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艳
[摘 要]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应该共同推进,以真正发挥课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需要不同学段教师合力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文章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以保障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一致性、顺序性、衔接性和递进性。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1-0063-04
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应该共同推进,以真正发挥课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中小学思政课本是连贯一体的,但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教学的连贯性遭到破坏。很多学生在经历了高中三年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之后,基本遗忘了小学、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因此,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关涉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关涉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学段差异”要求教师把握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成长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年多来,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通过开展多节公开课,不断探索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益做法。现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會: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议理念,以保障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一致性、顺序性、衔接性和递进性。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核心素养要求
1.课标要求
(1)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
(2)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核心素养要求
(1)政治认同方面:明确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探究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作用,感悟人大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培养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方面:结合人大代表的提案权进行辨析活动,提高认识,培养理性分析问题的科学精神。
(3)法治意识方面:感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科学立法、依法立法,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性,树立法治意识。
(4)公共参与方面:通过查阅资料或走访人大代表,明确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增进对人大代表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体验式学习,感悟公共参与。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结合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实例,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感悟“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聚焦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运用实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3)查阅资料和走访人大代表,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提升收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4)小组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2.重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明确的。这些知识点的专业性和理论性都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且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易混淆。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具备一些政治生活常识 ,但这些还不足以支持他们从深处分析问题。对此,教师需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在生活中正确全面地剖析政治现象,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流程
课堂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师通过四个小检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引出两个议题,围绕这两个议题展开新课教学。议题一为“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视频和文本资料,思考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铺垫,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职权,最后让学生展示交流答案,并进行总结。议题二为“怎样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教师先讲授人大代表的产生、地位、权利和义务,再组织学生开展“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情景模拟活动,以突破“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这一重难点。
四、课例评价
(一)亮点
1.教师角度
(1)通过四个小检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中设计了“国家权力机关有哪些职权”“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等问题,让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重要知识。
(2)开展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会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培育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
2.学生角度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其中,热烈讨论。
(二)不足
1.教师方面
(1)教师仍主要实施灌输式教学,师生交流主要是师问生答,师生对话中的启发性语言较少。
(2)在讲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时,教师先讲解相关内容,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要点以区分其不同,然后列出人大会议议程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违背了认知是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
(3)缺乏以问题为导向的意识。教师虽然设计了两个议题,但是未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未能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4)教师设计的问题阶梯性不明显,普遍比较简单。
2.学生方面
合作交流中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交流探讨的目的不明确。
五、教学建议
(一)对本节课的建议
1.教师应基于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国家权力机关”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再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设计和组织本节课的教学,以使本学段的学生实现充分的发展。思政课一体化的目标是通过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初中阶段侧重引导学生掌握生活常识并用其指导生活实践;高中阶段则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侧重学科知识教学,兼顾道德活动体验与社会生活引导,强调经验与理论的双向互动,以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课可设置两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自主学习,构建知识,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小组活动:
(1)收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议程,格式不限。
(2)结合会议议程,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主要职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小组活动结束后填写表1。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对真实资料的收集和解读,让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有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2.结合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开展议题式教学,让学生在对具体情境的了解和探究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升华。思想政治课要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该课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和体验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组织学生围绕“怎样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这一议题开展活动。可通过开展“‘一府两院负责人向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的模拟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可通过开展“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模拟活动,让学生针对本选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写一份建议,以使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作用。由于教学目标中指出要聚焦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运用实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模拟活动中可设计简洁的会议议程,让学生按步骤进行体验。当然,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将教材内容融入其中。
(二)对思政课整体教学的建议
1.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细读教材,钻研课标,研究高考动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教育梯次原则,通过精准教学不断增强高中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
2.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多样化。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综合采用议题式教学法、辨析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课堂教学生活化。以生活主题统筹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的特色和亮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故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突破教材局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环境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而使得课堂具有亲和力。
4.活用各类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用好用活各种资源,如红色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时政资源等,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要全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堂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丰富思政课的内涵。
5.构建活动型思政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主导“从目标到策略再到评价” 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来制订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设计,开展“ 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主线”的情境问题交互式教学。再通过设置特定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活动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自己策划、设计、组织和管理的,便大胆放手,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获得感。
如在本课中,可通过邀请人大代表走进课堂或引导学生访问人大代表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活动方式和主要职责;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怎样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这一议题活动,以及“‘一府两院负责人向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的模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可通过开展“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模拟活动,引导学生针对本选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写一份建议,或针对热点问题,模拟人大代表撰写议案,以帮助学生理解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感悟人大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议案,了解人大代表是如何“架起政府与人民的连心桥”的。通过之前的理论学习和实例参考,学生能对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主要职责等有较为清晰的了解。通过设置模拟撰写议案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分析到知识运用的升华。同时学生在调研和撰写议案的过程中,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既加深对“怎样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这一议题的理解,又提升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认识到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反映给人大代表。另外,“人大代表应该提出什么样的建议”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非常重要。教师可针对该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人大代表应该具备的素养”“人大代表的议案或建议应该具备的特点”。通过辨析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认识,培养科学精神。
除此之外,促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打破“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经常交流各自学段的教学经验,尤其是相邻学段的教师更要加强联系,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注重沟通交流,协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致力提升教学的效度和信度。作为一线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自觉研读相关文件,深入研究初高中思政课教材,掌握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和课程目标,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课堂中多尝试开展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以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一己之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东.加快课程与教学改革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21-5-28(2).
[2] 左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双贯通”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2):22-25.
[3] 夏益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评论,2022(1):107-114.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