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玉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出现,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成为必然发展道路,而从实际改革状况来看,思想观念不够先进、教学方式不够新颖等问题仍然存在。基于这些问题,文章立足于素质教育思想,从扭转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开拓教学范围四个主要方面,探寻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改革和创新地理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5-010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3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要认真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而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地理学科理应成为践行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力军。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关注和重视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主要参考依据,努力探寻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地理教学举措,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地理素质教育体系。
一、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的现存问题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开启改革浪潮,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地理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阻碍了改革的步伐,对地理教学产生消极影响。从思想观念上来看,部分教师还未摆脱传统思想的禁锢,他们虽然意识到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信息滞后、观念落后等情况,难以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实施地理教学计划,导致地理教学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内容单一是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些地理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中的编排顺序实施教学,未能充分考虑初中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建构能力等,教学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教学方式上来看,单向灌输式、讲解式教学方式仍旧存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地理课堂缺乏活跃性,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与预期目标相吻合[1]。
总之,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展开高水平的改革和教学活动。
二、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扭转教育观念,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教育观念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和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元素。从前文的分析中可知,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地理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未能透彻地理解素質教育理念,更难以将其有效应用于地理教学实践中。针对此种情况,为促进素质教育思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可以在参与培训活动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从而扭转教育观念,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1.在教师培训中了解新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接触和了解新知识和新思想是扭转教育观念的关键措施。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知识?培训活动是最佳选择之一。作为教师的直属领导部门,学校可在实施素质教育计划的进程中,为地理学科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举办教师培训活动,向他们传递素质教育理念,帮助他们了解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之间的关联,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摆脱旧思想和旧模式的禁锢。学校既要为教师提供集体学习和教研的机会,创建专门的素质教育教研工作室,让教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共享教育信息和新的教育知识,也要邀请教育行业的专家和学者等作为培训活动的主讲人,将外界的信息和教育界最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传递给教师,让教师在听讲座、一对一面谈、集体会议等多种形式中,了解地理素质教育的理念、具体实施办法和发展方向等,进一步摆脱传统思想的约束[2]。在培训活动的反馈阶段,也可以借助试讲公开课的形式,对教师融合素质教育理念、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能力展开全方位的考查和评判,并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设计针对性改革计划,从而体现出教师培训活动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和作用。
2.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新经验。实践是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实际的教学情况,还能检验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是否有效,进而全面认知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真正构建起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地理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巧借教学记录观察表、课堂教学录屏等手段和方式,记录和展现教学过程,并在教学总结和自我反思阶段,反复观看记录表和录屏视频,针对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使用的方法以及实际取得的效果等进行分析,明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等,以此积累教学经验,为课程改革找准切入口。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将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信息和积累的经验等与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进行对照分析,通过教师集体研讨、小组公开课等形式,分析自己在新授课、复习等阶段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展开更具针对性的自省活动,这样方可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将素质教育思想融于初中地理教学之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融合素质教育思想
1.用好教材资源。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是否优质,是影响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而,为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思想融合起来,推动地理课程的改革,教师要积极探寻优质且丰富的教学内容。而在这其中,地理教材是最主要且关键的教学资料,教师要根据地理教材的编排特征、知识结构以及初中生的学习规律,灵活地重组教材知识体系,依照实际的教学需求提炼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教材,由浅入深地解析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案例。而且,在素质教育视域下,教师要给予学生主动了解教材的机会,在课前预习、课堂导入以及课后复习等不同的阶段,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明确教材中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教材编排的体例特征以及编写者的实际用途等,让他们能够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抒发自身的真实感悟,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地理现象产生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教材的引领下,形成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习惯和意识,从而挖掘出教材的隐藏功能和价值,以此优化地理教学的内容[3]。
