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飞
导读: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幼儿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第一步,衔接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今后的学习习惯和效率。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予以重视,认识到家庭合作的作用,积极引导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进入一年级铺平道路。
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教育阶段,幼小衔接对初步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的幼儿来说非常重要。要想真正实现学前教育目标,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三方密切合作,通过相关的科学理论和社会支持,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学前教育体系,帮助幼儿从幼儿园快速过渡到小学,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一、提升幼小衔接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是幼儿在逻辑思维、生活习惯、学习意识等方面必须经历的过渡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形式、目标、任务、内容及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异,导致二者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幼儿在缺乏幼小衔接的情况下将面临各方面压力,对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手足无措,加重学习负担,产生罢学、厌学等现象。
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幼儿心理、身体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会造成幼儿食欲不振、容易疲倦;心理上的不良反应会造成幼儿压力过大、过度自卑、精神状态较差;社会适应性上的不良反应会造成幼儿不愿开口与人交流、性格孤僻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幼儿的成长。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学的不同
(一)教学方式的不同
目前,很多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学前教育只是为了娱乐。一些家长甚至将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混为一谈,用小学的标准要求幼儿教育。幼儿园主要遵循“游戏第一,知识第二”的教育原则,在游戏中引入相应的知识,倡导幼儿追求纯粹自然的乐趣,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小学的方式不会像幼儿园那样随意,变得专业化、系统化。因为小学教育也是基础教育,一方面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夯实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小学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适当加入一些游戏,让幼儿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二)学习环境的不同
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教学环境是不同的。首先,在幼儿园中教师更多充当的是引领者的角色,主要为了引导幼儿做更多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能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而小学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充当“严父或严母”的权威角色,幼儿要严格遵守课程内容和班级规定。其次,在班级中幼儿的人际关系也大有不同。在幼儿园,幼儿可以根据兴趣与同伴开展游戏,也可以独立进行游戏。而在小学中更多要与同伴一起,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如,班级定期开展大型劳动活动,要求所有幼儿都要参与,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同伴情谊及协作能力。
三、幼小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幼儿寄予厚望,希望幼儿在早期过渡阶段尽早获得知识,避免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幼儿心理相当脆弱,早期的认知能力亟待发展和成熟。一些教师更关心家长的需求,没有足够重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习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虽然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教育思维,但也造成了幼儿沉重的学习负担,对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幼儿的学习基础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高。如果单纯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容易引起幼儿对学习的反感,不仅无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抑制个性化成长,不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二)幼小衔接教育模式统一化
社会发展速度在加快,但人们对成功的定义依然停留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培养幼儿时,教师更倾向于应用综合测试,专注于培养应试能力,而很少注意培养良好习惯。一些教师过早地让幼儿接触小学知识,导致幼儿思维固化,不利于幼儿综合技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这显然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做好幼小衔接,聚焦幼儿习惯的养成
(一)利用绘本的力量,培养幼儿养成交流习惯
由于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表现出缺乏耐心、不认真倾听他人、无法理解他人话语含义等各种问题。对此,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引导,避免幼儿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果把这些坏习惯带到小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影响学习甚至导致厌学。因此,应特别注意端正幼儿不良习惯,利用绘本让幼儿学会倾听别人,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
例如,在学习绘本《等一会儿聪聪》时,需要引导幼儿阅读。在阅读完成之后,询问幼儿为什么爸爸妈妈一直说要等一会儿聪聪。很多幼儿都不是很明白,表现出疑惑的表情,可以帮助幼儿分析故事情节:“聪聪的爸爸妈妈非常忙,很容易忘记倾听聪聪的内心世界,忘记与他分享。”用绘本阅读的方式启发幼儿的思想,让幼儿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不打断他人,这样就不会有怪物把他们吃进肚子里。
(二)寓教育于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在正确的引导下主动形成。幼儿不需要担心自己的生活问题。在幼儿园,教师会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吃饭,甚至系鞋带。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他们进入小学后的半自主独立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拥有优秀的生活习惯对年幼的幼儿大有裨益,对他们进入小学也颇有助益。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活动让幼儿了解遵守规范作息时间的重要性,逐步完善幼儿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保持注意力的稳定和持久。同时,提供给幼儿学习机会,让他们开展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活动,如穿衣、收拾散落的玩具、主动参加值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其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三)创设多元情境,培养幼儿思考习惯
牛顿在被一个落下的苹果砸中后,通过思考发现了万物引力。因此,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中善于思考的幼儿更容易取得一定的成绩,这需要教师更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创造丰富多样的情境,调动他们的思考热情。
例如,当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可能会争夺一个玩具时,可以让他们考虑是否有其他玩具可以替代这个玩具,或在遇到困难时思考如何解决。这样幼儿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独立思考习惯,为进入小学的快速系统学习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让幼儿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提问能力,激活思維,促进全面发展。
(四)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验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幼儿更积极,对任何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无法很好地静下心来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无法认真倾听同伴的意见,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将阻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善于观察,对事物保持一定的专注度。
例如,幼儿对玩具比较感兴趣,摆弄心爱玩具的过程中不免产生很多问题,这种求知的欲望是每个幼儿都会有的,正确地引导很重要。教师要运用科学的知识储备答疑解惑,耐心指导幼儿探索知识海洋,激发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培养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五)组织阅读活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教师应加强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幼小衔接的重点。从幼儿的角度来看,读书自然是越早越好。然而,很多幼儿一开始并没有掌握相应的阅读材料,但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明显养成了阅读习惯,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这有利于进入小学后的写作。因此,可以以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及时向幼儿推广相应的阅读材料,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亲子阅读,加强家庭合作,与家长共同做好幼小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和家长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发展了语言技能,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阅读活动,与周边小学接触,提高阅读活动的深度,并将其作为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让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迅速适应学习步调。
(六)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习惯大体由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共同组成,行为习惯主要指的是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有规律的动作或行为。行为习惯一旦形成是难以改变的,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的时期。好的行为习惯对健康成长有极大帮助,可以帮助幼儿更大方、自信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常言道“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作为教师更应以身作则。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擅长模仿,所以在严格要求幼儿做到提出的要求时,首先自己要做到。
例如,在要求幼儿认真对待作业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板书是否干净工整、条理清晰;在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教师应反省自己是否也注意到这方面。要将自己的实际行动渗透到幼儿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采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在幼儿早期成长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用游戏引导他们。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体验可以反映日常生活,进一步纠正一些不良行为和态度。教师可以创造更多集体游戏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在开展“快乐传球”相关活动时,将幼儿分成两排,让他们坐在板凳上一对一拉手。将球放在队伍前端幼儿的手臂上,让其通过合作将小球运送到另一个同学的手臂上,这样一直传递到队伍末尾。通过合作游戏,幼儿能利用表情和语言为同伴提供支持,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及集体荣誉感,真正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完成得更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此外,要将游戏与德育结合起来,利用分组传气球、拔河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团结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比赛过程中,应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遵守秩序。学校也应组织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儿德育的水准,让幼儿形成良好品质。
五、结语
总之,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基本素质养成的开端。幼儿的认知范围有限,不能独立养成良好习惯。他们需要一种引导性的教育方法,幼小衔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培养幼儿的优良习惯,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变化,助力幼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