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

2023-05-30 10:48刘荣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思维品质

刘荣

[摘 要]部分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过多关注表层知识符号的现象,以使学生的思维品质难以提升。文章总结了聚焦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教学策略,包括“衔接新旧知识,推进单元教学,提升思维的逻辑性”“绘制思维导图,促进知识架构,提升思维的深刻性”“重视设问层次,巧妙合理追问,提升思维的批判性”“通过创意续写、角色扮演和设计海报,提升思维的创造性”等。

[关键词]深度阅读;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1-0029-04

一、深度阅读与思维品质概述

深度阅读不同于浅层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基于知识图谱,集成与书籍相关的知识源,支持个性化、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知识推荐的全新阅读模式,是一种深入语篇的阅读,强调阅读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既能批判地阅读文中的知识和思想,又能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深度阅读主要立足于语言层次,通过各阅读活动,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层次与思想层次的思维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技能。深度阅读有利于学生提升思维品质,进而发展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思维品质反映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学生的心智特征。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要求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提升思维品质,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由此可知,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聚焦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和深刻性。这里的逻辑性是指学生能够借助分析、比较与推理等思维活动,探究事物本质和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力;批判性是学生对事物进行合理的解释与推理,正确评价思想观点的能力;创新性是指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意义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深刻性是指学生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包括广度、深度和难度。

二、聚焦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教学策略

深度阅读应是语言、文化与思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度阅读不局限于单元中的部分内容,而是关注单元整体;深度阅读不囿于碎片化知识的输入,而是强调学生对语篇知识的架构;深度阅读不是通过传统问答,而是侧重借助问答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深度阅读突破了基于语篇的理解与识记,更关注阅读者的实践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

(一)衔接新旧知识,推进单元教学,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将阅读课内容与导入课(前一课时)内容相衔接,有利于复习旧知识、连接新知识。教师在阅读课中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本单元其他课型的知识与信息,如语法课、听说课与写作课的个别知识点或相关教学内容,构建单元整体教学体系。这既可以增强阅读课教学的丰富性,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整体化、系统化,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在教授译林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7“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时,笔者在课堂导入環节询问学生:在导入课认识到了哪些慈善机构?学生答出ORBIS,Oxfam,UNICEF与WWF。接着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选出哪个是ORBIS,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后说出相关寓意。在读中环节,探究“Work of ORBIS”时,明确工作之一是“The plane is also used as a training center.”,笔者引导学生注意这句话的时态是“passive voice in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为后续的语法学习做铺垫。在读后环节,笔者选用写作板块中的一位ORBIS护士的信息让学生进行Interview(采访)练习。这既可以提高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又可以为后续的写作训练提供支架。

(二)绘制思维导图,促进知识架构,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导图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培养语言能力,建立知识架构,又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核心词汇

教师可采用思维导图对核心词汇进行意义解释或近义词替换,即将核心词汇置于中心泡泡中,周围用数个空白泡泡与中心泡泡相连接,由学生在空白泡泡中填词,以对核心词汇进行阐释或近义词替换。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气泡图来理解核心词汇,储存相近词,为之后的语言输出做好准备。在阅读课教学中,核心词汇思维导图化有助于学生巩固关键词汇、丰富语言表达,进而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译林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7的“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中,记者在评价ORBIS医生的工作时说到“Youre doing a really important job.”,笔者基于此提问“Do you agree with the interviewer? What other words can you use for the doctors work?”。笔者在中心泡泡中给出核心词汇“important”,并用六个空白泡泡将其围起来。经过交流讨论后,学生能够轻松地在周围六个泡泡中填上合适的词汇。课堂生成的答案见图1。

2.语篇知识

有些教师在阅读课教学语篇时,仅关注语言知识与阅读技巧,对语篇内容的关注度不够。笔者认为,教师应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引领学生梳理基本信息,掌握语篇内容,促进知识的有效架构。在绘制与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本节阅读课的语篇内容得以结构化展现。在总结环节中,可视化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有利于语篇信息的结构化、系统化,对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大有裨益。

