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

2023-05-30 07:08李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创新方向,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课程思政理念没有形成共识,课程思政主体缺乏联动整合,课程思政资源较为低质分散,课程思政教学缺少双向互动,导致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处在各自为政的碎片化状态。为此,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树立“共识、共商、共建、共赢”的理念,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合作格局,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相互支持的整体合力。

关键词:协同理论;合作共建;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3-0067-03

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受到全国各类高校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解决高等教育意识形态属性与逻辑的淡化及缺失问题,根本任务在于强化高校教育的政治方向、立场与使命[1]。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是对特定社会文化观念进行确认、传输和再生产的过程。然而,近年来在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致力于为社会输送符合专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故而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到现代管理专业分工思想的制约,高校的各部门及授课教师都专注于完成各自的岗位职责,缺乏相互沟通、相互分享、相互支持的合作意愿,导致课程思政建设陷入非合作竞争状态,进而使课程思政建设理念难以真正有效落地。为此,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亟须在把握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制约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梗阻问题与形成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课程思政协同建设面临的实践困境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总体上处在执行者个体单兵突进的本位主义状态。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行动者按部就班地执行所分工的任务,至于各部门分工任务在课程思政整体建设中的价值意义及作用效果没有受到应有的审视和考量。实际上,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面临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割裂的问题,还面临行政部門与教学单位、教学单位与专业课教师、高校与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分散孤立的困境,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无法顺利达成。

(一)课程思政理念没有形成共识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2]。在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思政是相互分离的,课程与思政分别具有各自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分别承担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功能。这种知识性与教育性二分法已经成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思维定势,并习惯性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者的职责,而专业课教师的本职在于如何讲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具有较强专业性、较深理论性、较高思辨性的科学知识,为其他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增加了难度。很多高校专业课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训练,在没有真正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的情况下,较为随意地向学生传播自己的思政观念。因此,在思维定势和能力不足的双重制约下,专业课教师缺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思政主体缺乏联动整合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涉及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二级学院、专业课教师及学生等多元主体,各主体之间的互动会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但是,从实践运作过程看,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主要依循课程思政“政策设计—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单向运行模式,导致多元主体之间处于层级控制与服从执行的状态,最终出现专业课教师机械执行与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主义困境。第一,各高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平台,主要依靠自身资源探索各自的执行路径,导致各地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不充分、不均衡。第二,各二级学院为考核排名而竞争,缺乏与其他学院合作共建的积极性,难以形成跨越人文与自然学科界限的优秀建设成果。第三,各学科专业没有真正发挥教师团队的协作作用,而是指定特定教师承担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任务,将课程思政建设政绩寄托在示范课程的精品包装上。第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专业课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把学生作为思政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向学生机械灌输思政知识,致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并认同主流的思政价值观。总之,课程思政建设相关主体将课程思政视为一项考核任务,而将真正的育人目标弃置一旁,导致课程思政建设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三)课程思政资源较为低质分散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互构性,即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思想价值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课程思政在师资力量、课程载体和教育资源等方面拓展思政课程[3]。然而,课程思政的拓展性需要通过思政元素的嵌入性来体现。从客观层面看,高校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理论性,难以简单直接地融入思政元素。与此同时,诸多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主要是从西方理论知识中迁移过来的,本身缺乏思政元素基因,使得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面临较大的创新阻力,导致思政元素嵌入专业课程普遍显得生硬无趣。当前,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在了前列,产生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资源,但是诸多优质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分散在个别院校、个别学院、个别课堂之中,受益的学生规模相对有限。为此,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创新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设计潜力,扩大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受益范围。

(四)课程思政教学缺少双向互动

学生参与程度是检验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标准。即使教师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如果不能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难以达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由于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策执行困境,课程思政建设往往重视宣传动员、任务派发、组织实施等政策执行前和政策执行过程环节,政策执行效果和评估环节往往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黑箱”,导致专业课教师缺乏与学生互动及了解学生反馈意见的主动性。在没有来自学生参与的外部压力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从教师层面看,专业课教师引入何种思政元素需要根据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状态、培养目标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由此,可以明确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方向,避免盲目地、无原则地融入各种思政元素,降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模糊性。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参与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条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越感兴趣,对课程思政教学就能够产生更深的认同感,进而更能使学生从道德自律的高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有效路径