2.链接生活实例。初中地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人文现象,在地理教学改革过程中,以生活实例为素材开启教学活动,是吸引学生关注、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有效举措。鉴于生活实例与地理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准备期间,教师要针对新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地理实例,将其制作为图表、视频等形式的教学素材,待做好教学准备后,便可将这些生活实例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将地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以直观化的图表数据和图片、视频等阐释地理知识和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識结构愈加完善,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再停留于表面。而从逆向思维来看,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依据基础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主动搜集能够阐释和说明地理知识的真实自然现象、人文景观、社会地理现象等,让学生成为学习行为的主导者,主动做好知识搜集和建构的学习任务。另外,教师也要借助生活化科普活动,将地理教学融于初中生的每日生活中,以生活科普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地理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宰者,以此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巧引网络素材。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将时事热点内容、图文结合的材料等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已然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要求的驱动下,教师应遵照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引网络上的时事热点话题、图片和视频影像等素材,将其与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立意新奇的网络材料,展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地理概念包含的主要元素。而在利用网络素材展开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也要细致甄选内容,将初中生耳熟能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事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如此,当学生接触的资料越来越丰富时,他们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就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调取地理知识储备,正确解读地理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这也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要求。
(三)创新教学方式,践行素质教育思想
1.开启小组探讨。创新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素质教育思想的必然策略。针对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可以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启小组探讨活动,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为初中生创造合作、共赢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小组探讨中夯实知识基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从而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将小组学习方式的价值最大化,教师也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的知识点,摆出或提出具有讨论价值的地理现象、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阐释相关现象和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生的辩证思维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明显增强,他们也能在思考和辩论的过程中,明确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中涵盖的自然、人文要素。
2.开展项目汇报。项目化学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热点教育话题,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呈现出层层递升的状态。根据项目化学习所具备的特征和作用,为践行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进项目化学习模式,以项目汇报为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引领学生在确定主题、搜集素材、整合材料、项目讨论和最终陈述等环节中,阐释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中包含的要点及不同地理现象对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影响[4]。另外,针对近些年来的绿色环保问题,在明确其与地理知识相关性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将其作为项目学习和汇报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一个具有绿色环保特征和可持续性发展观念的话题,积极探寻真实数据和内容,让学生在搜集、积累、运算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和归纳具有统领性特征的答案和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渐增强,在项目化学习中不断提升深度思考能力。
3.建设智慧课堂。在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的传统地理课堂中,学生的发展容易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被逐渐拉大,这样不仅容易降低教学效率,长此以往也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与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针对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智慧课堂的呼声日益加大,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指导理念,为学生建立数据化的个人成长档案,实时记录学生在地理课堂、地理作业、地理测试等方面的真实表现,从学习成绩、参与热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素养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数据化和公正化的评判。在做好个人数据搜集和整合工作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每一个学习个体的真实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方案,针对学生的长处和短板,合理地布置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并为学生提出精准的学习建议,指导他们利用切实可行和精准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高效学习,这样就可以体现出智慧课堂对地理教学改革的驱动作用。
(四)开拓教学范围,落实素质教育思想
为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全力开拓教学范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范围狭窄、内容单一的情况,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搜集并运用地理知识,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地理知识阐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而以开拓教学范围为教学改革的办法,教师可以创建集体研学制度,让学生在野外搜集自然材料、观察地理现象、记录自然状态下各项地理元素的生长情况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野外展开探讨,利用即时搜集的材料解释地理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在思辨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商业区位等调查活动,结合经济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深入探讨地理现象,从而正确认知地理知识的现实价值。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师要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师培训、教学实践等活动树立新型教育观念。同时,以用好教材资源、链接生活实例、巧引网络素材、开启小组探讨、开展项目汇报等作为具体的教学举措。如此,既能为初中地理教学注入新鲜的力量,也能进一步完善地理教学系统,让学生在自主化、探究化教学系统中,实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步提升的目标,使素质教育思想融合于初中地理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 梦竹.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69):139.
[2] 覃事龙.素质教育观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0):40.
[3] 雷保林.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下旬),2019(12):60.
[4] 邵燚彪.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J].新课程(下旬),2019(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