涵盖了多个领域,能够让所有大众共同凝聚起来,不仅有着统一的政治意识,更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这样的艺术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中央苏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可以为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央苏区的戏剧舞蹈起源于工农群众,同时又以服务工农群众为基础进行了创新,不仅展现了中央苏区的政治面貌、生活状态、文化审美,更象征着文化引领生活、实现政治引导、落实思想渗透的重要作用。这样的理念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依旧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通过文娱来改变社会思潮,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然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

[1]宗明立.赣南苏区红色题材舞蹈发展现状及现代性编创探析[J].作家天地,2020(6).

[2]高杨.红色题材舞蹈的发展历程[J].当代音乐,2018(1).

[3]刘青弋.李伯钊与“短裤赤脚黑脸粗皮”的舞蹈美学——影响20世纪中国舞蹈的早期留学生研究系列之二[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7(3).

[4]江东.“红色舞蹈”的百年印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2).

作者简介:林可欣(1986—),女,汉族,湖南岳阳人,本科,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军旅舞蹈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革命战争现实价值中央苏区
革命战争年代的清华地下党员名单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缅怀革命战争时期我的几位好领导
新媒体在高职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中央苏区反腐廉政建设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
革命战争时期我军良好的官兵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