课程思政建设是超出单一高校、单一部门、单一专业、单一教师的典型跨界事务,需要克服分散、孤立、隔阂的碎片化困境,构建集中、整合、协调的协同行动方案,形成系统化、集成化、协同化的合作格局[4]。基于协同理论的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应树立“共识、共商、共建、共赢”的新理念。高校应增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动意识和传授能力,提升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的整体效能和实践效果,进而满足学生思想成长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一)强化课程思政理念共识,激发课程思政建设内在动力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程。一方面,专业课程建设要打破固有的体系路径,探索吸收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承担价值塑造的任务,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推动课程与思政深度互补、深度融合、深度同行。专业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润物无声地传递思政价值,努力避免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嵌问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传授质量和思想政治育人效果。为此,高校主要领导要做好专业课教师的思想动员和能力培养工作,组織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高规格课程思政建设动员会,阐明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号召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崇高使命,同时,要积极组织课程思政建设学习会、研讨会、交流会,邀请校外指导专家传授课思政教学经验,分享校内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成果,努力帮助广大教师领会课程思政内涵,掌握课程思政教学技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二)推动课程思政主体共商,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整体合力

科层式教育管理结构制约着高等教育多元主体互动网络的自发式形成,因而更需要权威中心来整合多部门的分散力量,构建跨越边界的行动网络体系,最大化发挥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效能。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跨区域校际合作,搭建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全国重点高校联建帮扶普通高校,大力推广典型示范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其次,高校领导应做好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设计,统筹利用高校内部各部门和各学院资源,调动各学院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创造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合作氛围。再其次,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应全面审视学科专业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优势,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向,组织教师团队协同攻关,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精品工程,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品牌效应。最后,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根据学生文化素质层次和思想观念状态,寻找课程思政资源供给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之间的衔接点,从而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具有追求真理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及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促进课程思政资源共建,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效力

课程思政案例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质量。第一,作为最熟悉专业课程知识的群体,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的主力军。专业课教师应当结合专业知识特点,通过联想、物化、例证、传记、对比等多种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爱国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求知好问、勤奋刻苦、德艺双修、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等优秀思想品质。第二,作为思政建设的高地,高校应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思政资源,凝练打造特色思政品牌,为扩大课程思政资源库规模提供丰富的素材。第三,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整合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建立全国性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特色化、集成化、系统化开发建设,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知识迁移扩散,为推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全面充分均衡发展创造良性竞争的环境。总之,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有效降低专业课教师开发课程思政资源的成本,显著提高课程思政资源的供给质量。

(四)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共赢,维持课程思政建设持久定力

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安排,课程思政教学应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把学生看作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实际上,学生不是课程思政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思政的能动反思者。专业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思政知识的过程中会接收学生的反向思考、辩论和提问,进而激励教师自我审视思政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使得学生对专业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5]。一方面,要鼓励专业课教师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实际、贴近校园生活,从钻研专业知识的理论世界走向熟知国情社情的现实世界,更深入地理解我国政治、历史、地理、人文知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更有能力根据学生思想状况灵活选择思政元素,努力做到因时施教、因势施教、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让学生思想发展需求充分反映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来自学习主体的观察视角,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激发学生思政知识学习的积极性[6]。

总之,基于互动双赢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够增强教师的价值塑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需求满足的双重目标,有利于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持久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郝德永.“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7):86.

[2]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2017(7):11.

[3]  王景云.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6):189.

[4]  李波,于水.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8):142.

[5]  杭弢.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初探:以上海交大材料物理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增刊1):105.

[6]  李晓辉,朱宇晴,冯梅.基于思政案例大赛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21(18):42.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2-03-17                                                          修回日期:2022-04-05

作者简介:李波(1987—),男,山东山亭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碎片化问题与整体性改革路径”(C-c2021/01/26);2019年淮阴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课程思政碎片化问题及整体性行动路径研究”(2019HYGJ014)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课程思政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协同创新模式初探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