仍以“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教学为例,该语篇属于采访类。教学时,教师先通过Matching(连线)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语篇的结构,尝试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再以板书的形式呈现某一学生的思维导图,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此思维导图逐渐完善(见图2)。在课堂总结与回顾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此思维导图进行Retell(复述),巩固所学。教师也可以在PPT 上与学生一起完善该思维导图,并在Summary(总结)环节中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重述本节阅读课的内容。教师如果能长期坚持语篇内容思维导图化,就能使阅读教学更具系统性,并能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与知识架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重视设问层次,巧妙合理追问,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1.设问

设置的问题可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三大类。展示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对阅读语篇表层信息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此类问题通常涉及括归纳、概括段落大意,查找细节信息等。参阅型问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语篇内涵、深入理解语篇内容。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对语篇信息进行提取、加工与应用,比如推断作者观点情感态度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评估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基于语篇内涵探究,评价及反思语篇主题、语篇内容与语篇语言等,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此类问题通常涉及评价作者观点、评价标题或进行读后续写等,对批判性思维要求较高。传统英语课堂中展示型问题较多,而参阅型问题与评估型问题较少,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依托语篇,围绕主题,重视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同时适当增加参阅型问题与评估型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问层次,合理区分三种问题类型。首先,用展示型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捕捉细节信息,如通过Matching(匹配)归纳语篇内容要点“reasons”“work”“results”“support needed”,使学生明确采访对话的每部分具体内容。其次,提出参阅型问题,比如“Does the doctor like his work in ORBIS? How do you know?”。最后,提出评估型问题:“If they had a second interview, what would be asked? 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One is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other is the interviewee.” 这三种类型的问题紧紧围绕对话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课本对话,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2.追问

追问是指在学生解答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提问”或“拓展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先及时予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然后适时追问,进一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時,教师在读后环节中设计了“Join us on our journey”的教学活动,先以ORBIS中对志愿者的需求,以及对不同工作的介绍作铺垫,然后询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ORBIS?”,在学生回答“I want to be a cook.” 后,教师追问“Why do you want to be a cook?”。追问促使学生对已有的自我选择进行反思,并探究更深层次的答案(如个人优势或厨师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学生由随意冒出一个想法到思考该想法背后的动机与原因,由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深度学习。这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通过创意续写、角色扮演和设计海报,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从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应用属于低阶思维活动,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活动。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设计阅读课学习活动时仅侧重记忆、理解、应用,而忽视了分析、评价、创造,尤其是创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一些教师用于语篇教学结尾的知识点练习与总结,仅停留在低阶思维层次。笔者认为可在读后环节增加创意续写或角色扮演活动,将练习巩固环节内容改为小组合作设计海报,以此引发学生迁移知识、创造文本的内驱力,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创意续写或角色扮演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语篇趣味性较强,结尾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就给读后创意续写提供了可能性。读后创意续写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些语篇中的一部分涉及人物采访、人物传记等,很适合在教学时开展角色扮演类的英语学习活动。角色扮演能产生很强的代入感,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当事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又可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内驱力,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在“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两两合作,设计第二次采访(续写)。对于设计第二次采访,学生兴趣浓厚、想象丰富、积极踊跃,进而使得设计出的问题与回答都非常精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扮演Doctor Ma,并请其他同学向他提问。在笔者的课堂中,学生对此兴趣盎然,于是纷纷举手提问。比如一位女生提问:“Doctor Ma, do you feel lonely from time to time? Do you miss your family?”扮演Doctor Ma的这位男生立即回答:“No. Our team is a big family. We treat each other like family members.”从输入到输出,角色扮演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小组合作设计海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海报。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既可以回顾该课主题,提高英语沟通能力, 又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基于主题语境和语篇创造性地输出,有利于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在“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教学中,笔者在读后环节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自己的ORBIS团队海报,既要有logo与slogan,又要有对五位团队成员的介绍,介绍内容包括团队成员A、B、C、D、E所对应的工作与责任。在笔者的课堂中,学生创作海报的热情被点燃,logo与slogan设计精妙,团队分工明确,该阅读课在趣味浓厚、创意连连的学习氛围中结束。

总之,深度阅读是指阅读者能批判性地阅读语篇中的知识和思想,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阅读。教师应有效地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聚焦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只有开启深度阅读之门,学生才能够将课堂知识重新建构并内化,才能够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毕胜.基于阅读技能培养的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1):54-5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4]  应科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设问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6):40-45.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思维品质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戴着镣铐起舞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引领学生深度阅读“三步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