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婷婷 赵万江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教学的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核心,通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转变高中生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化学课程的改革、学生能力的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此,本文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课题展开探讨,立足实践的层面提出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以期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策略
在新课改全面推行的过程中,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教育课题。作为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展开思考,结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推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为核心,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发展。
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处于基础且关键的重要地位,包含了能力与品质等方面的諸多内容,将全面指导各个课程的改革实施,进而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能够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同时,又能适应社会长远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品质。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以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是学科育人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形式之一,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独特性特点。在高中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六大方面,即宏观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和绿色应用,全面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特点,体现了化学学科能够被有效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发展各个领域的学科特点[1]。
二、高中化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在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将全面服务于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化学学科的教育功能。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转变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模式得到根本的转变,培养起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学生在高中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应当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当在教师的指引下深入挖掘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观念和思想,能够感受在系统化知识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内涵,进而使理性知识能够与感性知识相融合,不断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在以化学核心素养为重要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中,将全面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开展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外显知识的学习和内隐品格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而实现,而是需要在教学活动落实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以此不断促进化学思维和化学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外显的化学知识与内隐的学生品格之间构建起实质的联系,在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中实现素质教育的落实。
(二)有利于转变高中生的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教师教学的过程,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这就使得教学中容易出现“教育”与“学习”脱节现象的发生,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不匹配。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强调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既定任务的讲述,使学生能够掌握以应对考试为核心的知识点架构,以此应对高考考题的考核。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结果性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发现知识以及了解知识演变过程的体验,所以学生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且认为不需要深究知识产生的背景、原由等,掌握结果即可。这种学习仅为应试,难以实现能力的提升,学生只是接受大量知识结论的学习机器,难以将实践知识真正转化成方法和能力。而在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中,将深入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以此引入深度思考。使学生能够在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表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又能够在情境的学习中不断促进思维意识的发展,使知识最终转变成学习的能力。在以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中,将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将在更大程度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综合质量。
(三)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将面对繁重的、被动的学习任务和负担,但学习的综合成效却又容易受到影响,究其根本在于学习动机过于被动,这就决定了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要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则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在课程中能够实现情感共鸣,能够在环境的感染和触动下强化学习动机。为此,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兴趣的激发,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强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学习。而化学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性,是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宏观的世界,在完全陌生的微观物质中,学生难以产生感性的认识,就容易出现学习困难。而在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策略中,教师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融入教学素材,进而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更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与学习价值[2]。因此,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创新的综合能力。
三、高中化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6大方面的内容,需要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此为引导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从而使教学观念转变成教学行动,让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实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而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应当将6大核心素养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并非将其割裂开来进行单独培养,将其与三维教学目标相融合,以此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而达成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一)强调碎片知识的整合,明确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大量的零散知识。要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当基于整体化的教学观念,能够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的整理,进而有效避免出现知识的孤立化和片面化学习问题,使化学知识真正转化成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指导学生整合碎片知识,有效明确不同知识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而所谓整体化将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联系、组织和整合。学生应当明白,所有的知识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同时,知识是通过建构而产生,并非死板的复制,从而让知识之间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形成整体性的知识构架。因此,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组织、整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将零散知识实现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组合,将单个的知识点融合到更大层面的认知路径中,以此实现知识学习模式的转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工具开展教学,比如知识树、概念图、思维导图等,使学生能夠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联想,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知识树,可以通过树状形式简明扼要地将存在内在关联的知识和内容绘制成一个整体,既能够表现宏观层面的内容,又能够指向具体知识模块的内容。概念图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方式,可以通过节点、连线和文字描述的方式,阐释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起概念知识的框架,再通过框架指引细化的学习,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有意义。另外,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工具,通过图形文字的巧妙组合呈现出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以主题关键词为核心实现记忆的链接,将杂乱无序的知识梳理成完善的架构,更清晰地明确学习主题。例如:在硅元素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其整理成多个维度的思维导图,包括硅的含量、存在结构、主要化合价等,在每一个维度下继续细分,以关键词的形式描述出知识的要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通过自主阅读和归纳的形式整合硅元素的综合知识,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推测硅和氧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鼓励学生基于经验事实进行推测,并用化学符号来描述具体的物质,实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培养,促进思维的发展[3]。
(二)构建知识学习的情境,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
知识的学习是实现素养培养的媒介与手段,而要实现知识的转化,则需要构建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完成复杂的学习过程,通过阅读、实验、思考和建构的过程促进知识转变成素养。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一定的学习情境,使知识能够融于情境中,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的内涵与本质,使知识转变成能力。通过情境化的过程,让学生明确知识产生与知识背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文字符号与实际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构建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策略展开,既可以是虚拟的情境,也可是真实的情境,具体需要结合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使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融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关联。同时,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使化学课堂更具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情境创设根据导入的依据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生活实物、新旧知识、背景知识或者学习场景等,都能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课程教学过程中,可结合雾霾口罩实物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当地的雾霾天气,唤起学生对于雾霾天气生活经验的联想,进而强化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度,使知识与实践形成密切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当地的天气,分析雾霾天气对于生活产生的影响,结合现实生活创设的情境将进一步强化“学与用”的联系。然后,再通过组合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为什么会出现雾霾?雾霾成分包括哪些?使用防雾霾口罩真的有用吗?等等。在问题情境的诱导下,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并结合所见的现象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不断促进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形成[4]。由此可见,结合实物、现实生活问题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断提高教学的综合效果。
(三)升华化学课堂的意义,实现精神世界的塑造
化学学科除了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同样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要实现学科教育的最高目标,也需要不断挖掘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此实现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发展。因此,在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能够走进化学的历史发展中,让学习活动深入内心,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科学家的执着追求,不断充盈内心世界,感悟学科的意义。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不仅应当考虑技术策略的问题,同时还要探讨教学价值的问题,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培养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人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
例如:在乙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与酒相关的古诗文,以此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让科学知识充满人文意蕴。同时,还可将乙醇与工业酒精勾兑假酒造成伤害的案例,以此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归纳的方法,强调将分布于不同章节的碎片知识进行高度整合,使学生能够明确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要积极构建知识丰富的学习情境,持续增强高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热情,以此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另外,课堂中还要立足于化学知识升华课堂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借助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实现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贤,杨诗敏,李佳,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教材习题中的表现——以人教版教材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1):17-21.
[2]左万永.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4):14+65.
[3]胡玉梅.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以“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为例[J].高中数理化,2021(S1):143.
[4]周紫依.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以“硫酸工业”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1(24):13-16.
[5]董旭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教学实践[D].重庆:西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